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民族问题的话语建构*
——以《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为例

2022-01-20 10:10郭继荣王馨苑
情报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纽约时报中国日报主题词

郭继荣 王馨苑

(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西安 710049)

1947年,以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为标志,中国踏上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新征程[1]。在之后的发展中,党和国家结合实际、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落实理论政策,形成科学的民族治理体系。70多年的实践表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适应中国发展、符合中国国情,能够有效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为新时代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民族治理取得卓越成绩的同时也面临各方面的挑战。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中国的发展成为西方国家关注的焦点。基于“国强必霸”的历史认知,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快速崛起充满疑虑,担心会对现有国际权力分配格局形成冲击,而中国的民族事务成为分化牵制中国和平发展最便利的抓手[2]。涉疆涉藏问题被西方媒体刻意放大并频繁炒作,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构成不利影响。加快完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话语体系建设,解构西方媒介框架,提升民族话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对新时代中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中西方主流媒体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语料库辅助批评话语分析法,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其报道规律和话语策略进行分析,并结合社会文化语境进一步揭示其话语机制形成背后的权力和意识形态因素。

1 文献回顾

1.1语料库与批评话语分析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继承了福柯话语即权力的观点,强调话语的社会属性,旨在分析和揭示话语背后的社会权力关系。根据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观点,话语不是对现实的简单描述或反映,而是一种深入的社会实践,通过干预或介入某种社会过程,实现权力的维护或颠覆[3]。因此,批评话语分析不仅强调分析语篇的话语策略是什么,而且主张深入探究其形成的原因,即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通过自然化过程变成常识,而批评话语分析则是通过去自然化的语言形式分析揭示语篇、权力以及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4],深入挖掘语篇对现实的建构和可能隐含的偏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将语料库的量化统计方法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质性研究理论相结合。一方面,语料库能够对语篇进行规模化处理,提取具有代表性的语言模式(linguistic pattern),避免单个或少量语篇分析带来的主观性偏差;另一方面,语料库的量化统计可以有效捕捉容易被人忽略的语言规律,弥补传统话语分析从主观预设出发的局限性[5]。常用的语料库分析手段包括主题词、高频词、搭配词、索引行等,可以揭示文本的突出特征和话语规律,检索关键词的上下文语境,极大拓宽了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空间。

1.2中国民族问题的国际传播研究目前对中国民族问题国际传播的研究主要包含两种维度,一种是对中外媒体报道的横向对比研究,探究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报道话语逻辑的异同,另一种是对某一媒体关于中国民族问题报道的纵向历时分析,揭示报道的时间变化及其背后规律。孟慧丽对2008年拉萨“3·14”事件以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的涉藏报道进行研究,揭示双方在议程设置、议题竞争、核心概念的建构与解构等方面展开的话语权博弈[6]。严怡宁对《纽约时报》2000 年至 2011 年有关中国民族问题的报道进行了内容分析,发现国际报道多嵌入破坏性媒介事件框架,起到了满足分裂分子诉求的作用[7]。刘欣路分析了中国涉疆议题对阿拉伯国家传播的现状,提出通过改善传播策略、提升传播能力、加强人才建设等举措打破西方的软遏制,增进阿拉伯受众对中国的理解、信任与支持[8]。

总体来看,有关中国民族问题国际传播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缺乏时效性,现有研究多聚焦于2008年西藏“3·14”事件和2009年新疆“7·5”事件,对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民族问题的研究较少。此外,目前研究多为内容分析和质性解读,缺乏与语料库结合的量化分析。因此,本研究一方面扩大语料搜集的时间范围,选取十八大至今约十年的报道,另一方面结合语料库的量化分析手段,提取报道突出的数量规律和语言特征,对比中西方主流媒体报道策略的异同,并结合具体的社会背景深入分析话语策略形成的原因。

