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单”类范围副词的历时嬗变(1750-1950)

2022-01-18 21:36刘冬青
殷都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英雄传灯会用例

刘冬青,曹 炜

(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2.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031)

《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名著而且是研究北京话的极好语料。对此胡适、龚千炎等先生都曾作过精彩的描述,例如龚千炎说:“只要我们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进行比较研究就能看出近代汉语(北京话)发展的脉络。”(1)龚千炎:《儿女英雄传虚词例汇·序》,语文出版社,1991年,第1页。正因如此我们选择这三部著作,同时参考《老舍合集》(包含《骆驼祥子》《二马》等21部作品)来考察北京话“单”类范围副词的嬗变过程。“单”类副词主要包括“单2”“单单1”(2)“单1”是情状副词,“单单2”是语气副词,不是本文讨论重点。两个,下面将逐一进行分析。

一、“单2”

《说文》:“单,大也。”段注:“引申为双之反对。”即“双”的反义词。“又假借为‘殚’,《说文通训定声》:‘单,假借为擅,……又为殚。’‘单’的虚词义就是从‘单独’‘殚竭’二义引发出来的。”(3)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古汉语研究室:《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2页。

(一)“单2”早期的用法

由《古代汉语虚词词典》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限定范围副词“单2”大致经历了以下虚化路线:

单(形容词)→单1(“单独”义情状副词)→单2(“只、仅”范围副词)

“单1”的例子如:

(1)隳城湮溪,老弱单处,其谋乃离。(《逸周书·大明武解转》)(4)《古代汉语虚词词典》,第82页。

由于“单1”修饰VP时,表示动作行为是单独进行的,也即只限于某一种动作行为或某种动作行为仅限于某一范围。因而,由这种“单独”义很容易就引申出“单一”的意义,再进一步就虚化出“只、仅”等限定范围义。

关于“单2”出现的时代和例证,《汉语大词典》和向熹都举了元代刘唐卿的例子(5)向熹:《简明汉语史(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418页。:

(2)此雪是国家之吉兆,单应来春天下青苗皆发,必然大收也。(刘唐卿《降桑椹》第一折)

太田辰夫同样认为元代始见,举了《元曲选·虎头牌》的例子(6)[日]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修订译本)》,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61页。:

(3)我为什么语谆谆,单怕你醉醺醺。(《元曲选·虎头牌》)

蒋冀骋研究指出:“单用作范围副词,见于唐五代文献。”如:

(4)《诗·小雅》:“邪幅在下。”孔《疏》云:“《左传》桓二年曰:‘带裳幅舄。’《内则》亦单云偪,则此服名偪而已。”刘淇云:单犹只也。

(5)《祖堂集》第九卷:“若也单明自己,未明目前,此人只具一只眼。”《梧桐雨》第二折:“单要抢贵妃一个,非专为锦绣江山。”(7)(4)(5)例均引自《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第173页。

而《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却将“单2”出现的时间大大提前,举了先秦《庄子·盗趾》的例子:

(6)此六者,天下之至害也,皆遗忘而不知察,及其患至,求尽性竭财,单以反一日之无故而不可得也。(《庄子·盗跖》)(8)《古代汉语虚词词典》,第82页。

对于此例,我们有以下几点疑问。

1.《庄子·盗趾》的例子可以说是一个孤证,在我们考察的先秦其他典籍中,暂时没有发现“单2”的合格用例。

2.如果说《庄子·盗趾》的例子是一个合格的用例,那么,在随后的秦——唐五代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单2”好像突然消失了。因为,据我们考证,秦——唐这段时期内的常见典籍中,“单2”没有出现。按照一般的语法规律,一种新的副词的出现,一般不会是出现后消失了约千年,然后又出现。这样,违背语法的基本规律。

3.据我们考察,《庄子注》中对“单”的解释为“单音丹。本或作靳,音析”。

正因为存在以上几点疑问,所以通过比较鉴别,我们认为《汉语大词典》和向熹、太田辰夫的例子有些迟出,而《古代汉语虚词词典》的例子又有些过早。我们较为认同蒋冀骋先生的意见。

“单2”自唐五代出现后,在历朝历代都有显现,再未消失。如:

(7)言中,则正已在其中。盖无正,则做中不出来;而单言正,则未必能中也。(《朱子语类》第57卷)(9)唐贤清:《〈朱子语类〉副词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39页。

(8)昔大唐一个名贤,姓张名旭,作一篇《醉歌行》,单说那酒。(《水浒传》第4回)

