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萍 任旭 麻伟
(1.西安济仁医院超声科,陕西 西安 710300;2.鄠邑区中医医院超声科,陕西 西安 710300;3.西安济仁医院影像科,陕西 西安 710300)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肝脏疾病发生率不断上升。目前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检查肝脏疾病的手段为常规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脏的血流信号进行显示,但由于常规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分辨率相对较低,对流速较低的血流敏感性差,造成漏诊或误诊的几率大。螺旋CT技术对血流信息及血管形态均有较好的显示作用,临床广泛应用于肿瘤疾病的诊断[1-3]。尤其是血流信号丰富的脏器的肿瘤诊断价值更高。对于肝脏局灶性结节临床临床诊断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热点。本方案对比分析常规超声与16排螺旋CT在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诊断鉴别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经活检穿刺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及16排螺旋CT检查及手术治疗。其中男58例,女22例,年龄34~65岁,平均(55.84±8.63)岁,体质量指数21.91~24.81kg/m2,平均(24.64±3.58)kg/m2。纳入、排除标准见相关文献[4]。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及16排螺旋CT检查。(1)常规超声检查方法:采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检查,探头频率设置2~6MHZ,常规扫查详细记录病灶数量、大小尺寸、分布位置等信息。再经肘静脉注射造影剂,分布均匀后再次扫查病灶上述信息,换多普勒血流频谱观察血流情况。(2)16排螺旋CT检查方法:采用德国SIMEN生产的16排螺旋CT检查仪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患者进入检查室后,指导其处于仰卧位,安静等待1min,待呼吸平稳后开始检查。按照膈顶-骼索顺序扫查,各位面按先轴后斜的位置扫查,最后行肝区位置扫描。再以3ml每秒的速度经静脉注射造影剂碘海醇80ml。待显影剂分布均匀后,设置管电压为110kv、电流120mA,检查矩阵512乘以512,层距、层厚均为10mm,按照1.5s/周的速度扫描120s。扫描结束获取图像经配套工作站处理。(3)观察指标及方法: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术前的常规超声检查、16排螺旋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采用四格表计算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病灶直径的检出率。a为:病理阳性结果&筛查方法检查阳性结果;b:理检查阴性结果&筛查方法阳性结果;C: 病理阳性结果&筛查方法阴性结果;d: 病理阴性性结果&筛查方法阴性结果。灵敏度=a/(a+c)、特异度=d/(b+d)、准确率=(a+c)/(a+b+c+d)。
2.1手术病理、常规超声、16排螺旋CT检查诊断肝癌情况 80例患者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肝癌者45例,肝脏局灶性结节35例。常规超声确诊肝癌38例,16排螺旋CT确诊肝癌44例,常规超声检出肝脏结节218处,16排螺旋CT检出肝脏结节肝脏结节259处。见表1。
表1 手术病理、常规超声、16排螺旋CT检查诊断肝癌情况
2.2常规超声和16排螺旋CT诊断肝癌诊断效能指标比较 四格表计算结果显示,16排螺旋CT诊断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常规超声诊断肝癌。见表2。
表2 常规超声和16排螺旋CT诊断肝癌诊断效能指标比较
2.3常规超声和16排螺旋CT检查不同尺寸肝脏局灶性结节检出率比较 16排螺旋CT检出1cm以下肝脏结节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P<0.05),其它尺寸结节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率较为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常规超声和16排螺旋CT检查不同尺寸肝脏局灶性结节检出率比较
肝癌与肝脏局灶性病变在病理上均划分为肝脏肿瘤。肝癌是指肝脏的健康小叶结构遭到破坏,病灶位置具有丰富的血流供肿瘤细胞不断增殖,形成假包膜[5]。肝癌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分属临床的肝脏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6]。如何鉴别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是临床治疗的基础。影像学手段是非创伤鉴别肝脏肿瘤良恶性的主要手段。超声是目前临床触诊肝脏疾病最为常用的方法。由于超声设备易得、无辐射,操作简单,快捷,在诊断肝脏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7]。但超声诊断仪的图像分辨率较低,尤其是对于血流的显影清晰度差。随着医疗影响设备的不断发展,CT技术的不断提升,多排螺旋CT是指具有多排的探测器、球管,一次曝光即可一次性获得多个层面的图像数据成像结果[8-9]。尤其使其造影检查中,造影剂中的微小气泡可增强血流信号的显示,提升血流信号的清晰度。这对于鉴别肝实质性病变更具优势[10]。16排螺旋CT是国内大多数中大型医院所配置的仪器,其相对于常规超声,在显示肝脏占位性病变组织的血流信号方面更具优势。
本方案对比分析了常规超声与16排螺旋CT检查诊断肝脏恶性肿瘤和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效能。结果显示,肝脏占位性病变恶性肿瘤率为56.25%,属于较高的水平。常规超声确诊肝癌符合率为84.44%(38/45),16排螺旋CT确诊肝癌符合率为97.78%(44/45)例,常规超声诊断符合率明显低于16排螺旋CT诊断符合率。常规超声检出肝脏结节218处,16排螺旋CT检出肝脏结节肝脏结节259处。常规超声肝脏结节检出率明显低于16排螺旋CT。四格表计算结果显示,6排螺旋CT诊断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常规超声诊断。16排螺旋CT检出1cm以下肝脏结节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其它尺寸结节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率较为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上数据说明16排螺旋CT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价值较常规超声明显高。螺旋CT增强扫描时,造影剂中的微小气泡对于血流信号的显示具有较强的增强作用,可清晰显示肝脏病灶及其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从而明确其病变性质。常规超声在结节性病灶的检出率方面,对于小于1cm的微小病灶检出率较低,主要是由于超声显像信号相对较弱,对微小增生病灶显示信号更弱,图像分辨率低,因此难以检出而出漏诊。16排螺旋CT多层成像,微小病变显像不易被遗漏,同时增强扫描时造影剂微小气泡可提升病灶与正常细胞之间的区分度,而对微小病灶也可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
综上所述,16排螺旋CT检查在肝脏恶性肿瘤及肝脏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常规超声,对于穿刺活检有占位性肝脏疾病患者,宜采用16排螺旋CT进一步确诊病情,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准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