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由空肠弯曲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调查

2022-01-13 08:02王玉超李鹏陈艳王虹玲张永利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舟山市食源性套餐

王玉超 李鹏 陈艳 王虹玲 张永利

1 舟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 浙江舟山 316021;2 舟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与营养卫生科,浙江舟山 316021;3 舟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浙江舟山 316021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是一种食源性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家禽、家畜和鸟类是弯曲菌的主要储存宿主, 人主要是通过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水以及奶制品等被感染[1-2]。 空肠弯曲菌感染通常可以引起腹痛、腹泻、头痛、发热等胃肠炎症状,部分菌型可导致人格林-巴利综合征(GBS)[3]。 近年来,空肠弯曲菌引起的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 在欧洲部分地区,弯曲菌感染已超过沙门菌成为首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其中空肠弯曲菌的感染占80%以上[4]。国内对空肠弯曲菌的研究也日益重视,据报道腹泻患者粪便样本中弯曲菌的检出率可高达10%以上[5-6]。2019 年5 月,舟山市CDC 接到辖区某初中报告,发生一起食源性疾病事件,经调查推断为食用空肠弯曲菌污染食物引起,本文对该起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过程进行总结,为今后处置控制此类事件提供参考。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19 年5 月,对舟山市某中学的一起疑似食源性疾病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疑似病例定义:2019 年5 月8 日以来,该校所有学生及教职工出现腹泻 (≥3 次/d 并伴有大便性状改变) 或呕吐,和(或)伴有发热、恶心、腹痛症状之一者。

二、病例搜索和个案调查

病例组数据由各班级班主任通过查看5 月8日以来的因病缺勤情况以及发放个案调查表调查获得。 个案调查表自行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临床表现、发病时间、就诊情况和饮食饮水史等。 按照1∶2 的比例在病例班级按照学号随机抽取未发病的学生作为对照组,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基本信息以及饮食饮水史等。

三、现场卫生学调查

使用回顾性调查和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收集学校的基本情况,公共区域消毒情况、学校卫生间洗手设施、食堂卫生状况、食物原材料来源、加工制作、储存等过程。

四、采样和实验室检测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采集10 例病例的粪便或肛拭子样本,进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大肠埃希菌、诺如病毒检测[7],以上病原体排除后, 进一步对上述样本进行空肠弯曲杆菌检测[8]。 采集食堂工作人员肛拭子5 份,采集学校食堂鸡肉采购摊位的鸡肉样本,包括三黄鸡及其他在售的鸡翅、乌鸡等样本共4 份,进行空肠弯曲杆菌检测。

对于弯曲杆菌的检测,所有样本均使用添加有5%无菌裂解羊血的普勒斯顿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培养和富集(Oxoid 公司,英国)。 样本在42 ℃微氧条件下(5%O2, 10%CO2, 85%N2)孵育 24 h。5 次 20 μL的预富集液(总 100 μL)应用于 0.45 μL 孔径的过滤器, 该过滤器放在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的表面。20 min 后,将血琼脂平板放在37 ℃微氧条件下培养48 h。通过革兰染色、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16S rRNA 基因测序和API Campy 鉴定系统(API bioMerieux)鉴定疑似弯曲杆菌菌落。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对所有空肠梭菌分离株进行PulseNet 标准化检测。

实验室确诊病例定义:粪便样本PCR 检测空肠弯曲菌阳性或者粪便细菌培养出空肠弯曲菌者。

五、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03 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描述,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率描述。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发病的危险餐次,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基本情况

该初中共 32 个班级,1 553 名在校生。 2019 年5 月8—21 日,在该初中有胃肠道症状的学生共41例,分布于17 个班级(总学生数为816 人),发病罹患率为 5.02%(41/816)。 41 例病例表现腹泻 39 例(95.12%),次数 3~11 次/d,平均 3.2 次,粪便多为水样便或稀便; 发热 29 例 (70.73%), 体温分布在37.5~39.6 ℃, 平均体温为 38.2 ℃; 腹痛 32 例(78.05%)、恶心 9 例(21.95%)、呕吐 4 例(9.76%)。未发现教职工感染性腹泻病例。

二、流行病学调查

首诊病例,男,15 岁,八年级 14 班。 5 月 11 日下午出现头晕、腹痛、腹泻症状,无发热症状;5 月11— 12 日腹泻 3 次/d,为水样便;13 日晚发热(37.7 ℃),腹泻3 次/d,舟山医院就诊诊断为肠胃炎,服药后症状缓解,于14 日返校上课。 采集咽拭子和肛拭子检测诺如病毒阴性,收集住院期间医院留存的该病例粪便样本,检出空肠弯曲菌阳性。

41 例病例的发病日期分布在5 月11—21 日,其中 11 日 2 例、12 日 13 例、13 日 10 例、14 日 2例、15 日 5 例、16 日 2 例、17 日 3 例、18 日 1 例、20日1 例、21 日2 例。病例分布班级相对较分散,除了八年级 1 班(11 例)、14 班(6 例)和七年级 13 班(6例)具有一定聚集性,其他班级均为散发。 调查发现具有局部聚集性的班级发病学生多为邻座、同寝室或者往来较为密切者, 发病年级分布在七年级(8/144),八年级(28/480),九年级(5/192),年级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 (χ2=8.044,P<0.05)。 发病学生年龄(14.56±2.48) 岁 , 范 围 13~17 岁 。 男 生 27 例(30.34%),女生 14 例(29.79%),男女比例为 1.93∶1,不同性别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40,P>0.05)。

