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应用探究
——以“动物与地理环境”教学设计为例

2022-01-19 10:32重庆刘龙华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红嘴鸥北极熊动物

重庆 刘龙华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三复习是整个高中学习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复习直接影响着高考,所以复习备考是大家关注的热门。复习不是将知识简单地重复再现,也不是大量习题的“题海战”,更不是为了复习进度而争分夺秒的“满堂灌”。高三地理复习课怎么上,复习专题如何落地,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实现高三地理复习的有效性,这是众多高三地理教师一直思考和追求的问题。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教学与评价建议中明确提出要重视问题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是用问题整合相关学习内容的教学方式,将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即“知识问题化”,学生围绕着问题的解决,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地理的思维方式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从而获得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地理试题的设计是“主题+区域”,要求学生面对真实、复杂的现实情境探索和解决问题。复习课采用问题式教学契合了高考试题的设计,实现教考合一。基于此,本文以“动物与地理环境”为例,以“北极熊”为主线,开展问题式教学设计。

二、考情分析

2013年全国卷Ⅰ第37题考查了“非洲鲈鱼”,2015年全国卷Ⅰ第36题考查了“美国大盐湖卤虫”,2016年至2018年考查了“堪察加半岛的熊”“秦岭地区大熊猫”“长江刀鱼”“白斑狗鱼”“鄱阳湖区候鸟”(见表1),可以说是“鸟虫鱼熊”都考查了,究其实质就是考查动物与地理环境。2019—2021年地理高考全国卷和地方卷虽没有明确考此部分内容,但选修中环境保护的内容始终会涉及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环境等相关考点,所以,动物与地理环境始终是高考的常考内容,一旦考查将分值不低,把该部分内容作为专题重点复习很有必要。

表1 “动物与地理环境”在高考题中的呈现

三、教学目标

1.练典型考题,能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和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动物的生存条件及评价人类活动是否合理。

2.结合材料,构建动物类试题的思维模板,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3.练典型考题,提升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提升做题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与方法

教学重点:练典型考题,能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和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动物的生存条件及评价人类活动是否合理。

教学难点:结合材料,构建动物类试题的思维模板,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读图析图法、合作讨论法、比较归纳法。

五、教学思路与理念

以“北极熊”为主线,通过探究北极熊的生存条件,归纳总结动物生存繁殖条件;根据北极熊的迁徙,分析动物迁徙(洄游)的原因;通过英“熊”末路,分析如何保护北极熊,归纳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措施;最后以英“熊”不倒,表达出人与环境要协调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六、教学过程

课前环节:品味试题

【自主学习】

教师提供课前导学案:(2021年北京高三一模)

红嘴鸥喜集群,一般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海湾等地,以鱼、虾、昆虫、水生植物和人类丢弃的食物残渣为食,对生态环境及水质要求严苛。地处昆明市区的滇池是红嘴鸥的主要越冬地之一。图1为来昆明越冬的红嘴鸥迁徙路线图。

图1 红嘴鸥迁徙路线

(1)简述昆明成为红嘴鸥越冬地的主要原因。

(2)说出贝加尔湖区域成为红嘴鸥最大繁殖地的有利条件。

要求:学生课前用10分钟完成题目。复习回顾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知识,思考动物生长繁殖的条件。课堂上,学生展示汇报此题的完成情况。

小结:(1)昆明纬度低(受冬季风影响小),冬季温和,有充足的食物来源;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生态环境较好(红嘴鸥有安全栖息地、滇池水质较好)。(2)繁殖期气温较高,食物充足;有较大的水面,为红嘴鸥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人类干扰少,红嘴鸥较安全。

设计意图:①学生品味试题,明确该考点是怎样考查的;②学生回顾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动物生长繁殖条件的知识;③课堂上学生展示做题的思维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做题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细致地教学生如何在图文材料中获取地理信息;④展示参考答案,品读答案,学习答案。

【追加信息】今年11月以来,重庆人的朋友圈被红嘴鸥刷屏了,市民纷纷到江边打卡观鸟。今年长江重庆段多处出现红嘴鸥,江津段尤为集中。江津段属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今年开始全面禁渔,新建600多个人工鱼巢。

【课堂追问】(1)说明长江江津段水域出现成群红嘴鸥的原因。

(2)从鸟类保护的角度,指出市民观鸟应注意的问题。

小结:(1)滩涂面积广,栖息地面积广;禁渔、人工鱼巢等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自然保护区,且位于重庆主城区上游河段,水质优良。(2)保持安全距离,适宜远观;不能制造太大噪音,如喧哗、鸣笛等;不能猎杀、捕捉;不能投食。

