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例神经型布氏杆菌病临床特点疗效分析

2022-01-22 08:30陈群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郴州423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2期
关键词:氏杆菌脑脊液影像学

陈群(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郴州 423000)

布氏杆菌病又名布鲁菌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若机体内发现布氏杆菌,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关节疼痛或多汗等。相关数据显示,约有5%-10%的布氏杆菌患者会累及神经系统,即神经型布氏杆菌疾病,该疾病通常以神经症状为首发症状,例如脑膜炎、脊髓炎、脑神经炎等,但神经型布氏杆菌患者临床表现并没有特异性,不易与神经系统其他疾病鉴别,极易发生误诊漏诊。该疾病多发于北方牧区,如新疆、内蒙古等地。布氏杆菌会使细胞遭受感染,导致发生慢性肉芽肿性感染,传播途径较为广泛,与牛羊等牲畜接触或使用未严格灭菌的生奶制品均有可能受到感染[1]。尽量降低误诊率,提升临床诊治效果对保护患者健康很有必要。本研究回顾分析2015年3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15例神经型布氏杆菌病患者临床资料。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5年3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15例神经型布氏杆菌病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将其以编号1-15号排序,其中包括男9例、女6例;年龄20-56岁,平均为(38.56±3.19)岁;病程15-56d,平均为(40.25±4.15)d。入组15例患者诊断符合《布氏杆菌病诊疗指南》[5]中相关标准。纳入标准: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实验室血清检查显示布氏杆菌凝集试验为阳性;按照布氏杆菌病治疗其病情得以控制;脑脊液发生变化,白细胞增高明显,蛋白质增高,葡萄糖水平降低。排除标准:合并糖尿病及内分泌障碍诱发的周围神经病;合并肿瘤、结核或是免疫系统疾病者;合并其他感染或中毒、营养不良等其他因素诱发的神经系统损伤者。

1.2 方法 入组15例患者均接受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随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实验室检查,如血清布氏杆菌培养、脑脊液或影像学检查等,对15例患者临床特点、检查结果及治疗效果进行整合与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检查结果分析 经与患者及家属展开深入交流后,15例患者中,11例从事畜牧业生产工作,且与牛羊牲畜有密切接触;2例到过牧区旅行;1例发病前食用过羊肉;余下1例患者未发现明显的感染风险历史。

2.2 临床特点分析 观察患者临床特点总结,以不同程度的头痛、发热症状为主,10例患者发生头痛、头晕症状;8例患者有发热症状;发生恶心、呕吐患者有5例;3例患者发生多汗;3例有明显的听力降低表现;2例患者发生视力障碍;2例患者存在尿便障碍;有3例患者存在四肢无力症状;1例在入院第2天后出现突发昏迷状况。

2.3 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①脑脊液检查:15例患者中,发现13例患者都存在脑脊液压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最高水平可达到283mmH2O;检查发现脑脊液中白细胞增高的患者有14例、蛋白质水平增高的患者有12例、葡萄糖水平降低的患者有13例。②布氏杆菌凝集试验检查:接受血清布氏杆菌凝集试验,结果显示有14例为阳性,1例为阴性;13例患者接受脑脊液布氏杆菌凝集试验检查,其中11例显示阳性,其他2例为阴性。③细菌培养检查:12例患者接受布氏杆菌脑脊液或血培养,结果显示,7例为阴性,5例为阳性。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15例神经型布氏杆菌病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

2.4 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 为15例患者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检查方式,其中有4例患者影像学检查无异常。分析图像发现感染病灶、脑实质分布着并不均匀的异常信号影,侧脑室周围蛋白质脱髓鞘样发生改变,且观察发现有1例累及胸及腰段脊髓。具体见图1。

