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丽萍
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 (江西萍乡 337000)
开放性伤口多为不同因素造成的开放性损伤创面、手术切口等。伤口愈合缓慢或效果欠佳会延长患者的临床治疗及卧床时间,增加治疗费用,同时增加院内感染、压力性损伤、深静脉血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伤口愈合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临床诊疗与预后效果,同时也是评估护理服务质量的关键[1-2]。开放性伤口愈合护理是骨科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近年来,在部分骨科开放性伤口患者中开展了红外线治疗仪干预,这是一种在康复科应用广泛并且逐步在临床其他科室推广的物理治疗设备,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本研究旨在探讨红外线治疗仪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22~68岁,平均(50.93±2.41)岁。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22~67岁,平均(51.84±2.1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于我院骨科接受开放性手术治疗或合并开放性损伤;对治疗及护理配合度高;符合本研究治疗相关适应证;精神、意识等正常;凝血功能正常;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恶性、器质性病变;临床资料不全;入院前即合并感染性疾病;合并传染性疾病。
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与治疗情况,护理人员做好疾病宣教工作,并耐心解答患者或家属的疑问,提升其诊疗配合度;护理人员日常协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做好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工作,中高风险患者给予气垫床降低褥疮发生风险,定期为患者进行体位调节,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遵医嘱做好用药护理,保持病室清洁通风;护理人员加强日常护理巡房,做好患者病变情况、创面等的监护工作,若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红外线治疗仪进行干预:在干预前,护理人员需向患者介绍红外线治疗仪的工作原理、治疗效果、治疗期间躯体感受等,确保患者能积极配合;采用MS-F-1红外线治疗仪[北京科迪信生物技术开发中心,京药监械(准)字号2011第2260979号]开展干预,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做好保温工作;在进行红外线治疗仪治疗时,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无敷料的创面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清洁后,充分暴露,有敷料的创面或切口直接开展照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调节支架与理疗头,确保创面位于照射中心,与创面的距离控制在10 cm 左右,旋转定时器按钮设定时间值进入工作状态,单次治疗时间为30 min,每日2次,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1~2周的照射治疗;在每次照射完毕后,护理人员均需为患者进行创面的清洁消毒处理,嘱患者日常注意防寒保暖。
两组均于干预2周后评价疗效。
(1)护理效果:显效为病变相关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创面或切口甲级愈合;有效为症状体征有效控制,创面或切口乙级愈合;无效为创面或切口丙级愈合、未愈合,症状体征控制效果不佳;护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生命质量:于护理前、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scale brief,WHOQOL-BREF) 评定患者的生命质量,主要从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等领域进行评估,各领域分值0~100分,评分与生命质量成正相关;WHOQOL-BREF 已被证实有较高的信效度,其中信度为0.917,效度为0.903[3]。(3)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拟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总分100分,分为非常满意(≥90分)、满意(70~89分)、不满意(<70分)3个维度,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调查,护理人员完善填写说明后由患者自行进行问卷填写;该问卷信度为0.710,效度为0.723。
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的生命质量各领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命质量比较(分,±s)
表2 两组生命质量比较(分,±s)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bP<0.05
组别例数生理领域心理领域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 25 70.10±4.27 85.36±1.75ab 74.46±3.82 87.17±1.63ab对照组 25 69.75±4.51 74.04±2.31a 75.01±4.21 80.57±3.02a t 0.28219.5300.484 9.616 P 0.779<0.0010.631<0.001组别例数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 25 76.74±2.74 88.85±0.94ab 77.13±2.41 90.74±1.16ab对照组 25 76.20±3.14 81.17±2.44a 76.75±2.39 83.75±1.59a t 0.64814.6860.56017.758 P 0.520<0.0010.578<0.001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骨科是收治各类骨骼肌肉系统病变患者的科室,是临床重要科室之一。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骨科收治的患者类型也在逐步发生转变,过去的常见疾病为小儿麻痹症、骨关节结核等,而现阶段各类意外事故频发,导致骨骼肌肉系统病变发生率显著升高,尤以骨折最为常见[4-5]。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蓬勃发展,微创技术逐渐被引入骨科手术中,但部分患者仍需要接受开放性手术,因此,手术或原发性创伤等导致的创面护理成为骨科护理工作中的要点[6]。提升创面愈合效果是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及降低褥疮、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发生率和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
红外线治疗仪是一种物理治疗设备,通过红外线照射产生热效应,发挥较好的舒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效果,用于骨科患者中能够改善肢体血液循环,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对术后康复造成的影响。此外,红外线治疗仪可有效提升创面血流速度,从而促进炎症物质的吸收,为创面愈合奠定基础,用于骨科患者中利于促进创面愈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护理后的生命质量各领域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红外线治疗仪干预有助于促进骨科患者创面愈合,提高护理效果。其原因为,红外线治疗仪照射可有效抑制局部末梢神经的兴奋性,达到镇痛、预防肌肉痉挛的效果,提升患者术后早期舒适度,从而有效促进患者生命质量的改善。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红外线治疗仪干预,有助于促进骨科患者创面愈合,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生命质量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