《水经注》湿余水和易荆水新考*
——兼论军都故城和昌平故城位置

2022-01-24 00:47陈喜波
跨世纪 2022年1期
关键词:故城清河昌平

陈喜波

《水经注·湿余水》记载了古代北京北部地区流域的河流水系状况,通过对文中山水形胜、人文地理等文字描述的研究,有助于今人复原湿余水流域早期历史地理概况①。长期以来,关于湿余水及其支流易荆水的研究一直处于争鸣状态,很多问题还处于探索之中,时至今日一些关键的历史地理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古今河流的继承关系研究不清,《水经注》湿余水、易荆水分别与今天哪条河流对应,至今尚未形成统一意见,从而影响了对于早期历史地理的正确认识;二是一些重要古城遗址无法确定其由来和性质,由于湿余水、易荆水古今关系研究不清,导致无法判断军都故城和昌平故城的位置。基于此,本文将对《水经注》中湿余水和易荆水进行充分的历史空间解读,结合现代水文分析方法确定湿余水和易荆水的河流线路,以及军都故城的前后关系和汉魏昌平故城的位置判定。

一、关于湿余水与易荆水的学术研究

湿余水和易荆水是北京地区关于《水经注》研究的一个长期话题,很多学者曾对此进行专门研究,历久不衰。《水经注·湿余水》载:

湿余水出上谷居庸关东,……其水导源关山,南流历故关下。……其水历山南经军都县界,又谓之军都关。……其水南流出关,谓之下口,水流潜伏十许里也。东流过军都县南,又东流过蓟县北。湿余水故渎东径军都县故城南,又东,重源潜发,积而为潭,谓之湿余潭。又东流,易荆水注之,其水导源西北千蓼泉,亦曰丁蓼水,东南流径郁山西,谓之易荆水。公孙瓒之败于鲍丘也,走保易荆,疑阻此水也。易荆水又东,左合虎眼泉,水出平川,东南流入易荆水。又东南与孤山之水合,水发川左,导源孤山,东南流入易荆水,谓之塔界水。又东径蓟城,又东径昌平县故城南,又谓之昌平水。《魏土地记》曰:蓟城东北百四十里有昌平城,城西有昌平河,又东流注湿余水。湿余水又东南流,左合芹城水,水出北山,南径芹城,东南流注湿余水。湿余水又东南流径安乐故城西,更始使谒者韩鸿北徇承制,拜吴汉为安乐令,即此城也。

对于这段文字,古今学者均有着各自的解读。《乾隆府厅州县图志》认为易荆水为南沙河②。《光绪昌平州志》收录了《刘万源南北沙河考》《傅云龙北沙河为余水考》两篇文章:刘万源认为南沙河为(湿)余水,北沙河为易荆水;而傅云龙则反对该说,认为北沙河为(湿)余水,易荆水没有涉及③。光绪年间麻兆庆所著《昌平外志》认为双塔河为易荆水,湿余水为南榆河④,即今南沙河。近代著名学者杨守敬、熊会贞等认为南沙河是易荆水⑤。徐兆奎先生认为南北沙河都不可能是易荆水,而是在北沙河上游偏东大体与之平行,源出昌平区红泥沟附近,在越过京密引水渠之前流入北沙河[1]104。尹钧科先生认为易荆水所经郁山为今昌平城东之绵山,并据此推断易荆水上游为东沙河,下游为孟祖河[2]25。

至今为止,对于湿余水和易荆水的研究可谓言人人殊,还没有取得共识,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由此导致今天北京市昌平区和海淀区的部分古城遗址无法确定其名称和性质,如昌平区虎峪古城目前还不知其为历史上的哪座古城,海淀区清河镇朱房村古城遗址被定位为汉时防御军事要塞工程[3]117,[4]355。《光绪昌平州志》[5]53《北京历史地图集》[6]30《秦代政区地理》[7]375均认为秦汉军都故城在今昌平区土城村,尹钧科先生就对此提出异议,认为军都故城在龙虎台附近[2]24。另有在昌平区小汤山附近有昌平城的观点,《光绪昌平州志》认为:“汉晋至魏初昌平,当在沙河店以东上下二东郭村之西。村名东郭,盖因城而得名也。”[5]52尹钧科先生根据易荆水在注入湿余水之前流经昌平城南的记载,认为东汉昌平故城当在小汤山之南,孟祖河之北[2]24-25。上述学者尽管观点各异,但其论证无非是两种逻辑:一种逻辑严格按照《水经注》的记载,依据今天的水系格局复原北魏时的湿余水和易荆水;另一种逻辑认为《水经注》记载有误,重新论证北魏时的湿余水和易荆水。究其根本,研究观点各异来自于每个学者对于区域历史地理认知水平的差异和对《水经注》的解读不同。