图1 影像学检查结果

2.5 治疗情况分析 入组15例患者均接受抗生素常规干预,给予患者多西环素,每12小时1次,每次100mg;利福平600-900mg/(次·天),辅以退热、脱水、降颅压等其他对症治疗。出院后继续治疗6-12个月,监测脑脊液情况,待脑脊液完全正常时方可停药。经治疗后,12例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神经系统症状及脑脊液生化检查均明显好转,再次接受血清布氏杆菌凝集试验检查显示阴性;2例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且肢体功能趋向好转,血清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阳性率降低明显;1例患者仍在随访中。

3 讨论

布氏杆菌临床特点十分复杂,在非神经型布氏杆菌患者中以发热、关节疼痛、多汗等为常见症状,而在神经型布氏杆菌患者中多见脑膜炎,但其发病率<50%。本研究中的患者以头痛、头晕为主要症状,还出现了听力障碍、视力障碍。国内外研究表示[2],由于前庭神经容易受到神经型布氏杆菌的影响,因此听力受损是该疾病的常见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有2例患者发生尿便障碍,同时还有肢体无力等症状。在神经型布氏杆菌疾病诊断中,其诊断通常依据脑脊液内发现布氏杆菌或脑脊液培养显示阳性,但该方式阳性率较低,大部分患者需结合血清或脑脊液凝集试验进行诊断。本研究中12例患者接受布氏杆菌脑脊液或血培养,5例阳性,7例为阴性。脑脊液布氏杆菌凝集试验检查阳性率为84.62%,血清布氏杆菌凝集试验显示阳性率为93.33%,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阳性检出率明显更高。脑脊液常规检查过程中并未发现特异性,15例患者中,发现13例患者都存在脑脊液压力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的现象,最高水平可达到283mmH2O;脑脊液中白细胞、蛋白质水平有所上升,葡萄糖水平降低。影像学检查总结:有4例患者影像学检查无异常。分析图像发现感染病灶、脑实质分布并不均匀的异常信号影。临床治疗方面,由于布氏杆菌进入细胞质内会出现生存繁殖的现象,大部分抗菌药物穿透脑脊液能力较低,需要克服血脑屏障,普通抗菌药物治疗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因此,临床认为选择溶脂性好,且具有较强的细胞壁通透性与血脑屏障穿透能力的抗菌药物,能获取较好的临床效果。研究表明[3-7],布氏杆菌会使得白质受累、血管受累、脊柱及脊髓受累。其中白质受累的病灶主要集中于弓状纤维区、室周,表现为局灶性脱髓鞘病灶。布氏杆菌感染后多引发免疫系统激活,导致脱髓鞘病灶形成,随着疾病向慢性病方向发展,机体免疫作用会增强。神经型布氏杆菌病导致的神经系统实质性功能障碍可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但脊髓受累较为少见。神经型布氏杆菌病引起神经系统及血管病变的机制尚不明确,该疾病无典型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化验及神经系统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当临床中遇到出现神经系统功能损害伴有发热的疫区旅游史或有动物及动物制品接触史的患者,均应考虑存在患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的可能。虽然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研究范围较小,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进入牧区旅游的人数增多,对于目前来自疫区或存在感染风险的非疫区发生颅内压增高、神经系统症状伴发热、视神经炎的患者均应考虑患有本疾病的可能性。将之与其他疾病区别,是改善本疾病预后的关键,势必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8-10]。

综上所述,分析神经型布氏杆菌病临床特点发现,该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仅依靠一项检查指标难以确诊,应充分考虑患者职业、旅居史及接触史、实验室结果及临床表现等,提升临床诊断效率。对于来自疫区、从事畜牧业、屠宰业、兽医等职业的人员出现不明原因的神经系统症状伴发热时,应考虑到神经型布氏杆菌病可能,及时行血培养或布氏杆菌血清凝集试验以明确诊断[11]。

猜你喜欢
氏杆菌脑脊液影像学
2022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专题介绍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脑脊液药物浓度与结核性脑膜脑炎疗效的相关性
2019-nCoV感染者胸部影像学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
羊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
布氏杆菌病,你了解多少
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综合诊断与防治
试论羊布鲁氏杆菌的综合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