(9)一日,三月春光明媚时分,金莲打扮光鲜,单等武大出门,就在门前帘下站立。(《金瓶梅词话》第2回)

(二)“单2”在《红楼梦》中的用法

发展到曹雪芹时代,《红楼梦》中“单2”共出现了75例。

1.修饰VP是其主要语法功能,共有65例,约占总数的86.7%。

其中,修饰动宾短语的有46例,约占VP用例的70.9%,如:

(10)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红楼梦》第7回)

修饰状中短语11例,约占VP用例的16.9%,如:

(11)这四十个人也分作两班,单在灵前上香添油,挂幔守灵,供饭供茶,随起举哀,别的事也不与他们相干。(《红楼梦》第14回)

修饰连动短语1例,约占VP用例的1.5%:

(12)湘云道∶“这对的也还好。只是下一句你也溜了,幸而是景中情,不单用‘宝婺’来塞责。”(《红楼梦》第76回)

修饰兼语短语5例,约占VP用例的7.7%,如:

(13)他如今也有些拿大了,单支使小女孩子出来。(《红楼梦》第54回)

修饰双宾短语1例,约占VP用例的1.5%:

(14)老太太想来未必高兴,况且咱们小顽意儿,单给凤丫头个信儿就是了。(《红楼梦》第49回)

修饰连动短语1例,约占VP用例的1.5%:

(15)至院外,命人通报了,彩明走了出来,单要了领票进去,批了银数年月,一并连对牌交与了贾芸。(《红楼梦》第24回)

2.修饰S的有7例,约占总数的9.3%,如:

(16)单你去了,还是老世伯也去了?(《红楼梦》第26回)

3.修饰NP的有3例,占总数的4%。

其中,修饰名词性偏正短语1例:

(17)如今单我家里,上上下下,就有几百女孩子呢。(《红楼梦》第5回)

修饰代词2例,如:

(18)平儿忙说:“单你们,有一百个也不成个体统,难道没有两个管事的头脑带进大夫来?”(《红楼梦》第56回)

此外,还有3例是“单2”与限定范围副词“只”并用,构成“单只”或“只单”来表限定范围,如:

(19)怡红院别说别的,单只说春夏天一季玫瑰花,共下多少花?(《红楼梦》第56回)

(20)想来谁有这个,断不单只有这个,自然还有别的东西。(《红楼梦》第74回)

(21)又生平最喜啃骨头,每日务要杀鸡鸭,将肉赏人吃,只单以油炸焦骨头下酒。(《红楼梦》第80回)

“单只”“只单”这种可以互换、颠倒的用法,反映了“单”“只”的并用具有“临时性、随意性”(10)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70页。的特点,“带来的只是语义上的冗余”(11)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第270页。。因而,在现代汉语中,这种用法基本消失了。

(三)“单2”在《儿女英雄传》中的用法

后发展到文康时代,用例大幅度减少。在《儿女英雄传》中“单2”仅出现19例,语法功能也相对简单,全部修饰VP。

其中,修饰动宾短语的有15例,约占总数的79%。如:

(22)店中单剩下一个晋升带了两个粗笨杂使小子支应。(《儿女英雄传》第12回)

修饰状中短语3例,约占总数的15.7%。其中1例是“把字结构”:

(23)十三妹嘻嘻的笑道:“哦!单把个‘不’字儿抹去了,这的是‘愿意’‘愿意’,是不是?”(《儿女英雄传》第9回)

修饰兼语短语1例,约占总数的5.3%:

(24)既蒙苦苦相留,只好单叫这大令郎作我个“陈蔡及门”,你这个二令郎凭你另请高明。(《儿女英雄传》第18回)

(四)“单2”在老舍作品中的用法

后发展到老舍时代,《正红旗下》中“单2”没有用例,《老舍合集》中出现了40例,全部修饰VP。其中,修饰动宾短语的有29例,约占总数的72.5%。如:

(25)车多了去啦,何必单买这一辆,这辆不吉祥的车,这辆以女儿换来,而因打死老婆才出手的车!(老舍《骆驼祥子》)

修饰连动短语1例,约占总数的2.5%:

(26)但是为什么单到这里来鼓逗钱,他不明白。(老舍《骆驼祥子》)

修饰兼语短语3例,占总数的7.5%,如:

(27)……皇上,娘娘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老舍《茶馆》)

修饰状中短语7例,约占总数的17.5%。如:

