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嘉桢
抚顺地秧歌是一种形成年代久远,民族性、民间性及地域特色极为浓郁的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传在辽宁省东北部的抚顺市。抚顺地秧歌体现出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具有见证满族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是研究满族民间风俗的鲜活标本。该艺术品种反映的是满族先民游牧、狩猎、渔猎、战争、凯旋、祭祀等生产、生活、征战的内容,具有记录历史、再现民族风情的独特作用。2006 年,抚顺地秧歌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抚顺地秧歌形成于清初并流传至今,它与满族先世的民间舞蹈密切相关。据《奉天通志》记载:“渤海俗,官民每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舞者数辈前行,士女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宛转,号曰‘踏锤’。踏锤之名今不闻,揆其情节,或今日之秧歌滥觞欤?”可见,唐时渤海国居住的满族先人,即有官民同乐、男女相继歌舞的“踏锤”之风。另据《宁古塔纪略》载:“满洲人家歌舞名曰‘莽式’,有男莽式,女莽式。两人相对而舞,旁人拍手而歌,每行于新岁或喜庆之时。”这便是满族秧歌的雏形。
女性腰部、胯部的灵活摆动,增强了舞姿的表现力和美感
抚顺地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表演者是“鞑子官”和“克里吐”。“鞑子官”俗称“大老爷”,是舞队的领队,一般舞队中有两个“大老爷”。他们头戴缨帽,身穿箭衣、彩裤,外披黄马褂、红战裙,扎腰箍,穿黑色靴,斜挎腰刀。“鞑子官”在表演开始前要带领队伍拜礼,称之为“拜茶桌”。在过场中遇到另一队满族秧歌队伍,双方鞑子官要行“见礼”。对礼是整场演出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表演开始前一定会有一套规范的对礼以示尊重。“克里吐”,俗称“和尚吐”,该角色抹黑脸,头戴毡帽,身反穿皮袄、裤,斜挎串铃,手挥长鞭打场,维持秩序。此外还有专门负责拉棍的角色,其负责联络、画场布阵,他们头戴凉帽,身穿箭衣、彩裤,扎腰箍,穿快靴,手握柳树棍。
满族先人常年生活在山区,狩猎、征战是主要生活方式。抚顺地秧歌中表演动作多源自跃马、射箭、战斗之类满族原始状态的生产生活实践,也有模仿鹰、虎、熊等动作的,其中多有传统舞蹈的元素。抚顺满族秧歌在舞蹈动律上,可以概括为“扬、蹲、摆、颤”四个字,其风格独特,其中的“大场——走阵”和“小场——二人场”以及充满民俗风情的故事情节等系列秧歌,以其大摆大浪,盘旋作势,常常出现十分热烈火爆的场面,再现了满族先世英勇善战、骑射为本的地域民俗文化。
抚顺地秧歌中女性腰部、胯部的灵活摆动,增强了舞姿的表现力和美感,也是展现秧歌表演中扭逗的技巧,俗称“扭断腰”“三道弯”,艺人们往往以此作为技巧高低的标志。其伴奏音乐借用了满族萨满舞蹈的打击乐形式,有“老三点”“七棒”“快鼓点”等演奏方式,与汉族秧歌有较大区别。逢年过节,表演者往往走街串巷,每演必唱,喜庆祈祷,希望每家每户吉祥安康。歌词唱道:“日头出来渐渐高,腊花姐姐把头包,傻子戴上相公帽,大老爷挎上老腰刀。”由此体现出抚顺地秧歌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