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陆港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探析

2022-01-23 04:31王慧珍西安外事学院陕西西安710077
物流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陆港西安一带一路

王慧珍 (西安外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到2035 年,国际陆港经济将成为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支撑,全面提升西安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西安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际交通服务、产能合作、政治协商、贸易互惠、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的重要功能区,成为国家中西部地区服务“一带一路”开放合作的国际综合枢纽、国家交往门户、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国际陆港物流人才的培养正是西安发展国际陆港经济抓住这次机遇的助力剂。

1 国际陆港物流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1 西安将成为国际综合枢纽城市,需要大量的国际陆港物流人才

西安公路、铁路、航空、信息、自贸试验区、口岸等现代枢纽设施体系高度发达,国际开放通道更加畅通,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通航国家数量高达120 个,国际客货运航线数量超过130 条,“长安号”中欧班列开行线路20 条以上,覆盖亚欧大部分国家,西安国际港务区与国内众多口岸城市、物流中心和产业园区建立起高度发达的多式联运体系。大西安对外开放合作基础设施完善,满足年航空旅客吞吐量1 亿人次、航空货邮吞吐量100 万吨、铁路集装箱发运量100 万标箱的运量要求,空港旅客年吞吐量达到10 000 万人次,货邮年吞吐量不低于100 万吨,陆港集装箱年发运量不少于60 万标箱,国际物流、人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运行效率大幅提高,基本形成以“两港”和高新区为引领的国际开放经济体系,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国际影响力、国际分工更加明确,服务“一带一路”交通、产业、物流、金融、信息等经济活动效率明显提升。

1.2 西安将成为国际交往门户,需要大量的国际陆港物流人才

西安的国家多项创新改革试验的综合效应充分显现,国家试验、示范区的引领带动作用突出,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国际合作平台的门户服务能力强大,大西安的境内外合作园不少于30 个,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大西安在“一带一路”沿线经贸合作、商贸服务、文化交流中的国际服务功能进一步巩固,年举办国际会展次数超过180 次,每年会议会展综合经济效益超过1 000 亿元,以高新区、沣东新城、经开区等为主的开发区吸引世界五百强跨国公司入驻数超过300家,每年进出口总值超过1 000 亿美元,入驻西安的各国签证中心数不低于50 个,加速我国与“一带一路”开放合作的步伐。

1.3 西安将成为国际商贸物流中心,需要大量的国际陆港物流人才

以“两港五园十一中心”为主的物流骨干体系全面建成,以“长安号+空港货运”为主的国际运输和陆空多式联运网络全面建成,物流设施承载能力显著增强,物流业增加值1 500 亿元,年接待海外游客1 100 万人次,旅游业年均总收入达4 000亿元。以“综合保税+周转服务+贸易加工+商贸展销”为主的商贸物流高效流动,国际商贸展销、物流市场高度发达,提升大西安信息新经济的市场引导力,以旅游、科技和商贸物流等为主的信息服务业年均收入超过1 万亿元,市场资金流动量巨大,金融业对GDP 的贡献率超过20%,金融服务对丝路国际合作的调节能力明显提升,成为推动“一带一路”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2 国际陆港物流人才培养的可行性

目前,物流教育存在两个问题:物流教育不能满足行业要求;物流人才不能满足物流经理人的要求。可见,改进当前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一套完整、高效的教学管理体系,提升教育有效性,实现教学做一体式教育迫在眉睫。因此,西安外事学院物流管理系也在积极努力地探索适应我国国情、适应陕西省经济发展的物流理论和人才教育问题,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体系探索上,给予大力投入。

发展现代物流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的外向型产业之一,结合陕西省科教资源优势,省委省政府文件中明确指出“支持物流产学研和国际物流科研合作基地建设,大力引进和培养海内外高层次物流人才”。因此培养国际陆港物流人才,完全符合省委省政府文件和相关政策要求,直接助力陕西外向性经济发展,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2.1 依托省级国际合作基地(“一带一路”国际陆港物流联合研究中心) 培养国际陆港物流人才

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国际陆港是指设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铁路、公路交汇处,便于货物装卸、暂存的车站,是依照有关国际运输法规、条约和惯例设立对外开放的国际商港;陆港也是沿海港口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的支线港口和现代物流的操作平台,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方便快捷的国际港口服务。陆港物流主要指内陆地区在对外开发开放的进程中,依托国际陆港而形成的国际贸易物流、易货物流、国际物流投资、国际物流合作、国际物流交流等领域。陆港物流是伴随着“一带一路”国际贸易的发展而产生的,其发展有效完善了国际贸易环境,为内陆地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多种便利,在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带动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进而形成以国际陆港物流发展为特征,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融合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全球经济更加深度融合,区域一体化的特征更加明显,中国广大内陆地区都面临如何发展外向型开放经济的重大战略现实问题。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和“一带一路”核心区,是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中心、对外窗口,在欧亚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古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陕西一直是重要的枢纽,是中国西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是生产要素流动的站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2018 年,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进一步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和流动经济,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和“一带一路”交通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产能合作中心、科技教育中心、国际文化旅游中心和丝绸之路金融中心五大中心,为陕西陆港物流的发展和国际合作研究指明了方向。

2.2 西安国际港务区为国际陆港物流人才培养提供实习机会

西安陆港片区作为大西安连接“一带一路”、实现陆海互联的重要交通枢纽,充分发挥该片区在国内外物流组织和国际开放合作中的便利性,加快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多式联运中心、西安公路港、“三中心”工程、欧亚经济合作园区等外向性经济承载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国际集装箱运输、国际合作园区、国际商贸物流、国际会议会展服务、国际体育赛事等临港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对国际、国内资源的服务效率和物流枢纽集聚能力,推进陆港片区建设大西安国际商贸物流中转枢纽和商贸服务聚集区。

