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燕 王 宁
(1.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安徽 合肥230009;2.安徽行政学院图书馆,安徽 合肥230059)
美国学者保罗·迪克森(Paul Dickson)于1971年在《思想库》(Think Tanks)一书中提出“智库”的概念,智库是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广泛的政策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研究,智库的作用是提供咨询[1]。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2]”,“智库”概念首次在中共中央文件中提出。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智库[3]”。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智库建设已经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
大学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一种。清华大学智库中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4]等一批新型大学智库纷纷涌现。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资源中心,应积极发挥显著的学科特色、资源优势、服务职能,助力大学智库的建设和发展。
选用检索条件为:题名=(‘高校图书馆’OR题名=‘大学图书馆’)AND(题名=‘智库’),选择“精确”检索,时间跨度为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检索日期为2021年6月30日,来源类别为全部期刊,其他保持默认选项,本次检索到文献总数为279篇。
2010年以来,各年度发文数量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2010年发文数量为1篇,2015年缓慢增长为6篇;2015年至2018年期间,发文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8年发文量达到70篇;之后,依然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图1 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研究的发文趋势
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研究的发文数量总体上呈波浪式上升趋势,表明该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研究的主要主题分布如图2所示。主要涉及“高校图书馆”“智库建设”“智库服务”“高校图书馆服务”“新型智库”“智库理念”“智库馆员”“地方高校图书馆智库”“‘双一流’建设”“智库型服务”等方面,其中以“高校图书馆”为主要主题研究的文献数量为203篇,“智库建设”的文献数量为58篇,“智库服务”的文献数量为43篇,均为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研究领域的热点。
图2 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研究的主要主题分布
王瑞芳[5]、赵雪岩[6]、陆雪梅[7]、王熙涵[8]、郇楠[9]等从智库建设方面展开了研究,提出了“推动高校智库发展完善”的建设思路。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的文献信息中心、科研服务的重要支撑机构,应在参与大学智库服务的同时,借鉴国内外智库的成功经验,逐渐具备建设智库的能力。
吕亚娟[10]、荣宏伟[11]、王凤满[12]、刘芳[3]、赵雪岩[13]等从智库服务方面展开研究,阐述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机制、价值体现、服务体系等智库服务,以期建设支撑高校智库发展的资源库,推动高校智库的建设与发展。
张旭[14]、邓支青[15]、孙瑞英[16]等从智库评价方面展开研究,构建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评价体系,以评促建,为有针对性地改进、优化智库服务提供借鉴。
目前,智库研究领域较多集中在智库建设、智库服务、智库评价等方面,研究视角有云计算[17]、大数据[18]、信息生态[19]、协同服务[20]、“双一流”建设[21]、知识服务[22]等。
大学智库逐渐成为我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亦不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大学智库建设,并已取得明显成效。如,北京大学图书馆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的管理中心和全国文理中心(1998年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的管理中心和全国中心(2004年起),为大学智库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源,成为智库建设发展的重要枢纽;清华大学图书馆在数据融合方面积极探索,建成清华大学学者库系统,可精细化管理学者的学术产出,为智库建设聚合更多的人才;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利用文献计量理论与方法等,对学科发展态势进行客观评估,出具ESI学科分析简报,推出学校SCI-E/CPCI-S最新收录专栏,建立学科服务及机构知识库平台,提供科技查新服务等,为大学智库建设提供知识服务。
大学智库是面向社会发展,从事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的科研机构,在聚焦战略研究、特色资政建言、启迪民智方面还处于不断探索之中。在专设的文献资源保障、互联互通的信息共享平台、功能完备的信息采集分析系统、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成果传播渠道等方面还比较薄弱。现有的研究视角通常作用于智库研究的局部,统筹性的战略发展思维较少。
