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香英
【摘要】与学生的沟通工作是班主任常态化的工作。班主任工作的好差與师生双向沟通质量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公正、平等的班级管理环境以及敏锐地把握师生交流的时机和方法是打开师生交流通道的“金钥匙”。
【关键词】师生沟通;原因分析;方法模式
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工作是班主任常态化的工作。班主任的各项工作都是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落实。可以这样说,班主任工作的好坏与师生双向沟通的质量有很大的关系。然而,在班主任工作当中,往往因为师生身份、年龄的差别,旧的师道尊严,以及学生长期对教师的敬畏心理等原因,师生的交流与互动并不是很顺畅。特别是与学困生的交流,可以说是困难重重。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所以,开启学困生的对话模式,促进师生交流,对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构建和谐班级有很大的帮助。
要开启学困生的对话模式,首先得了解学困生在教师面前躲躲闪闪、惜言如金的原因。行为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从事一切有意识的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动机支配下,然后通过实施一定的行为,去达到自己所要追求的目的。一般来讲,动机是推动行为去追求某种目的的内心起因或者内在的动力,而目的则是行为人在一定的动机推动下希望通过实施某种行为来达到某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学困生不愿在教师面前吐露心声,主要的原因是其潜意识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或自卑心理。在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构建评价系统面前,这些学生为掩盖其知识能力的不足,往往选择缄默,选择逃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总归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在现阶段,我们不可能一下就打破这种扭曲的评价体系。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交流氛围和平等交流的平台,触发学生交流的动机,改变其以往的畏惧心理。实践证明,构建这种平台并辅之以恰当的方法对打开学困生的“话匣子”有很大的帮助。
构建一个公正、平等、和谐班级管理环境是让学困生走出交流困难的外部条件。对于任何一个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渴望交流、渴望理解是他们的共同愿望。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有时却在走廊上为昨天的球赛争得脸红脖子粗,或在回家的路上眉飞色舞地神侃NBA。其实,他们缺的并不是表达的技巧,而是表达的勇气和气氛。只要他们有熟悉的表达对象,有肯倾听他们发言的交流对象,他们也有表现的冲动,也有善于表现的心理。他们需要点亮一盏心灯,他们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关爱。一个公正、平等的班集体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发现自身的价值,可以让每一个学生自信的交流,这对学困生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在班级建设中,如果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每一学生都有表现的平台,那么,那些噤若寒蝉的学困生才会敢于交流、愿意交流。
当然,有了宽松的外部环境还必须辅之以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对提高师生交流的质量有很大的帮助。笔者在长期和学生的交流中发现,虽然造成每一个学困生交流障碍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是他们都有话语的触发点。如果我们能够捕捉到学困生在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开启他们话语的引线,就会找到与他们沟通的“金钥匙”。
一些生理有缺陷的学生,因为自身的生理缺陷,长期生活在受压抑的心理阴影中。他们害怕与人交流,生怕在交流的过程中,自己的生理缺陷被人发现、被人讥笑。久而久之,这样的人就变得自我封闭、不善言辞。其实,一个有经验的教育者应该不难发现,这些看似木讷、不善言辞的学生,对人生、对社会往往有超出常人的理解和感受。他们不与人交流不等于他们不思考。如果对这类学生能够发现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并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大声宣扬,他们会走出来的。笔者曾经碰到过一位从前胸到后背都是伤疤而躲在课室角落里坐的男孩。他在六年级毕业后给笔者写了几句留言。他说:“老师,谢谢你!我会永远记住你的话——伤疤是人生的记忆,有伤疤的人是有故事的人,伤疤是值得炫耀的,就像从战场上回来的战士一样,最让他骄傲的是一身的伤疤。”笔者记得,自从笔者在他周记上写上这句话后,他整个人都亮了起来。他会有事没事都和教师说说事,教室里也能听到他的笑声。虽然几句话不能改变他的性格,但最起码在课室里他敢于和同学交流了。像这一类的学生,如果你能尊重他,多从他的角度来考虑,你总能找到适当的话来鼓励他。你只要找到最贴心的话,他的心扉会随时向你敞开。
还有一类学生,因为常年的学习成绩差,在班里总觉得比别人矮了一截。这样的学生是最容易被人忘记的,又是最应该关注的。其实,这一类的学生并不是一言不发,而是因人而发。有时他们在课室和其他同学聊得好好的,只要教师在窗外一闪,他们就戛然而止。这一类学生对生活还是有自己的理解,只是在当下的中国社会的评价体系里,他们没有被承认。作为教育者,应该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他们;应该看到,现在他们学习不好,不等于他们出了社会也会表现得不好。笔者曾经收到过一篇历数小学语文教育十大罪状的作文。评心而论,作文写得一般般。但笔者却有一种被蜇了一下的感觉,翻开封面一看,竟然是那位来自农村的小女生。笔者给她写了一个很长的评语。笔者说:“你的文章比起那些‘教育形势喜人’的文章更有嚼头。你虽然是一个不常表现自己的人,但你一鸣惊人。一个会深刻的思考人才会写出有思想的文章。”课后,她塞给笔者一张纸条,纸条上画了一张笑脸,脸上写着两个字“真的!”对于一个长期在视线之外的学生,这种激动是可以想象的。把水浇在最干燥的地方,它才渗透得更深。学期末,她竟然参加了班级辩论赛,虽然没有什么上佳的表现,但她能走出这一步就值得赞赏。
一句话、一个评语再平常不过了。然而,对那些长期被忽视的学生而言,就是久旱之甘露、早春之惊雷。学生感觉到了尊严,感受到了关爱,他们怎么还会封闭起来,把教师拒之千里呢?有了这种互相信任,师生之间的交流何愁不畅呢?
当然,任何一种教育都不是一次性就能解决问题的。打开了与学生的交流通道之后,还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只有不断强化他们与教师沟通的愿望,才能让他们在沟通中强化信心。俗话说:“教是为了不教。”我们要让学困生了解自己,把握自己,学会从自我评价和外界评价中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并能善于自我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只有这样,师生交流才能持久,才有可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班级。
参考文献:
[1]周瑛,金瑞欣.教育学[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4.
[2]林振海,陈传锋.心理学[M].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
[3]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唐其慈,毕淑之,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责任编辑 赵双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