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
万古霉素是糖肽类抗菌药物,具有阻止肽聚糖转肽、抑制细胞壁合成等抗菌作用[1]。但是,治疗窗窄,药物过量易导致肾毒性[2]。TDM 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积极意义,万古霉素谷浓度保持10~15 μg/ml,重症感染维持15~20 μg/ml,TDM 可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3]。基于此,回顾分析某三甲医院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详细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20年6月~2021年1月期间TDM 室报告的100例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100例患者中,女40例,男60例;年龄<18 岁20例、18~60 岁42例、>60 岁38例;感染部位:肺部感染34例,血流感染21例,腹膜感染16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0例,皮肤软组织感染5例,其他部位感染患者14例。
1.2 TDM 监测 TDM 检测仪为二维液相色谱系统,第一维色谱柱ASTON SC2(3.5 mm×50 mm,5 μm)、流动相MVV-1D、流速0.8 ml/min;第二维色谱柱ASTON SCX4(4.6 mm×125 mm,5 μm)、流动相为万古霉素-2D、流速1.2 ml/min。万古霉素参考值10~20 μg/ml,>25 μg/ml即危急值[4]。
1.3 合理用药判定 参考《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中国专家共识》等指南,综合评价患者致病菌病原学检查、给药剂量、联合用药等情况[5]。万古霉素肾功能损害,用药期间连续两次血肌酐>44.2 μmol/L[6]。
1.4 观察指标 分析万古霉素用药情况、血药浓度监测情况,对比万古霉素达危急值时及未达危急值时的肾功能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万古霉素用药情况分析 100例患者中,经验性使用57例(57.00%)、目标治疗43例(43.00%)、日剂量(1.20±0.80)g、疗程(11.50±4.50)d。联用抗菌药物包括美罗培南、氟康唑、亚胺培南等。革兰阳性菌病原学检查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不合理使用8例,其中,5例表皮葡萄球菌致病菌患者应使用头孢类等抗菌药物,3例剂量不正确。
2.2 血药浓度监测情况分析 送检科室包括肾内科、新生儿科、外科重症医学科,其中,万古霉素谷浓度>20 μg/ml 送检科室中肾内科占比最高,万古霉素谷浓度<10 μg/ml 送检科室中儿科、新生儿科占比最高。送检及时性方面,整体送检时间偏晚。达标情况方面分析,达标率欠佳,谷值检测150例次,万古霉素谷浓度<10 μg/ml 20例(20.00%),平均(5.55±2.50)μg/ml,10~20 μg/ml 35例(35.00%),平均(15.02±2.80)μg/ml,>20 μg/ml 45例(45.00%),平均(32.50±8.50)μg/ml。
2.3 万古霉素达危急值及未达危急值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对比 40例患者报告达危急值,39例用药前后检查肾功能。60例未达危急值患者基础肾功能较好。万古霉素未达危急值患者用药前后肌酐清除率、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 水水平均优于万古霉素达危急值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万古霉素达危急值及未达危急值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对比()
表1 万古霉素达危急值及未达危急值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对比()
注:与万古霉素达危急值患者同期比较,aP<0.05
近年来,随着耐药菌检出率的不断上升,万古霉素的使用率逐年增加,为了确保用药效果与安全性,需加强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7]。结合本文研究,万古霉素不合理使用情况包括剂量、选药不适宜,且肾内科送检率最高、超标现象普遍。分析原因,主要是此科室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以及肾功能波动、透析[8]。同时,部分医师缺乏万古霉素剂量优化经验,导致临床初始剂量偏高的情况。万古霉素谷浓度过高是肾毒性危险因素,万古霉素达危急值患者肾功能损害发生率高于未达危急值患者,可以以此作为参考优化万古霉素给药方案[9]。相关研究指出,万古霉素及时检测、危急值的报告可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优化初始给药方案[10]。
综上所述,加强TDM 室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非常必要,可以作为患者给药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