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活化石:智化寺京音乐

2022-01-17 13:27付顺利
北京纪事 2022年1期
关键词:曲牌寺院乐器

付顺利

云锣

智化寺京音乐,北京市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智化寺京音乐源于唐宋的宫廷音乐,自1446年由明代宫廷传入智化寺后,一直按照口传心授方法代代相传,迄今已有560年的历史。智化寺京音乐有着保守严格的传承训练方式,艺僧们一般要先学乐谱,后学乐器,7年后方可出师,至今已传承27代,从未中断。

智化寺京音乐是中国现有古乐中唯一按代传承而沿承至今,并保存完好的乐种,有“中国音乐活化石”的美誉。其特点是以吹管乐器为主奏乐器,辅以云锣、鼓、磬等打击乐器,曲调古朴典雅、悠扬深沉,并采用中国传统工尺谱来记谱。 2006年5月20日,智化寺京音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Ⅱ-65。

北京智化寺始建于明代正统九年(1444年),英宗赐名“智化禅寺”,意思是“以佛的智慧渡化人”,初为明英宗时期司礼太监王振“舍宅为寺”所建的寺院。正统十一年(1446年),王振擅将部分宫廷音乐移入寺院并组建乐队,用于寺院佛事和一些民间活动,自此智化寺音乐开始传承。 明清之际,佛曲日益深入民间,大的寺院广开庙会,并有专门从事音乐演奏的僧人。智化寺音乐古朴典雅,每逢皇族或大京官去世,皇室往往要“赐经一棚”或“焰口一台”,请智化寺艺僧做佛事,这使得智化寺音乐名噪一时。

清乾隆八年(1743年),御史沈廷芳请命捣毁智化寺精忠祠,智化寺自此便开始走向衰败。清末民国初,外患内乱使清室动摇,民不聊生,致使智化寺在上层社会的佛事应酬大为减少,不得已有时也为平民百姓应酬一些小规模佛事,所得供养十分微薄。清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智化寺音乐向外传授到天仙庵,后又分别传授到成寿寺、水月庵、地藏寺、夕照寺、关帝庙、火神庙等十余座寺院庙宇,进而传播到北京周边地区,智化寺音乐因而成为北方佛曲的代表,被时人冠称为“京音乐”。

寺庙中至今保存有明确纪年的工尺谱本,最早的一本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由第15代艺僧永乾抄录完成。音乐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其音乐具有佛教音乐特有的远、虚、淡、静的意境。曲体结构庞大、规范,演奏技法丰富。

智化寺音乐曲牌名称古朴雅致,有的与昆曲同名,甚至早于昆曲;有的与唐代教坊曲、法曲相同,如《望江南》等;有的与宋词词牌相同,如《好事近》等。据专家研究,这些音乐曲牌与古代的诗词格律有密切的传承关系。在演奏翻调的方式上,智化寺音乐又保留了唐宋以来的燕乐中鼓吹教坊的一部分。可见,它在曲目、乐器、宫调、演奏方法等许多方面保存了宋、明旧制。

据寺中所存工尺谱统计,各类曲目两百余首,曲牌分“只曲”“套曲”两大类。其用于佛教法事活动的音乐主要包括禅门(声乐)、音乐门(管乐)、法器(打击乐)三部分。白天佛事所用曲目多为《中堂曲》,一般由七八个曲牌相连,曲牌有《昼锦堂》《金五山》《锦堂月》等;晚间“放焰口”时所用曲目为《料峭》,通常由十多个曲牌联成,如《好事近》《千秋岁》等。

演奏中所用乐器较为丰富,一类是吹奏乐器,主要有管、笙、笛,一类为击奏乐器,有云锣、鼓、铛子、钹、铙等。乐队编制为九人十四件乐器。有些方面,与民间一般乐器不同。如笙,民间一般为十三簧,而智化寺为十七全簧。笛的音调也比一般笛子偏高。京音乐的主奏乐器管子比民间所用的管子多一孔,民间一般八孔,智化寺则为九孔(前七孔,后两孔)。

智化寺京音乐中的十七簧笙融合乐队音色、连接乐句,并带有长吹嘴,在外形、管序、音位方面沿袭唐宋旧制。云锣包括十面小锣,大小相同,因薄厚不同而有不同音高。敲击时音色清亮,起加强节奏感的作用。京音乐所用鼓为堂鼓,演出时,以腰部铜环悬于架上,用一对木槌敲击,起稳定节奏的作用。

智化寺京音乐的传统曲目有《喜秋风》《拿天鹅》《清江引》《梅花引》《小华严》《醉翁子》等。按代传承的演奏艺僧在几百年的传承中,始终保持高要求,忠实地再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风貌,并未随意增删变化。也正是这样,才将其具有特色的樂器、曲牌和词牌完整地再现。音乐家杨荫浏先生将谱本和寺院艺僧所吹奏的音乐对比后,发现几百年音乐保持完整,未曾改变。

智化寺26代老艺僧大都过世,健在的本兴、福广又都年事已高,27代传人在技术上亟待提高。当前社会的巨大变化使智化寺京音乐的发展举步维艰。近两年,在多方努力下,及时录制了现存的45首乐曲。但是,智化寺京音乐传人在数目上还十分缺乏,乐队不能达到原有的规模,音色和内容上层次单一,远不能表现原有古乐的风采。 智化寺京音乐仍然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进一步抢救、保护。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智化寺京音乐逐渐被音乐学界所认识并关注。最早是新中国第一代民族音乐理论家杨萌浏、潘怀素、查阜西等,对智化寺京音乐展开了调查研究。在此之后,田青、袁静芳、张振涛、项阳等音乐学者也发表了诸多有关智化寺京音乐的研究文章。

从20世纪80年代起,政府、音乐界人士和佛教界人士多方努力下,及时录制了现存的40余首乐曲,并以智化寺的京音乐为基础,组成北京佛教音乐团,多次赴国外访问演出。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北京文博交流馆(北京市智化寺管理处)获得兴国山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从2004年开始,智化寺在寺内设立专区,每日进行四场免费演出。演出的曲目有:《小华严》《梅花引》《三皈赞》《山荆子》《好事近》《清江引》《喜秋风》《金五山》《醉翁子》《五声佛》十首,演奏内容是从39首传统音乐中挑选的曲牌,都是传统曲目。每场演奏时间为15分钟。地点在智化门。除每天定时定点的演出,智化寺京音乐也经常受邀参加社会公益演出。

智化寺京音乐十七簧笙及其管序、谱字、音高图。笙融合乐队音色、连接乐句。智化寺通常使用十七簧笙,并带有长吹嘴,在外形、管序、音位方面沿袭唐宋旧制

猜你喜欢
曲牌寺院乐器
学乐器
清代曲牌体红楼戏与经典戏曲之“互文性”研究
曲牌性视角下的器乐曲《海青》
Fantasy and reality
乐器
【曲牌园地】
敦煌文本P.T.993吐蕃寺院稽考
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