二、湿余水与军都故城

《水经注·湿余水》关于湿余水和军都故城的记载如下:

湿余水出上谷居庸关东,……其水导源关山,南流历故关下。……其水历山南经军都县界,又谓之军都关。……其水南流出关,谓之下口,水流潜伏十许里也。东流过军都县南,又东流过蓟县北。湿余水故渎东径军都县故城南,又东,重源潜发,积而为潭,谓之湿余潭。

根据常征先生研究,《水经》成书于东汉延熹元年(158年)至中平六年(189年)之间的31年当中[8]。《水经》说湿余水“东流过军都县南”,注文则说“湿余水故渎东径军都县故城南”。说明东汉末期军都县仍在原址,北魏时军都县已经迁址。注文还谈到湿余水故渎,说明湿余水在北魏时已经改道。《水经注》明确湿余水从今关沟发源,可见其对应今天的关沟河。湿余水流经居庸关,从山口流出后不远即下渗入冲积扇地表下成为地下潜水,地表上只有在夏季洪水期形成河流,平时表现为干沟。在距离湿余水出山口十余里之外,潜水从地下溢出,并积水成湿余潭。按《水经注》所记,湿余水故渎经过军都县故城南后,在其东“重源潜发”。从水文地质的角度来看,军都故城一定在南口外的地下潜水溢出带以内。现代自然地理研究表明,昌平区旧县、念头、百泉庄一带,是南口冲积扇地下水溢出带地势低洼处,有大量泉水出露[9]206-027,是最有可能积水成湖的地方,地名百泉庄即说明此处泉水之多,尹钧科先生认为湿余潭即在百泉庄,此说正确。依据《水经注》的描述,军都故城只能在百泉庄至南口一线以北[2]24。《光绪昌平州志》记载昌平州西北“十四里七间房,十五里红泥沟、西辛店,十七里古城,盖军都故城也”。杨守敬在《水经注疏》中说军都故城“在今昌平州西十七里”。昌平区南口镇虎峪村有一座古城遗址,《昌平文物志》称虎峪古城始建于战国。该古城北倚大虎山,南临关沟出山之处,同时距离昌平州城约17 里,可以确定此即《水经注》所说的军都故城。根据后晓荣研究,军都在秦代为上谷郡辖县[10]374,两汉仍之,故虎峪古城遗址可确定为秦汉军都故城。

但是,《昌平文物志》认为虎峪古城不是军都故城,称其历史作用尚待考察[3]117,却以马池口镇土城村古城为秦汉军都县故城,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认知。土城村古城距离关沟出山口约20 余里,与《水经注》描述不符,且在南口冲积扇地下潜水溢出带以下区域,也就是说其在“湿余潭”之外,不可能是《水经注》所说的军都故城。尹钧科先生指出,该错误是《光绪昌平州志》误认为双塔故城为军都故城所造成的,此后学界便遵信不移,《北京历史地图集》和《昌平州志》均将土城村古城遗址当作秦汉军都故城[2]25。

那么,土城村古城到底是那座城呢?这得从文献当中寻求答案。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军都城,在州东。汉立县于军都山南,或以为秦县也。汉初周勃屠浑都,即军都矣。后移治于昌平县东南,属上谷郡,后汉属广阳郡,晋属燕国。后魏复移治所于县东北二十里,仍属燕郡。”[11]504这里明确了军都县治所有两次迁址过程,一次迁移至昌平县东南,另一次是后魏迁移至昌平县东北。虎峪古城是《水经注》所记的军都故城,郦道元写《水经注》时军都县城已经迁往他处,东魏时军都县城再次迁址。

