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新萍,柳 猛
(1.咸宁市中心医院/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门诊管理办公室,湖北 咸宁 437100;2.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近视眼是儿童视觉障碍最主要的原因之一[1],如何延缓近视发生发展,减少高度近视眼人群是全球重大公共健康问题。儿童青少年时期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与关键期,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2]。本研究自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对湖北省咸宁市4所小学进行3次视力筛查,分析小学生视力发育与屈光变化的规律,发现影响近视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及近视迅速进展的敏感时间段,为小学生近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北省咸宁市教育局注册的4所小学,其中咸宁市咸安区(市区)小学2所、咸宁市赤壁市(郊县)小学2所。
于2018年4月起对4所小学的学生进行每年一次的视力和屈光状态检查,持续3年。排除有早产史和眼部手术史的学生,排除近期使用散瞳剂和正在用各种方法治疗近视的学生,排除经常规眼位、色觉、屈光度、眼压、裂隙灯显微镜及眼底检查患有斜视弱视、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白内障及其它眼底病变的学生。
参与调查前小组成员在老师的帮助下分别向各班级学生及家长讲解本次研究的目的,取得学生及家长的知情同意。详细交代问卷调查表填写注意事项,然后将知情同意书和问卷调查表同时发放,让家长和学生共同填写完成并现场收回。
1.2.1 一般情况的问卷调查
一般情况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每天持续近距离读写时间、电子产品接触时间、课外学习时间、户外活动时间、睡眠时间、饮食习惯、父母视力情况、文化程度等问题。回收过程中如发现缺项漏项或不符合填写要求的立即指导家长补充完善,确保问卷填写规范,信息准确,回收率100%。问卷采用重测信度分析方法,信度系数为0.87,效度系数为0.83。
1.2.2 视力检查和眼部常规检查
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学生的裸眼远视力与矫正视力。双眼裸眼视力均≥5.0者为视力正常,任意一眼视力<5.0为视力异常。使用同视机、裂隙灯显微镜、眼压计、眼底镜等仪器检查有无斜视弱视、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白内障及眼底病等,排除患有以上眼病的学生。
1.2.3 屈光度测量
使用全自动电脑验光仪测量屈光度,测量几次记录平均值。视力异常学生进一步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每5min滴眼一次,共滴3次,末次滴眼30min后检影验光。屈光度数以等效球镜度数(SE)表示。只要有一只眼视力异常且等效球镜度数≤-0.50D即诊断为近视眼;屈光状态的统计以双眼中近视眼程度高者为准,以人为单位计算近视眼患病率。根据等效球镜度数分为:轻度近视眼(-3.00 D≤SE<-0.50D)、中度近视眼(-6.00≤SE<-3.00D)和高度近视眼(SE<-6.00 )[3]。
1.2.4 质量控制
对参与本次研究的医生护士及验光师进行培训,按照统一标准检测。参与本次研究的学生若因生病等原因无法完成眼部检查,事后可通过学校联系补检。每次检查结束后由专人核查数据,及时补充缺项漏项,确保资料完整,数据可靠。
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分析时纳入右眼数据。计数资料以频率和频数表示,样本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近视的相关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18年咸宁市小学生近视眼患病率26.53%,2019年为25.13%,2020年为32.69%(F=35.99,P<0.01),新冠疫情前2019年与新冠疫情后2020年近视眼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74,P<0.01),见表1。
表1 咸宁市小学生不同年份近视眼患病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的小学生人数有7042,男生和女生分别有3646人、3396人,其中男生患有近视眼的人数为908人,患病率为24.56%,女生患有近视眼的人数是1074人,患病率为31.62%。通过χ2检验,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61,P<0.01),女生近视眼患病率高于男生。
