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柔性管理的艺术高校行政管理思考

2022-01-12 23:55董婷婷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柔性管理行政管理

董婷婷

摘  要: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它与刚性管理相对应,所依赖的是文化氛围与领导风格,强调的是引导和内化。艺术高校师生有着显著的群体性特征,办学特点也区别于其他高等院校,因此更适合于柔性管理。本文结合岗位实际经验对艺术高校行政管理中的柔性管理应用进行思考,基于笔者所在学校的行政管理实践,指出艺术高校在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从实然角度强调了柔性管理应用于艺术高校行政管理的必要性,并针对性提出了建议,如契合艺术教育特殊规律,均衡融合“刚柔”之争,迎合师生群体个性特征。

关键词:柔性管理;艺术高校;行政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2)01-00-03

柔性管理本质上是一种人性化管理,它是基于人的心理和行为变化规律采取非强制手段,是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从而让被管理者自动参与管理活动的管理模式[1]。一方面,在当前社会主义新时代环境下,互联网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校日常的教学中,而随着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和思想交流的开放性等因素的影响,艺术类高校师生的地域性特征及个性化特征愈发明显,传统以刚性管理为主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新时代“以人为本”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相对刚性管理而言,柔性管理的优势在于解放个性、尊重个体,注重被管理者的个性差异,而不是依靠外力来实现管理,因此效果更为显著。柔性管理的实施,可以基于师生的个性特征和学校的价值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灵活的人格化管理,从而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文艺人才。

一、必要性与现实问题

(一)柔性管理应用于艺术高校行政管理的必要性

高校以往采用的是以刚性管理为主的传统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主要通过制度化和规范化为主要表现形式,使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从最初的经验管理模式转变为相对科学的管理模式,对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主观随意性思维。艺术高校作为高等学校中相对比较特殊的学校,其行政管理基本都是刚性管理,但这与其所具有的多元性、开放性、情感性等显著群体特殊性、人才培养方向的特殊性相悖,艺术院校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一般来说,刚性管理强调的是规章制度和管理效率,是以工作为中心的一种管理模式,通过学校的制度条例、奖惩规则、纪律监督等对学校教职工和学生进行管理,但是容易形成“照章办事”的风气,建立起的管理体系也会附有“机械唯物主义”色彩。这主要表现在学校所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能覆盖所有部门、教职工的权利和义务。另外,刚性管理作为一种“强制”性的管理模式,缺乏人情味,将师生仅视为管理和监督的对象,难以真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他们在柔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也受到了限制。因此,加强高校教职工的作风建设,将行政管理所采用的硬性管理转变为柔性管理,向管理要人心、要效益,实现行政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意识的显著提高,已成为目前沈阳音乐学院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藝术高校在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

第一,“浮于表象”,忽视艺术教育特殊规律。艺术高校具有学术属性,还有行政属性,又兼具文化属性。随着现代大学制度和科层制行政结构体系的不断完善,高校行政管理主体呈现出专业化发展趋势,行政管理工作的专业性也不断增强。这就要求行政管理人员既要具有专业的管理理论和技能,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兼具行政和专业双重性质。但是国内艺术高校教育起步较晚,且多是在艺术专业院校的基础上升级而来,而且规模较小,多数没有形成完整、科学的管理体系。在管理过程中,过多强调教育的普遍规律,忽视了艺术教育的特殊规律,学校的机构和岗位配置,也是参照行政单位设立的。

第二,“过刚易折”,过于注重刚性管理主导。传统管理理念中,管理者对艺术高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且将师生视为管理客体,实际的管理工作过于依赖僵化规章制度,忽视了主客体合一的特性,也弱化了其反馈能力,形成了以刚性管理为主导地位的管理模式。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管理工作视为纯粹的管理工作,未对艺术学科所强调的感性创造给予关注。由于艺术学科的特性,艺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所面对的师生群体也是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群体,语言行事、行为决断均具有个性化,这与行政管理所强调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产生了冲突。因此,在艺术高校行政管理中,要在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两者之间找到契合点,达到两厢受益的效果,这是艺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重难点。

