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级管理就像带一个团队,好的班级离不开好的管理。管理方法无法落实有种种原因,在带班的过程中教师、学生和家长各守本位,放手让学生经历活动,教师以身作则,用大爱管理班级。
关键词:班级管理;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团队,一个好的班级必定离不开好的管理。班主任在走向讲台之前,大多在师范院校系统学习过学科知识以及教育学和心理学,而管理学的相关知识更多的是在工作以后,向同行前辈学来的。于是,就看到有的班主任带班轻轻松松,好像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做,班上就能井井有条;也有的班主任起早摸黑,却收效甚微;有的班主任每届带出来的学生好像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总有这样那样的相似之处,也有的班主任用学来的方法用在自己班上各种“水土不服”。
什么是管理?有人说管理是通过别人拿结果,通过别人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想法,这个过程就好像用筷子夹取食物一样。管理班级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希望通过指导班干部完成班级工作,再由班干部带动其他学生,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的自我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管理方法无法落实。
会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有这样几种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因材施教,使用适合这个班级的管理方法。每届学生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个班级的学生也是不一样的,甚至同一个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并不是管理这届学生的方式方法一定能够使用于下一届;同样的,别人班的管理方法也不一定能使用于自己班上。比如和我搭班了9年的汤老师,带班很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几乎每届带出来的学生都或多或少有他的影子。我从走上工作讲台以来,就一直和他搭班,自然看得最多的就是汤老师的带班管理模式。学着汤老师带班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一学就是6年,终究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在和他第三届搭班的时候,我终于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带学生有着一套管理方法,尽管每届学生都有浓烈的属于他的风格特点,但是每届学生又有细微的差别。同样都是他在带班,不同的学生方法都各不相同,更何况是处于模仿阶段的我呢?其实我每次只是看到了其中的一点,觉得这种管理方法很好,所以拿到班上来用,我没有看到在这一点管理方法的背后,汤老师还有多少管理方法与之配套、支撑,所以每次使用这些方法的时候总是觉得不如他班上那样顺畅。在带第三届学生的时候,我换了一个管理风格,倒不是说换了管理方式以后有多好,至少不让我自己觉得带班那么不顺畅了。
管理无法落实的另一个原因是管理方法没有结合教师自身的性格特点。每个班主任都有不同的性格,管理班级就是通过自己行为和观念去影响学生。其实哪怕是学科老师,通过日常的教学过程,也会在学生身上留下她的印记,更何况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班主任呢?我们常常会说什么样的班主任带出什么样的学生,教师在管理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融入了自己的性格和个性,这些会通过管理的过程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因此,性格不同老师,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也是不同的,这些管理方式方法同样也不能生搬硬套。一个干练的人,走情感路线处理学生问题就并不适合。同样的,一个感情丰富的教师也很难长期雷厉风行地处理问题。没有结合教师自身性格的管理,既会让学生觉得不真实,教师也会觉得不自在,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管理很难长久的维持下去。
第三个管理方法无法落实的原因在于管理的计划和手段没有长期被坚持落实。所有的管理其实就是需要学生去遵守规则,知道什么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能做。这些规则必定是需要长期遵守的,这样才能形成规则意识。如果朝令夕改,学生除了不能形成规则意识,更多的是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这一情况的延伸就是奖惩措施没有落实和可持续性。奖励和惩罚可以看做是加强版的规则,强化学生形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意识。同样的,这些措施没有落实和可持续性,就会让学生觉得无所谓,反正做与不做差别不大,从而养成学生漠视规则的习惯。很多正面管教、鼓励引导就是希望加强学生的规则意识,让好的行为有更好的持续性。
在班级管理中,另一个大问题是班级角色是否清晰。一个班级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教师、家长和学生。我们需要做到视学生為学生,视家长为家长。教师、学生和家长三个角色需要非常清晰,不可缺位,也不能越位。