在今昌平区兴寿镇有东、西新城村,明初为蔺沟社辖村,永乐《顺天府志》卷一四《昌平县》云:“军都故城在县东南四十里蔺沟社,元一统志:略存古迹。”那么这个古城是哪个军都城呢?《太平寰宇记》卷六九《河北道十八·幽州》称:“后魏移军都县于今县东北二十里,即故城在其南也。”《魏书》卷一〇六《地形志二》记载:“太和中分桓州东部置燕州,孝昌中陷,天平中领流民置,寄治幽州宣(军)都城。”因为东燕州、昌平郡、昌平县寄治军都城,原军都县治遂迁新址。无论从古代还是今天的昌平辖域来看,东、西新城均在昌平的东北部,麻兆庆认为新城村为后魏天平中新迁的军都县址,并指出《太平寰宇记》中的“二十里”里程记载有误⑥。尹钧科先生在《北京建置沿革史》中进一步证实东、西新城村为东魏天平中迁移至此的军都新城。

相对于昌平全境来说,军都县城最初在虎峪城,位于县西北,然后迁至县东南,之后再迁至县东北。郦道元著述《水经注》时间在军都县城迁址于今东、西新城村之前,说明军都县此时已经迁址至昌平东南,且位于东、西新城村西南方向。今土城村古城遗址所在位置恰好符合文献记载,可见北魏时军都县城应该在今土城村。军都县城自虎峪村南迁至土城村的时间很可能在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年)。因为昌平县在北魏太和中并入军都县,于今河北省阳原县西汉昌平县故地复设新昌平县和昌平郡。北魏将昌平县并入军都县,县域向南扩展,原来位于虎峪村的军都县城对于合并后的新县域来说,位置过于偏僻,而土城村位于两县之间的适中之处,县城设于此便于管理。因此,土城村古城遗址应是北魏时的军都县城所在。

三、易荆水与昌平故城

《水经注·湿余水》记载易荆水时说:

其水导源西北千蓼泉,亦曰丁蓼水,东南流径郁山西,谓之易荆水。……易荆水又东,左合虎眼泉,水出平川,东南流入易荆水。又东南与孤山之水合,水发川左,导源孤山,东南流入易荆水,谓之塔界水。又东径蓟城,又东径昌平县故城南,又谓之昌平水。

仔细阅读《水经注》关于易荆水的记载,确定易荆水有以下重要前提条件:一是距离蓟城不远,二是有昌平故城在河流北侧。另外,《北齐书》《斛律金(子光 羡)传》记载,北齐幽州刺史斛律羡“又导高梁水北合易京,东会于潞,因以灌田。边储岁积,转漕用省,公私获利焉”。文中的“易京”指“易荆水”。高梁水位于蓟城西北,易荆水距离高梁水不会太远,斛律羡才能开凿沟渠,这是确定易荆水的第三个前提。

图1 《水经注》湿余水、军都故城、北魏军都县和军都新城示意图

(一)易荆水“又东径蓟城”

对于易荆水的判断,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局限于今温榆河上游的南沙河、北沙河、东沙河等几条河流,然后按照各自的假设和逻辑去确定孤山、虎眼泉、昌平故城等,最终都不能和《水经注》关于易荆水的原文对应,结论互异,难以取得共识。导致易荆水判断出现讹误的重要原因是,上述学者均对易荆水记载缺乏通盘考虑,故所得结论恐经不起推敲。研究者们都忽略了《水经注》关于易荆水的记载中“又东径蓟城”这句话。他们认为这句话是错误的,易荆水不会在蓟城附近,故而不断在居庸关南的今昌平境内不断寻找易荆水,不仅得出的结论脱离文献记载,而且在阐述斛律羡“导高梁水北合易京”时也漏洞百出。事情至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易荆水“东径蓟城”的可能性了,文献如此记载,说明易荆水距离蓟城不会太远,因此应在蓟城以北附近区域寻找易荆水。

