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昕
本文围绕江南地区的传统木雕花板,总结其形制特征、安装方式、数量套系,并从建筑、户牖、家具、车轿和器物等木作形式中分析木雕花板的造物应用,系统梳理其基本面貌和功用,揭示其中的特征和规律,为江南传统木作装饰文化的普及、研究、创新提供翔实的参考依据。
木雕花板(以下简称“花板”)是中国江南地区传统木作中的重要构件。出于造物结构和装饰目的之需要,花板的形制丰富多样,尺寸、厚薄、体量也不尽相同。在形状上,最常见的花板是横向长方形,横竖比例悬殊,显得窄而长;也有纵向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拱形、扇形、菱形、不等边梯形等,还有各种简洁的具象肖形花板。根据应用的需要,花板的尺寸变化较大,大者长达2米,如建筑的门楼、额枋、挂落、檐板;小者长宽不足10厘米,如结子、椅背板、槅心板、梳妆盒镶板等。为防止木材因收缩或膨胀而开裂变形,尺寸较大的花板通常采用两块或多块木料拼接,降低了花板物理变形的风险,同时也减少了木材的浪费。
在板材厚度上,建筑花板通常最厚,门窗花板次之,家具和器物花板最薄。当然,这种情况也并非绝对,也取决于造物对象的结构要求,比如一般家具中的抽屉花板就比较厚。此外,花板的厚度也与时代、地域和材料相关,通常明代和清早期的花板较厚重,清中期以后的花板雕刻讲究繁复精细,呈现玲珑轻薄的趋势。皖南、江西一带山区较多,木材资源丰富,加之多使用深浮雕技艺,因此花板用料相对厚重,而江浙地区的花板以浅浮雕为主要表现手法,精巧细腻,追求平面式的“画意”甚至“薄意”,有“惜料不惜工”的特点。在木材方面,樟木、楠木、银杏木花板通常用料最厚,杉木、柏木、榉木次之,而用质地坚硬、木性稳定、价格较贵的花梨木、檀木、鸡翅木、酸枝木等进口木料制作的花板较薄。
传统花板的安装以入槽插嵌或榫卯连接的方式完成,不使用钉子或胶合剂。
入槽插嵌是花板最典型的安装方法。根据应用载体的安装要求,花板一般包括左、右两面入槽,上、下两面入槽,左、右、上三面入槽,左、右、下三面入槽,四面入槽等多种形式。花板入槽的边缘通常被略微削薄,以便可以牢固地插嵌在横、竖框架构成的池槽中。这种安装方式体现了中国工匠在传统木作方面的智慧与经验。框架与面板结合缩小了木材的单位体量,有效解决了因热胀冷缩造成的变形问题,同时也提高了木料的利用率,从而降低了材料成本。
此外,有些厚度均匀的花板以榫卯插合的方式进行安装;例如结子、槅心板之类的小型花板,常在上下或左右两边做榫头。而较厚实的抽屉花板,开榫方式也与其它入槽镶嵌的花板不同,它没有横竖边框,直接在左右两侧用燕尾榫垂直连接不同面板。有些尺寸较宽厚的建筑或家具花板,在单边或两边留有榫头或挖有卯孔,和对接面的毛孔和榫头相结合,达到连接和固定的目的。
花板是依附于建筑、家具、器物之上的装饰构件,通常刻有围绕特定主题的成套图案,具有一定的体系和构成规范。根据应用载体的结构特点,花板的数量和套系也有相应的规定,并以此数量来设计、雕刻单幅或同主题的系列图案。系列图案的题材和形式讲究对称性、呼应性和连贯性。在装配上,同一套系的花板也必须按照特定的方位和次序组合安装。
在实际应用中,花板以单块或系列成组的形式出现。单块花板通常安装于椅背、挂落、顶板、面盆架、佛龛、箱、盒、匣等物的中央或中轴位置,是器物装饰的视觉中心,图案表达独立而完整的主题,如“双龙捧寿”“福庆有余”“五福临门”等。