2 研究设计

2.1语料搜集本研究以Lexis Nexis新闻数据库为检索平台,选取《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为目标报刊,检索关键词为“Chinese ethnic issues”,检索时间范围设置为2012年11月8日至2021年5月10日。报刊选择方面,《纽约时报》是西方主流媒体之一,在国际范围内有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中国日报》是中国官方对外传播的英文报刊,负责传递政府立场与国内主流价值观,其报道风格与西方媒体最为相近[9],因此二者具有可比性。时间设置方面,2012年11月8日是中共十八大召开的时间,从治国理政新变化、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等方面来看,我国社会发展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对初步采集的数据进行人工筛选和整理,剔除内容重复或无关、以及相关性较弱的文章,确保中国少数民族为报道主体。此外,删除网址、作者、报纸名称等信息,仅保留新闻标题、日期和正文,建立《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两个民族问题专用语料库,其中《中国日报》语料库包含75篇报道,共计60759词,《纽约时报》语料库包含54篇报道,共计59 694词。两个语料库规模相近,具有可比性。

2.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语料库辅助批评话语分析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语料展开分析。宏观层面从数量和内容两个角度对报道进行统计。一方面揭示报道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另一方面对报道的主题关切及民族覆盖进行整体把握。微观层面借助语料库软件Antconc 3.5.7w中的主题词列表(Keyword List)、搭配词(Collocates)、索引行(Concordance)等分析工具提取媒体报道突出的语言特征,从文本层面进一步揭示新闻报道隐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导向。

3 研究结果分析

3.1宏观层面

3.1.1 报道的时间分布 根据图1,《纽约时报》对中国民族问题的报道数量在2014年有显著的提升,除2014年外,《中国日报》的报道数量在2015年与2019年也有明显的上涨。结合报道内容以及社会背景,2014年新疆地区发生多起恐怖袭击事件,2014年3月1日,恐怖分子在昆明火车站暴力伤人,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纽约时报》对暴力冲突事件及后续情况进行了集中报道,因此数量陡然上升。但在报道数量上升的年份,《中国日报》依旧选择从长期且多元的视角报道民族地区的发展,只是报道力度明显加大。结合具体的社会背景可知,党中央在2014年与2019 年分别召开了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以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因此,《中国日报》加大对民族问题的报道力度,一方面可能是在回应《纽约时报》的冲突框架,另一方面则主要是受到相关会议的影响。

图1 报道的时间分布

除2014年的显著增长之外,《纽约时报》自2018年开始对中国民族问题的关注程度逐渐上升,结合全球发展背景,其原因可能与中美贸易摩擦有关。2018年3月23日,中美贸易战爆发,美国一方面在经济、贸易、科技等领域限制中国的发展,另一方面借助既得话语权力对中国展开舆论攻击。通过聚焦计划生育、新冠疫情、新疆棉花等西方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挥舞“人权”大棒,诟病中国的民族政策,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

报道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表明,新闻媒体对特定议题的关注度一定程度上受到时事热点的影响。这一方面是出于经济利益目的,通过报道社会热点话题吸引读者的眼球,提高报刊销量;另一方面也能体现媒体的政治诉求,通过议程设置和媒介框架引导并强化读者对特定议题的态度和认知,实现意识形态建设和国家利益维护。

3.1.2 报道的主题分布和民族覆盖 梵·迪克的主题结构为话语的宏观分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他指出,区别于一般的话语形式,新闻的主旨往往只在文本的某一部分体现,而非贯穿于全文[10]。因而对新闻主题的提炼需要从文本的结构出发。新闻的多个命题往往并非简单的线性排列,而是具有组装性,新闻中信息的相关性呈倒金字塔形,最重要的信息通常被放置在最显著的位置,即文本或句子的开头。因此,新闻的标题和导语成为主题分析的重点。本文通过对标题和导语的分析提炼主旨,对报道内容进行初步的宏观把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报道的主题分布

表1显示,两家媒体报道的主题分布有明显差异。《纽约时报》主要关注政治话题(63.0%),对社会(29.6%)和文化(7.4%)领域也有所涉及,但较少提及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其中,政治管控主题(20.4%)所占比例最高。该类报道多引用分裂分子的片面之词,将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设性举措描述为“强迫劳动”,将反恐维稳的治安举措描述为“种族灭绝”,偷换概念,混淆视听,企图诋毁中国的民族治理策略,建构专断集权的政府形象,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现实严重不符。在社会领域,《纽约时报》多聚焦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暴力冲突事件,建构负面的、冲突的民族关系。

