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丰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到2023年,力争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化配置关键环节上实现重要突破,到2025年,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宗明义地指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而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具有全局性、前提性的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长期发展只能求诸以技术变迁为核心内容的产业转型升级来实现,而产业转型升级究其实质,就是一个成长经济体对技术创新进行吸收,以及主导产业经济部门依次更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同步发生的生产要素不断从低生产率或者低生产率增长部门向高生产率或者高生产率增长部门流动的趋向,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生产率水平提高,其所带来的“结构红利”,是支撑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最重要基石。
但是这种合意的要素流动并非必然的,因为驱动各种生产要素间发生替换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之间相对价格的变动,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形成有效的、真实反映要素稀缺程度的市场均衡价格,那么经济体的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就会在原点上缺乏明确的信号和稳固的基础。
毋庸讳言的是,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目前中国已经在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领域实现了市场化定价,但在资金、土地、能源、劳动力等核心要素领域,价格的形成机制仍存在一定的人为干预。这些价格形成中存在的扭曲,导致要素无法在市场自扩展秩序下流向本应流向的部门。比如“脱实向虚”问题,有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单位成本已经与美、日等最发达国家大体持平(甚至还更高),而这相对于中国与他们之间依然较大的生产率差距相比,显然是不正常的。
总成本的过快上升,部分由劳动力成本上升所致,但除此之外还有结构性扭曲导致资源被错配的因素。譬如,中国在此前相当长的时期内,因外汇占款上升较快导致流动性总体宽松,但该种局面下制造业部门(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仍然居高不下,本应流向实体经济的资金反而以惊人的速度反复推高土地等要素价格,致使制造业总成本被系统性地过快推升。
要素的市場化配置在现代经济体系下具有纲举目张的重要意义,是高质量发展必须攻克的战略节点。当然这项改革的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因为其所针对的是业已存在许久的基本要素分配格局,必然触及大范围既有利益的重新调整。因此,此次发布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直面必要性、迫切性与艰巨性、复杂性的巨大纠结,体现出高超的战略视野与不负时代的担当作为。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