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黄冈依据自身的资源特色和文化特色,大力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用乡村的自然田园风光、民俗文化等作为旅游吸引物来吸引游客的一种旅游形式,因此,近几年来旅游消费者需求不断增加。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本市乡村旅游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黄冈市;开发现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第一章 乡村旅游的基本内涵
1.1乡村旅游的概念
所谓乡村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和自然环境中的旅游活动的总和,以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农村聚落、乡村名为吸引物,通过科学规划、设计与开发,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的一种新的旅游经营活动。现如今我国各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目前中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人名币,占全国出游总量的三分之一。中国乡村旅游在旅游业中迈出了很大的一步,成为中国农村脱贫攻坚的一个突破点。
1.2乡村旅游的特点
乡村旅游是一个受我们人控制的半自然半人工的微型生态系统,在这个微型生态系统中,它既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同时呢,既有农业资源,又有文化资源。人们旅游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可以在工作日进行,而且乡村旅游者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农村文化等资源,使得乡村旅游会对当地产生一些经济影响,如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给衰弱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等等。
第二章 黄冈乡村旅游开发现状
2.1黄冈乡村旅游的基本情况
湖北省的黄冈市,是一座知名城市,但在这么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作为湖北省的第一农业大市,农业收入却非常低,主要原因,还是由于黄冈地形的阻扰,不仅仅使得农业很难大面积生产,而且还阻碍了黄冈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2018年,黄冈实现全市乡村旅游接待人数1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0多亿元,乡村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超过10万人,带动间接就业人数30万余人。黄冈市在这股新兴的浪潮中,善于积极的利用自身优势,加快经济发展。但总体上黄冈乡村旅游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能适应乡村旅游发展的需要,无论是居民还是基础设施情况都比较差,难以吸引游客前来参观。
2.2黄冈乡村旅游资源分析
2.2.1黄冈的人文资源
有一句俗话说的好 :“唯楚有才,鄂东为最”,这表明了鄂东黄冈地区有许多名人,据统计,黄冈诞生了1600多位名人。比如说,团风县的李四光为我国创造了地质力学,而同县王亚南是《资本论》中文翻译者,他还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成就;北宋英山县人毕升在古时候,首次发明活字印刷术,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红安县的程颐、程颢,创立了“程朱理学”;我国古代著名大诗人苏轼当年被贬于黄州时,在此创作《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等等文学名篇,为后人千古传诵;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书中的许多地名、风俗等故事都源自于蕲春县;明代文学家吴承恩曾在蕲州荆王府任职;浠水县巴河镇望天湖旁的著名爱国诗人学者、民主斗士闻一多先生,他创作的《七子之歌》经久不衰;除此之外,麻城县的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也是我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诸如此类,黄冈市乡村的人文资源及其丰富、数不胜数,使我国文化交流在中内外能续写的更加壮丽。
2.2.2.黄冈的红色文化资源。
黄冈地区不仅仅有音乐文化、戏曲文化、医药文化,还有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特色品牌。以黄冈为中心,作为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的大别山革命老区。 俗称“大别山红旗不倒”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在这里发生了许多战争,如“黄麻起义”、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新四军中原突围、渡江战役第二战场等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这这个历史革命事件中,诞生了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三名中共一大代表。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做红色文化的接班人。
第三章 黄冈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存在问题
3.1.黄冈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停滞不前
黄冈市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经济发展状况在全国地级市收入平均是普遍偏低的,据统计,黄冈市地区GDP总值是1720亿元,每年人均增长是9.4%。黄冈市政府整体水平对乡村旅游业的支持和资金投入可能会有所限制,并且因为黄冈市经济整体水平较低,在游客吸引力和投资吸引力较差的情况下,对于这种新型第三产业发展有先天不足的情况。
3.2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不足
黄冈市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第一是因为政府支持扶持力度较小,第二是整体产业发展程度还较低,因此许多基础设施并不完善;此外, 在人们从事生态休闲农业旅游时,大多数以个体经营为主,而资本经营较少,他们的发展能力不足最后导致农业生态基础设施各自发展的,水平程度不一致,但总体都比较落后。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5.1旅游行业体制机制需要完善
改变资源雷同与项目雷同,黄冈与周围县市存在着资源重复雷同,使得人们视觉体验上单一、枯燥、无聊。在这种情况下,黄冈市政府应该统筹区域,全方面协调发展,适当利用各地特色,均衡发展,这样既可以提升黄冈整体旅游品牌,也可以带来更多的增益效果。
5.2潜力巨大的旅游市场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人口也在不断的增加,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日趋恶化,使得大多数的城市居民到郊外鄉村旅游的愿望更为强烈。加之城市居民收入越来越多,人们的休假时间增多,交通条件改善,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这都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基础,也为发展乡村提供了市场。
参考文献
[1]林璧属,张希,赵韶 芬,等. 武夷山封闭式管理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研究[J].旅 游学刊,2006,21(7)
[2]黄冈市政府文件
[3]何东进,洪伟,胡海清,等. 武夷山风景名 胜区景观空间格局变化及其干扰效应模拟[J] . 生态学报,2004,24(8)
[4]林辉,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需求[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82-84
[5]全颖若.旅游地形象定位及形象口号设计的要求[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报,2003(1);45-47
[6]乔海燕,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浙江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J]中国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7]李勇.百年中国文化研究特点评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9(6);45-47
[8]柯珍堂·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与“三农”问题关系探讨[J]·生态经济·2010(1);114-117
作者简介:汪金(1998-)女,汉,籍贯 湖北黄冈,学历 全日制本科,单位 湖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