《中国日报》的报道涉及政治(42.7%)、经济(10.7%)、社会(4.0%)、文化(41.3%)、环境(1.3%)各个领域,体现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其中,民族文化(30.6%)和民族治理(20.0%)主题所占比例最高,《中国日报》一方面大力弘扬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推动民族文化“走出去”,另一方面通过回顾民族治理的历史,分析民族治理的现状,准确把握未来民族治理的大政方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中国日报》较少涉及民族问题的社会领域,尤其是社会冲突事件的报道,这导致在应对国外媒体报道时存在明显的缺口,未形成相应的话语机制,对相关议题的解释力较弱。

报道的民族覆盖分析显示(见表2),《纽约时报》的报道只涉及11个少数民族,且对维吾尔族(83.8%)和藏族(25.9%)的报道占绝大多数,这与《纽约时报》关注负面事件、构建冲突框架的报道倾向相吻合。《中国日报》的报道涉及23个少数民族,且报道比例较为均衡,其中报道比例较高的少数民族包括维吾尔族(30.7%)、藏族(24.0%)、苗族(16.0%)、蒙古族(10.7%)和彝族(8.0%)等。报道的民族覆盖表明,现阶段涉疆、涉藏问题是民族问题报道的主要内容,因此本文在搭配词分析阶段将对涉疆、涉藏话语作进一步的分析。

表2 报道的民族覆盖

从话题分布到民族覆盖,《中国日报》都倾向于更全面、积极的报道,向世界展现少数民族地区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发展,传递团结民主的民族发展理念。《纽约时报》对中国民族问题的报道主要集中在涉疆、涉藏领域,选取争议性话题进行集中报道,建构负面的民族发展形象。报道双方都存在情感色彩单一的问题,并且报道内容各有侧重,未形成相对集中的报道主题。

3.2微观层面

3.2.1 主题词分析 主题词是与参照语料库(reference corpus)相比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在本研究中,两个语料库互为参照语料库。主题词能够揭示不同媒体的报道重心与话语诉求,并且由于主题词是在相互参考的基础上获得的,因而更能凸显两家媒体报道区别于彼此的显著特征。在获得的主题词列表中,剔除介词、连词等虚词,以及同一词汇的不同变体,如uighur(维吾尔族)和uygur(维吾尔族),得到显著性排序前10的主题词,如表3所示。

《纽约时报》的主题词大致可以归为四类,包括民族、政府、拘留、个人。其中,最显著的主题词是“uighurs(维吾尔族)”,进一步证实其对涉疆问题的关注。“officials(官员)”“party(政党)”“police(警方)”“authorities(当局)”等主题词表明,在负面的社会事件报道中,《纽约时报》比较关注中国政府的作为,突出政府的相关责任。“camps(拘留营)”“internment(拘留)”“detention(拘留)”等主题词多是毫无根据的指控,将少数民族与恐怖分子划上等号,混淆反恐维稳与民族治理的概念,突出少数民族所谓的“人权问题”。此外,“tashi(扎西)”是一名藏族商人,2016年因煽动民族分裂被捕,《纽约时报》的相关报道多持同情、支持的态度。

《中国日报》最显著的主题词是“autonomous(自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development(发展)”“law(法律)”“national(国家的)”“people(人民)”等主题词分别强调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以人为本等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政治理念,建构了文明、发展、团结、民主的民族问题话语体系。“cultural(文化的)”“music(音乐)”等主题词进一步证明《中国日报》对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视与弘扬。在宣传民族治理理念、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terrorism(恐怖主义)”一词也揭示了当前形势下民族发展的困境。恐怖主义在边疆地区的渗透严重威胁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西方国家对恐怖主义的双重标准以及对中国民族事务的干预则使相关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主题词分析结果表明,《纽约时报》主要聚焦新疆、中国政府以及人权问题,并对分裂中国的个体行为表示支持与肯定,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倾向和政治意图。其报道未客观、真实地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全貌,会造成受众对中国民族问题的错误认知。《中国日报》的主题词多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深刻内涵相关,对民族地区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二者从不同目的出发,围绕民族问题展开国际话语竞争。