(28)什么委屈都受过了,何必单在这一点上叫真儿呢?(老舍《骆驼祥子》)

通过以上几部作品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单2”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修饰VP,这符合限定范围副词的总特征。(12)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第52页曾指出:“限定副词只能修饰VP和NumP”。其中又以修饰动宾短语最为常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释义例句也是修饰动宾短语的:“单只;仅:干工作不能~凭经验∣别的不说,~说这件事。”

修饰动宾短语,在《红楼梦》《儿女英雄传》《老舍合集》中的用例分别为46、15、29,各自约占全部用例的61.3%、79%、72.5%。在三部作品中,修饰动宾短语的总用例为90例,约占三部作品总用例134例的67.2%。

2.这一时期的“单2”不具有其他限定范围副词所共同具有的语法功能,即修饰NumP。在我们考察的语料当中,竟然没有一例是合格的例子。

3.“单2”的语法功能还有所发展和突破,杨荣祥先生曾指出:“限定副词一般不修饰AP,也不能修饰S。”(13)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第270页。但在我们的考察中,“单2”修饰AP的例子未见到,但在《红楼梦》中却有修饰S的例子(见上文)。

二、“单单1”

“单单1”是副词“单2”的重叠形式,据唐贤清先生(2003)考察,《全唐诗》《全唐文》《敦煌变文集》都没有发现用例,但是宋代已经出现,如《朱子语类》中出现1例:

(29)单单说个“风乎舞雩,咏而归”,只做个四时景致,《论语》何用说许多事!(《朱子语类》第117卷)(14)唐贤清:《〈朱子语类〉副词研究》,第39页。

此例中,“单单说个”与下句的“只做个”相呼应,此处“单单”解释为“只、仅”并归为“限定范围副词”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后来的发展却是“单单”经历了一个由“限定范围副词”向“评价语气副词”转化的过程,甚至现在还处于一个交织的状态。唐贤清举的其他三例为:

(30)圆通不开生药铺,单单只卖死猫头。不知那个无思算,吃着通身冷汗流。(《五灯会元》第20卷)(按:《五灯会元》中仅此1例)

(31)这潘金莲单单把眼四下观看,影影绰绰,只见隔壁墙头上一个白脸探了探,就下去了。(《金瓶梅词话》第13回)(按:《金瓶梅》中仅此1例)

(32)蜗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红楼梦》第1回)

我们认为,《五灯会元》中的“单单”还是一种单纯地表限定,句意为“不干别的,只卖死猫头”。

而《金瓶梅》中的例子,“单单”已不再单纯地表限定。所举例句出自第13回《李瓶姐墙头密约 迎春女窥隙偷光》,为了更好地考察和行文的方便,我们不避繁琐,将此例的上下文摘录如下:

却说西门庆天明依旧扒过墙来,走到潘金莲房里。金莲还睡未起,因问:“你昨日三不知又往那里去了?一夜不来家,也不对奴说一声儿。”西门庆道:“花二哥又使了小厮邀我往院里去,吃了半夜酒,脱身才走来家。”金莲虽故信了,还有几分疑龊影在心中。一日,同孟玉楼,饭后的时分,在花园里亭子上坐着做针指,只见掠过一块瓦儿来,打在面前。那孟玉楼低着头纳鞋,没看见。这潘金莲单单把眼四下观盼,影影绰绰,只见一个白脸在墙头上探了探,就下去了。金莲忙推玉楼,指与他瞧,说道:“三姐姐,你看这个是隔壁花家那大丫头,不知上墙瞧花儿,看见俺们在这里,他就下去了。”说毕,也就罢了。

通过上下文,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此处的“单单”释为“偏偏、恰恰、正好”等比较合适,表达了一种“偏偏怎样”的语气。杨荣祥(2005)将此例“单单”归入“情状方式副词”。“仅见1例,义如今之偏偏。”(15)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第439页。

《红楼梦》中“单单”的用例更多的也是表示一种语气,义同“偏偏”,理由如下。

1.从前后语句的对应来看,上句提到“蜗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下句用“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来对应。从语篇和语用学的角度来看,作者已不再仅仅是表达一种平白的陈述语气,而是掺杂着自己感情的评价语气,表达一种惋惜、事与愿违的出乎意料的感情。虽然这里的“单单”划为“限定副词”也可以解释得通,但是《红楼梦》是一部文学巨著,是一部饱含作者“一把辛酸泪”,饱含作者深厚思想感情的作品,因而,此处的“单单”划为“评价语气副词”更为恰当。