智库的建设发展离不开新兴的信息技术。图书馆作为信息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最主要的社会应用领域,应将新技术更好地应用到大学智库建设的实践中,提升图书馆智能化服务水平。鉴于此,笔者拟从新基建视角出发,针对大学智库建设的薄弱环节,提出高校图书馆应以新基建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23]服务于大学智库建设的策略,以期为积极推进大学智库建设提供新思路。
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4];2020年6月,国家发改委提出新基建的目标[2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5]中指出了新基建的发展方向。新基建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如图3所示)。
图3 新基建的概述
“新技术始终伴随着图书馆的发展”。新基建变革和创新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突破了传统图书馆的物理空间、服务方式的限制,为智库用户提供新型服务模式,将进一步提升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大学智库的能力和水平。
图书馆新基建的主要内容包括图书馆信息基础设施、图书馆融合基础设施、图书馆创新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通信基础设施(如5G、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基础设施(如图书馆智能化设备、云计算、区块链等)、算力基础设施(如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26],如图4所示。
图4 图书馆新基建
图书馆新基建保留底层基础技术,根据大学智库建设的需求进行资源配置。将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领域深度融合,形成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技术。5G具有超高速、超低时延、泛在网络和低能耗的特点和优势,用户可以随时获取信息资源。RFID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将资源与互联网相连接,可以提高用户获取资源的效率。海量数据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数据资源进行有效采集、智能化储存、统一处理、实时分析,为大学智库提供智能决策。云计算是智库服务的重要基础资源,具有按需取用、灵活、可拓展的特点,不断提高图书馆智库服务的质量。
新基建是将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应用于大学智库建设服务场景,推进新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高校、图书馆、用户等多元主体参与大学智库建设,政府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支持,高校进一步推进智库建设的落实,图书馆积极发挥智库服务的功能,用户参与智库决策咨询。随着高校图书馆新基建日益成熟,高校图书馆的智库服务场景逐渐丰富,信息采集、信息揭示、综合研判、形成方案等智库服务日臻完善。
以新基建赋能高校图书馆有助于引领大学智库建设。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的核心价值在于对海量数据资源的获取,为用户提供收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等服务。基于新基建的智库服务场景,有助于智库服务构建强大的个性化数字平台,有助于图书馆员不断提高文献信息服务的质效,有助于推进现代图书馆服务的转型,为大学智库建设发展提供保障。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作为一种知识资源和智力资源,是智库研究的基础,高校图书馆应利用互联网、5G、知识组织与挖掘等信息技术,紧密跟踪学术前沿热点,对重大课题做好专题文献的组织与整理,对热点问题进行采集、分析、揭示,为智库研究提供优质的文献服务。同时,建设一批专题数据库和特色数据库,为大学智库提供资源保障。以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根据地方与学校智库研究特点,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设了徽商特色数据库、徽州建筑文化特色数据等彰显地方人文特色及学校学科特点的文献资源体系。
《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应当重视技术手段创新,搭建互联互通的信息共享平台[27]。随着新基建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不断增强信息服务手段,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数字资源、纸本资源及各种载体形态的信息资源,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序化等进行数据处理,为智库研究提供多元化的数据资源。通过信息的共建共享模式,搭建馆藏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平台。高校图书馆利用云计算技术和多元智能终端,推出移动客户端、新媒体等方式,为大学智库建设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资源访问平台,为大学智库的综合研判、战略谋划、决策参考提供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
为适应新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不断加强自动化、现代化管理研究,运用数据管理系统、数据仓储加工技术、联机分析与处理技术、多元分析信息技术,以智库研究项目为导向,为用户采集各种类型、各种载体形态的数据资源。同时,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对科研数据的管理,这是高校图书馆优化资源建设、深化智库服务的重要途径。高校图书馆通过整合高校原生数字信息资源,构建有效的机构知识库服务平台,以智慧图书馆元数据加工与仓储的标准构建学科及机构学术资源的管理系统和展示、服务平台,实现高校学者、机构研究成果的统一展示、统计和分析,为知识流通与共享提供综合平台,为智库研究所需要的信息架设桥梁,为大学智库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化资源服务。
