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的非机动车出行与停放问题研究
——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

2022-01-23 04:31刘雅洁汤文蕴李碑文马德亮王雯敏
物流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教学区时间段电动车

刘雅洁,汤文蕴,李碑文,马德亮,王雯敏,周 诚

(南京林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0 引 言

在城市机动化发展的过程中,非机动车同样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城市非机动车数量急剧上升的情况下,各种安全隐患及停放问题也随之而来。高校作为特殊的公共场所之一,学生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非机动车,会引起自行车、电动车、共享单车在校内的一系列停放问题。全国多数大学校园内的主要建筑前非机动车停放混乱,“僵尸车”占地过大而且数量日益增加。自行车作为便捷而又相对实惠的交通工具,很多人在大学校园内选择骑自行车出行,但是当车辆所有者毕业以后车辆无人处理,长期占据停放位置,造成“僵尸车”的现象出现。

王念念等分析城市型景区非机动车的停车特性,对景区分区块、分路段进行停车规划。陈阳等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自行车交通体系进行评价,有利于针对性优化自行车体系。雷雪琪等解析城市道路上非机动车运行特征,探讨电动自行车对非机动车交通带来的影响。潘艳秋等通过对滁州三所高校进行调查,当前大学校园非机动车兴起的现状以及背后的内在原因。关宏志提出从政策法规到公民征信系统全流程治理“僵尸车”难题。

以上研究主要针对于城市非机动车停放特征和问题治理,针对高校内部非机动车出行特征与停放问题涉及较少。本文基于大学校园内部的非机动车出行特征,探讨解决校园非机动车停放与管理难题的对策,保障师生校内出行安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高校校园环境。

1 数据调查与分析

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校内非机动车分布与出行特征为研究,调查学校内部非机动车在不同时间段的分布状况,以及不同环境下校内人员出行工具选择情况,分析各区域停放数量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研究校内非机动车的出行特性,为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提供支撑。

1.1 非机动车停放数据调查与分析

(1) 不同功能区非机动车停放调查与分析

根据学校学生的作息时间安排,调查一天中七个关键时间点,分别为8:00,10:00,12:00,14:00,17:00,18:30,22:00。结合学校内各个地块的功能,将校园分为教学区、饮食区、运动区、宿舍区以及图书馆等五个区域,在2019 年10 月28 日对不同区域内的非机动车数量进行调查,计算得到平均数与标准差,发现非机动车的停放主要集中在教学区与宿舍区,且这两个区域的标准差最大,说明流动性也最大。具体数值如表1 所示。

表1 各区域平均数及标准差单位:辆

通过调查连续七天各个时间点在各区域的非机动车停放数量,计算每天各区域停放数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及p 值,分析各区域间非机动车停放数量变化相关性。运用SPSS 相关性分析计算,可以得出不同区域间在不同时间段的相关性系数及p 值,表示各数据间存在的相关关系,当相关指数为正则为正相关,为负则为负相关,p 值反映了相关性的显著性,当p<0.05 时为显著,p<0.01 为非常显著。具体数据如表2 所示。

表2 各区域间相关系数及p 值

由表2 可知,教学区与宿舍区之间的非机动车出行呈显著负相关性,且p 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区域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非机动车出行起讫点主要为教学区与宿舍区。继续深入调查一周内教学区与宿舍区相关系数与p 值,反映出一周内所有时间两者之间的停放数量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具体数值如表3 所示。

表3 一周内教学区与宿舍区停放数量相关系数及p 值

(2) 不同时间各类非机动车停放调查与分析

调查中将非机动车分为电动车、自行车与公共自行车三种类型,将一周各区域相同时间点各类非机动车停车分布量取均值,分别对教学区、宿舍区和图书馆三个区域的停放数量进行分析。

图1 显示了教学区各类非机动车的停车数量变化,教学区内非机动车停放分布与课程上课时间十分吻合,车辆集聚与消减具有很强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上课时间停放多,下课快速消减。同时,也可以发现骑电动去上课的学生占了较大比例,骑自行车与共享单车的学生数量较接近。

图1 教学区各类非机动车停车数量变化

图2 展示了宿舍区各类非机动车的停车数量变化,可以发现自行车与电动车基数最大,但变化幅度仍在200 辆以上,这是因为校园宿舍是校园“僵尸车”主要停放场所,可以看出校园“僵尸车”已经占据了极大的公共停车空间,应当给予重视,尤其是在宿舍区。从图2 中可以发现,在晚上六点半到十点这段时间,宿舍区各类非机动车均上升到一天最大值,夜间对宿舍区的非机动车管理需要加强。

