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雅琦 古新仁 王文婉 杨 梅 WEI Yaqi, GU Xinren, WANG Wenwan, YANG Mei
安全是当前城市发展备受瞩目的话题之一,伴随城市的形成而产生,占据重要位置。“一个城市必须在保证自由、安全的条件下,为每个人提供最好的发展机会,这是人类城市的一个特定目标”[1]。街道作为日常交通生活、社会文化的集中载体,反映城市的风貌与特色,是城市安全治理和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对象。
当今,街道安全面临复杂而紧迫的局面,城市街道的安全性正逐渐降低。在我国,2017年发生的20多万起交通事故,机动车占89.8%;公安机关立案的450多万起刑事案件,70%发生在街道[2]。侵财、暴力等街道犯罪的数量长期占全国年案件总数的2/3以上,街道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在这一背景下,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3]政策性文件,提出“推动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的规划和建设的要求,竖立“窄马路、密路网”的道路布局理念,优化城市路网结构。旨在降低街道安全事故率,提升大众安全感,创造安全的出行环境。
当前城市街道安全研究在风景园林领域较为薄弱,但总体呈现迅速增长的发展态势。街道安全研究首先源于城市进程中道路拥堵现象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矛盾,研究内容涵盖交通安全、防卫安全、行为安全和心理安全[4-5]等多个层面;研究尺度主要划分为微观尺度(如街道界面构成[5]、基础设施布局[6]等)、中观尺度(街道空间界面关系[7]、空间形态[8]等)和宏观尺度(城市环境下街道之间组织关系[9]);研究对象又分为交通性街道[10]、生活性街道[11]、商业性街道[12]和文化性街道[13]等;研究角度涵盖包容性[14]、适老性[15]、可步行性[16]和连续性[17]等。
然而,由于数量庞大的文献资料查阅耗时较长、重复性大,且易受阅览者主观偏好等因素的干扰,传统的文献分析方法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定性探讨的方法难以在短时间内揭示国内外街道安全研究的知识架构及总体特征,且无法直观清晰地概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所蕴含的潜在知识。鉴于此,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并结合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街道安全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定量梳理街道安全发展脉络,系统总结研究前沿、热点、成果及方向,以期为我国街道安全研究带来清晰地思路与启示。
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以下简称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以下简称WOS)为数据源,检索时间为2019年12月13日,所检文献的时间跨度均设定为2000—2019年。其中,CNKI以“街道”+“安全”为检索关键词,得到1 128篇中文期刊文献;WOS采用检索式为:TS=(“Street Security”OR“Street Safety”)AND文献类型=(Article)AND语言=(English)进行检索,共得到2 142篇文献。
关键词共现频率是指从从文献的标题、摘要、关键词和索引词等位置[18]提取的词在同一组文献中出现的次数。主要由关键词的中心性(centrality)与突发性(burst)表现。本文中使用的是余弦(Cosine)算法,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0< Cosine(cij,si,sj) <1,其中cij为i和j的共现次数,si为i出现的频次,sj为j出现的频次。关键词共现频率(词频)反映其与街道安全研究主题的紧密程度。
借助CiteSpace(5.3.R4.8.31.2018)软件对文献发表时间、作者、研究机构等文献基础信息进行词频分析统计,对文献进行合作与共现网络分析,基于关键词的中心性与突发性进行探测,从而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研究现状和知识结构,揭示研究重点领域和前沿趋势。具体步骤如下:将筛选后数据导入CiteSpace,对将要分析的数据进行时区分割,间隔为1年,提取主题词与关键词,节点类型选择“作者”“机构”或“关键词”,对可视化结果以静态聚类视图方式呈现。此外,在Excel 2013中对计量指标进行排序,在Origin 2018中进行数据作图。
