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黄柳 通讯员 曹锐
作为粤西地区建院历史最长的公立医院之一,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正拓宽格局、精准发力,在高水平医院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行稳致远。
采访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现任党委书记杨志刚是在11月上旬的一个周一,与很多医院领导一样周末无休,他前一天的工作延续到了当天凌晨4点。短暂3~4小时休息后,他又开始了一整天连轴转的工作。
“您说得对,如果其中没有享受的成分,我想很难长期坚持!”杨志刚向《中国医院院长》杂志记者如是解释这样不知疲倦、沉醉工作的状态如何保持。他说,从2001年赴暨南大学攻读博士开始即深感时间不够用,而在2018年1月履新湛江中心人民医院院长后,“5+2”“白+黑”的节奏就根本停不下来!
杨志刚亦乐在其中,在自己“超人”的工作状态与团队的高度协同中践行着初心与使命,奋楫笃行,在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出区域引领与示范的效应,让这家建院83年的区域老牌公立医院的招牌重新闪耀出夺目光芒。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始建于1938年,由粤西地区4位开明乡绅联合捐资在湛江老城美丽的寸金桥边兴建,当时取名为寸金桥公共医院,是公益性医疗机构。此后经历史沿革,医院先后更名为广东省高雷区中心卫生院、粤西人民医院、湛江地区人民医院等。在20世纪,在包括现茂名、阳江、广西北海、防城港等市的大湛江地区,医院都是颇有影响力的龙头医院。
“80载,一代代中心医人见证了艰辛创业、发展壮大、整体迁建的凤凰涅槃”。正如医院院史墙上的描述,2017年10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从老院区整体搬迁到现址,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新院区占地面积216亩,建筑面积34.2万平方米,“称之为‘广东省最大单体建筑的医院’有据可依!”杨志刚回顾自己第一次来新院区实地走访,作为业内人士也有种“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感觉,而事实上在湛江市、广东省乃至全国,如此充裕的医用建筑面积都是少有的。
他同时坦言,此后数天在院区的深入调研与走访中,他更加深感责任重大,“政府如此大魄力的战略决策,创造了如此好的办院场地,作为医院管理者就一定要扛起办医的责任,让全新的医疗空间获得与之相匹配的厚实内涵,让员工幸福、让患者满意、让政府放心!”
然而,对于任何一家地市级医院而言,当医用空间迎来数十倍的扩充,在短时间内做到内涵充实无疑挑战重重。杨志刚履新院长后就带领院领导班子对医院展开了竞争力、优劣势分析,其中对医院的短板与不足分析得尤为详细与透彻,集中体现为学科优势不突出,管理体系仍不完善,基础、临床研究能力明显不足,人才梯队不合理,高层次人才匮乏等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我认为构成医院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人才问题,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必须予以改善”。杨志刚如是向记者回顾自己与院领导班子砍下这第一板斧的决心。
2018年调任中心人民医院院长之前,杨志刚长期在位于湛江的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从事血液疾病的临床、科研、教学与管理工作。世纪之交,他就率先在粤西地区开展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白血病融合基因检测技术及白血病免疫分型诊断技术等多项临床诊疗新技术项目。作为学科带头人,2015年他升任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曾分管医疗、科研等领域工作。
“科研和教学是一家医院能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杨志刚坦陈,自己成长于大学附属医院,对此有深切体会,因此,将中心人民医院建成医疗、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省内一流,国内有影响力的北部湾区域医教研中心,成为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医院发展的明确目标。
天时地利人和,2018年6月,广东启动高水平医院建设的“登峰计划”,随后,第一批9家入选医院的名单公布。“在医院明确发展目标的时间节点,‘高水平医院建设’的政府工程无疑为医院扬帆起航树立了一座明亮的灯塔”。杨志刚回顾,自该项目文件发布以来,医院即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对标其中的考评指标制定工作计划、发力前行。
“大学要有大师,高水平医院同样如此”。他介绍,医院一方面充分发挥新院区的“地利”优势,包括倾注了他个人此前分管科研工作的经验建起高水准实验室及公共科研平台;另一方面则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深化推进“借智登峰”的柔性引才模式。
将“筑巢引凤”发挥到极致。医院曾经洽谈引进一个脑科学研究团队,团队带头人同时也收到内地一所医学院校的邀约,待遇条件与医院给出的相当,但医院功能、设备齐全的科研平台深深地吸引了他们,其中脑片膜片钳、光遗传学仪器等设备更是这个团队梦寐以求的。杨志刚告诉记者,这支科研团队在医院落地生根为医院神经病学等多学科发展催生出新动力,接连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而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又助推科研平台的建设发展、促成人才聚集效应的进一步呈现。医院由此呈现出人才成长、科研创新、技术进步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
引培并举,整体推进人才技术队伍建设。医院大力畅通医护人员外出进修培训的渠道,到全国最好的专科学习前沿技术,“学了之后一定还得落地用起来”,杨志刚领导医院学科建设全盘计划中,特别开辟出对麻醉、病理等平台科室的扶持计划,陆续引进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省级副主委等高层次人才担任科室主任。他阐释,“平台科室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无疑让临床新技术的开展水到渠成,很多进修回来的医生不再担心学到的新技术无法开展,反而在进修期间加倍努力,因为一回到医院就是‘实战’状态!”
