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一瑶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愈加广泛,在当前高校思政课中也开展信息化教学。科学、合理地使用信息化教育,可以促进高校思政课教育与教学技术的融合,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质量。运用案例分析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育技术与教学艺术融合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要实现二者的融合,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资源、加强师生交流、优化教学评价,这样才能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 键 词] 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育技术;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3-0124-03
当前,信息化在各个行业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趋势,得到国家的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提到,要建立网络化、数字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构造学习型社会。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仅仅局限于课堂中,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教学资源分享在网络上,实现教育最大化。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实现信息化教育技术与教学艺术的融合,既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又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一、思政课信息化教育技术与教学艺术概述
(一)教育技术
2012年,我国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要进行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并且要将两者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程度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目标之一。信息化教育技术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资源、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科学管理和评价,使教学体系更符合信息化要求。例如微课、慕课教学模式,智慧树、QQ直播等教学平台,为思政教学开辟了新的教学课堂,为实现思政课与信息技术融合提供了理論指导。
(二)教学艺术
教育信息化改革并不仅仅是在物质层面进行变革,必然会影响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理念等,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教学艺术已经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教学艺术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技能技巧,根据教学规律进行具有艺术审美的教学实践活动。思政教学艺术在这里是指教师和学生通过不同的教学技巧或艺术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作活动。教学艺术是以教学实际为基础,以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为依据,具有实践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思政课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要实现培养时代新人目标。
二、信息化教育技术与教学艺术融合对思政课程的作用
(一)有助于高校思政课堂形成新形态
在传统高校思政教学中都是以教师为核心,教师通过课堂讲授知识的方式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信息化教育技术和教学艺术在高校思政课堂内应用,可以丰富教学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提高教学效率。也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不同需求,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样,知识点形象、直观,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程的热爱,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信息化教育技术与教学艺术的融合,可以改变学生被动局面,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点变为质疑知识,主动去挖掘知识点。从教学技术来看,可以实现全方位交流,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等,确保思政课教学质量。从教学艺术角度来看,高校思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职业发展规划、所学专业等,引导学生采取不同艺术样式表达思政课程教材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进行融合,加深思政课程与不同专业的融合,使学生在不断思考探索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思政知识点。以学生问题为教学导向开展交互式、体验式、探究式多种教学形式,形成思政教学新模式。
(二)有助于创新思政教学方式
思政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作为基础,信息化教育技术与教学艺术的融合可以丰富教学资源,更新思政教师的教学理念。
通过信息化教育技术和多种教学艺术方式,可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将思政课教学知识点与多种艺术形式进行融合,鼓励学生通过自己擅长的方式学习思政知识,将所学知识进行演绎。可以改变学生对思政课程枯燥乏味的认识,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学习思政理论、认同思政理论,也可以让思政理论影响学生的言行。
学生在学习任何一门课程的初期,理论知识都会对其留下深刻印象,思政课程中有大量的理论知识,因此要加深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记忆。在传统高校思政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教师会采取灌输式教学,这会使学生不理解其理论内核,在内心并不完全理解思政课程理论。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在思政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为学生全面立体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内容展示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目的。
在高校思政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灵活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去挖掘素材,将教材中的内容通过多样化艺术手段进行展示,例如小组学习、讨论学习、作品展示等,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巩固学生教学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三、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育技术与教学艺术融合的建议
(一)更新教学理念
信息技术是教师教学过程的工具,也是教师构建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基础。在高校思政课堂中,要实现信息化教育技术与教学艺术的融合,思政教师需要通过现代化技术方式创设教学情境,通过PPT、微课、视频等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教学,还可以要求学生将信息技术手段参与到教学中,例如最新时政信息分享、主体讨论、才艺展示等,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兴趣,活跃教学气氛,通过二者之间的相互融合,扩大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化教学内容。
