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亮, 戴孝林, 文 斌
(扬州市职业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扬州 225012)
当今,网络云技术高度发达,智能移动终端全面普及,教育信息化得到迅猛发展。在线开放课程就是依据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依靠信息技术、智能终端和云平台技术而进行的具有科学性、多样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一种教学方式。微项目化的在线开放课程以微任务为引领,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完成某个知识或技能教学任务,可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职业、不同兴趣等众多社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项目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项目化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任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传统课堂教学改革中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微项目教学是在项目化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模式,它主要由教学情境、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效果等构成[1]。与传统项目化教学相比,微项目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迅捷性,实施方便,能较快地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提升技能[2]。
微项目化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是按照项目化教学的要求,把项目再进行分解,微化出若干个小项目,同样具备“以应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特征。微项目化就是把原来单一项目或综合项目化整为零成为微项目,它以微任务为引领,以学习某个微小知识或技能为目的,针对性强,可以适应学习者碎片化的学习习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完成一个小的学习任务,更符合现代教育社区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的实施和运作[3]。微项目学习的形式是零散的,但课程内容是系统的、完整的。
根据在线开放课程学习的零散性特点,按照项目化教学的要求,把课程教学过程微项目化处理,分解教学内容,细化知识技能,以微任务微化出若干个微项目,建立符合现代网络学习特点的碎片化的微项目结构体系。碎片化的方式一般采用碎化大项目的方式,即在原项目化课程中把系统的大项目进行碎化分解,把工作任务进一步分解微化,然后重组形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以微任务引领的微项目化教学内容。对于项目化建设比较薄弱的课程或原有大项目不易碎化的课程,可以采取直接构建微项目的方式,彻底打破原有的项目化教学结构体系,重新编排教学内容,设计出若干个微任务,构建出新的教学微项目。
以我校(扬州市职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服装材料”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例,我们进行了微项目化教学研究和实践。根据碎片化学习需求,设计微任务,通过碎化大项目或重构微项目的方式,以“知技用创”微项目化的结构形式设计和实施微项目教学。“知技用创”是知识、技能、应用、创新的缩略简称,描述的是微项目的结构特点,即“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知识技能应用+创新实践”的结构(如图1所示)。微项目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
“知技用创”微项目化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以微任务为引领,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让学习者在掌握某个基本知识、某项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习者的知识技能应用能力和拓展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习者的“用创”潜能,从而锻炼学习者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学习者创新发展打下基础[4]。
例如在“服装材料”在线开放课程的“棉纤维的服用性能”项目教学中,我们把该项目碎化为形态结构、燃烧性能、抗皱性能、保暖性能、耐酸性能、耐碱性能、光泽等微项目,并根据碎化的微项目设计微任务,通过完成微任务达到培养学生相应的知识技能的目的(如图2所示)。
图2 “棉纤维的服用性能”项目的碎化
教学实施要将“知技用创”融为一个整体,让学习者在完成微任务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与掌握新技能。微项目化的在线开放课程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发展能力。每个微项目都按照“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知识技能应用+创新实践”的结构,以知识技能应用与创新能力为导向设计教学过程并实施教学。在微项目学习中,以微任务为引领,让学生掌握足够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其潜能,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服装材料”在线开放课程中“棉纤维耐碱性”微项目的教学设计(如图3所示),以制作泡泡纱为微任务,分析棉纤维耐碱性的有关特点,明确耐碱性在棉织物后整理及保养洗涤中的作用;然后再实施技术技能应用——制作碱泡泡纱,并可进一步拓展丝光棉或针织物弹性处理等微任务;最后引导学生课后利用所学知识及技术技能在棉织物上进行创新实践——制作一定图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图3 “棉纤维耐碱性”微任务教学设计
微媒体(微博、微信、抖音等)发展迅速,智能终端让人们的学习和阅读习惯表现出短平快的特点。智能终端学习极易受到互联网信息(QQ、微信、推送等)的干扰,学习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这就要求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必须进行碎片化处理。微项目化的在线开放课程通过碎化大项目或重构微项目,设计分解若干微任务,通过微任务可以让学习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某个知识与技能。以“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知识技能应用+创新实践”结构来建设微项目化在线开放课程,更能调动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它以微任务引领,有理论、有操作、有启发联想、有实践创新,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对于在校学生可以渗透进入传统课堂,对于从业人员可以渗透进入岗位,对于兴趣爱好者可以渗透进入生活,对于社区学习者可以渗透进入家庭。微项目化在线开放课程学习以掌握知识和技术技能、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可以使社区学习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以及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