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身份认同与转化的内在逻辑机制

2022-01-22 10:04
科技视界 2021年36期
关键词:场域身份校园文化

王 静 姚 嘉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710300)

0 引言

身份是个体在特定社会结构模式中占据的位置,定义了身份的社会属性,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是身份认同的两个维度。

人的认同一旦发生危机,不仅意味着“人的自我感”和“内在深度感”的危机,而且意味着“人与他者关系以及在人与他者关系中形成的意义观、价值观和地位观的危机”。[1]大学生作为具体社会人具有学生身份和社会公民的双重身份,从入学到毕业会经历两种身份的认同与转化,通过这种认同和转化实现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身份连接。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身份认同和转化的实质是身份管理,是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积极认同和顺利转化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对身份认同内涵以及身份转化的诱发机制进行探讨和分析,把握并利用关键期对大学生成长进行适时的教育引导,是对立德树人根本要求的践行。

1 关于大学生身份认同的研究

通过文献分析,既往研究关于大学生身份认同的较多,且研究呈现多方法多视角的特征。

首先是针对特定大学生群体的身份认同研究,如大学生村官[2]、大学生基督徒[3]、90后大学生[4]、听障大学生[5],这类研究主要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大学生原身份及其特殊身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第二类是从大学生的社会身份认同[6]、文化认同、政治认同[7]等宏观层面开展的研究,这类研究从身份发展的角度揭示了大学生身份认同背后更重要的意义;

第三类是关于身份认同困境、危机及对策的研究,一般从学校教育层面提出了具体对策,具有较强的实务指导性;

第四类研究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角度入手,并结合量表考察身份认同在性别、专业、年级、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性。综上所述,既有研究关注的重点是身份认同本身,并未涉及身份认同的转化,从机制层面探讨大学生身份认同的内在逻辑,是聚焦于这种身份转化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又是如何转化的,它从具体可察的现象分析问题、解释问题,而不是寻找普适规律或者建立逻辑体系。

2 身份认同与转化

2.1 两种身份的认同

身份认同是一个社会定位的过程,用来确定个体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位置,实际上是个体基于对本身和他者在相同性、一致性上的认知。

身份认同一般分为自我身份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首先是大学生身份认同,它更多从个体的角度出发,表现为个体对大学生理想、信念以及价值观的认知,对大学的归属感,具体还表现在大学生对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大学使命的理解和认可上。

在大学不同年级阶段,学生身份的认同感呈现不同强弱程度。社会身份认同是包括社会家庭在内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对大学生群体及个体的主观定位[8],这种认同更强调的是大学生作为社会公民在职业发展、社会责任、社会认可等方面的稳定性特征。大学生从学生身份认同向社会公民身份认同转化是个人成长发展不可回避的过程,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必经之路。

2.2 身份认同的转化

大学生进入校园会经历一段适应过程来融入大学生活,这种适应是学生身份认同的前提。大学生学校适应由学习适应、同伴关系适应、身心适应、校园生活适应和就业自信五个维度组成[9],能否适应大学生活是决定他们在大学阶段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大学生的学校适应过程呈现动态化、阶段性特征,而身份认同及转化过程是自然发生的,且表现出可逆性的特征。

从资本的视角来分析大学生身份认同转化的内在机制重点在于分析资本的来源和资本如何发生作用,并且要把握资本分类的前提下进行单一资本因素分析,这是资本视角下大学生身份转化的逻辑基础。在家庭资本、校园资本、社会资本作用下,大学生身份转化过程如下图1。

图1 大学生身份转化过程示意图

2.2.1 家庭资本

家庭资本可以理解为家庭背景,指父母受教育水平、经济收入、职业情况和社会关系等,或者家庭经济资本、家庭文化资本、家庭社会资本等。通过某种意义上的继承家庭资本寻求社会适应,进而实现社会身份认同,这是身份认同转化的情形之一。

既有研究从家庭背景出发对大学生入学机会、学业成就、毕业去向、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在家庭背景对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的影响上,中上阶层出身的大学生所具有的文化习性与学生会所具有的学生素质之间具有一致性[10]。

家庭资本的继承的实质是资本的再生产,它有效而隐蔽地将支配与被支配的权力关系转换为社会成员甘心接受的自然现状,这种再生产的方式让家庭下一代成员更容易获得社会认可与支持。

