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培育学生产品意识的路径分析

2022-01-15 08:36韩海东柴知章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意识成本产品

韩海东 柴知章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高等工程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建设工程教育强国,对服务和支撑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我国已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每年提供几百万的工程科技人才,但是我们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最大的问题还是人才的质量问题。工程教育质量是我们下一步要着重提高的方面。

高校、企业、社会三者虽是独立的管理单元,但又基于人才的流通性特征,彼此相互依存。高等教育侧重于专业培养层面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的安排完成课程教授及过程考核;市场主体本着收益的需要关注于自身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否更具备市场占有率;而社会在同类产品的市场竞争中,选择的是产品的比较优势即性价比。三个独立的管理单元都给予自身的理性分析利弊之后,形成“科学的”发展或选择路径,但忽视了人才的“流通性”,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自然的流通至市场主体即企业,而企业中的人本身又是社会属性的个体而存在,缺乏系统性思维往往产生现存未能有效解决的矛盾:供需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就业乱象,即毕业生的市场适应能力弱。

基于民办高校的灵活优势,本着“宽基础、重实践、强应用”的育人理念,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以“换道超车”的办学思路着力围绕“工程能力、产品意识、工匠精神”的育人方针,寄希望利用系统思维,探索微型“大社会”的系统育人方针,培育高校侧重的工程能力技术、企业关注的产品占有率思维、社会需要“品质过硬”的创造物背后体现的工匠精神为一体的新工科人才。本文则重点分析产品意识嫁接至课堂教学及实践的路径选择。

一、产品意识的内涵及要素分析

所谓产品即生产设计所得,不管是利用自然手段还是机械、设计手段(加工、改造、创造)所得,它均具备使用价值。意识是人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应,被动性;思维指思考方式的产物,体现为主动性、系统性、论证性较强。之所以称之为产品意识而非产品思维、商品思维等,主要基于在校生因未能完全且实质参与企业的市场经济活动从而很难有实质的市场思维体验,社会上对产品意识也有不同视角的解读:工程师不要只受困于为了技术而开发产品,而应该有为了价值和用户而开发的产品意识;良好的产品化思维,能让技术人员更轻松地投入战斗,拔出只知技术不晓得产品的怪圈,毕竟我们卖的不是技术而是产品和服务,以上均是社会对工程技术人员具备产品意识的诉求。上文提到“微型系统性培育”是作为高校在教改过程中将产品意识所含的隐性因素于课堂教学、于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的植入之中,培育市场主体所需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思维启蒙。

对于产品意识,目前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义,从网络和企业的反馈来看,产品意识是指在产品的演示、研发、运营、改进、售后等整个生命周期中,尽可能最大化提升用户使用产品所能获得的正向体验与价值,包括操作体验、心理体验等。因此产品只是一个客观实体物的存在,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知识和专业的实践动手能力设计、创(改)造而成,但是实体创造物至步入市场应用阶段需要产品意识的注入,虽然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对于引进人才的历练能够满足这一“短板”,但企业讲究时效性,因此对工程技术人才的产品意识的提前培育是新工科人才需求之一,也是文章分析的思路来源。

结合前期研究和调查发现,产品的热销无外乎两个维度的需要:物美价廉、服务优质。

1.品质意识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社会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引来消费层次的不断提高,市场的导向权由原先的生产端转化为消费端,消费端决定了市场主体的生存和发展,市场主体必然对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优化升级,以瓜果市场为例:消费端群体从原先的购买单价及数量转变为对口感及是否原生态的关注确定了种植户关注的亩产从原来的“产量”转变为“最佳产量”,说明种植户已经意识到品质种植的重要性。

因此当消费者逐步进入追求个性化、品质、体验的阶段时,那些更着眼于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企业便拥有了生存发展的“最大砝码”。苹果手机的全球热销离不开产品本身的品质,因此市场主体中的工程技术人员品质意识被激发,从对市场宣传的关注回归产品本身的实用,消费者将会以更加轻松的心态接纳。

2.服务意识

上文提到产品意识包括多个环节的塑造,而产品销售之后的维护过程是赢得消费者二次购买或主动代言的有力表现。因此从收益出发,现代企业逐步由过去的“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即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包括跟踪的产品功能保障服务及培训等关联活动。因此才会有中联重科技术工程师“一路囧途”真正诠释“一切为了用户”。工程技术人员的服务意识涵盖研发的多元化、开放化,研发过程的多主体参与加强了技术成果的市场可行性,研发的消费导向性、研发的系统服务性以及研发人员自身的创新能力等,刘景芳对研发服务人员的胜任力模型进行了系统研究分为协作、服务、创新、市场、责任、学习6 大模块。在企业的逐步转型之下,高校应对市场需求,培育提供符合需求之人才的潜在服务胜任力。

3.团队意识

企业的竞争本质是产品和服务的优胜劣汰,一个企业就像一部机器,机器的正常运转需要每个部件的相互配合,缺一不可,目前多数制造型企业的工程科技人员研发模式趋向于项目组形式,项目组成员基于消费者需求导向随时进行上下级、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协作,使得研发方向及产品功能贴近市场,因此工程师的团队融合能力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否则,就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效率,使整个团队处于瘫痪状态。团队成员本着负责任的意识只有对团队拥有强烈的归属感,强烈地感觉到自己是团队的一员,才会真正快乐地投身于团队的工作之中,体会到工作对于人生价值的重要性。

