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育都市现代农业的思考

2022-01-18 01:10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农业农村局312000娄建成
新农村(浙江) 2022年1期
关键词:农产品农业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农业农村局(312000)娄建成

(本栏编辑:路 仁)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是绍兴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辖一镇十五街,耕地17.98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水面16.70万亩。近年来,越城以发展品质农业为主线,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绿色发展,全力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1.发展的现实基础

2020年,全区农业增加值21.3亿元,增2.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32元,增8.7%。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农业结构不断优化按照“做稳战略产业、做强特色产业、做美畜牧产业、做亮新兴产业”思路,推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基本实现“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一是粮食生产保持平稳。2020年,全区粮食播面15.36万亩,增4.2%,产粮7.11万吨,增5.2%。二是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发展。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形成仁渎畈等4个蔬菜基地、以湖荡水面为载体的特种水产养殖基地、以国家级绍鸭原种场为核心的家禽养殖基地和以吼山风景区为依托的花卉苗木基地等特色农业块状经济,粮食和蔬菜、茶叶、水果、家禽、水产、花卉苗木等六大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布局基本确立。三是畜牧业成功转型升级。坚持以标准化、绿色化、循环化、规模化、智慧化、基地化“六化”引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率90%,成功创建省级美丽生态牧场9家,畜牧总产值2.003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9.86%。四是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农业+旅游”“农业+健康”等一二三产融合新业态。陶堰油菜花节和蓝莓节、孙端农业丰收节等农业节会活动好戏连台;全区14家美丽田园、茶园、果园、菜园和美丽牧场成为休闲新去处。

(2)产业集聚平台不断升级通过做强发展平台,培育壮大新型主体,不断推进产业集聚升级。一是农业“两区”成为发展主平台。累计建成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2个、主导产业示范区5个、特色精品园28个和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1个,合计8.2万亩。累计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8.94万亩,其中省级5个、1.2096万亩。二是田园综合体成为乡村振兴新抓手。孙端小库村田园综合体项目被列为市“双十大”项目。园内建有农作物迷宫、玻璃温室、游船码头、露天区块等区域。启动陶堰民乐田园综合体建设,重点建设平陶公路及百家湖周边300余亩美丽田园。富盛田园综合体已进入土地出让报批工作。三是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目前共有300亩以上水稻种植大户31家、50亩以上蔬菜基地16家、30亩以上水果基地32家、10亩以上花卉基地11家、30亩以上水产养殖基地115家、畜禽养殖企业12家、茶叶基地2家、中药材基地2家、农业经营企业6家。

(3)农业绿色发展不断提升一是产地环境全面治理。推行规模养殖场标准化管理,确保大型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100%,第三方抽查运行合格率100%,规范线下网格化巡查和线上智能化防控,确保长效机制到位率保持100%。全面完成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一县一方案一场一策”。2020年完成化肥减量91.47吨,农药减量9.39吨,绿色防控技术推广15.72万亩,开展统防统治14.13万亩,推广商品有机肥0.707万吨、2.82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39.18万亩,覆盖率93.1%。回收农药废弃包装物17.7吨,处置率100%。土壤修复试点有序开展,陶堰市级农业园区土壤治理修复已通过验收。二是产品质量有效监管。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涉农乡镇建成快速检测室并免费开放,全区抽检农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启动农产品生产主体质量安全信用等级评定,试行信用联合奖惩。截至2020年底,全区已有主体追溯91家,生产过程追溯57家。三是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有效期内的无公害农产品72只,主要食用农产品中“三品”率56.23%。拥有省级、市级以上农业著名商标12只(个),品牌效应逐步增强。

(4)农业改革创新取得突破一是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承包合同完善率97%,新版承包经营权证颁发率91.3%。二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面完成。全国试点工作全面完成并通过验收。开展农村集体股权抵押贷款工作,全区集体股权质押贷款授信额71076万元,累计发放股权质押贷款841笔、15342万元。三是闲置农房激活扎实推进。累计吸引社会资金2.76亿元,激活闲置房屋15万平方米,村集体增收2767万元,农民增收5260万元。四是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迅速。全区土地流转率70.6%。五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进一步扩面。启动叶菜成本价保险、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等,参保户数、面积逐年扩大。

2.存在问题

(1)综合竞争力总体不强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主体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带动力偏弱。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较弱,多数农产品以产地销售为主,加工产品初级多,精深加工少。弱小品牌多、知名品牌少,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品牌少之又少。

(2)科学种养覆盖面不大新品种、新技术和先进集成技术推广面积不大,农民多数凭传统经验搞种养,科技水平不高。农技人才和资金短缺,缺乏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人均固定资产投入、财政支农投入仅为全省平均的13%和40%。

(3)要素制约日益凸显设施农业用地难,用地问题成为制约三产融合的首要问题。劳动力呈整体紧缺、结构失衡特征,用工荒依然存在,高素质农民偏少。缺乏稳定基层农技队伍的机制,农业管理和农技队伍“线断网破”、在编不在岗突出。贷款门槛高、担保难、时间短、额度小以及农保覆盖率低等。

(4)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度大2016年以来,稻谷收购保护价连年下调,土地流转费居高不下,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快。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频发,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防灾减灾手段有限,生产经营风险较大。

3.对策建议

(1)全面推进园区建设提档升级要完善园区功能配套,提档升级粮食生产功能区,确保面积只增不减、建设质量只升不降,动态管理现代农业园区,整体提升园区建设水平。要打造好悠库田园综合体二期项目、陶堰民乐田园综合体项目。

(2)全面推进主导产业优化升级要树立“项目为王”理念,重视农业重大项目推进。要做优特色农产品加工,推进粮食加工、茶叶新品研发、果蔬精深加工和传统畜禽风味制品。重点抓好舒欣果业精品果园、御茶村抹茶院项目和立盛农副产品高档冷链项目。要做深休闲观光农业,创建一批可看、可游、可品的美丽场园、农业风情线。要鼓励申请商标注册、“三品一标”认证,打造优质农业品牌。

(3)全面推进绿色生态提质升级要深入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农药废弃包装物和废弃农膜回收处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要扎实开展土壤污染治理,改善农业环境。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健全区、镇街二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进农产品溯源建设,实施合格证管理,逐步建立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

(4)全面推进经营主体壮大升级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建立“产业联盟”,与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要重视上市帮扶,探索建立市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支持其发挥创新主体作用。要培育示范性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对合作社改造重组、提升壮大。要制定出台支持农创客创业创新政策,加强农创客培育,不断增强现代农业发展活力。

(5)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助力升级要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完善“三权分置”路径,推广流转地经营权证制度。要全面推行集体股权信息登记制度,推广集体股权抵押贷款试点,完善金融抵押担保体系,不断探索政策性农险品种。深化“最多跑一次”审批制度改革,方便群众办事。

猜你喜欢
农产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这些模式解决农产品滞销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