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伶
哪些司机最需要更好的汽车?
也许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但我们能从一组数据中窥见一斑:全国载货汽车保有量达3 24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0.91%。但同时,交通肇事罪案件货车占比超3成,远超货车保有量占汽车总量的比例。
数十小时不间断的高速驾驶、恶劣的户外工作环境、逐渐高龄化的从业人员……这些都是造成货车驾驶事故的原因。货车司机这份工作,似乎从来都与舒适、安全没有关系。
这样看来,货车司机大概是全国最需要更好汽车的人群。
如果有一天,载货汽车也能像房车一样,配置厨房、洗衣机、单人床,甚至是淋浴间和茶水间,那么货车司机的生存环境问题能不能得到解决?
这样的豪华货车,正是吉利最近打出来的一张王牌。
有人戏称,你永远猜不到吉利下一个研发目标是什么。除了汽车制造以外,吉利汽车还入股奔驰,收购美国飞行汽车公司,自己制造精确导航卫星。
而最近,吉利汽车发布的最重磅的消息,莫过于近日发布的新能源重型卡车——远程星瀚H,计划于2024年正式上市。
对于新能源,吉利一直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
早在2015年,李书福就宣布了“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是在5年之内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的90%以上。
6年过去了,从销量数据来看,今年前十月,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仅6.3%左右。同期,比亚迪前十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比例已经达到了90%。
和当初的目标相去甚远。毋庸置疑,“蓝色吉利行动”失败了。
但其实,除了乘用车,在吉利的新能源布局中,商用车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从2014年起,吉利就组建了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旗下共有远程汽车、欧铃汽车、华菱汉马3大品牌。其中,远程汽车作为新能源商用车品牌,旗下拥有重卡、轻卡、微卡、VAN、客车、皮卡等全系列商用车产品。
今年1~9月,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重卡、轻卡产品同比销量分别增长237%和1 174%,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21%和25.66%,均夺得细分市场冠军。
而吉利最新公布的这辆远程星瀚H,因其极具科技感的外形和生活配置,在网络上掀起了热议。知名汽车博主虎哥说车发布了一条不到两分钟的短视频,短短几天就得到了近300万点赞。
从发布会上的信息可以看到,除了洗衣机、厨房、淋浴间这些房车标配的生活配置以外,在智能方面,还配备了健康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司机的健康状态,并为司机建立健康档案。
在自动驾驶方面,星瀚 H 届时会支持 OTA,可以自动驾驶。远程的规划是在2030年实现 L5 结合智慧座舱的自动驾驶真正产业化。
对于长途货运汽车最重要的动力问题,吉利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采取了两条技术路线:城市用纯电、增程,并使用换电的方式来满足能源供给;公路体系依靠液氢、甲醇以及电驱。用多种新能源动力模式来满足长短途不同场景下的货運需求。
无论是体验、技术,还是政策利好的方向,远程星瀚H都在现有主流货车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但同时,这样豪华的货车,也让人不禁发问:
这样的车,货车司机开得起吗?
愿意做货车司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20年前,无数青年从家乡来到城市,成为一名货车司机。因为收入不菲,工作环境再艰苦也能接受。但现在,货车司机想挣钱太难了。
在空运、铁路运输的高速发展以及大型物流公司的扩张之下,资源和订单都流向了体量更大的运输单位,私人司机和小型物流公司举步维艰。
一位驾龄15年的司机告诉记者,在现在的行情下,他所驾驶的四桥车(指车辆前后各有两排轮胎,共4组8个轮胎的大货车)跑长途每公里的运费在4元左右,但每公里的油费就要耗2元多。他常跑的广东到重庆线路,一趟的运费就5千元上下,扣掉油费、过路费、人工费,几乎是没有盈利的。
“除非是在目的地那边又能接到一个返程的单子,返程跑空的话就是赔本买卖。”这位司机这样说道。
为了创造更高一点的利润,超载几乎已经成了行业的潜规则。
超载是常态,非法改装更是常态。对货车司机来说,被拦车罚款是大概率事件,相比之下,他们更不愿意面对赔本跑货带来的损失。
和高危驾驶相伴的,是交通安全、货物安全这些潜在危险。一名物流公司的经理透露,他所在的公司,平均每月都要处理5起左右的交通事故,多的时候一个月甚至有十余起。
货车司机需要新能源重卡吗?答案是肯定的。不论是从安全还是舒适的角度,货车房车化、智能化是近年来货车升级的一大方向,越来越多的长途载重汽车配置了小冰箱和单人床。电动化的趋势也让货车的驾驶难度越来越低,部分纯电轻卡甚至持C驾驶证也能轻易驾驶。
货车司机必须要新能源重卡吗?这个问题却得不到明确的答案。陆运价格日渐走低,公路运输的成本和限制却都在拉高。
如何在这份工作中压缩成本、挤出利润才是司机们最大的课题。
当然,高售价只是一个方面,奔驰、斯堪尼亚这些品牌的货车同样价格昂贵,仅牵引车的售价就可以达到50万元以上,但因为油耗低、驾驶体验好、品牌知名度高,这些品牌的货车依然有相当的市场空间。
另一个原因是,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款成熟的新能源重卡产品,卡友对这样的汽车几乎没有认知。
货车的适用人群和场景的特殊性,让经济性和可靠性成为了货车司机选购汽车时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些技术成熟吗?以后换车时折旧成本是多少?重要部件坏了方便修吗?修起来贵吗?
