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底内提升术植骨与否对同期植入种植体后上颌窦内成骨的疗效分析

2022-01-17 06:21刘鹏飞辛璐张波
贵州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窦底上颌植骨

刘鹏飞 辛璐 张波

(1.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口腔科,陕西 西安 710000;2.西安市阎良铁路医院口腔科,陕西 西安 710089)

上颌窦(maxillary sinus)为上颌骨体内的锥形空腔,窦壁为骨质,大部分为薄的密质骨板。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应用于当上颌后牙缺失后,上颌窦的底壁就会下降到缺失牙原来的牙根的位置,一旦种植就有可能穿透上颌窦壁,为了植入种植体[1-3],经常需要移植一些合成的骨的替代品将其提升到原先的位置,这样可以保证种植体在上颌骨中。本文现将上颌窦底内提升术植骨与否对同期植入种植体后上颌窦内成骨的疗效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所选60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来源于本院自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就诊患者。 纳入标准见相关文献[4-5]。根据植骨与否分为对照组(n=30)与研究组(n=30),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34-67)岁,平均年龄(44.78±4.34)岁。研究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32-66)岁,平均年龄(44.45±4.64)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采用韩国登腾Dentium种植系统及上颌窦底内提升工具及常规的手术器械。两组患者均给予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体植入。常规麻醉后,在术区牙槽嵴顶作为切口,剥离黏骨膜瓣,充分暴露牙槽嵴顶。采用球钻定位,使用2.2 mm直径的先峰钻备洞,直至深度距离上颌窦底1.5 mm,再逐渐扩孔到设计直径。采用骨挤压器从小号到大号植入种植窝,并沿着种植体植入方向轻微敲击。对照组:不给予植骨,直接以骨挤压器推挤窦底的骨板及相邻窦膜,将骨移植物逐渐顶入到所需要的高度。研究组:给予植骨。在预备的孔洞内,置入BIOSS到底,再采用骨挤压器压紧到顶,直至所需要的高度。将其高度控制在3~5 mm,并同期植入种植体,最后缝合黏骨膜。术后两组患者均口服抗生素3 d,禁用吸管,2周后拆线。观察标准:种植修复1年后的种植体存留率。修复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种植体稳定性、窦底新骨形成高度,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剩余骨高度、提升高度。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种植修复1年后的种植体存留率 研究组患者的种植修复1年后的种植体存留率为96.67%,对照组为9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种植修复1年后的种植体存留率(%)

2.2两组患者不同修复时间的种植体稳定性比较 研究组患者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种植体稳定性与对照组不同时间相应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修复时间的种植体稳定性比较

2.3两组患者不同修复时间的窦底吸收新骨形成高度 修复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研究组患者的窦底新骨形成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应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同修复时间的窦底吸收新骨形成高度

2.4两组患者剩余骨高度、提升高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剩余骨高度低于对照组相应指标,提升高度高于对照组的提升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剩余骨高度、提升高度比较

3 讨 论

上颌区牙常常由于骨量不足导致常规种植体植入受限,进而影响了患者修复[6]。为了有效解决解剖因素的问题,临床已提出采用不同的上颌窦底提升术治疗[7]。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具有创伤性小,较修复时间短,手术费用低,容易被患者所接受。采用该手术治疗时,应严格控制适应症,在熟练各项操作技巧的条件下,上颌窦底内提升术是临床具有较高可行性的治疗方法[8]。然而,临床对于上颌窦底内提升术中是否植骨存在一定的争议性。上颌窦底剩余骨高度不足时,种植体取得成功的关键为是否能够获得良好初期稳定性,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多适用于上颌植入区骨质高度5~8 mm的患者,容易取得较好的稳定性[9]。

此次通过研究发现:上颌窦底提升植入骨移植材料与不植骨相比,并不能显著的提高种植体的存留率,表明无论植骨与否,都有着较高种植体存留率。但与严格把握适应症密不可分,不仅将上颌植入区骨质高度控制在5 mm,同时术中仔细探查保窦底无穿孔或者探及冲顶到窦腔内部分牙槽骨。口腔种植体称为人工牙根,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将其植入人体缺牙部位的上下颌骨内,待其手术伤口愈合后,在其上部安装修复假牙的装置。此次数据调查还显示:研究组患者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种植体稳定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表明对于术区骨质高度符合者,术中无需植骨,同期种植体植入,也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但两组患者的窦底吸收新骨形成高度、剩余骨高度、提升高度有显著差异,可能由于上颌窦底粘膜含有间质充质细胞与具有成骨作用的细胞,窦底提升后可促进新骨的形成。其次是种植体顶部支撑上颌窦底粘膜所形成的空间内有血凝块,而这些血凝块逐渐被骨组织所替代,促进了新骨的形成。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术前应分析上颌窦情况,了解上颌窦解剖结构、窦底的高度、上颌窦有无突变等,进而增加手术成功几率。可通过术中肉眼观察及鼓气检查等,来判断是否穿孔。若发现穿孔,应采用胶原膜覆盖后才可完成种植手术,可促进窦底黏膜的愈合。上颌窦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在临床上普遍的开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一改上颌后牙区曾经是种植的禁区的历史,为种植手术在上颌后牙区的顺利开展去除了障碍。

综上所述,上颌后牙缺失患者采用上颌窦底内提升术与同期植入种植体联合治疗后,是否植骨对种植体留存率、稳定性影响不大;相比不植骨,植骨后可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剩余骨高度、提升高度,促进窦底吸收新骨的形成,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窦底上颌植骨
关于上颌窦底提升术骨增量策略的研究进展
上颌窦底黏膜在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窦底空间成骨中的作用
穿牙槽嵴顶四周剥离上颌窦底提升术1例报道
内窥镜辅助疑难上颌窦底提升术病例1 例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多孔钽棒联合植骨治疗成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右侧上颌第一前磨牙三根管1例
玻璃纤维桩在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生物力学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