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发 金福子
(燕山大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4)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的发展改革,建设农业现代化,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政策,国务院发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1]、《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12号)》[2]等;河北省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3]和《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见》[4]等。国家发改委联合农业农村部等多个单位联合出台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2018—2019年)》[5]显示,自《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开展以来,所取得得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我国乡村振兴有关工作正在稳步前进。
政策执行力的高低是衡量政策有效性的重要标准,进行政策执行力评价可以判断政策有效性,反映政府上阶段执行工作的成效,为下阶段的工作提供借鉴,可以监督相关部门是否按计划如期推进政策执行。近年许多学者开始重视研究政策执行力,本文从河北省地区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入手,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对政策执行力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客观结果发现背后存在的问题为提升政策执行力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也丰富政策执行力相关研究内容。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政策执行力”概念的理解已有很多研究。丁煌、李晓飞[6]认为政策执行力是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执行主体(主要指政府)根据政策目标以及实施过程中政策环境的变化,选择、调整执行方案,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行政手段和管理方式进行指挥、协调,从而能够发挥政策原有的效能,并且在此过程中能够有效解决各种问题的内外合力。丁煌[7]还从“协同学理论”视角出发,认为政策执行力是一种特殊的合力,这种合力的表现方式是政策执行主体的协同执行力,体现在政策执行权力结构协同转换进程之中。陈伟[8]认为政策执行力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和意愿,这种动力和意愿会使政府自觉的执行公共政策。吕华[9]认为政策执行力是一种综合性的、系统性的能力,是一个由政策认知力、传播力、监控力、协调力等组合成的复杂系统。
政策执行力的高低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学者一般将其构成要素划为四类,分别是政策执行主体、政策执行客体、执行资源和执行环境,也有一些学者将执行客体中的政策本身与目标群体分开从而将要素分为五类。不论是四类还是五类,其所包含的内容是大致相同的。
政策执行力评价,简单来说就是要用客观的信息和结果来描述较为主观性的政策执行力。国内学者对政策执行力评价的含义定论不是很多,吕华[9]认为定义政策执行力评价至少应该回答“谁评价”“评价谁”“何时评价”“为何评价”“如何评价”等问题。所以综合来说可以将其定义为,评价主体在政策执行完成或阶段性完成之后,根据一定的原则选定评价指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一定的程序对政策执行力的基本水平或状况进行测量、分析和下结论,已达成科学认识政策执行力水平并促进政策执行力提升的活动过程。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评价法进行政策执行力的评价分析,首先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综合政策执行力评价体系相关研究,从政策认知、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等几个方面建立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具体一级与二级指标及层次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政策执行力评价指标体系
对同一层次方案或目标,通过比较重要程度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对应的特征向量,当矩阵的最大特征根符合有效性时,那么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各个指标就可以表示该层各方案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就是权重。
为了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实地调研时选取部分调查人群对各项指标进行重要程度判断,后期对调查数据进行如下整理运算。
通过判断矩阵得到集合U的判断矩阵A,计算判断矩阵A每一行数值的乘积Mi,并计算其n次方根,
然后计算一致性指标CI与CR,判断是否满足一致性检验。
根据上面所示例的计算方式对二级指标的权重进行核算,并且进行一致性检验,最终得出评价体系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如表1所示。
表1
用评语集对政策执行力进行评价判断,评语集的各等级相应的分值区间范围为:优[90,100],良[70,90),一般[50,70),较差[30,50),差[0,30)。向参评人员发放评价问卷,根据政策执行实况,进行选择评价。
根据上述评价方法,根据参评人员对政策执行评价指标的选择评价,U1的模糊评价矩阵为R1,并根据该维度下各二级指标的权重值,计算评价向量
同理对U2,U3,U4,U5维度进行计算,可得其他维度的综合评价向量。
根据以上各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可以建立综合模糊评价矩阵
利用各指标的权重,计算综合评价模糊向量
根据各等级对应的对应分值集并取其中间值,与模糊向量B进行计算综合分数
N = 0.2421×95+0.3786×80+0.2976×60+0.0721×40+0.0066×15 = 74.1256
综合来看,数据显示综合评价得分约为74分,属于等级良,大多数学者认为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力在70分以上属于正常水平。具体来看,政策执行力下的人员执行力和方案决定力的评价向量的最大维度是良,分别为0.4035和0.4957,说明执行政策时,人员执行力水平较高,选择执行方案的能力较强。其他三个维度的评价向量最大隶属度为一般,分别为0.3260,0.3283,0.4725,政策认知力和资源协调力一般与良的隶属度相差较小,后续工作需要提升。执行效能评价为一般的隶属度接近0.5,说明之后加强政策执行的流畅度,做好政策执行的反馈工作。此外各指标维度在评价等级为差的隶属度都很小,一般及以上的隶属度和占比重较大,说明参评人员对相关政策执行力评价普遍良好。
政策分析从其制定、执行过程和结果等方面展开,政策执行力水平是政府执行力的表现之一。文章以河北省为例开展分析研究,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和政策实施内容建立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将政策执行力以量化的方式呈现。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政策执行力的薄弱环节,可以为后续政策执行工作提供参考意义。
影响政策执行力的因素有很多,但没有普适性的政策执行方式,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或后期进行执行力评估可以有效了解执行工作的不足之处,例如政策认知力、协调力等水平较低时,可以针对性的进行改进,提升执行主体的素质以提高其认知力、优化执行协调机制等,提升政策执行力。这对于提升政府行政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