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倩 魏青利 刘彦锋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物资源丰富,古遗址、古城址占大宗。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相关批示指示精神,着力解决古遗址观赏性不高、文化内涵不易体现、保护成果不具体、与社会联系不紧密等问题,郑州市委、市政府按照“大生态、大环保、大统筹”原则,下发了《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7年生态保遗工程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以生态绿化的方式让古遗址“活起来”,为城市延续文脉,为城市建设增强文化支撑,促进文物保护成果具体化、文化内涵展示形象化。2017—2021年,全市共筛选、谋划具备条件的遗址生态文化公园项目百余处,总面积6万余亩,计划总投资逾百亿元,涵盖郑州全市域各级遗(城)址类文物保护单位。促进形成遗址保护优化、生态环境美化、文化内涵突出、城市形象凸显的全国文物分布密集型城市全域保护利用示范区,让文化遗产成为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不断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202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以考古为主题举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的战略高度,精辟论述考古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阐述我国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贡献。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考察现阶段的文化遗产保护,当下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譬如:缺乏专门的大遗址保护机构,管理和技术人才明显不足;大遗址保护专项费用偏低,不能满足宣传、发展工作需求;大遗址保护项目往往面积较大,或位于城市建成区,跨区、跨镇及搬迁安置等各方面情况复杂,且建设周期长,需要多个相关机构和单位密切合作,协调难度大以及保护利用缺乏科学规划等。同时,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中心城区土地不断增值,中心城区及其周边土遗址的保护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的焦点问题。城市化给人类带来新的满足,但任何进步都伴随着损失[1]。尤其是文物资源分布密集型城市,土遗址既不能用于基本建设,又因为资金缺口不能得以全面保护,大多裸露于荒野或作为农田耕种。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文化内涵的展示,也容易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侵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遗存的保护是考古学研究的前提,考古学研究是文化遗产合理利用的学术基础;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考古工作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郑州市实施生态保遗工程,把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将古遗址、古城址保护展示纳入生态建设,以建设遗址生态文化公园为主要手段,以生态建设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以生态绿化方式让古遗址“活”起来,为城市建设强文脉,探索文物分布密集型城市文化遗产片区化、集群化、生态化、亲民化保护的新模式。
能否正确认识理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定位,从宏观思维到具体工作都把握处理好“考古遗址”与“公园”之间的关系,是决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特质属性和发展走向的根本所在[2]。
考古遗址公园是见证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核心,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代言人,在我国几千年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中充当着最具说服力的历史物证,并且是我国在历史发展长河中遗留的珍贵文化遗产。“遗址”是其主题,“公园”是其形态。遗址公园的建设就是将遗址、遗迹纳入当下某个特定地域和空间,并且利用科学手段将遗址公园与当地的人文景观有机结合起来的过程[3]。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在大遗址保护的实践进程中衍生出来的新生事物,在遗址保护上是一种创新,也是让文物“活”起来的最佳途径。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涉及范围广、所需资金量大、建设周期较长,同时还有环境整治与文物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尤其是对于遗址内的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更是重中之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与考古工作是密不可分的,需要强有力的考古专业团队作保障,需要新的考古科研成果的支撑[4]。