家庭经济资本是进行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对于可以获得充足经济资本的大学生而言,具有先天优越性,他们可以利用经济资本换取社会资本,当然这种转换是无形的,往往是一种自然发生的过程。

家庭文化资本在身份转化中虽未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却是潜在的教育资源,它以内化为文化修养的方式起作用。家庭社会资本是实现社会身份转化最有利的途径,运用家庭社会关系网络资源将个体包裹在成熟的社会网络中进行社会身份的定位,此时,作为个体的大学生其行为模式就兼具了家庭社会关系的痕迹。

从交易成本学派的观点来说,它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得“交易活动内在化,即变成组织内部的一个问题”[11]。家庭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继承是显性再生产,家庭文化资本的继承是隐性再生产。

2.2.2 校园资本

大学生通过自身在校表现,可以积累一定的校园文化资本,一般意义上讲,这里的校园文化资本包括学生学业成就、文化知识、专业技能、人文素养、大学文凭等。文化资本是哪些非正式的人际交往技巧、习惯、态度、语言风格、教育素养、品位与生活方式。[12]从大学教育的责任来说,一所大学不仅仅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塑造昂然向上的精神气质,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体验以及道德理性的思考。

文化资本往往首先是作为一种符号资本而起作用的,即人们并不承认文化资本是一种资本,而只是承认他是一种合法的能力,一种获得社会承认权威。

从这个层面来讲,校外文化资本在大学校园这个场域内以非物质形式存在,却无时无刻不推动者大学生进入校园之外的场域。

布尔迪厄认为文化资本具有三种形态,即身体化形态、客观化形态与制度化形态。对于大学生而言,在大学场域内获取身体化形态(如学识、修养、性情、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的文化资本和制度化形态(如文凭和证书等)的文化资本是两种主要形式。

大学生校园文化资本积累是一种针对自身的活动,主要是通过大学生的实践,其存在形式的特殊性决定了不可能通过购买或交换来实现。文化资本的积累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一种获利的手段。对于大学生而言,校园文化资本在其进入社会场域过程中拥有获得社会认可的作用,也就是说,其社会身份的认同依靠的是社会场域对于校园文化资本的接纳。

2.1.3 社会资本

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拥有的社会结构资源”,社会资本是生产性的,其存在于人际关系结构中,既不依附于独立的个人,也不存在与物质生产的过程中。

大学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最终流向是社会,通过社会筛选和匹配机制实现社会分工和定位。社会资本在大学生身份转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斌不是从其毕业后才开始,而是作为个体的大学生首次通过社会实践、兼职、实习、创业等方式进入社会场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

大学生初期社会资本的积累伴随着学生身份向社会身份转化的过程,两者是同时发生的。首先,以学生身份进入社会场域,并开始积累社会资本,社会的接纳机制会迫使大学生重新审视自身定位,分析现有身份与社会公民身份之间的差异;其次,亲历社会的体验会加强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包括社会规则和社会结构;第三,受益于社会资本会起到强化自身更倾向于社会场域的作用。

3 身份转化危机

大学生身份认同与转化并非呈现趋同化,象牙塔坚守者、象牙塔回归者、象牙塔摆脱者是大学生在身份转化中的几种不同表现类型,这几种类型有着各自独特的转化特征和转化轨迹。

象牙塔坚守者是大学留恋者,这类学生群体具有强烈的学生身份认同感,长期以大学生身份自居,害怕转化甚至拒绝转化;象牙塔回归者是积极转化者,在转化过程中遇到障碍,通过回归寻求心理补偿和庇护后尝试继续转化;象牙塔摆脱者是成功转化者,完成学生身份到社会公民身份的转化。

4 思考

大学生身份认同与转化是一个紧密相关的共同体,进入大学的第一次身份认同是大学生本体身份认同,这是每个大学生无法逃避,且必须接受面对的;继而身份转化是个人通过家庭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的在学校场域和社会场域之间建立连接关系,对于个体而言,完成身份转化,还要面临对转化后身份的认同,而实际上这个过程在身份转化的过程中已经同时完成。

本文对大学生身份认同与转化的分析是一种宏观大类的理论分析,并没有进行特殊具体群体分析或个案探讨,同时还有一些问题没有涉及,有待进一步研究,比如院校的比对研究,是否不同院校存在同类现象?在身份转化的过程中,只分析了单一因素作用,没有分析家庭资本、校园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三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猜你喜欢
场域身份校园文化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跟踪导练(三)(5)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