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玉玲
近几年,学校德育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小学思想品德课是比较传统的德育课程。在这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将心理健康的内容融入到教育中去,小学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现在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一旦遇到挫折,常出现过激的行为。所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应引起教育者以及全社会的重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后进生案例
五年级(二)班的小李,成绩不好 ,每天都缺交作业,经常迟到,遇事不称心就乱打人,攻击性十分强。身上的衣服也总是脏兮兮的,黑乎乎的脚上穿着一双破凉鞋。听学生说,无论夏天还是冬天他总是几天才洗一次澡,身上经常发出怪味,学生们都躲着他,都不爱靠近他,更不爱跟他交朋友。正是因为这样,小李很少与同学交往,言语不多,表达也不清晰,说话经常含糊不清,只会用他的拳头来宣泄他的不满。上课时教师在上面讲课,他就在自己的书上乱涂乱画。下课时学生们说说笑笑,而他只是呆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有时望着其他同学,有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慢慢地,他变得焦虑、压抑、困惑,也渐渐把自己封闭起来了。
二、转化后进生的辅导策略
1.调查了解
经调查了解,小李生活在单亲家庭,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母亲很早就离开了。小李跟奶奶一起生活,而他的奶奶经常早出晚归,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只是晚上回来当奶奶叫他做作业时,他总是骗奶奶说作业完成了,或者说今天作业很少,在学校已经完成,结果常常缺交作业。
2.平等对话
针对他的情况,笔者选择在他看起来心情比较好的一天里,跟他面对面坐下来,用真诚的态度与他谈心,让他对笔者产生信任感。在谈话的过程中,提醒他每天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服,勤洗漱,做个爱干净的学生。在与他谈话时也常常寻找他的优点,鼓励他每一次的小进步。从否定评价变为肯定评价,从责备变为激励。在平时谈话时,笔者多用激励性的语言,让他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爱。比如:“你这次干得不错。”“好,有进步,我很开心!”“好样的,再努力一把会更好!”“嗯,知错能改挺好的!”“别难过,失败乃成功之母。”你有什么困难呢?”“来,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谈心后,笔者时刻对他进行关注。上课时选择一些他会解答的问题,主动请他回答,只要他答对了,就马上表扬他;他在作文写作方面有困难,笔者就单独辅导他,在班上读他的作品并夸赞他。渐渐地,他对学习有兴趣了,作业也能按时交给教师了,人也变得有礼貌了。
3.家校合作
通过家访、开家长会、微信、电话联系等方式,劝说他的父亲与奶奶平时多陪陪孩子,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及时了解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向家长反映近几年来他的性格、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建议家长从他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当地提要求,降低目标,建议家长对他多鼓励,少批评,多关心,少打骂,为他营造一个温馨的充满关爱的成长环境。从而逐渐消除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隔阂,增进了家人间的感情。同时,也能帮助他树立起自信心,增强自尊心,这也是让他能够以自信的态度与他人交往,改变自己的起点。
4.同伴的关心
学校的生活除了学习之外,还有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和玩耍,也就是人际交往。因此,笔者在班上挑选了几位乐于助人的学生和班干部帮助他,安排一个活泼开朗且乐于助人的班干部作为他的同桌。这样,当他遇到困难时,同桌就能及时有效地帮助他。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帮助他走好人际交往的第一步。让他逐渐学会用语言进行沟通,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逐渐融入我们这个大家庭中,让他不再孤单,不再自卑。
三、辅导效果及反思
1.辅导效果
进行了半个学期的家校双管齐下的心理辅导后,小李不再总是呆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声不吭,不再是一个愁眉苦脸的学生了。在他的脸上有了阳光的气息,他的穿着也整洁多了。上课时也偶尔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做做笔记,遇上不懂的问题他就会主动问同桌,下课后会跟一两个同学说说话、聊聊天,在班上,他也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家长也常向教师表扬这段时间他在家里变得懂事了。他在生活与学习上的行为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家他主动跟父母谈学习上和生活上的事,作业也能够按时完成了。
2.辅导体会
小李的转变,让笔者感受到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常年累月逐渐形成的。教师平时与学生接触得最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校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等情况比较熟悉,当发现学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时,应积极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教师也是学生的心理医生之一。在辅导过程中,笔者时刻向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努力構建起师生之间良好的信任关系,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促进家校齐抓共管、共同监管督促。这样的教育,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 赵双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