根据图1的文献数量统计可知,从文献发表量看,2000—2019年间街道安全领域研究在CNKI及WOS中的总体呈上升趋势。国内街道安全研究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17与2018年持平且达到峰值,与国外文献量趋势相似。研究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2000—2007年为酝酿期,研究总量较少,为逐步提升阶段,以描述介绍和定性研究为主;2008—2015年为突变期,研究文献数量保持平均增长;2016至今为高发期,由于近年来城市规划建设、安全发展等政策的提出对街道安全研究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研究趋势向好。其中,国外与街道安全相关研究最早出现在1980年,早于国内的1991年,且年文献篇数均高出国内文献,差距仍在拉大。由此可见,国内对街道安全问题的关注较晚,不仅如此,由于研究时长、技术手段和学科认知等方面的滞后,与国外研究文献成果存在显著差距。
从篇均引用频次来看,WOS篇均引用频次持续上升,到2017年达到峰值,仅在2011年有所回落,CNKI的变化趋势与WOS不同,2000—2007年为跳跃上升波动阶段,但之后CNKI篇均引用频次保持逐年下降制止2016年基本趋于稳定。原因可能在于早期国外数据库开放权限和语言交流障碍,国内研究以参考引用中文文献为主;随着国内研究逐渐开展和国外开放资源的获取方式快速增多,CNKI引用篇次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而WOS引用频次则保持上升状态。
对比国内外街道安全研究文献的学科分类,可以发现(图2):
WOS数据库中,公共环境职业健康(public environmental occupational health 22.36%)、运输(transportation 21.15%)和建筑学(engineering 14.61%)是文献量最多的三学科,其次分别是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 8.26%)、环境科学与生态(environmental science & ecology 9.20%)和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 7.33%)等学科,说明国外街道安全在上述学科内已被广泛研究;engineering public environmental occupational health和social science等学科的中介中心性均大于0.1,表明此类学科在街道安全研究领域的拓展过程中是多学科联系的关键枢纽。
CNKI数据库中,检索到并含“街道”“安全”主题词的论文1 128篇,位于前五的研究学科是:公共安全(46.27%)、社会学(7.62%)、国民经济(7.27%)、政治学(6.91%)和城乡规划与市政(6.82%),说明国内街道安全问题在公共安全学科和社会经济等学科内的关注度较高。国内研究多集中于防灾安全、生理安全和职业安全等方面,国外多集中于交通研究、事故分析与预防、公共健康与卫生研究等,二者研究领域的侧重点不同,但在风景园林领域研究程度均明显低于其它领域。
图1 2000—2019年国内外街道安全年文献篇数和篇均引用频次Fig.1 number of articles and articles in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treet safety years from 2000 to 2019
图2 街道安全领域发文量位于前10的学科(a:CNKI; b:WOS)Fig.2 top 10 disciplines in the field of street security (a: CNKI; b: WOS)
以上数据说明街道安全问题得到了国内外多角度的研究,但值得注意的是WOS中公共健康和环境科学类论文占有31.56%,然而在CNKI数据库中却寥寥无几,可见国内对街道安全与关系方面公共健康、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较少。
对街道安全领域刊载的中英文期刊文献来源统计,可考察该研究领域文献内容传播的主要来源及其类型与特征。可以发现:
第一、CNKI发文量位于前五的期刊为《湖南安全与防灾》《安全与健康》《劳动保护》《现代职业与安全》《首都食品与医药》;WOS发文量位于前五的期刊有交通研究记录(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事故分析和预防(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交通伤害预防(traffic injury prevention)、国际环境与公共健康研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和安全研究杂志(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
第二、自然科学类与社会科学类的期刊均有涉及,但以防灾减灾、交通研究、伤害事故分析与预防、公共环境与健康等自科类期刊为主,这些期刊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街道安全研究的前沿。
使用CiteSpace对文献进行国家或地区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分析,从发表论文的分布国家中看出,WOS样本中来自美国(952篇,44.44%)的文献的最多,其次是加拿大(209篇,9.76%)、中国(177,9.26%)、英国(169,7.89%)和澳大利亚(132,6.16%),虽然我国的相关论文2006年才出现在国际期刊上,晚于美国,但论文发表频次在逐渐上升。这些数据反映了不同国家对街道安全研究的重视程度。
