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性组织强化财务实务改革的探究
——以中国红十字会为例

2022-01-10 14:01刘舒婷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2年1期
关键词:红十字会实务会计准则

刘舒婷

一、引言

为了全面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现代化财政水平和治理能力,制定了基于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这也标志了中国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开启了新一轮政府会计改革。自2015年开始,财政部按照“1+N+1”架构,陆续颁布了“1基本准则、N具体准则和1政府会计制度”的新会计准则,政府和事业单位会计是会计体系的重要分支。非营利性组织在财务实务工作中,按照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监督和报告。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实行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度双制度,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双核算的会计核算模式,并且重新完善了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的定义、计量属性。在一系列细则的指导下,事业单位中的非营利性组织的实务工作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二、改革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在过去管理模式下,非营利性组织在财务资产、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存在领导重视意识不够、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欠缺、制度体系较混乱、未能严格落实计划等诸多问题。中国红十字会(以下简称“红十字会)被定义为社会团体组织,接受国务院的资金资助、物质保障和监督,承担着帮助政府开展人道主义服务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在过去落后粗糙的管理模式下,红十字会发生了不少贪污腐败、财务丑闻。

1.资产管理水平落后

相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而言,部分非营利性组织对于内部资产的管理制度尚未完善,会计核算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尤其是基层单位,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缺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采用不恰当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估计不正确的残余价值,运用不合理的盘存制度,造成盘盈盘亏,数目混乱,加上缺乏后续追究责任的审查制度,最终导致国有资产流失。2008年5月汶川发生了地震,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当时负责灾区的红十字会某官员居然声称已经将价值1300万元共计1000多顶帐篷物资运往灾区。一经计算,每顶帐篷高达1.3万元。如此天价帐篷引发质疑。在压力之下,红十字会不得不出来重新申明,向灾区运送一共价值1540多万元的帐篷13114顶,平均每顶1174元。由此可见,红十字会对于内部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有限,负责人居然不清楚资产的具体状况。

2.预算管理能力不够

非营利性组织预算主要包括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因为存在一定的主观判断因素,项目支出预算具有不确定性,导致执行具有难度,更能体现财务人员执行预算管理的能力。单位比较缺乏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的能力,事前未能进行充分调研,事中采用不科学的资金测算方法,导致实际和预算的差距较大。事后投机取巧,违规处理,却浪费了财政资金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2011年6月27日,国家审计署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公布了审计报告《关于201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提及了在2011年1到3月审计了红十字会2011年度预算管理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发现其存在“超标采购420万元”等预算执行的违规问题。如此“天价采购”丑闻引发公众对红十字会预算管理的质疑和担忧。

3.内部控制制度混乱

2006年,审计署颁布了《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研究》,具体指出政府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要素与过程的统一。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是为了保障单位正常运行,促进单位高效运转,更好地体现为人民服务的行政职能。一些非营利性组织的内部控制现状不容乐观,存在意识较薄弱、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到位等问题。2021年3月,“郭美美二进宫事件”引发关注,这不禁让人们想起了2011年6月20日那个沸沸扬扬的红十字会丑闻。无独有偶,2012年红十字会又被爆出长期置放在成都的募捐箱未回收、发放灾区的居然是劣质自行车等内部高管腐败丑闻。随后几年,赈灾款项流向不明、高管亲属驾驶千万豪车等新闻更是层出不穷。红十字会改革前的机构较为简单,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全国各分会存在一定的官僚化问题,内部的审计机构更是形同虚设,内审人员地位较低,更谈不上对组织提出改革方案的话语权。

(二)新会计准则带来实务改革

我国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经历了一系列变革,最终形成了一套包含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会计制度的体系。其中,政府会计制度包括预算制度、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度。政府会计准则第1-10号十分详细,分别为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会计调整、负债、财务报表编制和列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合同。非营利性组织要贯彻落实好新会计准则,致力于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方面的财务实务改革工作。