成组的花板分为2、4、6、8、10、12等偶数系列和3、5、7、9等奇数系列。偶数系列中的成对花板通常用于围屏、角花、挂牙、立牙、柜门等左右对称的结构,图案题材也是相配套的两种事物,如“六合同春”(右:梅花鹿,左:仙鹤)、“龙凤呈祥”(图1,右:龙,左:凤)、“梅柳争春”(右:梅花,左:柳树)、“和合二仙与刘海戏金蟾”(右:捧食盒的寒山和执荷叶的拾得,左:刘海戏金蟾)等。偶数系列中,4幅为一组的花板,也是多用于围屏、柜面、八仙桌、门窗等结构上左右对称的载体,代表性图案有“梅兰竹菊”“琴棋书画”(图2)“渔樵耕读”“福禄寿喜”“忠孝节义”“四时花卉”“君子四爱”(图3)或两两成组的“八仙过海”等。偶数系列中6、8、10、12幅为一组的花板,多用于屏风、门窗等连续单元结构的载体,图案题材更加广泛,多为戏文典故、神话传说等具有故事情节的画面,如“二十四孝”(图4)“西厢记”“三国演义”等。奇数系列的花板通常应用于门楼、床楣、花罩、檐板等载体,位于中间的一块花板是主板,其余花板等数对称排列左右。奇数系列花板的图案为同一主题,以中央主板为主画面,常见图案为“三星高照”“五子夺魁”(图5)“二龙戏珠”“丹凤朝阳”等,左右花板的图案均与主板内容相呼应,达到该系列图案形式和意义的高度统一。系列花板的背面,常写有表示安装序列的字样,如:中、左一、右三等,以方便工匠安装应用。
图1 [清]休宁“龙凤呈祥”朱金漆架子床门围花板
图2 [清]永春“琴棋书画”深浮雕槅扇窗绦环板
图3 [民国]东阳“君子四爱”浅浮雕朱漆柜面花板
图4 [清]“二十四孝”浅浮雕槅扇门绦环板,樟木浙江桐庐深澳村
图5 [清]慈溪“五子夺魁”深浮雕架子床花板
江南传统建筑的营造主要采用木构架结构,在承重与围护功能上分工明确,以梁、柱、架、檩、椽为主要承重骨架;外墙起遮挡阳光和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由于墙壁不承重,故江南传统建筑有“墙倒屋不塌”之说。“户牖”,泛指门和窗。门者:双开为门,单开为户;窗者:壁上为牖,顶上为囱。户牖如同房屋的口和眼,用于进出、采光、通风,同时也起到分隔院落和房间的作用,是花板的主要装饰载体之一(图6)。
图6 [清]义乌黄山八面厅建筑雕饰
在中国传统户牖中,“槅扇”是最具代表性的木作门窗形式。槅扇又称格门、格扇、隔扇,主要用于分隔室内外空间。槅扇集门和窗的功能于一身,属于建筑装修的范畴,根据房屋开间的大小,每间可做四扇、六扇、八扇等,其中花板又是槅扇重要的结构与装饰组件。“槅扇”之名,始称于清代,泛指兼具采光、通风功能的木制榫卯结构门窗,在潮湿多雨的江南地区普遍应用,成为江南传统民居的重要元素之一。因其通风透光的特点,槅扇也被习惯地俗称“花窗”“长窗”“漏窗”等,其中槅扇窗包括“槛窗”“支摘窗”“护净窗”等多种形式;苏州地区还有一种完全以通透槅心形式出现的槅扇,采光极佳,俗称“落地明”(图7)。
图7 [清]徽州雕花槅扇门,黟县卢村志诚堂
