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博宁
近日,一项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发表的论文显示,婴儿粪便中的微塑料含量是成人的10到20倍,啃咬玩具、纺织品,使用塑料餐具等一系列习惯都会使婴儿比成人摄入更多的微塑料。相关报道一出,立刻引起了年轻父母们的忧虑,这个微塑料究竟有多大危害?在塑料制品遍布生活各个角落的当下,怎样保护我们和下一代的身体不受到微塑料的伤害?实际上,全球对于微塑料危害的关注也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但是由于塑料制品指数级的增长,微塑料正在迅速遍布人类的生活空间。可以说微塑料在胎盘中出现,在婴儿体内富集,并不在意料之外。近年来,科学家们开足马力,在全方位开展了相关研究,很多国家也针对微塑料出台了限制政策,然而对于微塑料的认识和整治,只能说是刚刚起步。
2004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汤普森团队首次提出微塑料概念,指那些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在这些微塑料中,有大量颗粒可以达到微米甚至纳米级,虽然肉眼看不到,但它们能随着海洋四处散播,进入生物体内,被比作海洋中的PM2.5。众所周知,塑料引起的白色污染属于当下最棘手的环境问题之一,吞食塑料垃圾惨死的动物照片正越发频繁地出现在媒体上,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比起这些触目惊心、看得见的威胁,微塑料因为不容易被发现、检测,造成的破坏更隐蔽,更容易被忽视。
那么微塑料对人体的直接伤害有多大?这是大家关心的焦点。目前科学家们提出了几种理论:当微塑料的直径小到能混进细胞、组织,便会类似于空气中的PM2.5和PM10,成为一种外来毒素,刺激人体发生炎症甚至诱发癌症。同时它不断沉积在器官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可损害器官的功能。由于微塑料的化学特性,它可能还会招揽其他高毒性的污染物抱团,成为运输车,使人和动物摄入更多的污染物。此外,塑料厂商在制造过程中往往还加入增塑剂、稳定剂、染料等物质,根据品质的不同这些化合物也存在大小不一的毒性,会随着微塑料混入人体产生危害。由于对微塑料毒性的研究起步时间还不长,标准不一,关于它在人体中停留的时间长度、颗粒数量的统计、毒性的大小还没有统一共识。但现有的一些研究结果已经告诉我们,有小部分微塑料可以穿过肺和肠的上皮屏障,并且颗粒越小,穿过效率越高。由于塑料制品的遍布,哪怕塑料本身有化学惰性,并且只是小比例被吸收,现代人终生累积下来的影响仍然需要得到重视。
与对人体的直接危害相比,微塑料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更为严重,而这种影响经过时间的发酵迟早会反噬到我们的生活中。科学家们发现,在污水中微塑料会成为致病菌的温床,这些细菌在大量复制时会互相交换DNA,也就是传播对抗生素的耐药经验,使得我们的抗生素更快失去药效。在海洋中,微塑料进一步减少了浮游生物的数量,这些浮游生物作为海洋食物链的低端,对上层鱼类的物种多样性影响深远。不断涌现的证据表明,从深达千米的海底到陆地上的家禽体内,微塑料已经无处不在。以往我们认为塑料排向海洋,海洋的广阔可以为陆地缓解压力,而如今从海洋吹回来的微塑料数量很可能比我们排进去的更多,反噬已经发生。
在2015年的第二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微塑料污染被盖章成为与全球气候变化、臭氧耗竭等同等重要的环境问题。微塑料的来源繁杂,除了我们常常提起的塑料带、外卖盒,还有清洁用品、人工合成衣物、油漆、轮胎,等等。牙膏、洗面奶中的微珠,洗衣时掉落的聚酯纤维,开车时轮胎磨损释放的微粒,这些难以注意的日常细节却都是微塑料的产出大户。2016年,联合国环境署发布了关于海洋微塑料污染的全球评估报告,敦促沿海国家尽快加强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法规制定。2017年,首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开办,呼吁各国减少微塑料污染。近几年已有多个国家出台法案,禁止在个护产品中使用塑料微珠。在我国,国家发改委于2019年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规定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用品,到2020年12月31日禁止生产,到2022年12月31日禁止销售。
尽管对微塑料的管控已被各国提上日程,但想从根源解决问题恐怕还需要旷日持久的努力。当下全球每年制造4亿吨塑料,预计三十年后将达到8亿吨。即使我们不再产出新的白色污染,目前在环境中仍遗留高达50亿吨的塑料垃圾,它们源源不断地释放微塑料,如同蒲公英播种一样,将子孙后代送回到人类身边。
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注意什么呢?除了老生常谈的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支持可回收材质,我们还可以注意塑料的一些使用细节。比如在母婴使用时,避免加热塑料制品,可以有效减少微塑料的释放;尽量使用玻璃杯、瓷碗盛放饮用水和食物;多选择天然材质的面料,减少洗涤聚酯纤维衣物的次数等。
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可能有所减弱,毕竟只有把今天过好才有精力去解决未来的麻烦。然而如何平衡发展和环保,是每个国家乃至每位地球居民的终身课题。尤其面对微塑料这种潜移默化的污染,除了政府出台强制政策,还需要每个人的关注、理解与参与,才能让我們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共赢。
仰望宇宙的无垠,慨叹生命的绚烂,在智慧之诗中品味科学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