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建峰,孙金霞,尤澜涛,张凤岩
(1.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2.南京邮电大学 计算机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3.苏州大学 计算机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4.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分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
移动通信5G网络有着更快的传输速率和灵活的网络部署模式,5G SA(Stand-Alone)[1]网络实现了网络控制面与用户面的完全分离,技术不断成熟,已成为主流的5G网络架构,和工业互联网行业[2]紧密结合,推动了垂直行业的智能化发展,保障行业发展的同时降低了运营成本。垂直行业的智能系统对于无线网络的速率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网络上行速率,需求从Mbps级别提升到Gbps级别。
5G上行链路关键技术是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大规模天线技术能够支持更多的用户空间复用。在5G SA网络中,上行和下行的覆盖和速率不均衡是当前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5G天线技术能够提升信道的传输速率和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的译码[3-4]复杂度直接影响5G网络的性能。当前国内外学者关于5G网络上行的优化研究只是集中在天线的设计及相关算法,如王增浩、郑兴林等人[5-6]研究了MIMO的预编码和频谱估算方法,对5G网络实现了一定的优化,但是没有实现从硬件的角度提升覆盖性能,不能解决覆盖和速率的均衡问题。季荣峰、何雪云等人[7-8]改进了网络上行链路的检测算法,一定程度上能够优化上行链路,但是由于频谱时隙影响的网络速率问题没有解决。而对于5G上行频谱的叠加策略,无法通过仿真的方式实现和MIMO技术的结合,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实际5G网络的频谱叠加策略研究略显不足。
本文通过大规模MIMO技术设计了检测算法[9-12],将发送信号矢量进行分组,组内采用最大似然检测,组外采用基于QR分解的干扰消除检测[13],上行频谱通过电信的C-band 3.5 GHz叠加1.8/2.1 GHz的低频站点[14-15],解决了5G网络的检测串行干扰,降低了检测复杂度,并且通过实际电信5G SA网络测试。结果表明,算法在上行覆盖和速率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性能提升。
5G SA网络的天线不是按根来计算的,而是按“阵”,天线使用的是天线阵列,5G通信系统中采用的大规模MIMO技术比传统的MIMO技术拥有更多的天线数量,当天线数量非常大时,使得数据通信的量增多,从而提高传输速率。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加,在接收端的检测变得更加复杂,基于遍历检测,矩阵检测等传统的检测算法已经不能够使用于大规模MIMO,因此,5G SA网络的MIMO检测算法是5G网络的核心技术。
根据光速理论c=λ×f可知,当频率f越高时,波长λ就越短,而波长与频率成反比。根据天线的特性,天线长度与波长成正比,天线长度为λ/10~λ/4,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天线也跟着变短,变成毫米级,弗里斯传输公式给出了发射天线功率与接收天线功率关系:
(1)
由于功放技术限制,国家无线管委会规定不能无限制增大发射功率Pt,同样,由于物理特性也不能无限提高天线增益Gt与Gr,要缩短终端与基站的距离R,增加波长λ,就需要使用低频段,所以要充分发挥大规模MIMO的功效,与频谱叠加使用是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在传统的单天线通信方式中,基站在没有物理调节的情况下,其覆盖范围是固定的,这就导致同频服务的用户数量限制,而在大规模MIMO技术中,基站可以通过波束赋形技术进行电磁波叠加来克服损耗,从而提高天线增益Gt,进一步提高接收信号Pr。