槅扇始见于北宋,时称“格子门”,形制宽而矮,用于外檐。明代槅扇古朴厚重,槅心多为十字形交错的格花,花板多雕饰龙、凤、蝙蝠图案。清代的槅扇比例窄而高,装饰工艺丰富,有时也用于内檐,称“碧纱橱”。清代槅扇雕饰精美,玲珑剔透,同时也工艺复杂,制作成组的槅扇需要花费百日工,故有“百工窗”之称。槅扇的纵向边框称“边梃”,宋代称“桯”;横向边框称“抹头”,宋代称“子桯”或“腰串”。清代的槅扇窗通常为四抹,槅扇门为五抹或六抹(图8)。边梃与抹头之间自上而下插嵌有:上夹堂板、槅心、绦环板、裙板、下夹堂板。槅扇的形式及部件名称具有一定的意象性,如果把槅扇门比作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子,则上夹堂板如发冠,槅心如衣衫,绦环板如腰带,裙板如裙摆,下夹堂板如鞋履,整体造型充满一种浪漫的意象美。
图8 江南清式六抹头槅扇门结构
旧时的东阳工匠常说:“高处生活不怕糙,眼前生活要细雕。”(“生活”为婺州方言,即雕件)意思是高处的雕件要着眼整体关系,在雕刻上不要过度拘泥于细节,而距离观者较近雕件的雕工则要细致严谨,做到丝丝入扣。其中,位于槅扇门中部的花板为绦环板,高度略低于成年人的视平线,处于最适合近距离观看的方位和角度,也是木雕装饰的重点部位,多采用精细的浅浮雕或深浮雕工艺。因形似腰带,宋代称槅扇中部的花板为“腰华版”;清代称“绦环板”,俗写“套环板”;东阳民间则形象地俗称之为“锁腰板”,亦做“索腰板”“束腰板”,它是整扇槅扇雕刻的精华所在。位于槅扇门窗顶端的花板为“上夹堂板”,多使用对称构图的透雕工艺,以便采光,雕工相对粗简;而位于底端的花板则为“下夹堂板”,又称“束脚”,通常实心素面,不施雕刻,也偶有对称构图的浅浮雕。槅扇门上方镂空的花格部分称“槅心”,是槅扇的采光部位,所占面积最大。槅心通常用若干长、短棂条以攒斗、攒插、插接、雕镂1攒斗,用无榫眼小木件攒合大面积整齐的图案,以若干相同的单元相互咬合成型的装饰工艺。攒插,在每个部件中部凿出榫眼,并与其他部件的榫头相接,连续攒插形成图案的装饰工艺。插接,以长条木件为基本元素,槽口呈90°或60°角对接,以大攒小,以槽口间距决定图案单元的大小。雕镂,对整材做减法加工,先锯空后雕凿,根据图样锼挖出图案。等方式制成各种寓意吉祥的几何纹样窗棂,有的中央部位还嵌有浮雕“槅心板”,位于观者视平线偏上方,也是装饰雕刻的重点之一。槅心板形状多样,有圆形、长方形、海棠形、扇形、祥云形、方胜形等。有的槅心的窗棂结构之间,还连接有雕刻成动物、植物或祥瑞器物的“结子”2结子是明清门窗和家具中常见的雕刻部件,也称“结子花”或“卡子花”。除装饰功用外,结子的功能相当于连接、加固上下或左右两端结构的“矮老”,即“童柱”。,在加固窗棂结构的同时,也使画面效果变得丰富而具有节奏感。槅扇门下方的实心镶板为“裙板”,宋代称“障水版”,俗称“挡板”,指防泥水溅入之用。因位置低,裙板容易被人触碰,一般不施雕刻或仅施以不易磕损的浅浮雕。江南地区的裙板图案以如意纹居多,也有花草纹、动物纹、博古纹等。
明代计成所著《园冶》载:“古之户槅棂版,分位定于四、六者,观之不亮。依时制,或棂之七、八,版之二、三之间。谅槅之大小约桌几之平高,再高四、五寸为最也。”3[明]计成,《园冶》,刘春艳编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年,第176页。可见,为达到通明的效果,明代的槅心较前代有所扩大,占槅扇门面积的十之七八,裙板的高度与桌几高度相当或略高4至5寸。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在《清式营造则例》中记载:“花板,高同摺柱,各间要单块数,厚按摺柱进深,系连雕活在内。”4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2页。同时记录了清代官式建筑槅扇花板的比例尺寸:绦环板的看面高度为槅扇宽度的1/5,进深为槅扇宽度的1/20;裙板看面为槅扇宽度的4/5,进深为槅扇宽度的1/20。
