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进
摘要:在教育改革工作不断深化的现代社会,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始受到教育部门的广泛关注。小学道德与法治和学生们的生活实践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生活化的案例和情境,从而帮助学生们树立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意识。本文主要研究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价值和应用措施,从而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高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字:小學;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教育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切实优化学生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这对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当前的教育发展过程中,传统的“填鸭式”和“满堂灌”教学正在面临时代的遗弃。为了切实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老师们必须切实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并合理引入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优质的课堂体验。
一、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价值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生活化案例,其中许多知识内容都取材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因此老师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合理引入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首先,小学阶段是学生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他们本身的认知能力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利用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事物,引导学生们建立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的有效联系,使学生们能够将理性的知识转化为感性的情感,从而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学教育体系中的实际效能。其次,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对课程内容产生一种强烈熟悉感和亲切感,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大有裨益,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同时还能帮助学生们将课本知识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从而进一步优化学生的道德法治素养,使得学生们能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保持高度的一致性[1]。
二、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措施
(一)引入生活化实物
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其教材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生活化色彩。因此老师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条件,适当地引入一些学生们在生活中常见的实物,有效引发学生们对教材内容的思考,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道德思维和法治思维,同时使学生们全面认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际价值和内在魅力,有效激发学生们参与各项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感悟[2]。比如某老师在开展《买东西的学问》这一章节的教学实践中,就根据“学会看包装”这一版块的内容,为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商品包装,组织学生们查看这些商品包装上的厂名厂址、使用说明以及生产日期等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判定该商品是否属于正规商品。这种教学方式有效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们在查看商品包装的过程中掌握了正确的购物方法,并帮助学生们形成了良好的购物意识和法治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二)设计生活化问题
对于传统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而言,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着绝对的主体地位,而学生只是知识的聆听者和接收者,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们的课堂参与感,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被大打折扣。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以及教学的具体目标,为学生们设置一些生活化的问题,有效激发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们能够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并将教材上的内容内化为自身思想的一部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3]。比如某老师在开展《合理消费》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时,就为学生们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同学们在生活中希望父母为自己购买哪些东西?其二,同学们认为父母可能不会答应你的哪些请求?其三,当父母拒绝你的部分请求之后,你会怎么做呢?”这些问题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参与问题讨论的积极性,并且使得学生们对合理消费有了清晰的认识,帮助学生们树立了正确的消费观。
(三)创设生活化情境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人生阅历十分有限,并且对事物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很难对教材上的知识内容产生丰富的联想,导致学生们对教材中抽象复杂的知识点缺乏正确的理解[4]。因此老师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将教材中抽象复杂的知识点以图片、视频、音频以及动画等形式呈现出来,从而为学生们创设生动形象的生活化情境,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比如教师在开展《应对自然灾害》这一章节的教学实践中,就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呈现了旱灾、台风、洪涝、地震、滑坡以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从而有效弥补了学生们生活经验的不足,帮助学生们对自然灾害强大的破坏性有了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与此同时,还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们展示了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正确行为。这种教学模式具有非常丰富的画面感,能够有效集中学生们的课堂注意力,同时还能帮助学生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们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和避险意识。
结语:
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丰富性和新颖性,非常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因此老师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具体实践中,要深入研究当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们的生活实际为学生们创设科学合理的生活化课堂,使学生们能够从生活实际中找到道德与法治的影子,同时将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内容运用于生活实际中。
参考文献
[1]窦秀艳.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中的活动教学策略[J].中国教师,2021(05):100-101.
[2]郝明元.小组合作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J].学周刊,2021(12):151-152.
[3]蒋颖颖.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家长,2021(04):77-78.
[4]徐艳玲.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03):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