(二)易荆水“又东径昌平县故城南”

此前研究易荆水的学者们均注意到这句话,即易荆水“又东径昌平县故城南”。西汉时,昌平县在居庸关外,隶属于上谷郡。王莽新朝后期,因匈奴寇边,昌平内迁于居庸关内[12]267-277。《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昌平,后汉县,属广阳国,故城在今县东南。”唐代昌平县在今昌平区旧县村,即东汉昌平故城在旧县村的东南方。按照《旧唐书》记载的方位,以及昌平故城与河流关系,现在符合条件的有两处:一处是昌平区马池口镇土城村,位于北沙河北侧;另一处位于海淀区清河镇的朱房村古城,该村位于清河北侧。永乐《顺天府志》卷一四《昌平县》记载后者为大口故城,“在县东南五十里清河社”。前文已经论证土城村古城遗址为北魏军都故城,且距离蓟城较远,故不可能是昌平故城。

朱房村古城发现于1953年,曾作试掘,从出土器物及城址内涵判定,初筑当在东汉时期[13]108。该汉城遗址平面呈正方形,城墙黄土夯筑,周长约2 公里,即城垣每边长约为0.5 公里,符合汉代县城的标准。1955年对城址进行了局部发掘,发现有陶井十几处,出土有夹砂红陶瓮、泥质灰陶豆及筒瓦、板瓦、瓦当,还有铁剑、铁刀、铁锄、铁镜、铜钱、铜印等[14]223。朱房古城遗址位于清河之北,距离蓟城距离不远,也符合易荆水东经蓟城,且经过昌平县故城南的记载。

岳升阳根据唐章怀太子李贤为《后汉书·卢芳传》中的昌平作注“昌平,县名,故城在今幽州昌平县东南”,认为唐代昌平县城在旧县村,朱房古城距离旧县村的距离约为26.5 公里,若以唐初小里计算,1 里约为442.5 米[15]317,约合60 唐小里。另《水经注》引用《魏土地记》说“蓟城东北百四十里有昌平城”,其中“百”字当为衍文,正确应是“蓟城东北四十里有昌平城”。古代蓟城的北门在今西城区新文化街一线南侧,由北门向北,有两条大道:第一条是今佟麟阁、赵登禹路,第二条是经今海淀苏州街的大道,两条路至朱房古城的距离相仿,根据测量,都是16 公里有余。如果按汉代里计算,1 里约为417 米[16]242,40汉里大约为16.7 公里,里程与文献记载基本相符。从“东北”的方位表述来看,蓟城与昌平城之间的距离是按第一条路计算的,因为这道路在蓟城附近是向东北行的。据此推测朱房古城是汉至魏晋时期的昌平城[17]。

按照上述分析,朱房古城在方位里程上与古代文献记载一致,又与《水经注》记载的易荆水和昌平故城的位置关系完全对应,既说明朱房古城遗址就是汉至魏晋时期的昌平故城,也证实了清河就是古代的易荆水。

(三)斛律羡“导高梁水北合易京”

三国魏嘉平二年(250年)刘靖开车厢渠,造戾陵堰,导髙梁河水灌溉农田,《水经注·湿余水》载:“自蓟西北经昌平,东尽渔阳潞县。”据研究,高梁水原为古水(永定河)故道,又称三海大河[18]18-19。古代髙梁河自石景山东延至今北京西直门外至德胜门一线,在海淀台地南侧。清河上游支流万泉河在海淀台地北侧,两者近在咫尺。只有易荆水经由万泉河至清河一线,从髙梁河开渠引水至易荆水才有可能,即“北合易荆”,同时也符合易荆水“东径蓟城”的记载。