3.2.2 搭配词分析 搭配词是与节点词具有共现趋向的单词,能够补充和完善节点词语义,是话语特征的重要体现。显著搭配词不仅可以体现作者的言说习惯,而且能够揭示说话者的隐含态度[11]。语料库分析软件通过计算搭配强度,能够在大规模语料中检索出节点词的显著搭配词。基于媒体对涉疆、涉藏问题的高度关注,本研究以“Xinjiang(新疆)”“Tibet(西藏)”为节点词,以互信息值Mutual Information(MI)为搭配强度的测量指标,选取显著性排序前十的搭配词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媒体对涉疆、涉藏问题的态度倾向(见表4、表5)。

表4 “Xinjiang”的显著搭配词(Top 10)

表5 “Tibet”的显著搭配词(Top 10)

从“Xinjiang”的搭配词分析结果来看,《纽约时报》的显著搭配词多为中性,然而结合文本进一步分析发现,正是这些表面“中性”的词汇暗含着批判意味。“westernmost(最西部)”一词在强调新疆地理位置的同时,暗含边缘化的意味,企图割裂新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联系。“waves(波浪)”一词颇具隐喻色彩,当“waves of(一波又一波的)”作数量短语修饰某一现象时,既表明数量多,又暗指来势凶猛。当实际数字不能支撑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时,使用模糊数量短语既可以规避伪造数字的风险,又可以制造出似是而非的效果,而类似表达的使用往往夸大了实际情况[12]。原文中,“waves of”用来修饰对所谓“持不同政见者”和“人权律师”的逮捕,作者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刻意放大这一社会现象的同时,充满消极的暗示(例1)。

例1:Dissidents and human rights lawyers disappeared in waves of arrests. (The New York Times, 2019)

(持不同政见者和人权律师消失在一波又一波的逮捕中。)

《中国日报》关于“Xinjiang”的显著搭配词多包含积极的情感色彩。“transform(转变)”“peacefully(和平地)”“liberated(解放)”“embracing(拥抱)”等词建构了转型、和平、包容、民主的新疆形象。“targeting(针对)”“intentionally(蓄意地)”“distortion(曲解)”等词表达了对外媒出于自身利益、扭曲事实进行报道的严厉谴责(例2)。

例2:Those media are intentionally targeting only Xinjiang for their smear campaigns. (China Daily, 2020)

(这些媒体故意只针对新疆进行抹黑。)

新闻报道常常被冠以客观真实的美誉,但搭配词分析结果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常常隐含在精心设计的言语间,读者对相关议题的认知理解也在不知不觉间发生改变。《纽约时报》整体营造了消极的语义氛围,建构了边缘化的新疆形象,而《中国日报》建构了和平发展的新疆形象。报道差异的形成与媒体的政治立场有关,《中国日报》以民族团结为宗旨,弘扬积极的民族发展理念,而《纽约时报》从自身国家利益出发,侧重通过问题揭露的方式来削弱中国民族治理取得的成绩。

不同于涉疆报道对宏观社会事件的关注,《纽约时报》的涉藏报道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多从微观个人视角展开,关注个体的命运和情绪,通过较强的感染力来引起读者的共鸣。“travails(艰苦劳动)”“subtle(微妙的)”“stereotypes(刻板印象)”“sentimentality(多愁善感)”等显著搭配词营造了伤感迷失的语境氛围,强化读者对藏族人民的刻板印象,突显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问题,加深读者对民族融合的负面情绪(例3)。

例3:And it underscored the contradictions that crop up regularly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Chinese-trained Tibetan filmmakers. (The New York Times, 2019)

(它强调了新一代受过中国训练的藏族电影人经常出现的矛盾。)

《中国日报》主要从汉藏人民文化交流与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角度阐释党和国家西藏治理的理念政策。报道指出,党和国家不断加大对西藏发展的支持力度,并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民族治理的最终目标(例4)。

例4:With the autonomous region marking its 50th anniversary this month, the government has made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the ultimate goal. (China Daily, 2015)

(伴随本月自治区成立50周年,政府将改善民生作为最终目标。)

“Tibet”的搭配词分析结果表明,《纽约时报》仍以社会问题揭露为主,抛出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问题,《中国日报》更关注民族治理的成效和西藏地区的发展。民族问题是多民族国家普遍且长期存在的历史问题,《纽约时报》的刻意渲染和针对性报道旨在加深读者对中国民族问题的负面情绪,进而建构负面的中国形象,与《中国日报》建构的积极民族话语体系形成鲜明对比。

