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里
今年4月,300多名食评家、厨师、餐厅店主和区域内备受推崇的美食家组成的“亚洲50最佳餐厅”评审委员会,将2021年度“亚洲最佳女厨师奖”颁给了上海Obscura餐厅主厨、37岁的谭绮文。这一有亚洲餐饮界“奥斯卡”之称的大奖第一次颁给了中国内地的女主厨。
宣布结果的那天,谭绮文还发着烧,跟电话另一端的组委会反复确认了好一会儿。“是不是我生病产生幻觉了?”谭绮文感到意外,直到听到对方肯定地回应“ yes,congratulation you are theaward winner!” 她才真正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就像有件事你一直期待着,一直努力地按照那个标准去把每件事做好,突然有一天,老天给了你一颗糖。”
早前,她本来是想当建筑师,造房子。但学习烹饪的过程里,谭绮文明显感觉自己更沉得住气,也更专注了。每一道工序,每一刀的落点与该有的力度都会影响一道菜品的气质,然后是影响它的口感、不同的人品味时的感受,这样的过程,关乎于一名厨师“解构与重塑”食材的技与心。
中国香港出生、加拿大长大,辗转于不同国家及地区工作,最终选择上海作为“新起点”的谭绮文,文化的“多元”,是刻在她骨子里的基因。如果说,家庭与家乡给予了她层次丰富的味觉启蒙,那么这层“多元”,也许正指引她以一种现代烹饪思维去照拂中国传统文化,并延伸着此番滋味中的情感和文化意涵。
因为“2021亚洲最佳女厨师”的称号,谭绮文火了。那会儿,Obscura刚开不到三个月,最忙的时候,她要完成媒体的采访、视频的拍摄,同时兼顾这家新餐厅的大小事宜、日常出品及新菜创作。
得奖,并没有打乱谭绮文对自己的评估。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她的一天,大概是这样的:白天直接从家来餐厅,处理大小琐事;下午4点,开始和团队为晚上的料理做准备,从6点开餐到11点结束,中间与客人互动讲解菜品的灵感、食材的来源及烹饪的方式。等到散席、收拾完,差不多凌晨2点了,她继续在餐厅呆着,鼓捣新菜品,享受这样一个无人打扰的、可以全然沉浸于灵感迸发与实践的时刻,很多次一不留神天都亮了,索性直接睡下,醒了继续。用谭绮文自己的话说,“一整天的时间都是餐厅的。”
谭绮文的父亲是中国香港人,全家移民加拿大前,曾在九龙经营一家茶餐厅,每天起早摸黑,忙里忙外,恨不得一天有25个小时。那时家中多是母亲掌厨。无论主食还是正菜,任何的食材,母亲都能变出各种的花样。在谭绮文的味觉记忆里,充满了情感的食物,可以抚慰人心的疲惫。
厨师梦就这样生长了起来。离开学习了5年的建筑工程学,谭绮文转去乔治布朗学院修读厨艺课程。只不过,对于在餐饮业摸爬滚打数十年的父亲来说,家里的厨房可以由女性主导,但餐厅的后厨,绝对是男人的“领地”。
“辛苦是真的,危险也是真的。”加拿大的厨房男性偏多,身为亚洲人,小个子的谭绮文在一个典型的西方人廚房里看上去很“渺小”。在求学与工作的过程里,她也隐隐感受到了一丝迷茫。到底,女性真的可以进出这样的“领地”,成为像主厨那样的角色吗?