斛律羡导高梁水入易荆水的人工水渠,在考古上已经得以发现。1991年10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当代商城大厦施工中,出土一条古代水道遗址。该水道遗址为南北走向,水道断面呈斗形,底宽近14 米,面宽约23 米,深约3米,底部距今地表约4.7 米。两岸坡面整齐,坡度约为35 度。水道遗址轮廓清晰,已出土的水道遗址南北笔直,其内流沙与淤泥、草炭层相叠压,沉积层厚达2 米以上。其中可分辨出的沙层共有5 层,最厚的一层流沙厚度达0.83 米,沙层宽度在8 米以上,下层较上层为宽。流沙层间为厚度不等的淤泥层,沙层两侧是草炭及淤泥。在沉积层上面为褐色淤土,整个水道被1 米多厚的灰褐色挠土层所覆盖。挠土层中有一些墓葬和近现代建筑基础,水道中沙层的交错层里表明,水流是由南向北流动的。岳升阳认为该遗址从轮廓特征及沉积层看,既不是地震遗迹或天然河流故道,也不是古代道路,而是一条人工修筑的水渠遗址。此前几年,岳升阳在这条水渠遗址的南北延伸线上,相继发现过多处与该遗址特征相似、走向相同的古渠遗迹。这些遗迹与双榆树古渠遗址联系起来,即可勾划出一条由南到北,纵贯海淀台地的古代渠道。其南端当起于紫竹院旁的高梁河畔,北端在成府村至清华大学一带汇入万泉河[19]。由此可知,万泉河今为清河支流,古代当为易荆水。

(四)易荆水发源地千蓼泉、郁山、虎眼泉以及孤山

既然今清河和万泉河是古代的易荆水流经路线,那么其发源地只能在今海淀区境内。今清河有两源:一为肖家河,一为万泉河。但今天的水系远远不同于北魏时期,金元建都北京以来,为漕运引水而大大改变了该地的水系格局。要复原北魏时期的易荆水流经线路,需要从海淀周边的地理形势来分析,长河呈南北向,出现于金朝,是人工开凿而成。在长河出现以前,清河上游水源应来自香山一带,由于这里北有寿安山阻挡,南侧受海淀台地阻隔,北魏时的易荆水上游河道只能位于两者之间。

千蓼泉。《水经注》说易荆水“导源西北千蓼泉”。从海淀附近河流发源情况来看,易荆水当发源于今海淀区北京植物园内的樱桃沟。樱桃沟呈西北—东南走向,过去沟内有很多泉水,还有卧佛寺,《日下旧闻考》记载说:“卧佛寺亦以泉胜。”[20]1679千蓼泉很可能是指樱桃沟内诸泉。

郁山。郁山当为今玉泉山。易荆水从今樱桃沟出山后,因北部和西部地势较高,自然向东南流,恰好经过玉泉山西侧,符合《水经注》“东南流径郁山西”的描述。玉泉山是太行山余脉的平原残丘,为奥陶系灰岩的向斜地层,岩溶裂隙发育较好,有良好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其补给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和永定河水,地下水较丰富,该山以泉闻名,后形成玉泉山之名。

虎眼泉。玉泉山下多泉,是断裂带深层涌出的喀斯特水,水量丰富,形成以玉泉为主的泉群,金元以来成为京师名山。虎眼泉当为玉泉山山麓平原处一处重要泉水出露处。泉水向东南流入易荆水。因古今环境变化较大,无从确定其位置。

孤山与塔界水。孤山当为今颐和园万寿山。万寿山最初名瓮山。瓮山西近玉泉山,后靠金山,古代附近多有泉水出露,汇聚于山前,金元时有瓮山泊。水从山前流出,形成河流,故曰“导源孤山”,向东南流入易荆水,此即塔界水。按照《水经注》中所述,虎眼泉水和孤山水形成河流,东南流注入易荆水,即“左合虎眼泉”和“水发川左”。

(五)易荆水流经路线

依据上述分析,易荆水当发源樱桃沟诸泉,向东南流出山,经玉泉山西,东南流至巴沟低一带,中途有虎眼泉水和孤山水自河流北侧汇入。易荆水东南流至巴沟低地,然沿着古水故道东北流,即通过万泉河一线与今清河连接,再东流入今温榆河。只有这样,才符合《水经注》中记载的“导源西北千蓼泉”“又东径蓟城”“又东径昌平县故城南”几个约束条件,另外也与《北齐书》斛律羡“导高梁水北合易京”的文献记载相一致。