视学生为学生,这就意味着教师不越俎代庖,帮学生规划和决定。学生在学校,会经历种种活动,可能是学校活动,可能是班级活动,也可能是学科活动。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拒绝短期的成果,学会放手,试着接受学生完成任务的不完美。诚然,作为班主任,我们希望学生的每一次活动都能摘得桂冠,每一次项目都是毫无差错的。事实上每一次的学生活动的初衷都是希望他们经历这项活动,然后通过活动体验一些事情,获得一些感悟,收获一点成长。老师过多的参与和干预,会减少学生的体验和经历。我们可以在学生参与活动遇到困难,寻求帮助的时候给出建议,而不是在活动之前预设好他们的经历,规划好他们的体验,告诉他们需要做一些什么。如果这样的话,以后他们遇到了类似的事情,依然不会处理。
视教师为教师,并不是在校园中重做学生。教师相信所有的老师都知道言传身教,更明白身教大于言传,以身作则,学生才会信服我们。我以为在校园里的以身作则并不是学生要做什么,教师就该做什么。这就回到了前面那个问题,教师、学生和家长的角色不能混淆,相信如果以我们现在的状态和能力,和学生一样考所有的学科,不一定谁考得更好。所以以身作则更多的是传递给学生一种态度,对人和做事的态度。中学的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如何待人接物,何如交流处事,学生都在从模仿到形成自己风格的过程中,所以教师的三观和做事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成长。我们学校有一项规定是早上入班即静,学生在早上来了以后,需要安静地交完作业,然后回位看书。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需要重新养成的习惯。从小学上来的学生,还有着小学生的种种习惯,让他们一下就适应中学生活,安静下来看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在学生养成入班即静的过程中,很多班主任都是带着自己要写的作业,要看的书,早早坐在班上,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情,当学生看到老师安静地看书做事,慢慢也就学会了安静地看书。
视家长为家长,不代替家长的职责。不论是家长取代了老师的角色,还是老师替代了家长,学生都将会忽视另一方对他的要求,甚至叛逆,给管理带来隐患。
作为一个老师,有大爱会让班级更容易形成管理体系。有大爱包括处事公平,让学生在犯错以后仍然能看到希望以及让学生笑着接受惩罚等等。大部分学生在犯错以后,都能接受惩罚,当学生群体性犯错受到惩罚时,如果有不公平的惩罚出现,学生的关注点很容易从认识自己错误,内疚自己做的事情上转变为“为什么我只是这样了,老师却那样对我”、“那么多同学都这样了,为什么老师不批评他们,就批评了我”。当学生产生不认同的心理时,自然也就不会服从已有的管理体系,甚至跟已有的管理体系对着干。我们常常说,不能一件事否定一个人,学生还是学生,所以犯错是难免的。当学生犯错以后,能产生内疚感,能感受到还有弥补或重来的机会,学生才不会破罐子破摔,成为管理体系的破坏者。最后,在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是惩罚。现在惩戒条例也已经出台,说明在管理的过程中,奖励和惩罚是同样重要的,没有惩罚的奖励和没有奖励的惩罚都是不完备的。既然惩罚不可避免,那么当我们使用惩罚这一手段的时候,就需要有效果。简单的惩罚是没有效果的,还会让学生觉得:反正我已经为我做的这件事情付出代价,那这件事情就已经结束了。如果这时候老师再想教育或者做些什么的时候,很容易让学生有逆反的心理:为什么这件事情老师一再惩罚我?是不是老师在有意针对我?我们再做什么事情都不但不会帮助学生形成规则意识,反而更容易为他下一次破坏规则埋下伏笔。我尝试不一样的惩罚源于曾今看到同事管理他的班级,他从来不让班上学生罚扫,因为他告诉学生:劳动最光荣,为什么要让光荣的事情成为一种惩罚。当然他也不是没有劳动教育,他的劳动教育多是让学生做义工。同样是惩罚,用劳动行为达到惩罚的效果,他班上的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惩罚,我想这样的效果一定比简单的惩罚要好很多。
我觉得这是管理中最难实现的一点,只能说每届带班的时候,我会尽力去尝试让班级有一点班级文化。在接班之处,就告诉学生,哪些规则是希望他们能遵守的,哪些行为是希望他们做到的。单纯的说这些是很苍白的,学生不需要一个星期就会有层出不穷的问题,所以在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告诉学生这样做的原因,让学生觉得被尊重和被认同,这样学生才会慢慢地接受这些管理体系。在接班的时候,我会跟学生聊一聊以前带班的时候,经历的故事,其实每个老师只要走上了讲台,就会有很多这样或者那样的教育故事,有些故事是真实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也有些可能是发生在同事身上的,我们听说的,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故事能帮助我们,让学生更快的接受我们想渗透给他们的观念和看法,形成班级文化。学生活动也是一个很好凝聚学生,形成班级文化的渠道,因此我们需要重视每一次的活动,最后就是让学生喜欢上老师和班级,也许班上也就比较容易形成班级文化。
“学高方為人师,身正才为人范。”师者为师亦为范,立身成人,方为人师。班主任工作不是一项简单重复的劳动,其间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不管用怎么样科学的、艺术的方法去管理,都离不开教师的智慧。管理风格可以多样,管理目标就一个: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参考文献
俞朝翎.2020年10月.《干就对了》.中信出版社
姓名:陈颐潇,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江西,职称:中小学高级,学历:本科,单位:南昌市立德朝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