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的习作现状分析及对策

2022-01-08 17:43蒲波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小学作文现状对策

蒲波

摘要: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本文就目前农村小学生作文的现状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就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提出一些方法对策。

关键词:小学作文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我在农村从教多年来,一直留心小学生习作情况,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令人担忧的隐忧:在大量的学生习作中,大体存在着以下不足:题目位置不美观;乱用、错用标点符号;抄袭、仿写多,真情实感少;书写乱,卷面不整洁……甚至于学生一到上习作课时,就习惯性的产生了怕、厌、难的心理,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想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农村小学的教师缺少对学生留心观察现实生活的习惯及观察能力的培养,学生习作远离现实生活,久而久之形成了农村小学生习作的“无语”瓶颈。

现实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学生习作的思想、观点、情感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而农村的学生就应该写能反映自己现实生活的习作。事实上农村小学的习作教学中,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认识误区——有的教师自我悲观的认为:农村地域条件落后,基础设施跟不上潮流,学生的见识没有发达地区的学生丰富,遇到习作指导时,学生无话可说,而忽视自我教学观念的更新换代;有的教师一味强调“体现中心、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而忽略了指导学生去留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所以学生习作时一味追求成人化,文学化,条款化,定式化……再有的教师在头脑中歪曲地理解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求死读作文书,更甚者要求背诵好作文,而忽略了对学生观察能力及留心观察现实生活良好习惯的培养,吮吸现实生活的时代气息,而造成学生写作时,脑海中首先想到的都是作文书中看到或背到的内容,写出来的习作都是由名篇偷梁换柱而来,不是自己现实生活中的习作材料,而更别说具有真情实感的优秀习作了。

2、农村小学的教师固步自封的教学观念抹杀了学生习作的兴趣,造成农村小学生的另一道习作瓶颈——心境障碍。

在农村小学的习作教学中,许多老教师受陈旧落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影响要求学生写“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详略得当”的习作,这显然对小学生来说要求太高了,且要求无弹性,而且又具有成人化、文学化、条款化、定式化等的倾向。学生又偏偏达不到这一要求,就慢慢地失去了对习作的兴趣,自然而然逐步产生了怕、厌、难的心理。于是教师为了避免这一现象,扭转学生的兴趣,只好从多写多练下手,结果又出现了这样的一种局面:日记天天有,心得课课有。一个学期下来,日记有百余篇,习作几十篇。习作就像一个幽灵,无时无刻不困扰着学生,不但没有使学生产生兴趣,相反却成为学生沉重的精神负担。此外,习作辅导课中教师又不注意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教学过程的和谐性,教学理念的创新性、教学资源的发展性,教学方式的幽默性,重复命题,重复训练,造成训练无序列。

3、农村小学的教师忽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致使农村小学生习作形成另一道瓶颈——个性不鲜明。

现在,农村小学学生习作时思路往往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所谓的指导思路的限制,被老师的“审题立意、布局谋篇”这一“紧箍咒”严重的束缚在指定的范围、路线内,不能够大胆地心里怎么想,口里就怎么说,笔下就怎么写,不会放开思路,无拘无束,把要说的话讲痛快,也不能把胸中之意抒尽。因而,创新精神在农村小学生的习作之中根本得不到充分的体现。结果学生的习作也谈不上具有童趣了,缺少了鲜明的儿童个性和农村的生活个性,都是千方百计套用名篇模式,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更有甚者,某些教师急功近利的个人主义、陈腐落后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习作引入死胡同。一些教师为了“挣分数”便让学生抄、背一些优秀的作文选上的范文,这对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确实有些微不足道的帮助,但只是一味地抄、背而不注重培养学生习作创新能力,不鼓励学生多写、多运用,不知在真情实感方面多引导,致使学生陷入无休止的、超量的抄写仿写误区,无形之中学生的习作又进入另一道瓶颈:“矩形”习作,泯灭童真。

针对上述几个问题我又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对策

1、拓宽小学语文教材的外延资源,变“死水”为“活水”。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这明显的告诉我们小学语文课本是学生习作的一个范例,是教师、学生教与学的一个载体,是师生良性互动的联系纽带。如何充分发挥例子的功能将单一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变活,为农村小学生的习作教学辅导注入源头活水,使农村小学生的习作技能的学习、养成过程,成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体验、收获的过程,极具张力和童真光泽的学习、养成过程。

2、拓宽农村小学教师业务理论容量,变“教师学识、智慧”为“拓宽资源”。

人们常说:“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的人格影响着学生的人格;二是教师的视野和能力影响着学生的视野。新课程中的教师是课程资源重要的开发者,课程资源的开发、挖掘也给教师展示才华、发挥主导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于一所学校、一个班级来说,教师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他的课程意识,他的课程开发能力,专业知识水平,对教材的分析与处理能力;直接影响这所学校、这个班级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与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

3、充分拓宽农村小学学校、社会环境资源,为农村小学生习作添砖加瓦。

农村的地域条件及基础设施虽然比较落后,但不缺乏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鸟语花香、小桥流水的田园风光,连绵不断的巍峨群山,淳朴善良的耕耘者,优美神奇的民间传说,纯朴厚重的山村文化底蕴……只要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聰明才智,积极探索地域人文资源与语文课程资源之间的结合点,将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拓展到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来,巧妙的运用农村小学学校、社会人文资源,为农村小学生习作添砖加瓦,农村小学生的习作瓶颈就一定会越走越宽,绽放出五彩缤纷的成功之花。

参考文献

1.苏立康《阅读与作文:教学理论与实践》1997,7.

猜你喜欢
小学作文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新思路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