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共富示范区的杭州乡村振兴样板

2022-01-18 01:10浙江省杭州市农业农村局310016柴世民
新农村(浙江) 2022年1期
关键词:共富农业农村

浙江省杭州市农业农村局(310016)柴世民

(本栏编辑:陈妙贞)

浙江省杭州市“七山一水两分田”,最大的底色就是乡村。从2003年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始,杭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始终坚持把农民的主体作用、基层的实践创新、政府的久久为功充分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以乡村美带动产业兴、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之路。

1.主要成效

(1)乡村环境持续美化累计建成美丽乡村1395个,有224个创建为省级3A级景区村庄,132个创建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农村公厕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率先在全省发布《未来乡村评价指标体系》,2021年启动了38个未来乡村试点。

(2)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农业基础不断巩固,稳产保供能力进一步增强,优势特色农业产值占比达到75.2%。同时,以农业为基础,培育了“农业+教育”“农业+文创”“农业+旅游”“农业+互联网”“农业+康养”“农业+生物科技”等多种新兴业态。打造了萧山本味、千岛农品等一批区域公共品牌。西湖龙井品牌价值达到74.03亿元,连续多年列全国茶叶区域公共品牌第一位。

(3)农民收入大幅提升2020年杭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00元,是2003年的6.75倍、全省的1.21倍、全国的2.26倍。杭州城乡居民收入比1.77∶1,低于全省1.96∶1、全国2.56∶1,城乡均衡性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全市1922个行政村去年全部实现“3020”目标,2021年90%以上将实现“5030”目标。

(4)乡风文明有效加强全市185个历史文化村落全部列入保护名录,打造了23个“杭派民居”,累计建成1939个文化礼堂,建成县级以上文明村1667家、文明镇(乡)97家。

(5)乡村治理四治融合推动市域社会治理“六和塔”工作体系向乡村延伸,杭州乡村数智平台正式上线,初步形成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目前,全市有404个村列入全省乡村善治示范村,有270个村创建为省级民主法治村,建成村级公共法律服务站点2015个。

(6)民生服务优质共享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9.43%,养老保险参保率96.5%,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最高1102元/月,全面消除了家庭人均收入1万元以下现象。城乡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全覆盖,全市农村幼儿园参与城乡互助共同体学校比例99.6%,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面达95%。

2.对策措施

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杭州农业农村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杭州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部署,放大省会城市优势,锚定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跑道,深入实施党建领富、产业致富、城镇聚富、数智创富、改革促富、民生惠富、美丽共富“七大行动”,进一步提升变革创新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要素保障能力,全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杭州乡村振兴样板。到2025年,力争实现“一个率先”,即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建成乡村振兴示范市;“两个倍增”,即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从最低30万元增加到80万元、经营性收入从最低20万元增加到50万元;“三个高于”,即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速高于农民收入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7万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7以内;“四个全覆盖”,即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农业社会化服务全覆盖、乡村数智治理全覆盖、优质公共服务全覆盖。

(1)实施党建领富行动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政治保障。持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建设,推进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的党建联盟建设。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农民主体、四治融合、整体智治”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实施“乡村记忆”工程,讲好农耕文化故事,发挥文化为乡村富裕塑形铸魂赋能作用。

(2)实施产业致富行动立足杭州全市域,优化农业产业规划布局,统筹谋划一二三产业整体发展。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强镇、强村、强企,在做强现代农、林、牧、渔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同时,积极培育休闲旅游、康养运动、电商物流、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等新兴产业。建立健全乡村产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物流体系、要素体系、平台体系、产业组织体系,大力扶持平台企业、总部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深入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加强与国家、省级科研院校合作,组建创新联盟,在种子、种苗、种群上加大引进、投资、创新力度,发展都市农业、订单农业、生物农业等优质高效农业。

(3)实施城镇聚富行动按照“田园城市、精明增长、职住平衡”要求,统筹安排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加强城乡现代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公共中心、交通枢纽集聚能力。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和管养,符合通车条件的较大自然村客运通达率100%。推进以县城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培育现代化小城市。引导产业、项目更多投向城镇,引导农村转移人口向城镇集聚,到2025年城镇化率为85%。

(4)实施数智创富行动全面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农村地区光纤网、物流网等基础建设和数字化智能改造,重点布局5G基站、农业物联网、智慧农业感知系统等设施。启动“数字乡村景秀计划”,加快多跨场景开发应用,推进乡村产业、乡村治理、乡村服务、乡村生活数字化转型,建成数字样板镇(村)500个、数字农业工厂(园区)50个、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200个。探索乡村“慢生活+工作室+互联网+新产业”共生模式,打造未来乡村100个以上。

(5)实施改革促富行动实施乡村集成改革,争取更多国家级、省级试点落地。围绕缩小“三大差距”,创新先富带后富机制,推进农民权益价值实现改革、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集成改革、流域共建共保共享改革等。建立城乡资源要素数据平台,推动实现精准对接。深化区县(市)协作、联乡结村、结对帮扶等机制,推广大下姜联合体、整乡镇农业产业发展、农创联盟等共富模式。打造共富村200个、共富带50条、共富联合体25个。

(6)实施民生惠富行动坚持“民呼我为”,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推进教育下乡、医疗下乡,建立市域新型教育共同体,深化城乡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同标同质。强化兜底保障功能,实现低保标准、低边认定标准、低边生活补助和价格补贴标准、孤儿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补贴标准全市域统一。坚持普惠养老和互助养老结合,加快建设“老年友好型”村庄,项目化推进居家照料、上门巡诊、康复护理、送餐助餐、理发助浴、家庭设施适老化改造等服务。在全市范围建设康养联合体100个。

(7)实施美丽共富行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污水、垃圾、厕所“三大革命”。深入推进新一轮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守护好乡村自然底色,保持原有肌理,传承老的味道,赋予新的功能。加强乡村风貌管控,把现代美学理念与乡村原生态结合起来,加大对乡村古建筑保护和乡愁文化的传承力度,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到2025年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探索开展GEP核算,推进“两山银行”建设,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农村地区先行。

猜你喜欢
共富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一图读懂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
拱墅区大关街道:“同心共富四会联盟”成立
拱墅区大关街道:“同心共富四会联盟”成立
凝聚共富力量 谱写发展新篇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