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化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2-01-09 13:16董雪娟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初中语文策略

董雪娟

摘要:新课程教学目标理念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因此,文言文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当代中学生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对中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对此,语文教师要认真领会新课标的精神,明确自己的教学职责,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优化文言文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本文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教学策略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重点板块,同时也是一个难点板块。但很多学生对文言文并不怎么感兴趣。文言文虽然有很多文字运用都十分精美,但读起来往往感觉拗口,不好理解,再加上古今文化理念、社会背景等巨大差异,也使学生在解读以及认知文言文的时候感到困难。故此,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探索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帮助学生弄懂文言文,使学生爱上文言文。

1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初中生生源更加多样,学生来自不同的区域,语文基础知识总体来说较为薄弱。如此,学生因不熟悉文本,在课堂上就只能被动地听教师讲解,学习效果可想而知。鉴于此,教师必须根据实际学情,以任务驱动方式促进学生学会自学。首先,可以用导学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文言作品的背景知识,如作者、背景、出处、体裁等。如《咏雪》一文选自《世说新语》,作者为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主要记载的是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和轶事,《咏雪》出自其中的《言语》篇。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注释及工具书了解这些背景知识,并以填空形式识记。其次,可以用任务方式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自读文本。对此,教师可事先布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检查反馈。在教学实践中,课前、课中、课后都要多读。课前要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查准字音,正确朗读。课上采用“开火车读”、小组读、配乐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做到熟读,为文言文内容的翻译奠定基础。课后也要采用多种方式,如比赛朗读、分段读等方式让学生复习文本内容。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可对语速、语气、节奏等进行必要的点拨。最后,针对文言文本的内容,教师可让学生先借助工具书翻译,掌握关键词。如《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期”“舍”“乃”“相委而去”“家君”“引”“顾”等字词,学生要能根据上下文语境进行正确翻译。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将重点字词用导学案的方式让学生完成。如《与朱元思书》中的重点词汇(风烟、俱、共色)、通假字(转、反)、古今异义(许、奔)等。

2情景式教学,提高学生参与性

文言文因为本身比较难读、难记、难理解,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乏味。在学习文言文时,可以通过一些方式进行情景再现。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文言文内容进行深度理解,分清楚故事的角色总共有几个,搞清楚故事的内容,这时就可以找学生进行模仿和情景再现。例如,在学习《孙权劝学》这一课时,老师提前将文言文内容以PPT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对每个不容易理解的字词进行标注,这样便于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在老师的带领下分清楚人物角色,明白孙权是怎么劝学的,捋清故事情节后就可以找学生来扮演角色了。文中主要提到了三个人物,一个是孙权,一个是吕蒙,还有一个就是鲁肃,可以分别找三个学生来扮演这些角色。故事主要讲的是孙权劝诫吕蒙不能只注重军事,也要多注重学习。理解了文言文内容,接下来就对这一情景进行再现。通过表演,学生能更加直观地了解文章内容,也有助于理解课文,既加深了记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其中,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3开展诵读训练,感知文本意境

学习文言文离不开诵读。通过反复诵读,感知文章的意蕴,体会文章的情感,是语文教学的必经之路。文言文是中华古文化的重要载体,文本结构和语言形式和现代白话文存在着诸多差异。文言文独特的美感,需要学生们反复诵读,才能够感受其意境,体会其情感,有效把握其中心思想。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鼓励学生认真诵读,悉心体会,以充沛的情感,进入到文言文的世界中。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在脑海中将语言文字转化成立体的画面,使文字成为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实现与作者心灵上的沟通。将文言文所营造的独特意境,充分展现出来。如此,学生才能够与文言文实现无距离的沟通,并逐渐爱上文言文,成为文言文的忠实读者。比如,在学习《出师表》时,文本以议论为主,叙事为辅,突出了作者浓烈的思想情感,将诸葛亮对于后主刘禅的忠诚之心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阅读任务:第一遍阅读,让學生自行阅读,将文本之中的生字词进行疏通,理顺文本的内容;第二遍阅读,则是在教师的讲解以后,进行吟诵,在流畅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深入体会文本的情感。《出师表》一共包含九个段落,九个段落可分为三个部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仔细体会诸葛亮当时的心境是随着文字的变化而变化的,从而不断调整阅读节奏。比如,在阅读第一部分时,这一部分讲述的是诸葛亮以客观冷静的角度,分析当下的局势,为后主刘禅提出谏言,其中既包含对先帝刘备的爱戴与崇拜,还蕴含着对后主刘禅的期冀。学生在阅读时,要保持言辞恳切,语序平稳,同时还带着殷切的关怀;而到了第二部分,诸葛亮开始叙事,陈述与先帝刘备的创业过程,突出其感恩之情;第三部分,诸葛亮则开始痛诉自己,语言催人泪下,令人动容。不同的内容,学生应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从而与诸葛亮产生情感的连接,体会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一步把握《出师表》的中心思想,感受其意境,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

结语

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前布置自学任务,让学生熟读文本,了解背景,课中以合作探究的方式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课后通过有效练习拓展,丰富学生的文言知识,这样才能让文言文教学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彭海燕.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困难及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9.

[2]印文卉.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5).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初中语文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