3GPP标准定义了5G NR(New Radio)频谱[16]主要包括Sub-6 GHz和毫米波频段,双工模式除了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和TDD(Time Division Duplex)外,还增加了SDL和SUL,即辅助频段(Supplementary Bands)。当今运营商的商用5G网络一般时隙配比为2∶8,3∶7和1∶4,上行时隙占比较少,上下行比差异明显。5G SA网络主要采用高频段3.5 GHz覆盖上下行,而2.1 GHz频谱现在上下行基本没有使用。
5G SA网络在NR 3.5 GHz频段下带宽较大,由于TDD最大支持8个同步信号和PBCH块(SSB),而FDD最大支持4个,5G NR对于高低频段的上下行覆盖距离相差不大,但是由于商用5G关注的是用户下行体验,在时隙配比方面差异较大导致上行速率极低,5G SA网络RSRP处于-110~-120 dBm覆盖边缘的上行平均速率低到10 Mb/s以下,如图1所示,在网路覆盖边缘上行速率极其不平衡。
图1 5G SA网络覆盖边缘上行平均速率Fig.1 Uplink average rate at 5G SA network coverage edge
(1) QR分解
QR分解是依次消除各个天线收到的信号串扰,逐步求出发送信号矢量值,该算法能够避免求矩阵的伪逆,减少运算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基于大规模MIMO将发送信号矢量进行分组,组内采用最大似然检测,组外基于QR分解干扰消除检测降低信号损耗,首先将MIMO系统模型的数学表达式y=Hs+n与矩阵分解表达式H=QR代入得:
y=QRs+n,
(2)
式中,y=[y1,y2,…,yn]T表示接受信号向量;s=[s1,s2,…,sm]T表示发送信号向量;H为平坦瑞利衰落复信道H∈Cn*m;n=[n1,n2,…,nn]T为高斯白噪声。
将式(1)两边同时乘以QH得到:
QHy=Rs+QHn。
(3)
按矩阵形式展开式(3)得到式(4):
(4)
化简为:
(5)
(2) 似然检测
似然检测的目的是找出一个信号矢量,使得发送此信号矢量的条件下接收当前接收信号y=[y1,y2,…,yn]T的概率最大,即:
(6)
接收端已知信号y=[y1,y2,…,yn]T和信道矩阵H,则接收信号向量的概率密度为:
(7)
把式(7)代入式(6)化简得:
(8)
(3) QR分解与似然检测步骤
步骤1:对信道矩阵H进行QR分解H=QR,此时统计收发双方的信号矢量。
步骤2:对发送信号矢量s=[s1,s2,…,sm]T从后往前分组,分组数量为k,组内分量个数分别为[n1,n2,…,nk]。
步骤3:首先检测第1组发送信号,构造矢量与对应接收信号矢量表达式:
s(M-n1+1,M),
式中,M为发送信号矢量维度,对上式中第一组发送信号矢量进行检测,检测出s(M-n1+1,M)的值。
步骤4:通过迭代消除已检测发送信号矢量分量的影响:
步骤5:检测第i组发送信号分量:
对上式中的发送信号分量进行检测,求得si的值。
步骤6:重复步骤4遍历求解,直至所有的发送信号矢量分组都检测完成。
5G SA网络在3.5 GHz频段上下行时隙比的不均衡导致上行实际频段资源有限,运营商现网的2.1 GHz频谱利用率比较低,通过在TDD频段上使用频谱叠加[17-20]的办法,叠加Sub-3 GHz低频谱提升吞吐率和覆盖范围,使用SUL技术可以实现3.5 GHz+2.1 GHz来提高网络上行能力,如图2所示。
图2 TDM调度Fig.2 TDM scheduling
考虑高频段与低频段信号覆盖的影响,在时隙调度时分成2种情况:中近点区域和远点区域。中近点区域主要提升上行容量和用户体验,远点区域主要提升C-Band 3.5 GHz覆盖,这样就充分利用了Sub-3G频谱实现5G全时隙调度。
(1) 用户(UE)接入
UE开机时处于空闲模式,在3.5 GHz频段下接入用户设备,当前大部分5G终端都支持5G SA网络,UE能够动态地改变配置,当UE处于5G SA网络边缘时,网络上行覆盖受限,5G网络控制UE接入Sub-3G网络的PUSCH上进行数据传送。
(2) 信道配置与小区切换
PUSCH配置2个频段:C-Band和Sub-3G,PUCCH仅配置C-Band。根据最新5G R16标准,DCI formats指示DCI信息为上行还是下行调度信息,占用1 bit,0表示上行,1表示下行。上行DCI主要指示上行PUSCH传输,包括DCI format 0_0和DCI format 0_1。
