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绍灼
永泰县总医院嵩口分院内科,福建 福州 350706
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始终居高不下,该疾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临床中尚无有效的方式进行根治[1]。临床主要使用胰岛素等药物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控制,然而通过调查显示,因诸多患者缺少对糖尿病的正确认知,因而在日常生活中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护理,其中缺少饮食知识的患者占据大多数[2-3]。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重要基础措施,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机体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因此面对上述不良情况,需要寻找一种有效的方式对患者实施饮食教育[4-5]。以往临床中多采取常规干预模式,然而通过对患者随观察显示,常规干预模式无法获得良好的效果[6]。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与技术条件的不断改善,目前临床中多对患者实施糖尿病饮食知识教育[7],通过研究与实践显示,该种教育模式能够使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以往不合理的饮食结构进行有效的纠正,进而不仅能够减轻胰腺β细胞生理负荷,同时还能够为控制血糖提供良好的基本支持条件[8-9]。该研究将2019年6月—2021年1月120例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糖尿病饮食知识教育对饮食治疗依从性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120例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随机数表法作为分组方式,各60例。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56.5±1.9)岁;平均病程(13.5±0.1)年;其中26例患者合并高血压,20例患者合并高脂血症,14例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观察组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56.9±2.1)岁;平均病程(13.6±0.4)年;其中27例患者合并高血压,21例患者合并高脂血症,12例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10];②患者本人均自愿接受研究方案,并且该研究方案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排除标准:①存在重症与精神病;②未能够完成教育实验。
均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诊疗,例如为患者使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
对照组在常规诊疗基础上接受饮食控制与适当运动干预,即依据患者的实际血糖水平使其食用相应的食物,同时使其进行适量的运动,共对患者实施为期半年的干预。
观察组在常规诊疗基础上接受个性化饮食知识教育,全面了解患者的实际症状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状况,同时还需要监测已采取的措施所获得的相关效果,并且还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生活习惯,之后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饮食知识教育方案,由干预人员严格按照方案内容对患者实施食健康教育,并对其实施相应的食健护理支持,每周安排一节饮食知识教育授课,时间共为1 h,共对患者实施为期半年的干预。
①教育前与教育后的各项饮食认知评分的变化情况,对患者进行半年的知识教育,之后依据《糖尿病依从性测量问卷》[11]对患者的饮食认知评分进行评估,共包括15个问题,每项均使用3级评分法,标准如下:1分表示基本做不到;2分表示偶尔做得到;3分表示完全做得到,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认知越高。
②教育前与教育后的各项饮食治疗依从性评分的变化情况,依据饮食控制、定时定量、使用食物交换量表安排饮食、戒除烟酒、规律运动、定期复查。使用4级评分法,1分表示根本做不到;2分表示偶尔做到;3分表示基本做到;4分表示完全做到;评分范围是6~24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饮食依从性越好。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教育前,两组患者的各项饮食认知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观察组的各项饮食认知评分均显著提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教育前后各项饮食认知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教育前后各项饮食认知评分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n=60)观察组(n=60)t值P值体质量与标准体质量差距的意义教育前教育后1.21±0.75 1.23±0.76 0.145 0.885 1.54±0.78 2.26±0.47 6.124<0.001计算每日食物的总热量脂肪、蛋白质、糖类分配一日三餐食物的合理搭配总量控制、少量多餐对控制血糖有利教育前教育后教育前教育后教育前教育后 教育前 教育后0.73±0.12 0.72±0.14 0.420 0.675 1.12±0.21 2.43±0.35 24.860<0.001 0.61±0.36 0.59±0.32 0.322 0.748 1.07±0.23 2.49±0.31 28.495<0.001 0.98±0.42 0.97±0.39 0.135 0.893 1.93±0.87 2.41±0.32 4.011<0.001 1.15±0.98 1.12±0.84 0.180 0.857 1.89±0.86 2.52±0.26 5.432<0.001
教育前,两组患者的各项饮食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观察组的各项饮食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显著提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教育前后的各项饮食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教育前后的各项饮食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n=60)观察组(n=60)t值P值饮食控制使用食交换量表安排饮食定时定量戒除烟酒规律运动定期复查教育前教育后教育前教育后教育前教育后教育前1.12±0.47 1.11±0.49 0.114 0.909 2.12±0.51 3.27±0.54 11.992<0.001 2.06±0.51 2.03±0.41 0.355 0.723 2.93±0.45 3.46±0.41 6.744<0.001 1.23±0.26 1.21±0.23 0.446 0.656 2.24±0.29 3.21±0.34 16.814<0.001 1.25±0.57 1.24±0.56 0.097 0.923 2.29±0.27 3.52±0.29 24.045<0.001教育后 教育前1.41±0.58 1.43±0.52 0.199 0.843教育后2.16±0.45 3.37±0.41 15.396<0.001教育前 教育后1.86±0.35 1.84±0.31 0.331 0.741 2.23±0.45 3.16±0.58 9.813<0.001
糖尿病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一种终身性慢性疾病,一旦患有该疾病,则患者需要接受持续性的药物治疗,以便能够对血糖水平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延缓并发症进程[12-13],而通过对目前糖尿病的临床规范性治疗手段角度进行观察分析,主要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支持治疗、血糖水平监测与健康教育等内容[14-15]。在接受常规治疗路径与日常基础性行为习惯却未能够获得良好的血糖水平控制效果的情况下,患者的血糖水平动态监测将会表现出明显的失控状态,进而会使患者产生较为严重的神经系统、心血管循环系统、肾脏、皮肤器官等并发症,从而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的不良后果[16-18]。
续表1
续表1
通过相关国际知名糖尿病教育专家的研究观点显示,为有效地提升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则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科学、系统的行为干预教育成为关键内容,以便能够使其从根本上加强对疾病知识与治疗方式的了解,并提升其配合程度[19-20]。目前临床中开始采用糖尿病饮食知识教育模式,此种模式能够实现对患者饮食方面的全面教育与指导,从而能够使其对饮食方式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全面有效的了解[21]。治疗依从性是对患者基本行为状态进行描述的重要概念,比照患者的服药行为、定期接受门诊检查、改变不良行为习惯与医嘱之间的吻合程度是其考量的主要重点内容[22]。对糖尿病患者采取相应的饮食行为干预,客观上要求合理调整、控制患者的膳食行为与饮食结构,确保每日能够摄入均衡的热量水平,按照科学化比例结构使其摄入适当种类与数量的食物,从而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23]。依据该研究的结果显示,实施糖尿病饮食知识教育模式后,患者的各项饮食认知评分、饮食治疗依从性评分均显著提升,原因在于患者能接受到全面性与正确性的饮食知识,对以往不合理的饮食习惯进行改正、对饮食结构进行调整,从而能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升依从性与认知水平。
综上所述,糖尿病饮食知识教育对饮食治疗依从性具有良好效果,但仍然需要不断改进与完善,以便使患者获得更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