1.灵活确认各项资产

对于资产管理水平落后的问题,非营利性组织需要结合新会计准则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对比新旧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在购入不需要安装并支付款项、验收入库、计提折旧、对外出售处置等方面均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新会计准则增加了资产核算范围,增加了对于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化文物等资产的确认和计量。这些特殊资产由于缺乏历史数据信息,入账价值的确认存在困难,对此应分别进行处理:对于新取得的特殊资产可根据发生的实际成本入账;有历史遗留问题的资产按照重置成本入账,既可按同类资产的现行成本再根据新旧程度估计入账,也可按市价法、收益现值法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进行入账。

首先,对于固定资产确认方法,新会计准则以原则为基础,提出了更为灵活的价值估值等确认方法,要求会计人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按照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灵活计量,规划其使用年限、折旧方法、预计净残值和投资价值。其次,按照旧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是虚提折旧费用,而新会计准则要求实提折旧费用,根据实务需求计入费用化或资本化。再次,新会计准则重新规定了关于固定折旧的范围,并且完善了相关核算管理。最后,创新和改进固定资产后续计价的方法,例如折旧包含了生产成本和经常性支出等,使得折旧更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会计实质,体现了可靠性、实质重于形式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红十字会作为公益慈善组织,接受社会的捐资,应当妥善保管资产和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一般接受捐赠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和实物资产。对于货币资产,红十字会应当对剩余资金加强投资管理,做到保值增值。对于实物资产,应当结合新会计准则,厘清费用化和资本化,定期盘点确保账实相符,及时查清毁损、丢失、减值的资产,减少甚至杜绝资产流失和贪污腐败的现象。

新会计准则在预算会计方面提出了细则,规定了单位预算会计需要包含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的完整信息。预算会计核算的结果汇总,编制预算会计报表,进而为决算报表提供财务数据。一般来说,预算会计报表由预算收入支出表、预算结转结余变动表和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表三大类组成,各个单位可以依据具体实务工作的需要添加其他报表。贯彻落实好预算管理,需要领导起带头作用,从上到下认真执行规定。财务人员在开展具体业务过程中,认真传达好预算管理的要求,积极参与外单位的学习交流和本单位的培训活动,其他部门的人员也要全力配合财务人员的工作。预算编制的“入口关”是资金管控,而“出口关”是财政监管和预算绩效,中间环节的把控固然重要,但是过犹则不及,进一步减少或简化预算管理的非必要环节,采用“哑铃型”组织管理模式,大大提高执行效率。加强预算管理能让财政资金有效发挥杠杆作用,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由高速转向高质量发展。红十字会的预算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较为稳定的行政支出预算,另一部分是接受善款的预算。因为时间和规模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预算编制工作存在一定难度,因此红十字会更要结合新会计准则要求,强化预算管理能力。红十字会应当实行职责分离制度,预算管理部门负责实施,理事会负责跟踪预算的编制结果,对于不符合预期目标的应当及时反馈和作出调整,确保预算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2.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对于内部控制制度混乱的现状,非营利性组织需要结合新会计准则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早在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该《规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分为总则、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单位层面内部控制、业务层面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附则。

图1非营利性组织内部控制管理一般过程

新会计准则对实务工作提供了指导规范,而内部控制作为财务工作的有力保障,自然也要适应新会计准则,为有效落实新会计准则提供保驾护航服务。健全非营利性组织的内部控制与审计制度是一项重要工作。一方面,非营利性组织需要监督具体的财务实务工作,这就要求审计部门保持独立性,审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和审计准则规范,在审计中采用恰当的审计程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真实客观地评价单位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另一方面,有了制度、意识、监督的宏观把控,更要注重遵循实务工作规范,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需要细化。红十字会改革后的机构,在原有的理事会基础上,增加了审计委员会。并在执行委员会下面,细分了专门工作组和行政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了组织的内部控制。红十字会应当结合新会计准则的指导,建立一个可以约束全体人员的规章管理制度、各业务流程规范、财务会计和审计制度、信息披露规范等。内部监督工作主要是要形成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缺陷报告。