从发表论文的科研机构可发现:CNKI发文量位于前五的研究机构依次为同济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WOS数据库中,发文量位于前五的研究机构为加州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北卡罗莱纳大学、伦敦大学和华盛顿大学(图4),其中我国同济大学在WOS词频统计中位于第十,但2011年起才在WOS数据库中崭露头角,远远晚于国外其它科研机构。
表1 WOS中“街道安全”主题论文的科学领域的共现分析Tab.1 co-occurrence analysis of the scientific field of the topic “street security” in WOS
图3 街道安全领域发文量位于前10的期刊(a:CNKI; b:WOS)Fig.3 the top 10 journals in the field of street security (a: CNKI; b: WOS)
由CNKI文献来源研究机构分布可知,发文量前十的机构均处于中国东部,其中北京5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和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上海三所(同济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和复旦大学),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和吉林(吉林建筑大学)各一所。西部地区在街道安全领域的研究机构除重庆科技学院位于第22位之外,其它西部研究机构在该领域并无明显优势。并且这些研究机构之间的还处于相对独立的研究状态,各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关系、联系度较低。
关键词是文献核心思想的提炼与浓缩。关键词共现分析中,中心性越高,反映其在网络中的地位越高,研究的关注度越频繁;突发性越高,越有可能是研究的新兴趋势。
由于数据样本较大,为确保文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对主题和关键词的共现情况,以及文献被引情况进行综合计算,得出聚类结构图(图5)。每个节点大小代表它的总被引次数,节点越大则总被引频次越高;颜色由深到浅、由冷到暖代表研究时间的远近;并算出最具代表性的名词短语,可以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热点。CNKI样本数据中关键词聚类结果显示,在国内关于街道安全主题相关文献中,“安全监督管理”“消防安全”“安全社区”和“街道办”等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而WOS中关于“行人(pedestrian)”“步行(walking)”“公共健康(public health)”和“骑行(cycling)”等主题的文献数量较多。
图4 国外城街道安全研究机构合作网络Fig.4 cooperation network of foreign city street safety research institutions
图5 “街道安全”主题搜索结果关键词聚类分析(a:CNKI; b:WOS)Fig.5 street security topic search results keyword cluster analysis (a: CNKI; b: WOS)
表2 2000—2019年国内外街道安全研究热点关键词演进时区统计Tab.2 2000-2019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treet security research hotspot keyword evolution time zone
通过总览2000—2019年国内外街道安全研究的所有关键词,得到表2,国内文献中除2000、2004、2008—2009、2011—2013、2008和2009年外,其余年份关键词均存在突发性且大于0,表中的加粗的共现关键词反映当年的研究热点,2001年的“街道办”,2002年的“社区消防安全”,2003年的“安全生产监管”,2005—2007年的“安全社区”,2010年的“消防”2014年的“安全隐患”等。国外WOS相关文献中2000、2005、2009—2011、2014—2015以及2017年关键词突发性均存在,有2000年的“安全(safety)”,2005年的“公共健康(public health)”,2010年的“可靠性(reliability)”,2011年的“骑行者(cyclist)”,2014年的“空间分析(spatial analysis)”,2015年的“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车辆(vehicle)”“碰撞(collision)”以及2017年的“信号交叉口(signalized intersection”)“空气污染(air pollution)”。原因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起步较晚,一方面受限于文化生活、运行机制和技术层面等因素,街道安全停留在宏观的安全监管、隐患排除等研究,与国外的公共健康、基础设施建设和空间分析等层面不同;另一方面,国内相关研究与国情和国家政策的紧密相连。此外,通过2000—2019年国内外街道安全关键词聚类结构图谱也能看出,国内街道安全的关键词共现节点大小远不如国外的明显,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国外街道安全领域研究比我国活跃。