第三,“本末倒置”,忽略师生群体个性特征。艺术高校在实际管理操作中仍以刚性管理为主,并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设置了高级、中级和低级等行政管理层级,在信息传递中很容易出现耗时长和信息失真的情况。另外,随着网络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学管理工作中,原本由中层管理负责的教学过程的布置和监控、教学信息的传播扩散、教学数据的采集和整理、教学效果的分析和评价等工作内容,现在直接可以通过智能平台来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中层行政管理的群体作用。同时,随着师生在新时代环境中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抵制带有强制化偏向的刚性管理。尤其是对于崇尚个性自由进和创作自由的艺术高校师生来说,开始有意识地疏远压制师生群体个性特征、泯灭艺术教育本性的管理模式。在艺术类高校中,刚性管理强调上级对下级的管理和下级对上级的服从,并且用行政手段来推进教学工作的开展成为当前高校的常态,这种依照上级意识形态办事的方式,让被管理者们一直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师生群体的个性特征被忽略,造成师生群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被压制而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久而久之演变为表面上“一切行动听指挥”,内心“既排斥又抵触”。

二、艺术高校行政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契合艺术教育特殊规律

艺术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实然状态倒逼其要在管理观念上要进行适应社会发展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要求艺术高校将行政管理岗的权、责、利进行清晰、严格、缜密的界定,而且也要求管理者从思想意识上重视行政管理岗位,扭转自身职位轻视的观念,要因岗设职、按岗选才,严格对艺术人才的选拔,让真正熟识艺术教育特殊规律的管理者承担行政管理事务,以自身专业的管理能力推动学校师生行政管理的健康运转,从而避免因为管理者的不专业而造成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各类损失。目前,国内的艺术高校实施的行政管理制度,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主要由校长来全权负责整个学校的行政管理事务。但是,在具体实际的执行过程中,由于艺术高校的校长日常公务繁忙,很少有时间和机会直接进行行政管理,直接面对学校一线师生。因此发挥直接而具体领导作用的是学校的相关行政部门,这就造成负责行政管理事务的校长在很多时候不能第一时间了解到行政管理工作的最新动态,从而造成在一些需要及时处理的行政工作的衔接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脱节。由此,基于柔性管理的艺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推进,理应确保校长行使相对独立的职责权力。

另外,要实现艺术高校行政管理的柔性管理,其主要目的就是在高校中打造氛围良好的学习文化环境。一方面,艺术高校的管理对象是自身素质较高的大学生群体,作为管理者的校领导和教师队伍,是通过教学或管理工作等方式与大学生群体建立联系的,在联系过程中倡导柔性管理的思想,两者之间进行健康的沟通交流,逐步完善高校行政管理者对柔性管理的理解,以及被管理者自身的认知理念和接受体系,从而从根本上营造艺术高校良好的艺术氛围。另一方面,针对目前我国艺术高校的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以及柔性化的人才激励制度和考核制度,更多地强调对艺术专业的尊重、对学术的尊重、对师生特性的尊重,这需要管理者克服在经验、技能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局限性,不断增强自身管理方面的科学性,使艺术人才从内心深处真正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尊重和重视,从而激发他们在工作上的热情,自发投入到学校的行政管理和建设工作中。并且,随着当前新时代环境下艺术教育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国艺术高校的竞争优势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而且还包括发展战略管理层面。因此,艺术高校的柔性管理还要和社会经济环境匹配起来,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下,根据自身所在的区域位置、学校的发展规模、师资力量、重点特色学科、办学管理优势等特点,切实掌握自身合理的发展节奏,进而科学合理地配置好艺术教育资源,做到理性规划、科学调控。

(二)均衡融合“刚柔”之争

任何实物都有两面性,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其中,刚性管理依赖组织制度与权力,而柔性管理依赖组织文化氛围与领导风格,刚性管理强调控制和监督,柔性管理强调引导和内化[2]。这两种管理模式自身都有其无法克服的弊端,但是如果将二者进行深度糅合,却能让管理更富有人性色彩[3]。对于艺术高校来说,行政管理工作是整个学校能够协调运行的关键所在。实施柔性管理,并不意味着没有管理,也不意味着完全化的柔性管理,而是要基于艺术高校实际情况和艺术师生的实际需求,进行“以人为本”式的管理。其中,刚性管理是柔性管理的起点,两者融合,才能更好地做好艺术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服务于艺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艺术教育大众化趋势。目前来看,国内的众多艺术高校已经基本建立了较为科学的制度体系和管理程序,为行政管理工作构建了基本的框架,达到了刚性管理作为高校行政管理基石的效果。而柔性管理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更多地通过引导、说服和示范等方法,激发教师和学生对学校行政管理的认同感,使他们在内心深处减轻被管理所造成的抵触情绪,强化他们自我管控的思想意识,进而减轻学校行政管理的压力,最终提升高校行政管理的效力。