要实现高效思政课信息化教育技术与教学艺术之间的深度融合,思政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技术只是教学过程中的辅助工具,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信息化教育技术和教学艺术手段,让学生掌握更为丰富的学习工具,提升学生的探究欲望。信息化教育技术与教学艺术的融合并没有统一的方式,思政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在融合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高校思政课程的特点设计更加丰富多样、实用性更强的教学模式。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艺术形式,贴合学生需求,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现状,创造舒适、放松的教学环境。教师也应转变自身教育理念,敢于放手,要主动转变自身角色,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课堂的引导者,详细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更加合理的教学过程。
(二)丰富教学资源
信息化教育技术与教学艺术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突破教材限制,巩固原理知识。通过信息化教育技术可以不断拓展教学资源,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欲望,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优质课程资源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高校思政教师应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更新、丰富教学资源,积极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利用信息化技术在互联网中查找有关信息,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
在教学资源开发过程中,思政教师应具备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要意识到课程资源丰富性的重要性,课程资源开发要贴合课程需求、学生需求和教师教学需求,找到合适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资源运用过程中,思政教师要根据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融入教学过程中,提高课程资源与学生需求的匹配度。高校思政教师只有不断积累教学资源并且积极开发教学资源,才能提升教学能力,才能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相对应的教学资源,优化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师生交流
教育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学生随时随地学习,针对新时期高校思政教学中的复杂环境,不断推进信息化教育技术与教学艺术在教学方式上的深度融合,采取线上线下教学结合的新模式,加强师生沟通。教学方式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在两者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了保护学生的安全,各个高校普遍实施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线上教學的应用打破了时空限制实施课程教学。虽然各个高校在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中的方式不同,但是主要方式大致一样,可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在课前,教师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将此次课程所需要预习的资料、教师录制好的课程及其他教学材料上传至平台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时间安排预习或者开展自主学习。在课中,教师会通过线上教学平台通过直播的方式开展教学,师生可以隔空进行互动,可以进行实施交流。在课后,学生可以在线上平台将自己完成的作业和不懂的问题与老师进行沟通,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在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育技术与教学艺术融合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注意因地制宜,各个高校的管理方式、教学模式等存在不同,因此思政课教师应根据学校定位、学生实际水平、学校教育信息化技术水平等实施教学,控制好信息化教育技术与教学艺术之间的融合程度,不能为了一味追求信息化教育技术或者教学艺术采取不符合实际的教学,否则会导致学生对思政课堂难以理解。
其次,要坚持因时制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更新速度较快,这使得高校思政课程教学难度较大,思政教师应坚持学习,主动学习最新的教学艺术与教学技术。例如,特殊时期各个高校都实施线上教学,大多数教师从未接触过线上教学,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教师应积极学习,根据教学需求加强信息化技术学习。在恢复线下教学后,教师也不一定要完全放弃线上教学,而是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优势,确保教学效果最大化。
最后,要坚持因材施教,高校思政课对学生成长有重要影响,思政课程蕴含了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高校思政教师要在教学过程投入情感,根据学生实际开展教学,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获得学生尊重和认可。
(四)优化教学评价
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育技术与教学艺术在融合过程中必然需要调整教学评价,才能更好地对思政课效果进行评价,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在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中,教师往往将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评价的主要标准,检测方式主要是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未对学生学习过程、实践能力、表达能力等其他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更好地符合思政课信息化教育技术与教学艺术的融合要求,思政课堂应主动调整评价模式,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引导作用。要对学生的政治认同力、价值认同力、责任担当力等进行全面客观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功评价要包含学习过程、创新成果和考试成果等,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注重学习过程。
四、总结
在当前高校教育改革中,信息化教学是重要改革方向之一,为了更好地在思政教学中进行信息化教学,应注重信息化教育技术与教学艺术的融合,更好地发挥信息化教育技术和教学艺术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思政课信息化教育技术与教学艺术融合的必要性,提出二者融合建议,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资源、加强师生交流、优化教学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水平,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珊.高校艺术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以武汉大学艺术学院舞蹈课堂教学为例[J].戏友,2021(4):39-40.
[2]苏瑞浓,黄瑫.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研究:江门职业技术学院马院线上教学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1):131-133.
[3]张秀勤.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47):377-379.
[4]张坤晶.高校思政课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J].鄂州大学学报,2020,27(5):71-74.
[5]吴雪.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高度融合:原则、困境与路径[J].未来与发展,2020,44(2):96,104-107.
[6]莫亚辉.分析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J].通讯世界,2019,26(12):307-308.
[7]颜素元.论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J].法制与社会,2019(34):189-190.
[8]王丹.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问题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编辑 栗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