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就是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学生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写作是学生对其所学语文知识与语文技能的表现与综合运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学生思维语言能力以及其学习语文知识的水平和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前语文教学的发展,无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就是在为之后的写作能力做铺垫,打基础,不仅需要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表达所感,还要其能够产生对作文写作的热爱之情,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升写作能力。
一、加强学生兴趣的培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爱玩的心理还是很强烈的,想要让他们主动的喜欢上一件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他们的兴趣。在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时候也是同样的道理,老师通过一些活动的组织等,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兴趣的范围之内,只要他们对写作产生了兴趣,那老师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只剩下引导了,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老师可以简单地创设一些生活的情境,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生活,从而激发创作的灵感等。学生只有用心体会了生活,产生想要表达尽情的欲望,才能够写出真实的、优秀的作文来。
二、以精彩文段为教学资料
以字、词、句的积累为作文教学的基础,达到有效开展小学作文教学活动的目的,教师应首先充分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促进作文教学的层次化推进。一般来说,学生的写作能力来源于广泛的阅读,在小学语文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接触最多的阅读内容即是课文。但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倾向于将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分开,课文教学重在文本理解,而作文教学则只能以技巧、套路为基础。这种最界限过于清晰的教学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的计划实施度,但其本质上并未能有效实现教学目的,因此,从另一个角度看,该教学模式仍处于低效阶段。在小学生接触各类型作文之始,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文资源见缝插针地开展作文教学。
三、积累写作素材
针对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写作内容不具体,不生动。那么要想把作文写具体,就离不开语言文字的积累。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搜集和积累作文素材,让学生从生活中选择和分析素材,再进行有效创作。这样学生自己亲眼所看、所闻、所想的内空丰富了,经历过的事情渐渐多了,拥有了良好的积累素材的方法和习惯,作文时自然就得心应手。然而,在小学作文课上,教师除教学生获得得足够的素材外,还要让学生养成主动选择和分析有用素材的习惯。持续实践和体验是学生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最有效的途径。
四、坚持写日记、写好日记
日记记录是我们一天中所见、所闻、所听、所想。因为它充当着备忘录的内在功能,可以及时地归纳我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体会,有助于学生的语文进步,同时还能够极大地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学习之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生活是精彩的万花筒,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储存地,其中有很多精彩的写作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化整为零的回忆方式,将一天的实践分成几个时间段,选取有深刻内涵的事件,抓住生活与学习的精彩内空,最后加以对比,挑选其中最好的材料,写进日记里,而不是将所有流水过程写成日记。只有持之以恒地写好日记,才能锻炼写作能力。
五、鼓励创作,积极交流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应努力找出其中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提出稍高一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加强生与生之间作文的交流就是开辟学生订合同感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学生的表现欲望得到极大程度的激发。
总而言之,根据我们的作文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我们能够很好地、持之以恒地做到对学生多角度的观察能力、多途径的积累能力、多方面的说话能力和靈活运用能力的培养,不断地让更多基础的东西充实到小学的作文材料仓库里,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和作文综合素质在多写多练中感悟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才能为下笔有神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有效推进我们小学写作能力的提高与改进。
参考文献
[1]王康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6,8
[2],何燕,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J].教师,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