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专业建设,提升职业学校内涵建设水平

2022-01-15 14:43陈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3期
关键词:职业专业建设

陈超

[摘           要]  職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经济建设的实用型人才,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和保证。规范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学校抓内涵、提质量、上水平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是学校做大、做强、做优的基本途径。

[关    键   词]  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内涵建设;学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3-0172-03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开宗明义地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这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指导性文件。该文件的发布,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更是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职业教育迎来了新机遇,也驶上了改革、发展的快车道。

2021年4月12日至13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召开,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凸显了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对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学校内涵的发展,简而言之就是“软实力”,是在不扩大办学规模、数量的前提下,通过充分挖掘学校内部发展的潜力来实现教学质量、办学效益、学校品牌及影响力的整体提高,以达到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的目的。办学水平既包括师资水平和教学水平,又包括学校管理水平等其他要素。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生命线,职业教育定位的改变也需要学校练好内功,而且要持之以恒、勇于创新。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解决为什么教、为什么学的问题,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更是解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不单单是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的问题,说到底还需归结为学校专业建设的问题。高职院校“双高”建设和中职学校高水平建设,都离不开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

专业建设的规范是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效益、社会品牌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是抓内涵、提质增效的着力点和关键点,也是做大、做强、做优学校品牌行之有效的途径。职业院校可从以下几方面规范专业建设。

一、与时俱进,做好专业调研和论证

职业学校的办学功能以专业结构为基础和框架。专业设置及其结构要适应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要促进教育、人才、产业三大链的有机融合,使专业设置匹配产业发展。在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传承文化、创新技术、创业就业等方面,和区域行业企业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加强专业建设既需要学校高度重视,更需要发挥院系主体作用,要健全专业建设组织体系,认真研究国家、地方政策,结合地方产业需求做出人才需求调研、就业岗位调研、生源供给调研、同业竞争调研等,充分细致地开展专业的发展可行性论证,做到他无我有、他有我强、他强我新、他新我专,形成职业学校的优势发展、错位发展和差别化竞争。紧跟行业、企业发展趋势,及时拓展专业技能方向,坚持“宽口径、多方向”,增强核心竞争力,确保专业与市场的接轨,形成新的增长点。

二、引培并举,锤炼优质师资队伍

职业学校可以通过实施“素质提升计划”,提升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实施“双师培育计划”,培养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实施“结构优化计划”,健全教师职业发展体系;实施“管理创新计划”,创新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坚持“四有”标准,强化师德考评,建立师德师风、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等方面的教师素质提升机制。分类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统筹规划专业教师发展,搭建平台助力专业教师成长。

创新师资培养方式,以团队建设为抓手打造教学核心团队。(1)选拔具有开创性、拓展思维能力的教师担任专业带头人,打造职业学校的专业带头人、国家级/省级技术能手、行业企业专家为主体的领军团队,以保持专业的持续发展。(2)挑选骨干教师胜任学科课程标准制定、实训项目开发、培优带新等工作,通过实施讲好拿手课、主持拿手项目、参加拿手竞赛、打造拿手技术、联系拿手工匠、对接拿手企业的六个拿手工程,提升理论、科学、实践、专业建设、信息应用、服务社会的六种能力,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3)建立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采取“送出请进”的途径,加强专业教师对行业、企业新技术、新技能的学习及培训,通过观摩课、现场课、磨课等方式,优化教学理念,革新授课方式,多维度提升专业教师的育人素质。(4)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能力大赛。同时培养一支老中青搭配结构合理、德技双馨、信念坚定、乐岗敬业、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三、校企共建,打造产教融合新模式

职业学校的“硬实力”主要体现在招生规模、设备规模和校园校舍规模等方面,显然,“硬实力”的打造需要足够的财力投入。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设备更新换代快,要使职业学校的硬件水平与企业对接,确保课程的无缝对接,就需要职业院校积极地向企业借力。依托高质量的校企合作,校企融合发展,共建训练技能基地、传承技艺平台、工匠工作室等技能平台和新载体,实现资源共享,提升专业竞争力和吸引力。有能力的职业学校要按照共享资源、共育人才、共管过程、共担责任的理念,牵头组建区域性、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参加更高层级的职业教育教学联盟或职业教育集团,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共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共育科研成果,共同申报省、市技能大师工作室,不断探索产学结合、资源整合、文化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开展“订单培养”和“工学结合”一体化办学。

四、课岗赛证,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学校要创新德能双修、工学结合、课岗赛证融合的育人机制,充分发挥校企“双元”育人作用,校企共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专业群教学高地,重构专业课程体系,革新教材内容,优化课程资源;推行先进的教学策略,强化科学管理手段;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打好课堂主战场,全面推进教育和教学的项目化、案例化、情境化、模块化、任务化,加强教学的趣味性、实践性、有效性、针对性。把培养人才和企业用人需求、专业建设和产业发展、课程标准和岗位规范、教材建设和企业生产进行对接,深化改革教学的内容,科学、规范、动态地建立并优化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和学生评价体系。加强专业技能方向课程建设,融入企业先进技术、先进经验和岗位技能要求,实现毕业就是就业、上岗就是能手的教学目的。同时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规程与相应技能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调整教学进程,把备赛与教学并归合一。

五、智慧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

职业学校要重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积极引进5G网络,升级数字化教室设备设施、网络监控系统,优化数字化教学环境,升级校园网络安全中心和数据共享中心,建设数字化基础平台、信息化应用系统,开发教师精细化考核评价模块,实现管理的智能化,提升职业学校信息化的水平,形成集管理、教学和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智慧校园综合平台。要适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开发优质资源库、在线课程、虚拟仿真App、企业生产案例库,统筹教学业务,将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管理升级到“教学云平台”上,实现教学、学习、考试、互动、运维数字化,构建自主、泛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使用云计算平台和大数据业务,整合优化现有的OA、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管理功能,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升级云端平台技术,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和工作、学习、生活智慧化。同时也要提升管理者的信息化领导力,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学生信息化应用能力。