3.2.3 索引行分析 语料库研究表明,在话语实践中,特定词项往往会习惯性地吸引某一类具有相似语义特点的词,该类词语的高频共现会营造特定的语义氛围,围绕节点词形成积极、中性、或者消极的语义韵(semantic prosody)[13]。语料库的索引行工具能够展示节点词出现的上下文语境,进而辅助关键词的语义韵分析,揭示作者隐含的情感倾向。关键词及搭配词的分析结果表明,民族问题报道已成为中国形象建构的重要组成。因此,本文以“China(中国)”为节点词,随机抽取索引行,进一步探究民族问题报道对中国形象的建构作用(见表6、表7)。

表6 《纽约时报》关于“China”的部分索引行

表7 《中国日报》关于“China”的部分索引行

索引行分析显示,《纽约时报》对中国形象的建构包含两个维度。在国际层面,报道西方各国对中国民族问题的外交态度,“fire(炮火)”“toughened(变强硬)”“hardened(变严肃)”“criticism(批评)”等词营造了消极的语义韵,将西方国家置于审判者的高度强硬干涉中国的民族事务。在国家层面,描述消极的民族关系,一方面,使用“hatred(敌意)”等情感色彩鲜明的词汇;另一方面,“edges(边缘)”“sets apart(区别)”等词一语双关,放大各民族地域文化差异的同时,切断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

在《中国日报》随机抽取的索引行中,“exchange(交流)”“enhance(加强)”“development(发展)”“improved(提高)”“achievements(成就)”等词营造了积极的语义韵,强调中国在促进地域间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split up(分裂)”“obstruct(阻碍)”“accusations(指责)”“smeared(诋毁)”“divide(分裂)”等词表明,中国的民族事务已成为西方国家反华的政治工具,相关报道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倾向。西方媒体通过传播未经证实的虚假信息,抹黑中国对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的打击行动,企图破坏新疆地区和平稳定的发展局面。

索引行分析表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民族问题持强势的干涉态度,相关报道充满意识形态偏见,塑造了负面的中国形象。因此,加强中国民族问题的话语体系建设,一方面要揭示西方媒体报道的隐含偏见和政治意图,提高受众批判性解读西方媒介话语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完善我国媒体的话语策略和传播策略,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牢牢把握国家形象建构的话语权。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研究表明,在2013年至2021年期间,《纽约时报》与《中国日报》对中国民族问题的报道数量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但报道内容和报道态度却大相径庭,对事件性质存在不同的界定。受政治、经济、社会等文化语境的限制,西方媒体很难客观公正地报道中国的民族问题。政治制度差异和国际利益考量使西方媒体始终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的民族问题,相关报道以问题揭露和批判为主,对中国少数民族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视而不见。

提升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话语权,应加强话语建构的自主性和话语传播的有效性。首先,应减少对西方话语体系的依赖性,从中国国情出发,挖掘和发展本土概念和理论,解构西方报道的媒介框架,建构并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问题话语体系,打破西方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垄断。其次,应注重对外传播的有效性,即读者对相关内容的关注度和认同感[14]。话语分析显示,《中国日报》倾向于对事件进行宏观描述和权威点评,从而凸显信息的官方性和严肃性。然而,考虑到国外受众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政治立场,这样的报道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受众对事件的感受力,削弱读者的阅读兴趣,单一化信息来源也会降低报道的事实性。因此,新闻媒体一方面可以在报道中补充中国特色理念与文化背景知识,促进受众对信息的接收与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个体性、时效性事件报道,丰富报道的信息来源,从而实现多方声音的融合,提高事件的故事性与立体性,增强报道的感染力与可信度。

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问题话语体系,需要准确把握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理解民族问题的内核所在,不能将极少数极端分子、分裂分子的行为上升到整个民族,不能因为部分地区的冲突事件而改变长期实践证明的民族政策,应区分好个体与一般、局部与全局的关系[15],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内,筑牢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在外,积极完善民族问题的话语策略和传播策略,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构筑和谐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环境,为中国的和平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纽约时报中国日报主题词
漫画
智能传感器的智慧战略,新技术创造新价值
《中国日报》:中国成第一大“电子竞技”市场
取消公文主题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中国日报》欧洲版荣获英国“最佳国际报纸奖”
公文主题词消失的原因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