根据高频关键词聚类内容,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街道安全与人的关系”“街道安全与物的关系”及“街道安全与环境的关系”3个主题。
人是环境的主体,也是街道的主要使用者及直接体验者。城市街道应满足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需求。安全的街道是人与场所共同参与,人对街道的安全性有最直接的体验。
一、重视大众的认知与评价,挖掘满足不同人群使用需求的安全性设计。最早的研究多采用行为观察、现场访谈、问卷调研等方法,基于行为学、环境心理学等相关理论,针对街道内人群的使用需求、特征、安全满意度深入探讨。目前的研究集中于找寻建设充满生机的城市街道的方法。通过街道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剖析,进而聚焦于人性化街道设计。邓一凌、熊文等学者研究街道使用者的行走、休憩及交往活动,关注影响其街道体验感的因素及影响机制[19-20]。国外也有很多学者分析人的使用特点、行为、心理、认知程度,解析不同人群的需求差异。米勒(Millar)从酒店经营者角度探索侵略性街道行为和游客安全之间的关系[20];俊尚(Joonsang)使用全方位图像分析老年人对街道抢夺事件的不安全感[21];阿尔瓦雷斯(Alvarez)评估步行上下学期间与街道相关的空气污染对儿童认知发育的作用[22]。
二、提升人们的安全感知水平,挖掘感知与行为的作用机理。相关研究从分析街道的某一类型或某一安全要素对个体使用者的短期效应,演化至剖析街道空间领域对使用群体的长期影响。与之相应的,研究尺度也逐渐扩大,从狭义的街道本身研究延伸至不同城市或地区的街道体系规划。曲辰光等学者从街道使用者的视角提出适合不同出行方式的街道空间分区及街道设计方针[23];陈崇贤等人基于主观测评法,探究不同街道景观特征与人的情绪感受的相关性[24];卡索诺(Karsono)等学者以默迪卡广场公园为例发现街道、广场和公园等公共空间的安全对社区的连续性有很大的影响[25];维莱拉(Vilela)等学者识别与比较关于街道上两种不同暴力情况(交通事故和抢劫案)的主观风险感知[26]。
物作为场所的客体,是客观存在于空间环境中的物质,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及隐患。物的安全状态会引起人的不安全心理及行为,导致人们的户外活动频率的降低。
第一,量化街道环境减缓功能,健全街道安全保障体系。相关研究集中在街道数据采集、通过街道环境设计降低安全风险两个方面。在街道数据采集方面,主要是融合前沿理论与科技,制定时间和空间的安全管理策略。徐磊青、李小江,叶宇等学者等基于街道图像,借助百度、谷歌的开放数据平台,结合人工智能与大规模采集的街道图像[27-29],将为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安全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28];在街道环境设计方面,哈迪扬托(Hardiyanto)等人为驾驶员或骑手设计了一种提供警告违反交通信号灯的工具以预防交通事故,优先保障街道使用者行人的出行安全[29];曹英珠(Cho Younjoo)等学者在在智慧城市中设计了智能互联安全照明系统(CSLS),以减轻行人对犯罪的心理恐惧感,有效降低街道安全风险[30]。
第二,综合多方面的环境安全要素,为开展街道专项研究奠定基础。国内外研究结合了不同环境安全要素,包括植物、地形、气候、土地和水等,进行城市安全治理和空间设计。奥赞奇(Ozhanci)通过评价植物材料在城市安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确定安全因素对立地偏好的影响,并为街道设计提供建议[31];塞达哈特(Sedaghat)研究犯罪及其相关的不安全感与区域内的自然特征因素的关系,发现公园,建筑物,学校,街道等自然特征因素,都会影响潜在犯罪分子的数量[32];丽贝基(Rebecchi)等学者宜人的城市空间如建筑、绿化、小品等要素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实用性可以改善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促进城市的街道步行能力[33]。
空间环境作为街道的载体,由于其开敞的空间结构,以及空间界面和空间形态,在城市安全防灾疏散、交通组织、应急避难时可发挥巨大作用。
第一,以街道网络为基础,构建理想街道结构模式。旨在打造良好的空间界面和空间形态的街道环境。研究前期主要集中在街道网络的转变过程和街道的空间构成、特征、属性等。焦艳红、杨春燕、周麟等学者基于空间句法,模拟街道空间的整体集成度(可达性)和可视性,分析总结城市街道的空间构成与节点特征[34-36];目前研究偏重于定量分析街道尺度下人的环境的空间感知能力。为解决上述问题,伊斯勒(Isler)等学者客观测量和感知街道环境,发现人身安全感知与绿色空间的感知程度显著相关[35];沙阿(Shah)等提出一种基于网格的传感器网络,研究城市街道的通行水平[36]。