三、创新发展,恰似后浪推前浪

(一)做好新旧会计准则的交替承接工作

新会计准则是一套比旧会计准则更为复杂的会计核算理论构架,会给财务人员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冲击,要做好新旧会计准则的衔接工作。首先,做好宣传工作,提高意识,开展相关培训。其次,根据各级单位的实情,设置新旧会计制度转账、记录新账科目对照表和新旧制度科目余额分析衔接表等资料,确保各部门的数据口径一致。新会计准则可以提供账务处理、资产管理的准确数据,提升非营利性组织的财务管理质量。广大从业人员要不断提高专业素质、落实好新会计准则,规范非营利性组织的财务实务工作。

(二)借力信息化管理

在当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优势,不断发展新模式。红十字会虽然不同于以营利为目的的一般企业,但也必须遵循制度,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潮流,不断创新符合时代要求的模式与管理机制,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1.完善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可依”是前提条件。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组织体系都要有序发展才可持续经营。结合新会计准则的指导,信息化管理有助于完善新会计准则的管理制度。

2.创建信息平台,推进“有法必依”

“有法必依”是中心环节。在一个具有完善管理制度的组织体系里,传统的重复手工劳动,显得机械而呆滞,被大数据信息化平台管理取而代之是大势所趋。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规定下级部门财务数据必须并入单位“大账”,即建立统一的账务处理系统,可以与软件开发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或外包购买具有完善管理功能的会计软件。无纸化办公时代,需要复合人才参与共同构建信息化平台,加快财务信息共享,从而提高财务数据处理的效率和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3.加强监督力度,遵循“执法必严”

“执法必严”是关键。权利是把双刃剑。任何一个组织或者单位,内部监督管理工作是权力大责任大,深知此理而“刀刃向内”。外部监督管理工作更是“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借助大数据平台,非营利性组织可以迅速智能地发现问题,强化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客观真实地反映单位的经营管理现状,及时反馈并且做出调整,确保单位处于可持续性经营状态。

4.落实奖惩机制,实现“违法必究”

“违法必究”是有力保障。借力信息化管理平台,奖惩机制的实务工作得以更好地开展。奖惩激励机制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如精神奖励、薪酬奖励、荣誉奖励、工作奖励,将员工对组织的承诺实现最大化的过程。古有论功行赏,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今有绩效考核细则。兢兢业业的称职者应该得到嘉奖和评优,暂时落后的后进者应该加以鼓励支持和培训引导,而对于屡教不改的尸位素餐者,应该做出处罚才能服众。

四、结论

本文重点关注了非营利性组织目前存在的固定资产管理、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缺陷等问题,结合出台的新会计准则,为单位改革现状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局面提供了对策,希望有助于单位做好新旧会计准则的衔接工作,借力信息化管理,实现管理模式创新和财务信息共享双发展。

(一)做好新旧改革工作

非营利性组织要结合新会计准则的要求,落实好在灵活确认资产,强化预算管理能力,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的工作。红十字会要重新塑造社会公信力,需要加快机构改革,从上到下强化行业红十字会和地方红十字会的财务、业务工作指导,贯彻落实好捐赠款物和招标采购等关键风险点,做到受赠、预算、招标、采购、登记、分配使用等各环节公开透明。并且要建立内部和社会监督委员会,加强反腐倡廉,在阳光下行使权利和履行责任。

(二)强化信息化管理

非营利性组织要强化科技手段的使用,促进财务实务工作规范化。红十字会要建立全国统一的资源共享平台,确保工作流程的信息透明和数据公开,制定及时高效、便捷获取、有条不紊的实施细则,保障捐赠者、受赠者和其他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

猜你喜欢
红十字会实务会计准则
政府会计准则的执行框架构建研究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红十字会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福建红十字会与福州塔亭医院抗战救护往事
ODI实务
FDI实务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
从内部审计的角度探索跟踪审计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