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生
对于临床各项指标进行检验时,往往会由于人体血液的溶血现象导致血液中各项成分产生变化,最终有可能会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溶血指的是红细胞出现破裂或者血红蛋白出现溢出的情况[1]。近年来临床研究中发现血液样本可能在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导致溶血现象的发生,如医务人员对患者样本进行处理时采用过大的外力对样本进行震荡,有可能会导致溶血现象的发生,或者在化学物质及环境pH 值等多方面综合作用的影响下都有可能导致生化检验结果产生误差[2]。所以现代临床研究人员认为需要做好有效的综合管理,尽量降低溶血现象发生率[3],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临床生化检验结果更具有参考性,使后续血液诊断能够更为顺利的开展。溶血现象一旦发生,可能会对最终的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人员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时需要了解不同患者的个体状况,并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案和治疗方案,以此保障患者的康复[4]。临床诊断及治疗疾病往往都会将各项生化指标作为参考依据,而生化检验结果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最终治疗效果。研究人员需要了解溶血与最终检验结果之间的关联性并开展有效的综合管理[5]。本文探讨血液标本发生溶血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影响,并评估应当如何在生化检验工作中降低溶血现象的发生。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9月本院7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溶血分为溶血组和非溶血组,各37例。溶血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19~61 岁,平均年龄(46.2±10.1)岁。非溶血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19~60 岁,平均年龄(46.6±10.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受检者均自愿参与且承诺不会中途退出。所有研究对象对于实验开展均有正确的认知和良好的理解能力,并按照要求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受检者进行标本采集前需要保持空腹至少15 h,医务人员按照要求进行样本采集,将两组受检者的样本放置在两支干燥试管中。选择型号为7180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样本检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生化指标,主要包括UA、AST、GLU、ALT。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溶血组UA、AST、GLU、ALT 水平均高于非溶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化指标对比()
表1 两组生化指标对比()
注:与非溶血组对比,aP<0.05
一般情况下血浆为黄色蛋清样的液体[6],表现为无色泽、无异常气泡和乳糜情况,良好的血液不会出现任何蛋白质析出情况,这样的血液才是满足现代输血要求的血浆,而红浆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进行血液处理时其中红细胞遭到破坏,导致大量血红蛋白释放到血浆中而引发血浆变色的情况,在欧洲委员会提出的标准中说明[7],红浆在最后的储存时限上需要控制在8 h。采用特定视角对其进行评估,在血液制备过程中导致血液出现溶血的原因一般包括血液运输、血液过滤、血液离心及血液储存过程中的温度过高或过低,这一系列的过程都会导致血液中红细胞出现破裂而发生溶血情况。血液标本之所以会出现溶血现象,其与多种外界因素密切相关,无论是物理因素还是化学因素,都是导致溶血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8]。除此之外,真空管采血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污染或者血清分离未按照相应的操作进行处理,都可能导致溶血现象的发生,所以在开展相应管理时,相关研究人员需要引起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检验工作更为顺利的进行[9]。血液标本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在于多个方面,血液标本的红细胞比容及红细胞计数都有可能受到溶血的影响[10],主要是由于血浆中红细胞由于溶血发生大量破裂的情况,进而导致红细胞比容明显降低,其中的计数自然会有明显降低,而当红细胞内胆红素进入血清后直接胆红素与胆红素水平会明显升高,此时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就会导致溶血后各项指标出现明显变化。除此之外,血液标本的电解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溶血的影响,例如大量钾离子存在于细胞中,当患者发生溶血现象后钾离子则会进入血清中,受检者若在此时接受诊断,其血液中钾离子水平有明显上升。酶指标对于最终的检验结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血清中酶与红细胞水平会由于溶血发生极大转变,一旦受检者出现红细胞破裂情况,其血清中会出现大量酶,而此时血清酶水平产会出现明显上升。
本次研究发现,相较于未发生溶血现象的受检者,溶血标本中的生化指标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将会影响最终检验结果,导致医务人员对受检者的疾病进行判断时出现误诊或者漏诊情况。由上述可知,受检者血液标本发生溶血的原因较多,因此需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才能有效避免溶血发生,具体应对措施:①冷链控制:在进行血液保存时温度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因素,而无论是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有可能导致血液出现溶血情况,温度过高还有可能导致血液内出现细菌滋生情况,所以一定要在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做好相关的冷链管理,做好温度的控制,这样才能使血液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在血液采集后工作人员需要尽可能使血液在短时间内放入储血冰箱进行保存;在室外的保存时间需要尽可能控制在3 h 内,并且血浆的制备环境也需要控制在18~25℃,同时一系列操作都应当使温度尽可能保持稳定。②血液离心:从2~6℃储存环境中取出制备的血液,经操作过程后红细胞膜脆性增强,离心力设定不宜过大,离心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极易造成溶血。另外,制备过程各环节取放血液均需要动作轻柔,避免野蛮粗暴操作。通过本次研究对血液成分进行有效的调查分析,明确了在进行管理时通过对血袋的原材料进行更换或者缩短血液的储存时间,调整血液离心力,严格按医院“一法两规”及各项操作规程操作,加强关键控制点的质量控制,有助于避免血液在制备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发生血液中红细胞破裂溶血的情况,减少血浆报废,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血液产品。使血液利用率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对受检者血液标本进行诊断时医务人员需要保障各项指标操作的准确性,降低溶血现象的发生率,以保证后续检验工作与治疗工作更为顺利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