国内新能源市场火热,但商用车,尤其是载重货车的发展速度总是差强人意。
一直以来,和乘用车相比,商用车的存在感似乎并没有那么强。因为它并不是代步车而是生产工具,使用群体更小。但事实上,商用车是汽车产业的支柱性收入来源之一。2020年全世界销售的7 800万辆汽车中,有三分之一是商用车。
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外资品牌的进入。去年年底开始,斯堪尼亚宣布在中国兴建独资工厂;沃尔沃卡车宣布100%收购江铃重卡以及太原基地;福特汽车也发布了乘用车和商用车并重的全新在华战略。
随着发展新能源板块备受瞩目,商用车是其中更需要转型的部分。
从减排角度来看,一辆柴油重卡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因此在全球重视气候问题、寻求可再生能源的过程中,在世界各国政府、企业的高度重视之下,商用车的新能源化已是大势所趋。
而新型重卡最重要的升级,就是解决能源问题。
在之前的稿件中,我们讨论过新能源轻卡在市区短途物流中的发展前景。
现有的三电技术对轻卡、皮卡等轻载重的车型来说尚能支持,这些车辆的总质量基本都在4.5吨以下,使用场景基本都是城市道路,充电桩铺设充足。纯电能源有着通行政策好、使用成本低的优势。
但重卡的总质量在12吨以上,长途运输的运输距离也在1 000km以上,现有的电池技术显然是比较吃力的。即使有这么强大的电池投入使用,对大功率充电桩的铺设也有很高的要求。
以特斯拉2017年发布的Semi为例,马斯克声称这款纯电重卡可以达到满载40吨,续航超过1 000km。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Semi搭载的是500kWh电池,并搭配了快充功能,充电30分钟可以续航643km。这就意味着充电桩每小时需要输入超过600kWh的电。
目前大多数充电桩,30kw就属于快充了,当前充电桩功率最大的一批也仅在240kw、360kw等,想要做到600kw还需要重新进行建设,而且这样大的功率输出对当地电网也会造成不小的负担。
相比充电模式,换电模式在新能源重卡中的运用更加受业内人士的认可。
一方面,换电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部分充电模式的短板;另一方面,重卡被业内公认是换电模式最佳适用车型。
2020年以来,国家相关部委也給予换电模式明确的支持。今年5月,全国两会召开期间,换电站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
除了吉利,徐工集团、上汽红岩、一汽解放以及东风商用车也相继推出了换电重卡车型,并签订了千辆级大单。
但换电在目前来看还是一个小众市场。换电标准不统一、电池管理和运输的安全保障都是存在的问题。而且电池备换也会带来更高的经济成本。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虽然换电重卡未来发展可期,但依然有很大的压力和阻力:“换电重卡的确能够解决不少难题,但能否大面积推广应用还要分场景来看。”
另一边,氢能源、甲醇能源也是新能源货车的重要研究方向。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和国际车企开始推动醇燃料汽车的研究、试验和示范推广,以应对当时的“石油危机”。
甲醇燃烧彻底、挥发率低,所排放的碳氢化合物、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更少,是比起汽油来说更环保也更低价的清洁能源。
工信部甲醇汽车推广应用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魏安力表示,甲醇汽车对于中国而言有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降低原油对外依存度、环境友好、可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资源等4大优势。
不过,甲醇的制备在很多地区并未普及。甲醇的制备主要在产煤区域,从环保角度看,其储备和运输的要求都比汽油高。另外,甲醇燃料储备和输配送体系建设审批部门及职责都不够清晰和明确,甲醇加注站等基础设施也不完善。
虽然新能源重卡目前还没有能源供给的最优解,但无论是从环保还是经济的角度,“去油化”都将是载重货车的必经之路。
研究机构罗兰贝格指出,中国重卡高端化趋势明显,预计2025年,单价40万元以上车型占比会到40%,先进技术的渗透率将持续提升。
越来越多的玩家正在入局,相信新能源汽车的最后一千公里,很快就能顺利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