图2 宿舍区各类非机动车停车数量变化

从图3 可以看出,在图书馆区域各类非机动车分布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型曲线,在下午两点时停放数最大,反映出中午与下午是学生使用非机动车前往图书馆的主要时间段,需要在该时间段内加强非机动车管理。

图3 图书馆各类非机动车停车数量变化

1.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进一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对非机动车使用的主观意愿与偏好,共发放300 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87 份,其中19.2%的受调查者拥有私人电动车或自行车,57.1%的受调查者认为其自行车或电动车是出门必备的交通工具。在使用频率方面,31%的受调查者每周使用3 次以上,54.4%的偶尔使用或基本不用,并且均考虑过将自行车或电动车出租、售卖或者共享。在使用时间方面,被调查者中骑车的主要时间段就是8:00 左右(58.2%) 和14:00 左右(35.5%) 以及18:30 左右(28.9%)。

在共享单车的使用方面,在每周都使用共享单车的人群中(共185 人),使用共享单车时最主要的骑车时间段也是8:00 左右和14:00 左右以及18:30 左右,使用目的主要用于去上课(41.1%) 或出校门活动(35.1%)。

在共享单车的使用体验影响因素方面,大多数人(66.9%) 认为校内共享单车需要专门下载APP 影响了自己对共享单车的使用体验,共享单车的收费不合理(18.1%),质量差体验差(10.8%) 也阻碍了一部分人群对共享单车的接受程度。

影响学生使用非机动车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是出行距离的长短(70.4%),其次是天气是否恶劣(52.3%),交通工具是否易获得(36.2%),出行目的(30.3%) 也有较大影响。

在总体印象方面,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自行车摆放、共享单车投放数量及地点等问题的关注度最高,对校园内非机动车停放点的管理负面评价最多,说明校园管理需要更关注非机动车的停放问题。

2 结 论

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非机动车停放问题为研究对象,将学校分为教学区、宿舍区、饮食区、运动区、图书馆等5 个区域,通过调查获取每个功能区在各个时间段内非机动车停放的变化量,分析非机动车停放的分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通过分析发现,运动区的停放量相对较少,其他功能区的电动车、自行车以及共享单车停放量和变化量均较大。教学区在上课时间段,非机动车停放数增加,中午和傍晚下课时间段,停放数减少;宿舍区与教学区的停放数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宿舍区的停放数上课时间车辆减少,下课时间车辆增加;饮食区在中午和傍晚时刻停放数增加。在调查中发现,每个功能区内电动车和共享单车流动量较大,仅少数私有自行车每天被使用,可见大多数非机动车出行都选择电动车或共享单车,私有自行车废弃比例较大,主要集中在宿舍区。此外,在调查中结合天气分析了不同气候环境下的非机动车使用情况,发现雨天对出行影响最大,仅极少数人会在雨天使用非机动车出行。

结合以上调查与分析结果,对高校校园非机动车出行与停放存在的普遍问题,深入讨论高校非机动车合理管理以及废弃车处理办法。首先,非机动车的停放数量分布呈现明显的波动,需要根据不同时间段内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及使用非机动车的意愿加强非机动车的停放管理,例如针对上课高峰期非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学校可以采取完善标志标线的设置、高峰期扩大停车区域等措施,而对教学区、宿舍区非机动车聚集、停放混乱问题,可将停车区域细分,并采取电动车和自行车分开停放措施。其次,许多高校校园内存在大量的僵尸车,即无主非机动车辆、报废车辆等,占据着大量的校内公共资源,并不能对校内活动起到任何有益作用,并且影响校内的公共环境,需要大量的人力对僵尸车进行排放整齐,浪费了人力物力。对于校内非机动车废弃问题,学校可以提前下发通知,确保通知到位一段时间之后,学校可以将仍然无人认领的废弃车清除出校园。此外,由于共享单车的发展,人们可以自由的选择车辆停放地点,这也是导致校园内非机动车辆乱停乱放的原因,并且由于僵尸车占据了主要的停放空间导致其余非机动车无法停放,进而导致部分共享单车停放位置不合理,因此可以针对不同品牌的共享单车进行专人管理。

猜你喜欢
教学区时间段电动车
电动车有可能没有高档和豪华车
夏天晒太阳防病要注意时间段
电动车新贵
高校教学区景观探讨——以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教学区为例
电动车来了 充电桩还会远吗
发朋友圈没人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不同时间段颅骨修补对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建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教学区屋顶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素质教育与幼儿的主体性活动刍议
不同时间段服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