2009年12月,国家文物局颁布《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细则(试行)》,标志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实践的序幕正式拉开。2010年6月,国家文物局开展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工作。全国各地共提交申报评定及立项考古遗址公园62处。经过评审,2010年10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12项)和立项名单(23项)。2012年,国家文物局开展了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选工作。全国各地共提交申报评定及立项考古遗址公园90余处。经过评审,2013年12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12项)和立项名单(31项)。2017年,国家文物局开展了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工作,12月,正式公布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12 项)和立项名单(32 项)[5]。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发展取得了很多成绩,遗址本体保存现状显著改善,公园魅力和吸引力逐步彰显,管理运行和投入持续向好,学术研究和文化普及异彩纷呈,公园运营主体和管理方式多样化。同时,它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理论基础尚显薄弱,无论是在保护管理,还是在展示利用上都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大遗址保护的有效方式,在探索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需要我们正视并勇于面对的。目前来看,有几个发展趋势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第一,重手段,轻研究。考古研究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立园之本,科技展示手段的探索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对遗址价值的深入研究和持续更新的成果,再先进的科技手段也将是无源之水。第二,重建设,轻体验。考古遗址本体具有突出的脆弱性,遗址景观环境具有高敏感性,目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量普遍偏大,建设量多大才合适需要深入研究。未来,建设量小、互动体验感受好、便于游客深入理解遗产价值的展示方式应是值得鼓励的探索方向。第三,重迎合,轻引导。每个类型的公园都有自己特定的目标人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目标人群和市场还需要时间培养和孕育。因此,与其盲目迎合公众口味,还不如积极主动地引导公众,关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所特有的 “考古”“遗址”和“真实性”。古遗址的保护不同于其他的文物类型,规模大、可观赏性差、脆弱性高、专业性强都是制约其发展的先天缺陷,难以逾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种保护方式的出现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好的路径。相信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社会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应有的形象会逐渐清晰起来[6]。
对于大遗址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实践探索,国内外学者作了较多的研究,国际和国内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但是对于中小遗址的保护,国内外特别是国内的研究还比较少,急需这方面的实践和研究探讨。
郑州市生态保遗工程严格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工作方针,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突出展示遗址文化内涵为特色,以实现遗址本体和环境安全为前提,采用生态绿化模式,促进遗址保护优化、生态环境提升、休闲空间拓展、城市形象凸显,协调做好文物保护、研究、传承、利用和发展各项工作,坚持“建成一处,开放一处”,服务社会发展。
生态保遗工程的核心理念,可以解决文物保护成果不具体的问题,以人为本,促进保护成果服务社会民生。将文物保护与生态建设结合,以建设遗址生态文化公园方式促进文物保护成果具体化,将文物用地与保护成果绑定、保护成果与群众生活绑定,改变土遗址用地“闲置”的被动局面,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得到有效展示,惠及于民。
郑州市生态保遗工程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绿色发展,不断深化提升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设科学性、可行性,确保全市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衔接,实现生态绿化,提升文物保护展示水平,探索全国典型的文物分布密集型城市全域化保护、生态化保护、亲民化保护新模式,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强化生态、文化支撑。
生态保遗工程,是郑州市探索遗产保护与城市和谐发展的创新之路。较为突出的案例是,通过生态绿化方式,让郑州商城遗址成了全市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的历史文化区域和文化地标。
为保证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属性,生态保遗工程坚持4个主体,即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功能定位以服务社会为主体,公园文化展示以遗址文化内涵为主体,植被绿化以本土植被为主体,配套设施以生态、自然、环保材料为主体,展示本土特色,塑造古朴自然文化风格。各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设结合遗址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与生态林业、生态农业、生态湿地等生态项目结合实施。
自生态保遗实施以来,已初见效果。一是明确了文物保护成果:生态保遗工程将文物用地与保护成果绑定、保护成果与群众生活绑定,实现了文物保护成果具体化、固定化,有效遏制了破坏风险,保护成果与环境绿化、美化结合,惠及于民。二是提升了城市文化气质:建成一批城市精品文化公园,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展示。三是提升了城市发展质量:遗址环境提升,促进周边土地增值,节约城市规划绿地指标。文保受益、政府受益、群众受益、企业受益,多方共赢。