江南一带的槅扇通常为六扇樘(亦作“樘”),即六扇为一组,也有八扇或四扇一组的槅扇,在开启方式上分全开扇式、双开扇式、支摘式等。成组槅扇安置于祠堂宅院中,显得整齐划一,精美壮观。每组槅扇的绦环板上,分别浮雕同主题的系列组图,画面无一雷同;而每组槅扇中夹堂板的图案则基本一致,采用透雕或浅浮雕工艺,图案多为卷草纹、如意纹、蝙蝠纹或螭龙纹等对称式画面。在题材上,由于木结构建筑易燃,存在火灾隐患,故鱼纹、水波纹等具有克火意味的图案元素在江南地区窗棂、槅心和绦环板中应用较多,在精神层面上追求五行相生相克的和谐状态,表达出人们消灾平安的愿望(图9)。
图9 [清]吉安“年年有余”深浮雕槅扇门绦环板
此外,江南传统建筑的额枋、梁枋、插枋、天花、藻井、门罩、门楣、挂落等处也是花板应用之处,多以浮雕、透雕、半圆雕刻画花草鸟兽等吉祥图案。
在工艺构造上,中国的传统家具与传统建筑一脉相承,皆是木作榫卯结构,故也是花板应用最多的载体之一。家具花板的尺寸、形制、工艺、风格最为多样,图案的题材和语义内涵也极为丰富。相比于建筑、户牖花板,家具主要置用于室内,其中的花板可近距离观赏,因而多髹器饰彩,图案内容丰富,雕工也更为精美细致。此外,室内的环境使家具花板避免了风吹、日晒、雨淋的损害,受自然风化、开裂朽烂的几率较低。如果排除人为损坏因素,相比建筑、户牖花板,年份较久的家具花板通常保存状况较好。
明清时期,民间做工最考究、装饰最精美的家具大都与婚俗有着密切关联。在中国民俗观念中,嫁娶意味着一个新家庭的成立,是人生的重要节点,自然也是最集中置办家具等生活道具的时候。这些嫁奁家具往往伴随人的一生,甚至流传后代。在江南一带,明清以来盛行厚嫁之风。无论家境如何,娘家嫁女,无不精心置办嫁妆。一些豪门大户甚至不惜成本,不遗余力,在红妆家具的品质和数量上均超出日常消费的水准,成为一种炫耀家族财富和彰显社会地位的符号。其中,以宁绍地区的红妆家具最为出彩,雕工尤其精美华丽,多以朱漆贴金的工艺展现出喜庆热烈的气氛,象征未来生活的红红火火和金玉满堂。大到花轿、婚床、橱柜,中到箱盒桌椅、台架桶盆,小到锅碗瓢盘、针头线脑,各种生活道具,几乎一应俱全;有的人家甚至连棺材也披红挂彩,纳入嫁妆之列,美其名曰“升官发财”。
家具与器物上的花板做工精雕细琢、图案琳琅满目,更融入了长辈对子女深切的祝福,包括对婚姻幸福、夫妻恩爱的祝福,如“鸾凤和鸣”“鸳鸯戏莲”“喜上眉梢”“和合二仙”“西厢记”“引凤吹箫”等题材,也有对早生贵子、子孙兴旺的期盼,如“麒麟送子”“松鼠葡萄”“瓜瓞绵绵”“榴开百子”“葫芦蔓带”“百子闹春”等题材,还有对科举中第、仕途顺遂、光宗耀祖的勉励,如“一路连科”“鱼跃龙门”“喜报三元”“辈辈封侯”“太师少师”等题材。这些流行于民间的图案题材几乎勾勒出新婚夫妻一生的美好愿景,充满浓郁的吉祥祝颂气息。
床榻是中国古人室内起居的主要道具,不仅是人们休憩睡眠的卧具,也是男女交欢、繁衍后代乃至生老病死的地方。俗话说“一世做人,半世在床”,“日图三餐,夜图一宿”。足见床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江南地区夏日炎热潮湿,蚊虫较多。睡眠的床需要悬挂蚊帐,故以木质框架结构制成,称为“架子床”。雕饰精美的架子床又称“雕花床”,或俗称“千工床”,是花板应用最多、内容最丰富、工艺最精湛的家具。花板应用的部位主要集中于架子床的顶板、挂檐、挂落、床楣、围子、门围、内屏、遮枕板等处,雕花图案精美夺目。旧时雕花匠做一天活计一工,“千工床”的制作耗时近三年,极言雕花床的工艺繁复、装饰精美与价格昂贵。
