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剑 林昊 阚璇
(1.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天津 300070;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儿科 天津 300052)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儿科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也是目前儿科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1],常伴发鼻窦炎、哮喘等疾病,严重影响患儿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健康[2-3]。当前全世界AR患者约为5亿,其中以儿童和青壮年为主[4-5]。通过AR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全球儿童AR的患病率逐年增高,而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和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儿童AR的发病率同样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6-8]。基于上述原因及国内关于儿童AR危险因素相关研究的低关注度和差异性,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中国儿童AR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从而为儿童AR的早期防治和预后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1.1 文献检索 利用计算机系统收集万方、知网、维普、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和Embase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6月6日国内外发表的关于中国儿童AR危险因素的研究。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索。中文检索词:儿童、小儿、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危险因素等;英文检索词:China、Chinese、children、allergic rhinitis、anaphylactic rhinitis、risk factor(s)等。以维普数据库中文检索式为例:#1儿童or幼儿or小儿or未成年人;#2变应性鼻炎or过敏性鼻炎or变态反应性鼻炎or常年性鼻炎or常年性变应性鼻炎or常年性过敏性鼻炎or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3危险因素;#1AND#2AND#3。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为0~16岁的中国儿童;②数据清晰可复制的原创性病例对照研究;③中英文文献。
排除标准:①数据重复、不全、错误或无法利用;②综述、评论性文章、会议摘要等;③重复发表、动物实验等;④无明确样本来源、纳入和排除标准;⑤非原创性病例对照研究;⑥NOS(Newcastle-Ottawa Scale)评分小于6星。
1.3 真实性评价 采用NOS评价量表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9],其中评分≥6星者认定为高质量研究。通过对所纳入单一文献质量的把控,最大程度地确保本研究在纳入样本、研究方法、研究数据等方面的质量及可信度,进而保证本研究最终结果的可信度。
1.4 文献筛选与提取 由双人独立对资料进行初步筛选、信息提取和交叉核对以进行质量控制,当双方结果出现分歧不一致时,交由第三方机构进行协助解决。文献资料提取内容包括:作者、发表年份、地区、人群特征、研究内容及相应数据结果、病例对照研究类型与例数、研究来源等。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Excel 2007及EndNote X9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归类、整合及核查,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设置检验水准α=0.05进行异质性检验,若P>0.10,I2≤50%,则异质性检验无统计学意义,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若P≤0.10,I2>50%,则异质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同时借助森林图、漏斗图进行异质性评价。使用OR值及95%CI进行Z检验,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结果的比较,进行敏感性分析,利用漏斗图检验发表偏倚。
2.1 文献筛选流程 初次检索共得到文献5 371篇,依据上述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得到满足条件用于定性分析的文献17篇[10-26],其中7篇用于定量分析[10-16],具体流程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2.2 文献基本情况 定量分析的7篇文献共纳入儿童3 083例,其中病例组1 836例、对照组1 247例,NOS评分均≥6星。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7篇定量分析文献基本情况