调查结果显示,近视眼人数随着就读年级的升高而增多,近视眼患病率都随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不同年份不同年级之间近视眼患病率通过χ2检验分别是,2018年(χ2=492.91,P<0.01),2019年(χ2=168.93,P<0.01),2020年(χ2=227.43,P<0.01),近视眼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咸宁市小学生不同年级近视眼患病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的小学生人数有7042,市区学生3875人、郊县3167人,市区患有近视眼的人数为1082人,患病率为27.92%,郊县患有近视眼的人数是900人,患病率为28.42%。通过χ2检验(χ2=0.212,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不同程度近视眼的分布:咸宁市1982名小学生近视眼屈光度数的分布以轻度近视眼为主。轻度、中度、高度近视眼患病率分别为21.89%、5.65%、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9.06,P<0.01)。近视眼学生平均等效球镜度数为(-2.25±1.50)D。近视眼等效球镜度数随年级增长而增大,2018、2019、2020年学生平均等效球镜度数依次为(-0.75±1.50)D、(-1.75±1.50)D、(-3.25±1.5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咸宁市小学生不同年级近视眼患病情况
以有无近视眼为因变量,父母视力和文化程度、平时对学生正确用眼的关注程度;学生的性别、年级、每天近距离学习时间、参加课外培训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及种类、户外活动时间、睡眠时间、饮食习惯等为自变量,使用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父母至少为一方近视眼(OR=0.569,P<0.05),年级增高(OR=0.361,P<0.05),每天近距离学习时间(OR=0.599,P<0.05),参加课外培训时间(OR=0.694,P<0.05),使用电子产品时间(OR=0.787,P<0.05),而户外活动时间(OR=1.293,P<0.05)与近视的发生具有相关性,见表4。
表4 近视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近视眼高发国家,近视眼发病率高达80%,其中中高度近视眼发病率可达20%[4]。近视发生发展为多因素结果,大多数学者认为近视眼主要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关。遗传基因的变化是近视眼的内因,环境因素是近视眼的外因。由于长时间持续视近导致眼球变长促进近视眼的发生和进展,这个由环境影响的结构变化又可通过遗传基因变成下一代的内因,使下一代更早近视,而且近视的进展更快。蔡佳玉等[5]研究中父母均近视的儿童近视患病率为父母均不近视儿童的3.283倍。目前有学者认为学生近视的原因是环境因素大于遗传因素,且低年级学生更为敏感。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湖北省武汉市出现[6]。该病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已经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7]。国家于2020年1月27日发布了《教育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提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线上学习模式成为新冠疫情期间学生保障学习进度最便捷有效的方式[8]。因此,学生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增加、近距离用眼负荷增加、户外活动受限等原因导致近视迅速发生发展。Czepita等[9]研究发现,高强度近距离工作,如长时间写作、阅读及使用电脑等,可使6~18岁学生近视患病率增加。这说明环境因素的变化是导致本次研究中小学生近视进展的重要原因。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新冠疫情前后近视眼患病率显著增高,在2020年疫情期间近视患病率增长最快。2018年近视患病率为26.53%,2019年近视患病率为25.13%,2020年近视患病率32.69%,患病率增加6.16%,随疫情导致的线上学习和户外活动受限而增高,三年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近视的年发病率随学龄增大而增高。
社会和家庭应高度关注学生平时正确用眼情况,每天近距离学习时间、参加课外培训学习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与近视的发生具有相关性,而户外活动能明显降低近视患病率风险。减少课外培训时间,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增加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少吃甜食及含糖饮料,使近视眼发生率风险降低。
近视与多种因素有关,小学生是开始接受正规教育的群体,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少,对该类人群进行视力和屈光状态的调查,可发现小学生的近视眼现况及影响近视的因素。由于年龄越小的儿童出现近视后将来发展为高度近视的可能性越大,并发症也越多,因此,近视防控工作应从小开始。提倡家庭、学校、政府与社会都要加强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加大健康教育力度,从多角度多方面提高小学生健康用眼意识,关注小学生用眼行为,严格控制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电子产品、减少课外培训、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户外活动、沐浴阳光等方法,减少与延缓近视眼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