架子床是古时女子出嫁时最重要的嫁妆,象征着娘家的财富和地位。其中,宁波地区的架子床最为奢华,用材、款式、做工、装饰极为考究,是江南婚嫁红妆的代表性载体。架子床通常包括床托、床罩、床棚架、匾额四部分,形制分为四柱式、六柱式、八柱式等。比较复杂的架子床在床前踏步处还加装立柱和门围,外设垂柱花檐,形成二进、三进甚至多进式的床体空间,其中放置小桌、椅凳、柜子、马桶等生活用具,以方便起居使用。这种架子床是中国传统家具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床,人称“拔步床”,又叫“八步床”或“踏步床”(图10、图11)。民间有走八步方能上床的说法,也有形容该床需层层踏进的意思。拔步床的形制结构与木构建筑多有相似,庞大繁复,俨然一座精巧华丽的“屋中屋”。
图10 [清]拔步床,乌镇江南百床馆
图11 [清]朱金漆架子床,裕昌号民间艺术馆
江南地区的传统木作家具种类繁多,工艺精湛。除床榻外,其它各种家具皆为花板提供了装饰应用的空间。例如:门罩、屏风、台屏、座屏、挂屏、圈椅、太师椅(图12)、官帽椅、八仙桌、书桌、琴桌、供桌、条案、佛龛、茶几、花几、百宝阁、梳妆台(图13)、衣柜、闷户橱、碗橱、杠箱、官皮箱、衣架、灯架、盆架等,不胜枚举。在明清家具中,花板皆安装于显要的位置,是中国古典家具视觉形象的重要组成要素,同时通过展现丰富的图案题材,彰显出家具主人的社会地位和艺术品味。
图12 [清]雕花太师椅,江南地区民间收藏
图13 [清]梳妆镜台,浙江省博物馆
在交通工具和其它生活器物中,花板也有大量的应用。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花轿,即传统婚俗中女子出嫁时乘用的坐具。旧时,女子一生最多只乘一回花轿,因此花轿的意义重大,装饰也极为精美。清代浙东沿海一带的婚俗尤尚奢华,家境殷实人家的女子出嫁,皆凤冠霞帔,随行嫁妆相当丰厚,从家私良田到日用百器,无一不有。娘家送亲者甚众,抬着花轿,披红挂彩,敲锣打鼓,鞭炮齐鸣,浩浩荡荡向婆家而去,队伍之长甚至可延绵数百米,故有“良田千亩,十里红妆”之形容。新娘乘坐的花轿便是“十里红妆”婚俗文化的代表,轿身通体漆红,做工精细华美。花轿制作费工巨大,复杂者耗时达数年之久,人称“万工轿”,其中镶嵌的花板鳞次栉比、琳瑯满目、溢彩流光,多雕刻“八仙过海”“麒麟送子”“鸾凤和鸣”“和合二仙”“喜上眉梢”等喜庆吉祥的祝颂题材,表达出父母对新婚儿女的真挚祝福。
江南地区常见的生活器物还有果桶、梳妆匣(图14)、食盒、贡盒、镜匣、画匣、首饰箱、书箱(图15)、佛龛(图16)、灯罩等,都可以找到花板的应用。可见,花板作为一种寓意图案的载体,已经深入旧时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和角角落落,向人们传播着吉祥的祝福和道德的准则。
图14 [清]长汀朱金漆深浮雕书箱
图15 [清]奉化朱金漆彩绘首饰箱
图16 [清]休宁透雕佛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