在意大利,谭绮文接触到了女厨师作为主角的工作环境。Imma Pantaleo是一家海鲜餐厅的女主厨,在跟她共事的时间里,谭绮文发现,即便在厨房如此讲求“快准狠”的地方,Imma从来都是不紧不慢的,她懂得人与人相处中的松弛,不会像男主厨表达对员工的不满时“丢餐具、摔盘子”。她在意细节,但是是以让身边人如沐春风的方式,去凝聚、激发团队的创造力与行动力。
那是第一次,谭绮文意识到“ 女性也可以有自己的性格与工作方式”。而从Imma身上她所习得的,是一个主厨如何把理性和感性平衡得当,以及如何从大量的尝试、失败和成功中灵活调整自己的状态,从而做到能够站在很多人的前端,带领着一群人去为了同一个梦想、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2016年,在结束了厨艺课程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后,谭绮文与有着相似成长背景和跨学科经历的王思鸣(Simon Wong)从生活了十余年的加拿大回到故乡中国香港,师从名厨梁经伦(Alvin Leung),于米其林三星餐厅Bo Innovation系统学习中西融合创意菜的框架。
在闷热潮湿的香港,被炉灶、烤箱包裹着的小后厨,对于两人来说就像“一个50摄氏度的烤箱”。就这样工作了一年,直到Bo Shanghai开业,两人跟随梁经伦来到上海,在担任餐厅主厨的过程中,受益于如何“在地烹饪”,也打开了他们对中国传统风味的感知。随着两人在中国待的时间越久,他们慢慢地意识到,中国的食物不能只被八大菜系框住。
“比如川菜,就有很多的分类,鲁菜也是,它包含了多种不同的类型。当我们了解到这些分支后,就会希望打破原来的限制。每个地方对食物的追求是什么,当地的人渴望从食物中获得什么?”在Obscura,两人便会带着这些问题深入创作与出品的考量中。
工科思维、跨文化的生活经验,一定程度上塑造着谭绮文对食材的感知与味道的表达。创立Obscura餐厅的前期,谭绮文和Simon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走访中国各地,根据不同区域的文化或故事选取食材、建立味道。而这场围绕传统的探索,也体现在了Obscura的菜品设计与菜单设置上。
譬如用新西兰海鳌虾代替河虾、以鲜茶叶制作茶粉及茶油的“龙井虾仁”,灵感来源于对杭帮菜中虾仁和龙井茶“联结”的欣赏;而以日本九绘鱼、鲟鱼籽、藕带为亮点组成的“酸菜鱼”,则在食材的搭配巧思与特殊处理下,既延续了传统酸菜鱼“酸辣”的精髓,也在味道层次上有了更丰富的表达。
“中国菜系的奥妙和好玩之处,在于多变—你没办法用一个字定义它。我们很难用一个东西去告诉你,这个菜属于你家乡的菜,是因为这个食材还是调味。其实每一道菜都有不一样的渊源,我们能做的是不断提问题,或许可以触及它的‘核心灵魂’。”谭绮文说。
最近让谭绮文开心的一件小事,是在Obscura开业一年之际,他们获得了上海米其林一星的荣誉。发布会上,作为全场唯一一位上台领奖的女厨师,谭绮文和Simon一起接过米其林中国总裁Kamran Vossoughi递出的立牌。颁奖词是这样写的:“两位主厨的异地见闻、儿时回忆成为了菜品的灵感来源。菜单以大江南北为题,将西式烹调方法融入中国地方名菜中,当中不乏反传统方式的演绎,充满惊喜。”在谭绮文看来,想要一道菜品最终呈现出什么样的气质与口感,或许仰赖于主厨的技术、经验及全局观,但经营一家餐厅,从来不是个人的英雄主义。
在Obscura,每到试菜的环节,谭绮文和Simon就会召集大家一起来品尝、投票。“所有人都是这个奖的获得者。”在得奖后第二天的一段视频中谭绮文感慨道。对着镜头,她叫出团队里每个人的名字,包括清洁的阿姨、洗碗的阿叔。每一道菜都是所有人的创作,这是谭绮文所笃定的。回望这一年的经历,她觉得Obscura带给自己最大的收获是—拥有了像“家人”一样接纳与信任彼此的团队,也有了像“家”一样的安心、归属之地。
时间一下子被拉回到一年前。某日,谭绮文用澳洲和牛做了一道名为“青椒炒肉”的湘菜。经腊肉汁腌渍过的牛肉,搭配上湖南常见的螺丝椒制成的青酱,说是湘菜,更多是融合。一位食客是长沙人,吃完之后,跑来告诉谭绮文,那道菜他吃到了湖南的风味,想家了。这是令谭绮文最为动容的一件事。仿佛“家乡”的概念在人们被时间推着向前的过程中被消解和忘却,但味道中却流动着一些普世的、永恒的物质,帮助人们寻回来处。就像落叶归根一样,“当一道菜可以打动当地的人,牵引出他们的过去乃至童年里的某段回忆甚至某种情怀时,那么,这道菜便完成了它的使命。”
对谭绮文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关于味道的故事还很长,但就像雨露滋养了大地,她也找到了自己不受地域局限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