三、病例对照分析

最终共收集有效问卷95 份, 其中病例37 份,对照58 份。分析结果显示,7 日午餐E 套餐(番茄炒蛋+白菜+黄金猪排)、9 日午餐 F 套餐(虾仁炒蛋+葱油三黄鸡+白菜)以及10 日午餐F 套餐食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进一步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7 日午餐 E 套餐(OR=3.275, 95%CI:1.043~10.285) 和 9 日 午 餐 F 套 餐 (OR=12.804,95%CI:4.224~38.812)为可疑暴露餐次。

表1 2019 年舟山市某学校一起空肠弯曲菌食源性疾病事件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四、实验室检测结果

10 例病例粪便、肛拭子等样本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大肠埃希菌、诺如病毒检测全部为阴性。 细菌培养结果显示5 份病例样本空肠弯曲杆菌阳性,PFGE 结果显示5 份菌株具有同源性(图1)。检测食堂工作人员肛拭子5 份,空肠弯曲杆菌阳性1 份;检测学校食堂鸡肉采购摊位的鸡肉样本共4 份,空肠弯曲杆菌阳性2 份。 PFGE 结果显示食堂工作人员粪便样本、鸡肉样本、学生粪便样本分离出的空肠弯曲菌不具有同源性。 见图1。

图1 2019 年舟山市某学校一起空肠弯曲菌食源性疾病事件有关病例的PFGE 结果

五、卫生学调查

学校为统一供餐模式,食物原材料统一从A 菜场采购,在学校食堂加工制作后,配装成A~F 五种套餐供学生选择。 现场调查时,无同一批次食物套餐剩余,未采集到同批次的食物剩余样本。 现场查看食堂卫生条件尚可,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证件齐全,且近期无工作人员出现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

讨 论

空肠弯曲菌被认为是引起人类细菌性腹泻的主要原因,禽类为人感染病例中的主要感染源[9]。 近年来,我国开展的食品中空肠弯曲菌污染现状监测表明该菌对食品的污染状况十分严重。 刘晓等[10]在2017—2018 年青岛地区共采集畜禽源样本730 份,分离到235 株(34.66%)弯曲菌,包括空肠弯曲菌131 株(55.74%)。 黄伟峰等[11]对 2012—2013 年成都地区农贸市场及超市鸡肉中的弯曲菌进行检测,检出率为 79.2%(202/255)。 Paudyal 等[12]开展的大型Meta 分析表明,我国食品中主要致病菌依次为副溶血弧菌、弯曲菌、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其中弯曲菌占比10.8%,表明弯曲菌的污染在我国已非常严重。

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食品卫生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推断本文疫情可能是由空肠弯曲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7日午餐E 套餐和9 日午餐F 套餐食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结合套餐内的食物种类和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其OR 值,认为可疑餐次为9 日午餐F 套餐,推测可疑食物为葱油三黄鸡。 然而,由于本研究未能检测食堂餐食留样, 无法从食品中追溯病原,且食堂工作人员粪便样本、鸡肉样本、学生粪便样本分离出的空肠弯曲菌PFGE 结果显示不具有同源性,因此污染源是否为葱油三黄鸡引起尚不能充分肯定。

从疾病的流行曲线图来看,该疫情在5 月12—13 日有1 个发病高峰, 随后流行曲线趋于平缓,新发病例持续发生,符合单次点源暴露后传染源持续存在的流行特点。 疫情发生后,学校已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包括新发病例及时隔离治疗,环境卫生加强消毒等,已知可能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均已得到控制,但新发病例仍有报告,原因可能是食堂从业人员作为传染源持续存在。 有研究显示空肠弯曲菌隐性感染者和患者可作为传染源,带菌者排菌期可长达6~7 周[13]。 本文部分班级内病例出现小规模聚集性现象, 可能是由于人与人密切接触传播引起。 从全校的病例班级分布情况来看,班级分布上不存在空间聚集性。

本次食源性疾病事件遵循边调查边控制的原则,在疫情处置过程中不断调整防控措施。 规范诊治所有相关病例, 要求病例隔离至热退后2 d、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稳定消失1 d 后方能复课,对传染源控制起到了一定作用。 严格落实环境卫生消毒、手卫生等措施可有效阻止密切接触传播。 5 月20日,对阳性病原携带者调离作业、所有食堂员工进行预防性服药。 5 月22 日以后, 学校无新发病例报告,学生因病缺课情况恢复到常年一般水平,本起疫情终止。

综上所述,推断这是一起因空肠弯曲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 鉴于空肠弯曲菌在国内外食品中的污染现状及人群感染现状,建议今后加强空肠弯曲菌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包括对畜禽类等肉制品中的污染状况监测及腹泻病例粪便样本中空肠弯曲菌的检测。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舟山市食源性套餐
浙江省舟山市南海实验学校
秋冬季高发食源性疾病的危害与预防
论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的控制
夏季食品安全头号杀手——食源性疾病
《加什么不要钱》
儿童套餐
我是小画家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舟山市美术教师新作选
婚姻是一份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