第二,探讨街道安全规划的新范式,从生活环境的安全健康出发,维护生态环境。相关研究集中于从社会环境和物理环境的属性入手,提升城市的环境与健康。随着研究手段与工具的进步,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且尺度与深度也相应拓展。早期学者致力于研究行人之间的感知步行能力的物理和社会环境差异[37];而近年来则聚焦于将街道作为智慧城市的构架,在物联网中实时监测安全事故。莫尔斯(Mols)使用WhatsApp通信应用程序邻里之间进行积极保护和监视他们的街道,通过公众参与预防犯罪[38];香川(Kagawa)等学者使用带有安全地图的个性化实时信息(PRISM)分析街头犯罪,将神户市内整个区域街头犯罪的动态变化形象化,统计街头犯罪数据,为城市管理提供依据[39]。
综上,笔者将所研究的街道安全理解为人、物、环境三个维度碰撞后结合的因素,即从街道安全与人、与物、与环境方面阐述当前国内外城市街道安全研究现状。从当前的研究热点,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呈现街道安全的本质、特点和作用机制,拓展对国内外街道安全研究近况的现有认知。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基于街道使用人群需求差异特征的安全性研究。以人为本,重视人的需求,通过驻点观察、行为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类型街道使用者的心理、认知和行为。揭示城市街道安全事件的类型、发生规律、事故人群特征、影响要素及影响机制,系统的分析城市街道的安全隐患以及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街道使用者的行为需求特征与街道安全之间的关系,在这一领域虽然研究起步较早,但大部分研究很少从使用者心理安全感知角度进行探讨,未来仍为该领域的研究主流。
第二,总体来看,“街道安全与物”是当前研究的主体部分,从早期的单一阶段研究延伸至“理论—设计—管理—实施”完整周期研究。主要包括:街道规划与布局;街道环境要素的安全性设计;基于理论与科技的街道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国内在就街道客体本身的研究内容上,更多的关注与讨论街道某一要素或特征的安全性,缺乏对街道安全的系统性认知与评价。与此同时,行为学、环境心理学、人体工程学、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应用也更加多元化,融合这些学科的前沿技术与模型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第三,“街道安全与环境”的相关研究正处于快速增加的阶段,且随着气候变化和科技发展,环境问题是其下一步关注的核心内容。在未来的研究中,基于街道自身及其周边的社会环境和物理环境的可持续性更新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从“理论—设计—管理—实施”全过程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影响评估机制,并构建评价体系,对在最大程度上提升社会及环境的缓解效能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通过对国内外2000—2019年比WOS和CNKI两个样本的文献发表年份、学科分布、期刊发文量、主要研究机构与地理分布、关键词共现等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从文献数量统计上来看,国内研究在经历酝酿期、突变期后步入高发期,街道安全相关问题的关注度在近10年内快速上升,且在政策研究与工程科技类自科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高,说明街道安全研究在在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受到普遍关注。然而,对比2个数据库的计量结果,从关键词词频数量、聚类组团数量和聚类主题词的多样化程度等,都显示出国内的相关研究在广度与深度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
国外街道安全研究领域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研究网络体系,研究视角多元化,结合了社科、自科等领域知识;研究范围由单一类型的街道向街道的空间领域转变,逐步涵盖了区域、城市、国家等层面。就目前的研究趋势而言,“街道安全与人”的研究起步较早且持续时间长,未来仍为研究主流;“街道安全与物”是当前街道安全研究的主要部分,且其分支领域都将成为研究热点;“街道安全与环境”的研究与日俱增,可能是未来街道安全关注的重要方向。面对当前街道安全复杂紧迫的局面,研究可能倾向于在宏观尺度上探讨街道安全提升社会及环境综合效益的内在机制。
针对目前我国街道安全研究而言,由于研究时长、技术手段和学科认知等方面的滞后,学者们更多关注与讨论某一类型街道或某一环境安全要素特征进行调研、评估和模拟实验,缺少对街道安全的系统性评价,揭示不同类型街道、不同环境要素之间的联系与作用机制。同时多数研究还是沿用传统的行为观察、语境差异与归纳演绎等定性研究方法,研究范式固守成规,亟需融合前沿的理论与科技。我们应清楚的认知,虽然国内街道安全的研究热度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但在构建街道安全整体的研究体系等领域仍存在大量的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