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提升途径研究

2022-01-10 14:01马淑红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2年1期
关键词:内审审计工作人员

周 悦 马淑红

随着审计工作重要性日益凸显,以及高校内涵式发展管理的需要,新时期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将面临诸多任务和挑战,如审计机制的变化、审计范围的扩大、审计责任的增强、审计视角的变换、审计方式的创新、审计手段的更新等。为适应新时期审计工作的要求,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需要顺应时代变化,提高审计站位,积极转变审计理念,拓展审计思维,开拓审计视角,采取科学合理的工作方式和改进措施,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效,服务于高校的长足发展和进步。

一、新时期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现实背景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的决策,组建和成立了中央审计委员会,这是加强党对审计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现,这一历史性重大举措,使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得到大力提升,因此,审计工作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监督体系必将发挥重要的优势和作用,新时期的审计工作也必将要肩负起这份重任和历史使命。为促进高校完善治理,实现其教育目标,推进和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等,在审计全覆盖要求下,主动履行审计职责,对高校各大经济和业务领域给予公正的监督、客观的评价、合理的建议,做好第三道防线。新时期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更是处于变革、转型和蜕变进程中,因此,始终要把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放在首位,只有具备了这样政治高度和站位,审计人员才能坚定信念,廉洁自律,恪守职责,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在高校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二、新时期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分析

目前,随着审计工作全覆盖要求的提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范围扩大,审计视角逐步拓展,内部审计工作正在逐步实现转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在高校的内涵式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受到领导层和职能部门的重视和关注,其所体现的作用和意义越发重要,同时其独立性也逐步增强和有所体现。同时,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也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风险。

(一)审计工作范围的增大

国务院《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指出:“审计机构要建立健全与审计全覆盖相适应的工作机制,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应审必审、凡审必严”。为全面履行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职责,实施资金、资产、资源审计、内部控制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及专项效益审计等的审计全覆盖,高校内部审计需要重点开展以预算、财收、采购、资产、基建和合同等六大经济领域为主线的审计工作,并且要做到严格审计、全面审计,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涉及范围明显扩大。由于涉审范围的增大,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所承担的责任也会相应加强,面临的审计工作任务也会越来越繁多复杂。同时,目前很多高校内部审计资源现状不容乐观,人员配备明显不足,综合性审计人才缺乏,与逐步扩大的审计工作范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高校需要基于内部管理结构,结合内部审计资源状况,合理统筹和科学安排审计工作,稳妥有效的推进审计工作的全覆盖。

(二)审计工作视角的变换

目前,高校领导风险意识不断增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作用和定位的认识更加清晰,因此,高校内部审计工作部门和审计工作者需要逐步转变审计工作视角,拓宽审计视野,实现促进高校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提高的审计目标。以往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注重以财务收支为主的合规性审计,重点关注高校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合理性,审计项目和内容的确定不能与高校的发展和治理相结合,没有站在管理的视角去解决审计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发生的动机及原因,发现问题的解决不能促进高校管理机制的优化和管控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内部审计工作需从重资金审计的角度,向重效益和管理审计的方向变换,需从合规性审计逐步转向风险性审计,用于发现高校治理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矛盾、风险及隐患,揭示存在的重要性、典型性的问题,提出具有科学性、价值性的审计建议,促使高校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执行的基础上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认识到从制度制定和执行层面提供有价值的审计建议的重要性,从而制定规范、系统、完整的高校管理制度。

(三)审计工作方式的创新

国家审计署第11号令明确提出:“内部审计部门可以根据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并对采用的审计结果负责”。高校内部审计业务外包是内部审计方式的一种补充和创新,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延伸模式,高校内部审计在审计资源配备不足、审计人员专业技能和审计经验缺乏、审计手段低下以及审计全覆盖要求的情况下,在高校资金预算允许的条件下,采取外部审计内部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工作,将部分审计业务实行外包,由社会中介机构代理实施审计,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从业务型审计逐步向管理型审计转型。通过社会审计的优质服务和咨询,一方面,可缓解内审资源匮乏和内审专业技能不足的局面,另一方面,与社会中介机构审计人员相比,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审计经验相对处于劣势,因此审计业务外包对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同时也增加了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危机感。