西安国际港务区重点围绕西安国际港务区“双代码”港、西安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的创新优势,加快“长安号”国际班列物流通道体系建设,促进铁路货运专线与国家“八纵八横”铁路干线之间的衔接,完善西安国际港务区公路港与大西安主要开发区之间的干支线网络、国际港务区与大西安“五园十一中心”骨干物流节点之间的城市快速交通网络,加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集散功能和“长安号”的国际化流动载体功能,提升国内外物流组织与区域分拨服务能力。加大国际物流合作机制创新,大力发展“物流服务+自由贸易+多式联运+开放口岸+仓储加工+商贸服务+商业金融+跨境电商”等物流枢纽偏好型产业体系,增强商贸物流服务功能,打造西安国际港务区为国际物流枢纽和国际商贸服务门户。

2.3 西安空港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国际陆港物流人才

西安空港作为大西安国际化开放发展的前沿阵地,充分发挥国际航空枢纽和国家战略赋予的优势条件,加快外向性经济承载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国际航空运输、国际航空物流、国际航空制造、国际航空服务等临空产业发展,不断提高要素配置质量和经济发展效益,推进大西安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合作。

空港新城重点围绕机场三期建设,加快改造和提升机场基础设施,加强国际航线开发和空中通道建设,完善机场外围接驳大西安公路网的快速环线,链接西安和咸阳城区的城市快线,直通西安国际港务区的物流专线,提升铁空、公空等联运服务能力和机场的通达性。加大门户功能创新,大力发展“国际运输+周转服务+保税物流+口岸商贸+临空产业+总部经济+贸易加工”等航空关联性产业和临空服务业,增强全球资源要素的聚集辐射能力,打造大西安国际化开放发展的航空综合枢纽和门户服务区。

泾河新城重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北控电商产业园、菜鸟网络智慧物流基地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主动承接国家级临空经济区的辐射功能,加快布局大西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生产制造基础设施,加强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化集群,完善商贸流通、仓储物流和信息服务体系,加大生产服务创新,大力发展“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商贸文旅+食品饮料+茯茶产业”等生产制造业,积极培育研发设计、技术服务和创意农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增强大西安国际产能合作基础,打造大西安国际化生产服务聚集区,这些规划必将需求大量的国际陆港物流人才。

3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陆港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3.1 国际陆港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思路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陆港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立足陕西、面向内陆地区,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陆港物流、自贸区物流运营管理及业务流程,熟练应用自动识别技术、物流系统仿真技术,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各类国际陆港港区、自贸区物流企业、物流产业园、物流业务部门及相关行业从事物流业务管理、业务操作、基层管理、管理咨询和物流系统仿真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国际陆港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 所示。

图1 国际陆港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3.1.1 培养的人才在满足企业需求的同时,应达到:

(1) 以现代的价值观念规范现代的行为方式、以现代的审美意识探寻现代的生活旨趣,成为有教养的现代人。

(2) 突出能力培养,特别是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培养学生捕捉和把握时代性问题的理论洞察力、分析和提炼时代性问题的理论概括力、阐述和论证时代性问题的理论思辨力、回答和解决时代性问题的理论思想力。

(3) 在提升能力和健全人格的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中立德树人。

3.1.2 具体思路

(1) 企业对国际陆港物流人才需求能力要求调研。通过访谈、调查问卷、实地考察等方式调研陕西企业对国际陆港物流人才的能力需求维度,形成国际陆港物流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2) 国际陆港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与职业发展耦合研究。主要研究国际化就业要求下的陆港物流人才能力培养体系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方向间的耦合关系。本研究结合外事学院四大办学优势(全国党建示范院校、国际合作交流、创业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为特色的学生养成培养),研究探索国际陆港物流人才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方向所需的基本职业能力与校内培养的基础能力间的逻辑关系,进而探索国际陆港物流人才的培养体系。

(3) 国际陆港物流人才培养路径实证研究。主要研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陆港物流人才的培养路径。具体包括国际陆港物流人才培养与国内物流人才培养的异同点,建立国际陆港物流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和国际化的实验实训条件等路径构建的可能性和资源整合,形成符合陕西国际陆港物流发展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3.2 国际陆港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措施

(1) 调研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现状,形成企业对国际陆港人才能力需求调研报告。

(2) 打破院系专业之间、学科之间、学科与社会之间的壁垒,结合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能力需求指标,充分利用外事学院办学优势,制定校内国际陆港物流人才培养方案。

3.3 国际陆港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特色及创新之处:着力推进融合教育,把教书和育人有机融合在一起,把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有机融合在一起,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有机融合在一起,努力培养具有批判精神、独立思考能力、高度社会责任感、跨学科知识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当中,既要考虑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又要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立足时代培养人才。

目前国内的高校需接受教育部制定的专业国家评估标准,但同时为了体现高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又逐渐引进并开展国际标准认证。通过调研企业对国际陆港物流人才能力的需求,研究国标与国际认证体系间的异同点,进而根据差异在国际陆港物流人才培养中着力体现创新之处。有助于国际陆港物流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助推国际化陆港物流人才培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陆港西安一带一路
华远陆港 预制菜风头正劲
西安2021
Oh 西安
华远陆港一亩田“灯塔计划” 为乡村振兴赋能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一带一路战略下河南陆港建设规划研究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国际陆港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