当DCI format 0_0时,如果DCI format 0_0由C-RNTI或CS-RNTI或MCS-C-RNTI加扰,则频域资源占用比特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9)
(10)
当DCI format 0_1时,使能跨域载波调度特性,生成Carrier indicator字段,0 bit指示当前小区,3 bit指示对应小区。频域资源分配字段NRBG指示UL BWP RBG的总数:
(11)
式中,P为RBG大小,频谱叠加过程如图3所示。
图3 频谱叠加过程Fig.3 Spectrum overlay process
测试场景选择垂直行业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矿区,开放扇区的主要覆盖方向为矿区,为盆地地形,最低处地势平坦。基站支持3.5,2.1 GHz频段,终端统一使用华为自主研发的5G无线终端接入设备CPE PRO,基站MIMO分别选择4×4和8×8阵列天线,定点测试场景1区水平距站台约325 m,2区水平距站台约505 m,3区水平距站台约630 m,如图4所示,站点和终端配置参数如表1所示。
图4 矿区地图Fig.4 Mining area map
表1 测试站点和终端参数
网络测试信道采用瑞利衰落信道,在4×4 MIMO系统中可以看到,将发送信号分成一组,将发送信号矢量看成一个整体,这种分组方式对应最大似然检测,其性能最好。将信号分成4组,每组只有一个分量进行检测,对应QR分组,其性能最差,如图5所示。
图5 4×4 MIMO系统分组算法Fig.5 4×4 MIMO system grouping algorithm
在8×8 MIMO系统中,可以得到结论,分组更少,组内发送信号分量多的分组算法性能优于分组多的算法,如图6所示。
图6 8×8 MIMO系统分组算法Fig.6 8×8 MIMO system grouping algorithm
通过测试不同位置的上行速率,基于大规模MIMO及频谱叠加的5G SA网络上行速率在中近点区域提升了上行容量30%左右,在远点区域算法利用2.1 GHz上行资源,提升上行平均速率达到100%,如图7所示。
图7 平均上行性能Fig.7 Average uplink performance
基站MIMO选择4×4阵列天线,对定点测试场景1区水平距站台约325 m,2区水平距站台约505 m,3区水平距站台约630 m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图8和图9所示,通过Massive MIMO以及频谱叠加,3.5 GHz和2.1 GHz上行全时隙调度,弱覆盖区域2.1 GHz频段传播损耗小,可以增强TDD上行覆盖,并且上行速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近点平均速率提升17%。室内中点场景,上行平均速率提升40%~80%,室外到室内的室内弱覆盖场景上行平均速率提升100%~400%。在弱覆盖区域,增益提升尤其明显,最高达到了680%左右。
图8 定点测试上行速率Fig.8 Fixed-point test uplink rate
图9 定点测试上行增益Fig.9 Fixed-point test uplink gain
通过绕矿区主要路线一圈,拉网形成闭环路线,上行覆盖测试结果如图10和图11所示,结果表明通过大规模MIMO及频谱叠加优化后,平均上行速率显著提升,增益提升比例达到20%~60%。
图10 拉网测试上行速率Fig.10 Uplink rate of temporary network layout test
图11 拉网测试上行增益Fig.11 Uplink gain of temporary network layout test
大规模MIMO的预编码和检测技术是目前5G网络研究的关键技术,本文研究了基于大规模MIMO的检测算法及频谱叠加策略,分析了检测算法的性能和上行速率的优化,对比了常规的5G网络和优化后的5G网络性能。算法通过电信5G SA现网实测,结果表明算法使用5G低频段,能够充分发挥大规模MIMO的功效,上行采用频谱叠加是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定点测试和拉网测试性能提升明显,上行增益在网络覆盖边缘最大值提升超过600%,在垂直行业领域对5G网络上行优化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