生态保遗工程,是古都郑州促进文物“活”起来的积极探索,是促进古遗址由“地下气象万千,地上毫无生机”向“地上绿树葱茏,地下气象万千”转变的文化气质提升工程,更是促进遗产保护服务社会的重点民生工程、惠民工程。这是落实党和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战略的具体行动,对当前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文化支撑力提升、中原经济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工程实施及华夏文明起源和中国早期文明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文化遗产资源分布密集型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探索,明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实践成果初显,经验与不足并存,本课题的研究将为今后的项目实施提供成功的经验和保护规划的先进理念,确保生态保遗工程顺利实施。
根据规划,2021年年底前,郑州将建设遗址生态文化公园100处。截至2019年年底,已完成规划60项,完成公园建设33项。
郑州商城城垣遗址,位于城市中心区,是我国著名的大型古代土城墙遗址,周长约7千米,始建于距今约3600年。1961年3月,郑州商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垣遗址公园环境整治,以城垣遗址为核心保护和展示对象,在满足 《郑州商城遗址保护规划》相关保护和建设控制要求的前提下,以还原文物本体真实性、具有历史沧桑感的绿色开放空间为主要展示方法与手段,营造疏朗的景观环境。集遗址保护、文化体验、教育休闲为一体,展示郑州商城的宏大气势、历史风韵、空间完整性。
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城垣遗址保护与展示区,把商城城垣在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展现在游客面前,让人们了解商城,认识商城。把尘封的、一般人不容易接触到的真实历史研究和发现呈现给游客,让人们接触历史,了解历史。把需要通过想象去感受的历史感和厚重感,通过科技手段展现出来,让人们能够看到、接触到、感受到。(图1)
图1 郑州商城考古遗址公园
郑韩故城遗址,位于新郑市区及其周围一带,因其为公元前8世纪中叶至公元前230年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和韩国的都城而得名。1961年3月,郑韩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规模较大,地上地下文物古迹众多,集中遗址群包括郑韩故城城墙、宫殿区及重要建筑遗址、手工作坊遗址和故城周围墓葬区,是一个都城、城周边遗址墓葬区、近远郊陵墓区三位一体的东周文化载体,是一座距今2700年左右的东周时期大型诸侯国都城,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先期,于后端湾综合遗址建设遗址公园。后端湾综合遗址,是郑韩故城的重要节点,是《郑韩故城遗址保护规划》中确定的4个特色遗址公园之一。在后端湾综合遗址中,郑公“中”字形大墓及车马坑的发掘,为研究郑国贵族墓葬、贵族用车制度及郑国高超的造车工艺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材料,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春秋城墙和战国城墙这两段不同时期夯筑的城墙,为研究郑国、韩国都城城市布局演变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后端湾综合遗址的环境整治与提升,对于全面、完整保护和展示郑韩故城遗址,突显遗址空间结构,构建遗址绿化和开放空间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后端湾综合遗址已经对郑公大墓、部分墓葬区进行了保护与展示工程建设,但是还有大部分遗址仍处于地下,地表并无明显标识。在遗址公园建设前,遗址表面大部分区域为农田,部分墓葬区被村庄占压。遗址本体周边杂草丛生、环境较差,露出地面的城墙上的植物根系对城墙产生破坏,城墙周边环境较为杂乱,本体不凸显。不仅这些人为和自然因素对遗址安全产生一定影响,同时,整个遗址范围环境较为杂乱,道路不畅,部分区域有生活垃圾堆积,遗址的文化价值没有充分体现。
通过后端湾综合遗址环境整治,在保障遗址本体安全的前提下,突显墙、壕双重的军事防御体系,展现不同类型遗址的风貌特色,优化遗址周边环境,提升遗产的社会价值。通过现场勘察,对文物本体保存现状进行评估,提出文物本体保护具体措施,确保遗址本体安全,凸显不同类型遗址的风貌特色。通过历史研究,结合不同遗址的历史环境特征,营造与遗址特征相符合的环境氛围。通过合理整治措施,优化遗址周边环境,促进文化遗产与周边环境的整体和谐。(图2)
图2 郑韩故城遗址公园
李家沟遗址,位于新密市东偏北的岳村镇李家沟村西百余米处,椿板河东岸的2级阶地,西南距新密市区约14千米,东北距郑州市区约21千米。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09年秋季和2010年春季两度对李家沟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揭露面积近100平方米。发现数量众多的石制品、陶制品和动物骨骼等遗物,以及反映当时人类居住与加工骨制品等活动的遗迹现象。李家沟遗址考古发掘,完整揭露出距今10500年至8600年左右连续的史前文化堆积的剖面,层位序列清晰可见,直观地反映了本地区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地层关系,填补了中原地区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裴李岗文化之间的空白。由于遗址具有如此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李家沟遗址入选2009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 (图3)
图3 李家沟生态文化遗址公园
李家沟遗址地处丘陵地带,周围区域景观以台地居多,地表多分布有树林和庄稼,基本保持了原生态景观。遗址公园的设计与建设,在满足“尽可能减少干预”的遗址保护要求前提下,充分提高展示的真实性、可观赏性和历史文化信息传播量。节点设计,以全面展示遗址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为主,主要包括入口广场、时光隧道、古生态体验园、模拟考古园、制陶体验园、休憩平台等。遗址遗迹展示,以铺地、植被铺装等方式标识重要的旧石器时代发掘遗迹等信息。同时,对价值较高的考古发现采取露明附罩的方式展示,对重要剖面进行原址保护。遗址公园的建设对李家沟遗址的展示及宣传,将有助于提高公众对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案例的认识。通过文化遗址的保护,达到激发公众追溯中华文明起源的热情,培养公民传承文化的责任感,从而达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优秀中国文化传统的效果。