2.“只”和“单单”并用,如果都为“限定副词”,则会造成一种语义上的冗余。那么合理的解释就是副词并用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单单”受到这种语气加强的影响和感染,就具有了语气副词的特点。

而同样是“只”和“单单”并用的《五灯会元》中的例子,我们将其划为“限定副词”是基于以下考虑。

1.《五灯会元》和《朱子语类》同属于南宋时期的作品,时间相差不大。《五灯会元》由普济(1179-1253)在他的晚年编撰而成。而《朱子语类》于南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年)编定印出。两部著作处于同一时期,而且此时“单单1”刚刚产生,刚由限定范围副词“单”重叠而成,因而受“母词”——“单”的影响比较大,演变出情状副词“单单2”的可能性比较小。《朱子语类》中“单单”为“限定副词”,《五灯会元》之例也理应如此。

2.《五灯会元》的体裁和主旨与《红楼梦》等文学著作有很大的不同。它是记载禅宗历史的重要著作,语言质朴俚俗,口语化程度很高。因而,它的语言多以平实的陈述为常,很少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基于此,书中此例不宜划为表达作者感情的语气副词。

3.其他学者研究的佐证。除了唐贤清(2003)先生将其划为“限定副词”外,阚绪良(2003)的博士学位论文《五灯会元虚词研究》以及刘莉妮(2006)的博士学位论文《五灯会元副词研究》也将此例划为“范围副词”。

“单单”在我们考察的四部作品中用例不多,《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老舍合集》中分别为2例、7例、0例和12例,共21例,而其中为范围副词“单单1”用法的仅有2例:

(33)他道:“先生,我也不是单单为此。……”(《儿女英雄传》第19回)

(34)可是,堵先生不单单来找哥哥,他也老和曲时人说很长的时间。(老舍《蜕》)

以上两例,“单单”解释为“只;仅仅”是比较合适的。

其余的19例均为语气副词“单单2”的用法,可释为“偏偏、恰恰”,如:

(35)咱们明儿到阎王庙去烧香,和阎王爷说去,问他一问,叫我们托生人,为什么单单的给那小蹄子一张乖嘴,我们都是笨的。(《红楼梦》第54回)(16)刘莉妮:《〈五灯会元〉副词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57页。刘莉妮将此例划为“限定范围副词”。我们认为此例是众人表达一种不平之气,因而表达“偏偏”语气的意味更重,划为“单单2”较为合适。

(36)他果然要探你的行藏,差那一个来不了了事?单单的要用着我这等一个推不转搡不动的尹其明?(《儿女英雄传》第18回)

(37)哼,单单是在这时候,她觉到她将永远住在此地;她那点钱有花完的时候,而祥子不过是个拉车的!(老舍《骆驼祥子》)

通过以上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单单”如何由单纯的“限定范围副词”演变为“单单1”和“单单2”并存,并最终形成语气副词“单单2”占据优势的局面。

在现代汉语中,这种演变还在继续,只是单纯的“单单1”的用例比较罕见,“单单2”成为其主要用法。因而,《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作如下解释:

【单单】只;仅仅(表示从一般的人或事物中指出个别的):别人都来了,~他没来︱其他环节都没问题,~这里出了毛病。

通过《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释义,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用“只、仅仅”等“限定范围副词”来释义,但编者用括注的形式来告诉读者它的实际用法,而这个括注传递的信息正是说明“人或事物脱离常规”“与期望相反”的意思,隐含一种“偏偏”的语气。而且通过例句,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体会到。即使在相对来说表“单纯限定”的意思较明显的第一个例句中,我们仍然可以隐约感受到那种“偏偏”的语气感。特别是在具体的语境中,会更明显,如:

(38)比赛还有两分钟开始,别人都来了,~他没来,真急人!

(39)今天上午开百年校庆大会,别人都来了,~他没来,可真够个性的!

张斌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2001)也采用了这种“兼而有之”的释义方式:

【单单】范围副词,意义和用法与“单”相同,但强调的意味更浓,语气更重。

鉴于语言实际和词典编纂的实践,我们建议将“单单”划为多义项副词,分为“单单1”和“单单2”。

猜你喜欢
英雄传灯会用例
UML用例间包含关系与泛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历时近十年完成出版
灯会
联锁软件详细设计的测试需求分析和用例编写
春节灯会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射貂英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