2.3 中国儿童AR危险因素meta分析结果 在7篇定量分析文献中,个人过敏史(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哮喘史、变应性皮炎史、湿疹史等)、男性、出生后6个月内行母乳喂养、最近1年内房屋装修史及饲养宠物5个影响因素在不同研究间均无异质性(P>0.10,I2≤50%),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而家族变应史在不同研究间有明显异质性(P≤0.10,I2>50%),故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最终meta分析结果显示,上述6个影响因素的合并OR值与95%CI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出生后6个月内行母乳喂养属于儿童AR的保护因素(OR=0.33;95%CI:0.22~0.51),而个人过敏史则是首要危险因素(OR=7.80;95%CI:4.42~13.74),具体结果见表2及图2~7。
表2 研究因素异质性检验及meta 分析结果
图2 家族变应性疾病史因素meta分析森林图
图3 性别为男性因素meta分析森林图
图4 个人过敏史因素meta分析森林图
图5 出生后6个月内母乳喂养因素meta分析森林图
图6 最近1年内房屋装修史因素meta分析森林图
图7 饲养宠物因素meta分析森林图
2.4 敏感度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 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结果的比较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上述影响因素结果基本可靠;采用去除单项研究法对家族变应性疾病史这一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黄懿娟等[14]发表的文献对最终结果影响大,是异质性的来源,仔细核查后发现该文献对照组来源存在歧义,对照组人数数据填写有误,故去除该项并对家族变应性疾病史这一危险因素进行重新评估:家族变应性疾病史在不同研究间无异质性(P>0.10,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OR=3.45,95%CI:2.73~4.37,有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结果一致。由于最终进行定量分析的文献数量较少,故本次未进行偏倚分析,具体结果见表3及图8。
表3 敏感性分析
图8 家族变应史因素(更正后)meta分析森林图
AR是一种鼻黏膜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27],是全球最常见的疾病之一[28],也是儿科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生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9-30]。本研究显示,患儿个人过敏史是中国儿童AR最主要的危险因素(OR=7.80;95%CI:4.42~13.74),所以对有过敏史的儿童,不论是否已经发生AR,都建议纳入高危人群库,由专业人员予以相关的健康教育,并在日常生活中加强监护,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从已纳入文献可知,患儿个人过敏史中哮喘与湿疹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其他,但由于能够纳入研究的高质量文献数量有限,未能就个人过敏史展开更加详尽的分析是本次研究的一大遗憾,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在此方面的关注度和研究投入仍有待提高,也期望有更多的研究能够聚焦于此。
有研究[18,24]表明,家族变应性疾病史、房屋装修史与儿童AR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同样显示家族变应性疾病史和最近1年内房屋装修史是儿童AR的高危因素,因此建议将有家族变应性疾病史的儿童列入高危人群,而AR诊断明确的患儿则通过标准化门诊进行管理,同时尽可能避免儿童生活在近期装修过的房屋内,以期降低儿童AR的发生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及家庭结构的改变,饲养宠物成了不少家庭的选择。本研究显示,饲养宠物的家庭中孩子更容易发生AR,这可能与宠物身上脱落的吸入性变应原有关,此外作为强致敏物的尘螨喜以动物皮屑等粉末性物质为食,也是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31-32]。因此,对于高风险儿童强烈建议家庭禁养宠物,而对于其他儿童则建议做好卫生清洁工作,定时进行室内通风,最大限度地降低变应原接触率。本研究还发现,相比于女童,男童患AR的风险相对更高,这与雌激素水平及免疫调节有关[33-35]。出生后6个月内行母乳喂养则是AR的保护因素,这可能与母乳喂养能减少婴儿异种蛋白摄入机会,其中包含的激素、维生素和生长因子能调节免疫、促进抗炎等因素有关[36-37],故从降低儿童AR发病率的层面同样推荐母乳喂养。
本研究纳入定量分析的文献均为高质量的原创性病例对照研究,在增加样本量的同时也保证了研究的质量与可信度。但与此同时,本研究使用了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所以在文献的选择上可能存在一定的选择偏倚;其次由于目前对中国儿童AR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较少,所以最终纳入研究的文献数量有限,对部分危险因素无法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本研究分析了儿童AR的危险因素,其中患儿个人过敏史是首要因素,其次家族变应性疾病史、最近1年内房屋装修史、饲养宠物以及性别为男性等均会增加AR的风险,而出生后6个月内行母乳喂养则是其保护因素。因此应当极力倡导母乳喂养,从国家和政府层面加大AR及其他变应性疾病知识的普及,以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儿科医师为骨干,定期开展相关科普教育,对于有个人过敏史或家族变应性疾病史的儿童,在出生以后就列入高危人群库,未病先防,而对于已确诊的患儿则通过政府、医务人员、患儿及其家属的多方合作和共同努力,及早给予患儿合理、规范及个性化的治疗,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角度综合干预,降低儿童AR及其他变应性疾病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