新密窑沟瓷窑遗址,位于新密市大隗镇窑沟村和大路沟村。它北临洧水,南为起伏的丘陵,窑沟村南是一条宽阔的大沟,在大沟两侧的断崖上,遍布瓷片和窑具残片堆积层。新密窑沟瓷窑遗址规模较大,地上地下文物古迹众多,是一个集烧窑、灰坑、活土坑、沟、瓷片堆积区的文化载体,具有重大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1963年6月,窑沟瓷窑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窑沟瓷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密窑沟瓷窑生态文化遗址公园,以基于遗址本体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与展示利用为原则,突出窑沟瓷窑遗址文化价值特点,将其营造为中原地区以展示窑沟瓷窑文化为核心,以山地丘陵风貌为背景,集遗址保护展示、古瓷器复烧生产、活态传承、休闲体验、教学培训、研发交流为一体的遗址生态文化公园。
新密窑沟瓷窑生态文化公园,占地面积22.64公顷,多为沟谷,文物遗址分散,且大部分在地下。公园遵循遗址文化与自然的融合,采用文物本体及设施的精细化与自然地理风貌的特色化展示策略。借助陈列馆等设施,用高科技手段展现瓷文化,激发游客的好奇之心与赞叹之情。同时,辅助标识、小品及其他服务设施,将文化知识与设施结合起来,于细微之处显示文化。在自然背景下,通过标识、揭露和复原展示等手段展示遗址本体,同时合理配置植物,构建游览步道和观景平台,展示田野空旷之景,激发游客对自然历史的敬畏之感,展现文物之精彩、文化底蕴之深厚。(图4)
图4 新密窑沟瓷窑生态文化遗址
郑州市生态保遗工程,兼顾了文物安全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将大型古遗址保护利用融入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效实现了文物保护、生态修复、城乡发展、民生改善的相互协调,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生命力,已经得到文物系统、各级政府、社会群众的广泛认可。
郑州市政府持续推进“双百工程”建设。在百家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设方面,相关部门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健全评估体系、强化监督考核、落实工作责任等,使郑州市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设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政府主导广泛参与,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为本辖区内遗址生态文化公园项目建设、日常管理责任主体,负责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设管理全局工作,确保便民利民、服务社会的公益属性。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为保障生态保遗工程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市民活动空间拓展、文物保护环境优化工作目标,郑州市先后研究出台了 《郑州市生态保遗工程实施方案》《郑州市生态保遗工程规划建设导则》《郑州市生态保遗工程标识系统导则》《郑州市生态保遗工作考核暂行办法》等文件,引导生态保遗工程规范实施。
中心城区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集中地区,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成后与群众生活联系密切,按照城市中心公园、游园以高标准规划建设。四环至绕城高速范围内属于城市发展区,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应以相对高标准建设,促进发挥文化、生态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绕城高速以外的遗址生态文化公园,距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核心地区较远,以普通标准进行建设。同时,兼顾文物保护级别差异,市保单位、省保单位、国保单位的建设标准递次增高。
考古遗址公园,是各类主题公园中的一种,它是将古代生产、生活场景与现代理念的“公园”相结合,以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为核心,将考古遗址的历史原貌尽可能地还原并展示给大众。对遗址的保护与文化内涵的展示,是此类主题公园中最重要的内容,具有鲜明特色,这与其他主题公园的内涵及所传达的思想有明显不同。很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根据自身主题设立了不同主题的参与性体验馆。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应紧紧围绕遗址这个主题展开,并以公园这个载体传递考古遗址的文化内涵[3]。郑州市实施的生态文化遗址公园项目,与一般生态公园不同之处,是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更加突出文化内涵。各个遗址根据时代、遗址性质和文化内涵,创新、践行与其他公园不同的设计理念,避免千篇一律。
1.考古工作缺乏。文物勘探,是遗址公园方案编制必需的要件之一。生态保遗勘探工作走“绿色通道”。方案设计、施工应依据勘探资料,保证文物安全。勘探和资料调研应指导文化内涵展示设计。但是,大部分遗址公园缺乏必要的考古发掘资料,致使对遗址的文化内涵认识不足,在文化展示方面弱于绿化工程。虽然工程实施按照现行绿化和配套设施施工,逐步精细化完善文化展示,避免千篇一律,各个遗址公园设计方案也都有远期的考古发掘和展示方案,但近期无法落实。
2.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新密窑沟遗址公园是社会资本参与的典型案例,但大部分还是政府主导实施。这导致后期的运营还缺乏统一的政策。
下一步,还需加强各项基础研究。继续推进各遗址的考古工作,尽快完成已发掘的考古资料整理,做好出土文物的搜集、征集工作,加强考古成果及出土文物等文化内涵研究;考古遗址要得到充分合理的展示利用,其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在深入开展考古研究和科学保护的前提下促进考古学的开放,既要向其他学科开放,也要向社会公众开放;未做考古发掘的遗址,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行发掘,发掘的同时对民众开放,做好公众考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