伴随互联网、物联网、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智库运行开始平台化、网络化、多媒体化。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网络功能,发挥云存储、云计算技术的优势,加强建设智库学术交流平台。平台设计有中英文网页,内容丰富并及时更新,组织协调高校智库研究领域的全国性、地区性学术交流活动,发挥学术交流的窗口作用,建成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高校图书馆通过智库平台聚集大学智库思想、传播智库成果,推动适宜公开的智库成果向社会发布,使智库成果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的传播更加快捷,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智库信息,发挥智库成果引领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通常而言,智库是从事战略和政策研究的公益机构,是治国理政的高端智力研究机构[28]。大学智库依托高校的科研环境、学术资源、人才队伍等优势,为开展政策研究提供参考、咨询服务。新基建的发展和引入,为高校图书馆服务大学智库建设带来新模式。为促进大学智库的稳健发展,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要从四维向度着力,如图5所示。
图5 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的四维向度
智库用户在图书馆查阅文献、浏览信息、学科咨询等环节产生的数据都是零散、无序的点状数据。新基建背景下,对智库用户在图书馆检索信息、浏览网页、借阅资料等方面的信息采集技术越来越完善。大量数据为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供重要的数据来源,基于对智库用户的行为数据、学习数据的分析,聚焦智库用户关注的文献资源需求,可实现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智库服务。
“以智库用户为中心”维度,改变高校图书馆传统服务的目标与方法,对智库用户的需求与行为特征进行挖掘,对数字资源进行重组、聚合,针对智库用户的不同需求,开展智能推送,可有效提高智库服务的精准度和满意度。
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文献资源、数据资源库、机构知识库等是提供智库服务的基础,对大学智库开展研究起着关键性作用。新基建环境下,图书馆馆员参与智库项目研究的过程中,能够深度挖掘信息资源中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思想、观点,为智库项目成果提供增值服务,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提升为智库服务。
大学智库的有效运行和智库成果的权威性、指导性,离不开全面而准确的信息资源以及对信息资源的有效挖掘、揭示。高校图书馆将信息资源按学科或特定主题加以组织,以最便捷的方式提供给相应的智库用户,在大学智库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智库服务将成为高校图书馆新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向。
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以新基建为核心驱动力,由传统服务的思维模式转型为敏捷的思维模式。智库服务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依托于新基建,按照智库用户的需求构建服务平台,共建共享数据资源,整合应用系统,高效、智能地帮助大学智库机构精准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源。通过对数据资源分析,揭示研究领域的现状、前沿动态、发展趋势,同时结合相关学科领域专家的意见,形成科技发展政策、规划、战略等实施方案,通过智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
智库服务需要图书馆转变传统的服务思维模式,构建自助式、场景化的知识服务体系,形成以智库用户为中心,以信息资源为支撑,快速更新迭代的“敏捷”思维模式。
协同创新是一种组织内部或相关机构相互之间形成的知识分享机制,依靠智能化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协同创新与发展是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大学智库建设的一种维度,包括大学和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协同创新与发展、大学智库内部协同创新与发展、高校图书馆内部协同创新与发展。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大学智库的协同创新与发展,既要遵循整体性原则,又要与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相契合。新基建能够大力推动智库服务的协同创新与发展。
“协同创新与发展”需要图书馆以知识服务为核心,通过创新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29],形成大学、高校图书馆、用户之间智库建设的深度融合。
新基建为高校图书馆智库服务提供了全新的外部技术环境,图书馆的服务不再局限于物理空间,极大地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高校图书馆以丰富的馆藏资源,嵌入式的智库服务模式,为大学智库建设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资源支持、情报分析、知识挖掘等多维度、深层次的智库服务。新基建与高校图书馆相结合,追踪、挖掘、组织碎片化的智库用户信息,为智库用户画像,形成立体化的智库服务,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大学智库的建设和发展。大学智库依托优势资源、学科特色专业[30],成为新时期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