有志者事竟成,2019年7月,医院成功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第三批重点建设单位,在答辩后公示的成绩中,医院整体排名位于这批以地市级医院为主单位中的第二名,在同级医院中排名第一,且管理创新的排名位列全部单位中第一名。
医院取得的上述成绩让湛江市政府十分满意,杨志刚谈起这一成绩也颇感自豪,他表示,这得益于政府支持,上下同心,以及领导班子集思广益、在前所未有的机遇期为实现医院跨越式发展提出的六大战略举措:全面提升医院人才队伍素质,全面提升医院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提升医院科研创新能力,打造技术特色及专科品牌,以患者需求为核心改造服务流程,以国际化视野美化医院环境并传承医院的优秀文化基因、营造人文和谐的氛围。
在医院明确发展目标的时间节点,‘高水平医院建设’的政府工程无疑为医院扬帆起航树立了一座明亮的灯塔。
人才是学科发展的源泉,学科发展又是人才培养的载体。
医院发展有“三个法宝”:积淀是根,传承是脉,品牌是魂。
1 在领导创建“四有”工程示范单位中,杨志刚突出强调“班子有作为”。
2 2017年10月,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从老院区整体搬迁到占地216亩的新院区,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而管理创新取得突出成绩,无疑得益于信息化与管理理念的高度融合。杨志刚举例,比如医院设立一站式诉求处理站,将患者及员工的诉求服务、后勤保障供应、志愿者管理、公益求助等进行归口管理,就是通过信息系统协同起医院的各个部门;再比如为患者提供院前、院中连续性的照护,以及院后追踪随访等配套服务,同样需要信息化予以贯通,他总结,“信息化建设的构想需要医院以问题导向的思考,才能发挥信息化助推医院管理创新的效应。”
思考来自深入诊疗一线的调研,医院一名中层干部告诉记者,上任之初,
杨志刚就带领班子成员和相关科室负责人,一方面深入临床一线,走遍了每个临床科室,查找医院在医疗服务上的难点、痛点问题,倾听一线的建议;另一方面,他多次主持召开医患见面会,了解患者的“亲身体验”。此外,他还号召全院中层以上干部开展“转角色、亲体验”活动,从患者角度发现医疗服务方面需要改善的地方。
在领导创建“四有”工程示范单位(班子有作为、支部有方法、党建有品牌、单位有典型)中,杨志刚突出强调“班子有作为”,他带领班子成员持续发扬党员干部深入实践的优良作风,深入基层访谈一线医务人员及患者,并持续开展“融合式”党建探索,在临床医技科室党支部建立利用晨交班会开展党支部组织生活会的工作制度,成为湛江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典型案例。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医院党委更是发挥了“主心骨”的作用,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每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堡垒,每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让医院始终发挥湛江市抗疫“主力军”“主阵地”“主战场”的作用,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院内交叉感染事件零发生的3个“零”预期目标,被省卫生健康委选为粤西地区新冠肺炎“四集中”救治的定点医院。
作为湛江市属的龙头公立医院,近年围绕患者外流的几大病种以及各科室CMI值“拖后腿”的症结所在,杨志刚带领医院积极行动。其中一大举措是引导各专科瞄准新技术、空白技术,医院相继发布了《临床技术团队管理办法》和《临床医疗技术特聘专家管理办法》推动新技术的开展同时另辟蹊径,柔性化解传统科室中的论资排辈,让同专业或跨科室的技术攻关团队通过在医务科备案即可获得院内合理支持、畅通运转。
“我们设置了2~3年的奖励周期,对成功攻克新技术难关的团队予以奖励。”杨志刚介绍,此举实施两年多以来,医院已经在100多项新技术上取得突破。
“人才是学科发展的源泉,学科发展又是人才培养的载体。”专家型的管理者杨志刚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且以“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的哲学思考来布局这项工作。
明确“我是谁”,他发动各科室理清学科发展历史,进行全盘摸底。对骨科、泌尿外科、心血管、中毒急救等传统优势学科提出“固特色、强优势”的发展思路。杨志刚介绍,医院是广东省中毒急救中心湛江分中心,设有湛江市蛇伤防治研究中心等,“以中毒为例,我读临床本科时曾在老院区实习,实习时学到的中毒急救技术很多都在从医后挽救中毒患者生命时发挥了作用”。
以“固特色、强优势、扶弱势”的原则调整资源布局,以强带弱构建学科群。他还提出做大作为窗口与平台科室的急诊科,充分发挥场地空间、硬件配置、流程优化等方面的优势,让管理创新效应立竿见影,打造高效的生命救治绿色通道,建设北部湾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并带动胸痛中心、卒中中心、ICU等相关学科发展,形成学科群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
杨志刚一直坚信医院发展有“3个法宝”:积淀是根,传承是脉,品牌是魂。在这粤西现代医疗的根脉地所在,他与班子成员正带领湛江中心人民医院3000多干部职工,以党建为引领,乘风破浪、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