六、德技双馨,强化学生技术技能

牢固树立“能力为本、就业为先”的理念,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将学校教学标准和社会用人标准有机结合,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充分体现学校和企业融合、教学和岗位的融合。通过学校—校企双向互联、老师—工程师双导师、学生—工程师双身份、教学—生产双管理、理论—实践双交流、人才培养双把关方式进行育人活动。学生通过专业理论学习与专业技能实战,掌握适合岗位的专业理论、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和生产实操技能。企业真实的生产操作或案例走进了课堂,企业的工作规范、工艺流程、产品指标进入了校内实习车间,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生的实操能力得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得以养成,职业学校为国家建设零距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在校企融合中默默实现。同时各职业学校应积极推进“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制度。同一专业可对接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等级标准融会贯通,拓寬了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提升的道路。

七、匠心致远,重视技能大赛引领

俗话说:“普通高中看高考,职业教育看大赛。”技能大赛是职业学校形成品牌效应、塑造学校名片的需要。一所普普通通的职业学校,要想在短时间内让社会知晓、让行业知晓、让企业知晓,就要依托市级、省级、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这类平台,让选手在该类平台上同台竞技、技艺比拼、争金夺银。每届大赛,往往都会有“黑马”出现,也理所当然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成为同类院校学习和重点研究的焦点。大赛水平就是一个尺度,它测量的是职业学校所比拼的专业实力和水平,更是教育部门、人社部门等行政主管部门衡量和认定职业学校“国家级/省级/市级高水平专业”“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专业”“国家级/省级/市级骨干专业”“国家级/省级/市级品牌专业”的名片式、量化式的参考,也是量化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大赛标准由教育、企业、行业等专家共同制定,可从中洞察市场对技能型人才质量的要求,明确教育改革的动向,是专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的风向标。通过职业技能大赛,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找到了方向、标准,将大赛标准、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有效衔接,整体提升专业育人水平。

八、以人为本,提高学生就业层次

职业学校要选择高质量的校企合作单位安排学生就业。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学生的就业安置工作,不是简单地给学生推荐一个工作就算完成了育人任务。其次是成立专门的就业安置服务中心,精心谋划,规划协调,保质保量地开展好就业安置工作。学校要安排专人走进企业,深入了解学生的工作环境、岗位特点、未来发展前景、福利待遇、劳动时间、五险一金、食宿等方方面面的具体情况,确保学生更高水平地就业(含初次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在岗稳定率),做到学生起薪高,签约率高,签约年限长,企业福利高且对学生综合评价高。再次是随时挖掘优秀毕业生素材,加大对优秀毕业生的校内宣传力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满意度、使命感。

九、开放共融,健全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建设基于数字化的智慧管理、第三方参与的教学监控与保障体系,完善教学管理机制,改革育人的培养质量评价系统,促进学生政德、美德、学能、技能全面发展,提升育人的培养质量。创新利用教育评价的功能,使教育评价的导向性、激励性、调节性和管理、诊断、监督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各级各类学校评估指标体系已对职业学校必须具备的内涵进行了指标性的规范、明确详尽的描述。“建设、诊断、评价、整改、规范、优化”是职业学校进行内涵建设的必选路径。从学校内涵建设驱动力的角度看,可利用创建高水平高职院校、高水平中职学校、高水平专业(群)、特色化专业、品牌专业等项目建设作为突破口,利用可以量化的标志性成果来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不管是国家级的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全球和全国性的职业学校技能大赛等次、全国的职业学校教学能力比赛等次、职业学校班主任比拼等次,还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试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等,都已成为量化学校内涵建设的考量指标。教育评价已从单一的校内自我评价延伸至政府、社会、行业、企业等多元化评价。标志性成果类型越多、数量越多,层次越高,必然说明学校、专业、管理诸方面的规范及成效越好。

综上可知,职业学校培养人才要求各专业的目标定位准确,对标新规范、瞄准新技术、把握新工艺,外引内练融合行业头部企业先进基因,循环升级优化培养人才的方案和课程标准,甚至参与制定职业、行业的标准以及岗位的规范文案,深化专业课程改革,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打造高水平的教学创新团队,建成有一定影响力的优质专业课程、案例教学资源库、实践教学基地,建立潜力式、创新式、复合式、工匠型、技能型的人才培养体系。

职业学校的内涵建设不是崭新的校舍,不是奇观的建筑,不是拥挤的师生,而是思想、实践、创新、优质、独特,更是职业学校优质办学、高水平培养人才的涵养展现。职业学校内涵建设不是一个套路,不是一个模板,不是一次山寨,不是一蹴而就,不是一伸手即来,不是一次遭遇战,不是一次专家座谈,更不是要等要靠,而是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前瞻性,有战略、有策略的持久战;职业学校必须研究职教思想、研读国家战略、定位自身位置,按照设置建设目标、建设实施、建设诊断、优化目标和实施的循环过程,车轮式滚动发展。职业学校按照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来确定自己的内涵建设目标,并把小目标融入国家大目标,优化专业、鲜明特色、精准定位、精心实施。这样,不管内涵建设的领域多宽广,内涵建设的项目内容多丰富,只要规范学校的专业建设,职业学校的内涵建设必见成效。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6):9-16.

[2]教育部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1(6):2-5.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职业专业建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寒露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