按照《水经注》记载,易荆水在芹城水之前注入湿余水。芹城水约相当于今昌平肖村河,而现状肖村河却比清河先入今温榆河(即湿余水)。其实这并不奇怪,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温榆河河道在历史上是变动不居的,由此导致芹城水(肖村河)和易荆水(清河)注入湿余水的顺序发生变化。在近代地图上,可看到在昌平区北七家镇域内温榆河西南侧有一条带状沙坨地,自东、西沙各庄之间,向东南至平房村东,再延伸至海落村,地面上种植林木,似乎为曾经的古河道。这条沙带再向东南延伸,则可至燕丹村汇入清河。很可能在《水经注》时代,湿余水沿着这条古河道东南流,至燕丹村易荆水汇入。湿余水再东南流,则芹城水沿着肖村河、蔺沟河和今温榆河一线汇入湿余水,这样就符合《水经注》上易荆水先于芹城水汇入湿余水的描述了。

图2 《水经注》易荆水和昌平故城示意图

图3 1915年北京陆军测量局绘制1∶25000地图上自东西沙各庄经平房村至海鶄落的条带状沙坨地

易荆水在辽代已经称作清河,见于《辽史》。金代定都中都,为满足中都漕运需要而引瓮山泊之水,开长河穿过海淀台地,导流入中都漕河。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郭守敬开白浮瓮山河,引昌平白浮泉等西山诸泉之水入瓮山泊,再通过长河引瓮山泊水入大都城积水潭,为通惠河漕运提供水源。金元时期开长河引水济运工程将原来东西向的清河拦腰截断,使得清河水源发生较大变化。经过金元时期在海淀地区的水系改造,瓮山泊成为运河水源调蓄工程,一部湖水和玉泉山水从瓮山北侧分流东出,成为今清河的一个水源,即肖家河;另一部分湖水从长河南流进入京城供应运河。因长河在颐和园和海淀台地之间的东侧筑堤,堤东为巴沟低地,河水渗入地下,从河堤东侧出露为泉,重新发源,流为万泉河,东北汇入清河,成为清河的另一个水源。可见,今日清河的水系格局是在金元时期开挖长河济运后而形成的。

结 语

根据《水经注》湿余水、易荆水位置的考证和周边古城遗址的分析,本文得出结论如下。

一是郦道元《水经注》对于湿余水和易荆水的描述是正确的,只是由于文献记载相对简略,给后世研究者复原当时的水系情形带来了难度,由此造成诸多学人既利用原文而又曲解原文来论证湿余水和易荆水的位置,导致论证逻辑混乱,结论自然经不住推敲。本文通过正确解读《水经注》原文,利用《北齐书》中的史料记载,结合区域地形地貌特点和水文地理情况,并利用当代已知古城遗址位置和河流水系关系综合判断,得以复原北魏时期湿余水和军都故城、易荆水和昌平故城的历史地理概况。

二是本文结合《水经注》原文记载,可知古代湿余水发源于关沟。依据南口冲积扇的水文规律分析,确定湿余潭应在今百泉庄一带。通过《水经注》等文献记载并对照区域水文地理条件,判定今昌平区南口镇虎峪古城遗址为秦汉军都故城,马池口镇土城村古城遗址为北魏军都故城,兴寿镇东、西新城的古城遗址为天平中新迁至此的军都故城。

三是结合《水经注》和《北齐书》上的文献记载,对照海淀地区的自然地理和河流水系情况,判定易荆水当与今清河和万泉河存在古今继承关系。北魏时期易荆水发源于今海淀区的樱桃沟,出山后东南流,至海淀台地北侧,沿着万泉河和清河一线注入今温榆河。郁山为今海淀玉泉山、孤山为瓮山即今颐和园万寿山。清河镇朱房村古城遗址为汉魏昌平故城。

注释

猜你喜欢
故城清河昌平
江城晚晴天
窗外的迷你世界
俄罗斯套娃
隔壁住着男朋友
苏巴什故城
育苗繁忙助春耕
昌平博物馆升级改造古代昌平文物展开展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Confirms the Ancient Past of Yin County
若使梦至故城
仙界第一歌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