4.成本意识

成本意识是养成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理念,不断降低成本的意识,成本管理的执行过程。有效地控制成本,从而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包括成本分析、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有效成本分析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与否的基本要素。成本分析可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成本分析与控制系统,成为企业内部决策的关键支持,从根本上改善企业成本状况。

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战略之一,成本控制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管理课题。成本管理、降低成本是企业成功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教学过程中融入学习成本分析、成本管理的专业理论;熟悉成本核算的内容、方法及降低成本的途径;实践成本分析、成本核算、成本控制过程,逐步培育学生对成本管理、控制,追求效益的潜在优势。

二、产品意识的培养路径探索

新工科运动之对于高校便是新兴的产业专业建设和传统专业(机械、电子、材料等)的升级改造,文章强调运用“微型社会”视野,培育人才的能力及素养无限吻合吸收端的诉求,将本校工科的传统优势借助民办高校的灵活机制,将产品意识逐步地嫁接至育人活动中来,从理论到实践,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综合应用,使传统专业具备更新的理念、更好的模式、更高的教育质量。

1.改革和完善课程体系,以关联岗位能力为教学导向、精选教学内容

当代工程教育的复杂化、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具备复合型人才的素养,传统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关联课程体系的教授和实践,文章所指的整合课程资源并非简单地引入商业及管理课程,实现课程的部分更改和叠加,而是根植于专业自身,以市场需求岗位上下游及关联岗位为参考,拓宽关联岗位能力胜任,分析设计出能力对应的知识程度和结构,以工程思维导论课程为试点,将产品意识中的品质、服务、团队要素融入课程案例当中去。

有效地整合课程资源,比如“电工学”是非电类工科专业必修的基础核心课程,也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按照“新工科”的要求,该课程既要突出其基础性,又要强调其实践应用性,还要与所学专业进行有机结合,突出专业特色性。

案例教学突出实用性,将三要素关联的学科知识、理论、技术,用来分析解决具体问题。此模式能让学生加深对关联知识的联系、运用,也更能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予学生以初期启蒙的作用;同时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并开设符合工程技术人员需要的产品意识导论课,系统地介绍理论知识,配合工程导论的案例引入实现理论和案例的良性循环,更好地被高校学生所接受。

2.将项目化教学引入实践教学中

教学手段与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之一,也可以检验教学效果。随着基础课程的深入和产品意识的植入,学生具备相应的理论积淀,适时引入项目化教学实践,以团队为单元,通过设计、改造、完善一个课题或作品的过程实现锻炼的动态过程。项目化教学有几个基本要素:其一是项目本身的科学性和可锻炼性,需要设计项目的师资团队进行充分有效的课题打磨;其二是项目成员的理性分配、杜绝学生的随意性,项目化作业,以结果为导向,并不单单涉及专业本身,需要跨学科知识的有力支撑,实现知识的有效整合;其三是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全程跟踪,项目化教学只是把课堂工作量移至学生设计、创作、协作的过程中去,必要的课程知识点在教师的引导和督促下,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或难点,强调学生在过程中的体验,激发自我主动学习的欲望和动机;其四是制定合理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基于项目的多样性,每个项目的难点、侧重点、知识及实践能力的掌握程度不一,设计多种评价指标对于维持项目化教学、激发学生持续的热情和专注,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3.从产品意识角度,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实质参与度

基于新工科培养人才的需要,打造具备产品意识的育人思路,加强学生全面能力的提升,避免学生参与比赛及活动的消极或盲目跟风性,需要对各种赛事及培养能力和成效进行合理的分析,目前的各类赛事趋向于工程技术类以及创新创业类,文章着重从创新创业类大赛中分析对产品意识提升的重要性,逐步培育学生适应新知识、新环境的能力,创新创业大赛强调与技术或运营模式的创新和完善,一份项目企划书必然涵盖市场、竞争对手、运营、销售、收益、财务分析等相关模块,项目成员的合理组成必然是跨学科且各自有优势的成员合作完成,除财务的专业性知识外,一份完善的企划书全部需要产品意识三大要素的所有内涵建设和素养,通过比赛的打磨,对于培育具备产品意识的工科性人才有很好的推动力,因此对于工科学生提升面的参与度,也有利于育人模式的广泛推广,形成“课程-作业-比赛”点线面的有机结合。

4.深化产教融合,打造符合专业发展方向的实践教育基地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打造高水平实训基地,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如德国、英国的“三明治”模式,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等,这些举措对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形成多元参与的利益相关者机制,形成了校企联合为主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精准培育好学生过渡为社会应用型人才的“最后一公里”,各校结合自身专业的就业方向。以教学实践环节为出发点,有步骤地探索产学相结合的实践创新教育基地,有效处理好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面利益,因此完善合理的联动机制,逐步地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思维惯性。其一改变传统完全定岗实习的模式,结合企业留住人才的需要,实质性利用教学实践的过程在企业中培育学生成长,如安徽某高校的“海外服务工程师”定向培养,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需要探索知识程度和结构,校企共同研发课程植入日常教学并深化入教学实践过程之中,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获。逐步实现专业建设的多特色化,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化,围绕品质、服务、团队、成本逐步开展实践育人的各项工作,使校企融合实践逐步深化,从而符合产品意识导向基础上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原有转移基础上实现专业育人模式的迭代。

三、总结

一流的新工科,需要探索一流的工程教育之路,以“微型社会”视角培育学生产品意识,强调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积极探索教学和实习工作的多元化、创新之路,实现新工科人才培育的特色之路。

猜你喜欢
意识成本产品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