(四)审计工作手段的更新

新时期,在审计全覆盖的要求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需要不断提高内部审计效率。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发展一直较慢,审计手段还是停留在原来的方式,不但影响审计效率的提高,也会影响审计职能的充分发挥。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长足发展和进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审计信息化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因此,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必须要适应大数据审计的需要,推进审计手段的更新,加快内部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将信息化技术手段践行于审计核查和问题分析的实践中,这势必会极大的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效果。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手段的更新,助推高校内审工作以风险为导向、以控制为抓手,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同时,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推进和开展,会对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提出更高的技能要求,内审人员只有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学习新技术新手段,积累新经验,才能适应新时期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三、提升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途径

内部审计是高校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高校治理体系和管理体系履行审计职能,促进高校治理体系不断优化和管理能力的提高。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工作,是保证高校业务活动合法合规和办学目标顺利实现的有力手段。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要努力开拓视野,提高审计工作站位,勇敢面对所面临的挑战,克服内部审计面临的困境,在审计全覆盖的要求下,以管理的视角开展工作,结合应用内审和外审的方式,更新审计思路和手段,体现审计工作的高质量。

(一)提高审计工作站位

新时期,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要始终遵从为党和国家及高校服务的一贯宗旨,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方向,坚持围绕高校办学的中心目标,服务于高校的发展大局。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是高校谋求内涵式发展的一种有力途径,也是推动高校廉政建设的一种有效方式,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要在学校党政领导下,提高审计工作的政治站位,助力于学校从严治政、从严治党。每一位高校内部审计人员都要立足于这样政治高度和审计站位,坚定审计工作信念,牢记审计工作初心和使命,保持优良的审计工作作风,加强风险预判和防范,加强审计结果运用,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预防、建议和评价功能,更好的服务于国家和学校的发展和进步。

(二)转变审计工作理念

新时期,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已被赋予了确认、评价、预防、监督、咨询、建议等多元职能。因此,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在制定审计工作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时,要改变以往的审计思路和理念,即改变以查找和发现问题为基本目标的审计理念,转变注重财务收支等合规性审计的工作思路,从管理的视角出发,关注高校的内部控制、重要工作领域、关键业务环节等的审计,使审计工作逐渐实现转型,不断扩展审计范围,改变审计方向。同时,随着审计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内部审计职能定位的转变,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越发受到重视,内部审计只有通过以“防范风险、改进管理”为目的的管理性和效益性审计,才能体现和创造内部审计价值,发挥内部审计效能,为高校领导提供科学可行的建议、咨询及服务,持续推动高校优化治理结构和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三)实现内外审计的有机结合