另外,高校柔性管理注重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及人格尊严,在具体的行政管理中注意引导师生的心态向着轻松愉快的方向发展,以此激发师生的艺术创造性,反过来自觉地接受学校的柔性管理方式,配合校领导和行政部门的管理,以此形成一个较为良性的循环体系,而这方面是和刚性管理完全相反的。同时,由于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手机等各种智能设备的广泛普及,包括艺术类高校师生在内的广大民众,在信息和知识的获取渠道上更为便捷,自我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对自身合法权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使高校行政管理者在对师生进行管理时不能单纯依靠傳统单一的刚性管理来实现,而是要将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合理结合,形成符合时代环境需求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刚性管理作为柔性管理的立足点,实施简政放权和民主管理,基于广大师生的现实需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和观点,激发他们的内在主动性和主人翁地位,更好地将他们凝聚在一起,形成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提升艺术高校在国内及国际的整体竞争力。如此一来,刚性制度才能被师生群体所内化,形成符合制度与程序范围内的自觉行为。不过,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需要对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有所侧重、因事而异、灵活运用,随着人与事务的改变而改变。

(三)迎合师生群体个性特征

艺术教育强调“专”,但随着国家文化体制改革,艺术教育已经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向着大众化艺术教育转变。而高校管理方式的僵化和行政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的不足,不仅增加了被管理者的工作负担和学习压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师生的艺术创作和创造性,特别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不深入了解艺术教育的发展规律,将一些难以量化的内容以数字进行量化,导致原本应该具有灵活生动、丰富多样的艺术教育活动,变成僵化乏味、机械空洞的单一程序。另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过于强调刚性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艺术的自由和个性,刚性管理中的行政管理者制定了各种严格的规章制度以及对应的规则,直接体现在各艺术专业使用统一标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配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统一标准的教材、大纲、评价体系及训练模式,学生在统一的“零件加工厂”模式下,被加工成一个个没有个性化的相似零件。这种刚性管理不仅未能尊重被管理者的个性特点,而且还忽视了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艺术院校的健康发展。因此,行政管理也要由刚性管理转变为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互补的管理模式,适应艺术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满足社会和个人需求。艺术高校的行政管理者,不仅要对艺术专业领域能熟识学习,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判断力和服务力,让行政管理与行政服务能够适应艺术高校专业人士的需求。另外,管理者要明确其与管理对象之间的主客体意识,师生等管理对象并不是单纯、片面地接受管理,也不是机械客体,而是具有强烈主观能动意识、讲究创造性和个性化的艺术工作者,因此行政管理者在具体的行政管理实践中,应尝试换位思考,切身体会艺术高校师生们的内心需求。只有做到在思想上和师生合心、在言论上和师生合拍、在工作上和师生合力,才能做好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才能有效促进艺术高校整体行政工作的和谐和高效运作。而在具体的行政工作中,艺术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具体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柔性化管理制度,关注师生的心理和情感诉求,将师生的需求放在首要位置,使师生感受到来自学校的人文关怀,降低师生内心的排斥和抵抗情绪,使行政管理工作得到师生的理解和肯定,从而激发师生的教学热情,并主动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打造出和谐的校园文化和师生关系。

三、结语

综上看来,艺术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对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和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艺术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中,无论是柔性管理,还是刚性管理,都有其自身不可避免的弊端,将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与以制度为本的刚性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的结合,是当代艺术高校行政管理比较可靠、有效的管理手段,能够有效提高艺术高校行政管理效率。另外,不同的艺术高校,不仅要契合艺术教育的特殊规律,还需要结合管理群体的性质、高校的管理现状、人才培养目标等因素,进行不同程度的管理模式侧重,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互完善、兼收并蓄,才能达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刚柔相济”的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

[1]陈洁丹.柔性管理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3):50-52.

[2]张东明.高校行政实践中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对立融合[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4):81-84.

[3]成中英,等.C理论、C原则与中国管理哲学[J].管理学报,2014,11(1):22-36.

(责任编辑:张咏梅)

猜你喜欢
柔性管理行政管理
柔性管理及其在图书馆管理中的核心应用
浅析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试论如何提高现代秘书的行政管理素质
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角色”与效率分析
我国企业行政管理问题及改革策略分析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柔性管理及其应用
试论柔性管理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