设计意图:通过试题学生明确动物的生存繁殖条件有生存空间和生存环境。课堂追加的问题补充了人类活动,同时也进行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教育。一方面通过学生大胆设想动物的生存繁殖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典型题来激发学生思维,形成比较完整的动物生存繁殖条件的分析思路,同时让学生对动物的迁徙有初步的认识。

环节一:动物的生存繁殖条件

【探究一】北极熊的生存条件

教师提供材料: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之一,体型巨大、凶猛。嗅觉极为灵敏,皮肤呈黑色,可从北极熊的鼻头、爪垫、嘴唇以及眼睛四周的黑皮肤看出皮肤的原貌,毛是无色透明的空心管,只是因为在阳光的折射下呈现为白色,奔跑时最快速度可达60km/h,是非常出色的游泳健将,活动范围主要在北冰洋附近有浮冰的海域。它们主要捕食海豹,也捕捉海象、白鲸、海鸟、鱼类、小型哺乳动物等,在夏季它们偶尔也会吃点浆果或者植物的根茎。

问题:北极熊为什么能在北极地区恶劣的环境下生存?

小结:北极熊体型巨大,体内有厚厚的脂肪,可以御寒;皮肤为黑色,便于吸收热量。毛是无色透明的空心管,外观上通常为白色,既不易散热,也便于隐蔽,从而不被捕食对象发现;体型巨大、凶猛,嗅觉灵敏,奔跑速度快,善于游泳,在浮冰环境下捕食能力强。

设计意图:①学生自行阅读材料,挖掘分析材料中每一句话所隐藏的含义,并能在学案上写下来,训练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②在此前形成的比较完整的动物生存繁殖条件的分析思路的基础上,此环节强调了“动物自身条件”,也加强了对学生的训练。

【归纳总结】

环节二:动物的迁徙(洄游)

【探究二】北极熊的迁徙

教师提供材料:北极熊常在较低纬度陆地的森林与较高纬度海区之间南北迁徙。海冰是北极熊在海上觅食、繁殖、休息的主要场所。北极熊主要以海豹为食,海豹主要以鱼类为食,海豹冬季需将冰层凿出冰洞以保障呼吸。

问题:归纳北极熊迁徙的规律,并说明原因。

小结:秋季,北极熊向北迁移到北部(较高纬度)的海冰上,冬季就在海冰上活动和捕食;春季,北极熊向南迁移到陆地的森林里,夏季在森林里生活和睡觉。原因:冬季气温较低,北冰洋大部分海域结冰,便于北极熊捕捉海豹等食物,在体内形成厚厚的脂肪御寒。夏季气温较高,海冰消融较多,不便于捕食,北极熊回到较低纬度陆地森林里生活和睡觉,消耗冬季积存在体内的脂肪。

设计意图:①根据材料,明确迁徙的规律从“季节+方向+位置”回答;②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北极熊迁徙的原因;③训练学生从图文材料中获取信息,根据教师的作答和学习参考答案,归纳总结一般规律,训练学生归纳能力。

【归纳总结】

环节三:生物多样性保护

【探究三】英“熊”末路

教师提供材料:2016年12月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由于气候变暖,北极熊的数量到21世纪中期可能减少30%。

问题:我们如何保护北极熊?

小结:控制碳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制定国际公约,保护北极熊的栖息地;建立海洋保护法规,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建立北极熊自然保护区,投放适量食物等。

设计意图:①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野生动物,实现人与动物协调发展是当今社会的共识,也是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②通过北极熊的保护,能明确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③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让学生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归纳总结】

【展望】英“熊”不倒

教师提供材料:加拿大的北极熊专家通过对秋季抓到的北极熊熊掌上长满长毛这一想象,推测北极熊也可能出现局部夏眠。

问题:分析导致北极熊觅食活动期出现局部夏眠的原因。

小结: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气温上升,北极冰层加速融化,北极冰盖退缩,浮冰数量减少;北极航道开通,北极油气开发,漏油、船舶垃圾和废弃物的随意排放造成一定的水污染,食物来源减少;北极熊的栖息地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设计意图:①明确北极熊觅食活动期出现局部夏眠的原因;②明确动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即地理环境为动物提供生存空间和生存环境,反过来,动物适应环境,甚至改变自身的习性来适应环境。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如图2所示:

图2 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猜你喜欢
红嘴鸥北极熊动物
北极熊将在100年内灭绝
德阳的客人
我国城市常见的红嘴鸥
绝望的北极熊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红嘴鸥
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
北极熊
可爱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