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景迁的书里遇见中国人

2022-01-11 14:54刘潇
环球人物 2022年1期
关键词:斯宾塞研究

刘潇

史景迁(1936年—2021年)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史景 迁于当地时间2021年12月26 日辞世,享年85岁。史景迁是一位成功将历史研究写成畅销书的汉学家。他的著作为世界研究中国 近代史提供了另一种视角,拉近了西方读者与中国文化的距离,让西方读者“拨开云雾见青天”,对中国的历史有了“真实的感觉”。

史景迁的独特视角源自他对中国的热爱与同情,这些感情集中体现在了《追寻现代 中国》这部著作中。本书聚焦了一个主题:从1600年到1949年,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遇到了哪些发展机遇和挑战?

史景迁汇总18世纪西方学者对中国的正反描述,透视出清中叶的中国已在繁华的外表下颓势尽显。他引用黑格尔的研究:当时的中国“仍游离于世界历史之外”,找不到走向现代的答案。他写清中叶先知先觉的志士探索中国出路,对道光年间江苏布政使 贺长龄开创的沿海海路运输的夭折感到惋惜:“倘若其计划能持续实施,中国商业海 运的成长或许相当可观。”

在写到1912年清朝灭亡时,他的文字饱含溫度:“泱泱中华的信念,决不能消亡。”

如此庞大、对西方读者略显沉重的主题,史景迁举重若轻,还写成了畅销书。因为他有两大利器:精彩的文笔和严谨的考证。尤其让读者手不释卷的原因是,史景迁喜欢写人物。一名当年的学生回顾:“史景迁的书 里面写的都是人,你翻开他的书,马上会碰到人。他觉得人是最有意思的。” 他研究历 史从不将人性抹去,认为人性在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书中写到年轻的清顺治帝与时60岁的传教士汤若望成为知己的原 因时,史景迁推测这与顺治早年失怙、缺失 父爱有关。他写龚自珍“为人性情复杂,好发脾气”,又爱和各色人打交道、纵情赌局,但也正因为此,阅历颇深的龚自珍的社会批判才更犀利。纵观全书,史景迁将众多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带给读者。

史景迁的才华离不开他成长的经历。1936年8月11日,史景迁出生于英国一个知 识分子家庭,原名乔纳森·斯宾塞。进入剑桥大学后,斯宾塞初露才华,担任文学杂志和校报编辑。在美国耶鲁大学读研期间,斯宾塞师从中国史学前辈房兆楹。房兆楹取了斯宾塞姓氏的首字母,赠予他中文名“史景 迁”:景仰司马迁,以之为楷模。在房兆楹的辅导下,史景迁完成了博士论文,即《曹寅与康熙》,这是史景迁第一部史学著作。

随后,史景迁开始探索新的写作方式和视角,出版了《康熙》与《王氏之死》,这 两本书由于视角新颖、文笔生动,大获好评。 《康熙》以严谨考证为前提,用第一人称口吻将其一生娓娓道来。《王氏之死》以王氏的梦境为切入点,探讨清初农民的精神世界。

汉学研究卷帙浩繁,中国历史长河广袤无边,穷极一生也只是冰山一角。史景迁曾回忆 :父亲的小狗发现了一个兔子洞,它激 动地刨洞,泥土成堆,而兔子早已逃之夭夭。他觉得自己在探索汉学的道路上就像那只小 狗,但他从未放弃,穷尽中西史料,见微知 著地梳理中国近代史。

在史景迁逝世之际,且读《追寻现代中 国》,感受他研究中国史的精妙与热情,兴许是最好的缅怀。

《追寻现代中国》

猜你喜欢
斯宾塞研究
什么是《清明上河图》,现在就带你研究
改变
想要出彩,就要与众不同
斯宾塞的自我安慰
公司研究
耶!70岁啦!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