随着国家的审计全覆盖要求的提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涉及范围扩大,以及高校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的进一步要求,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与高校内部审计的互动、互联与协作不断增强。一方面,在国家审计的业务监督、检查和指导框架下,高校内部审计部门要积极主动配合国家审计机关的检查。国家审计机关组织检查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着重关注审计项目的计划情况、基础工作的开展情况、购买社会服务及结果运用情况、审计整改情况、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情况等,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整体实施情况作出评价,揭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予全面的规范性的指导和建议,使高校内部审计在制度规范下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在内部审计工作全覆盖的要求下,高校内部审计对象涉及各领域、部门以及责任人,审计业务内容囊括各方面,如财务管理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基本建设管理审计、资产管理审计、科研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专项调查审计,以及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等,加上内部审计资源有限,面对繁多的工作任务应接不暇且力不从心。因此,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高校内部审计业务可实施委托审计,高校通过审计业务外包方式,借助社会审计力量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高效的技术方法,不但可缓解工作任务繁重与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同时也可通过中介机构的审计视角,发现高校治理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高校领导建言献策,提供高质量的审计咨询和服务。同时,在审计业务外包服务进程中,高校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对中介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各方面的工作协调,从而保证按时高质完成审计外包任务。高校内部审计在国家审计机关的有效监督和指导下,充分利用社会中介的优质审计资源,使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高校内部审计实现有机结合,不但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也进一步加强了高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四)加强审计信息化的建设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任务加重,涉审范围逐步扩大,为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手段和方法急需更新和改造。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各个职能部门的广泛应用,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与各职能部门的信息系统进行联动和挂钩。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改善现有的审计方法和手段,适应审计信息化趋势,开展和实施联网审计。高校内部审计要借助外部软件开发和大数据应用机构,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式,推进以大数据审计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对接和联通高校六大经济业务领域,以及后勤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探索和建立业审一体的审计监督平台,实现内部审计与职能部门信息系统之间无缝连接和沟通,对高校的各项业务活动和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实施联网审计,逐步促进和实现数据式审计、智能化审计。当前,基于大数据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推进已成为使然,高校内部审计应将审计信息化培训常态化,提高内审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确保审计工作与审计信息化的同步跟进,发挥大数据的应用优势,审计人员根据需要快速提取数据信息,审查重点和疑点,助力审计工作质效的提高和审计目标的实现。

(五)实行全过程的审计质量控制

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实施和参与过程中,重点关注项目的每个过程和每个节点,包括项目计划安排、项目实施过程、项目审计报告、审计档案立卷归档、后续跟踪审计、审计整改结果的跟踪、验证与检查等。在实施审计活动时,实行全过程的审计质量把控,保证审计方案的完整具体并审计到位,审计证据充分和相关,审计发现问题定性客观、引用法规准确,审计建议针对性强,审计报告表述清晰完整、简明扼要、富有逻辑、便于理解,审计整改落实到位。高校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要对审计项目采取质量控制措施,追踪和监督项目的实施情况,执行项目质量的分级复核制,有效控制内部审计风险。对于购买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服务项目,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必须要实施有效的质量管控措施。高校内部审计通过对审计项目实施全过程审计,对项目审计质量进行充分的管控和总体把握,总结和分析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和风险,并且立足于高校内部治理和管理的视角,为高校领导建言献策,使高校能结合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发展需要,进一步规范规章制度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

新时期,高校要把打造专业化内部审计队伍,优化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放在显要位置。内部审计人员精通业务,综合能力较强,是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的保障。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应从内部审计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后续教育等不同阶段,把握和提高内审人员的专技水平和综合能力。在人员引进阶段,内审部门要在高校选拔任用机制框架下,把好审计专业人员的准入口关;对现有内部审计人员,应加强实践锻炼,提升沟通、协调、处理问题以及专业判断能力,强化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和教育,严肃和规范审计纪律,是内审人员做到依法依规办事,敢于揭示和处理问题,始终能够坚持审计工作原则。审计专业技术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是审计职业化建设的需要,审计人员需要持续完善和更新知识结构。高校要支持和鼓励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审计机关或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和开展的继续教育培训,每年定期对内部审计人员开展专业技能、风险意识、廉洁从审、更新制度、最新政策等的教育和培训。同时,也要鼓励审计人员不断努力自学,刻苦钻研审计业务,开展内部审计理论研究,积极发表专业相关的研究论文,主动参与相关课题研究,考取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从多方面多角度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使其在专业技能、理论水平、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不断升级。

四、结束语

在高校走向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新时期,高校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逐步显现。在目前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的情况下,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唯有面对现实,敢担重任,勇于探索、乐于创新、提高审计站位和思想觉悟,持续改变和优化审计理念,提升和拓宽审计思维,采取科学有效的审计措施,通过改变审计手段、推进和实现信息化审计、实行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适当购买社会审计服务,实现内审和外审相结合的模式,培养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等途径,不断提升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为高校领导提供高质量、有价值、针对性强的审计建议和意见,更好地服务于高校事业发展和办学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内审审计工作人员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中国目前开展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工作的几个难点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