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铁路车辆子系统供应商企业的售后运维信息化系统

2022-01-07 06:59刘成铭
新型工业化 2021年9期
关键词:售后结构化运维

刘成铭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31)

0 引言

为应对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售后服务工作质量,打造“金名片”效应,作为轨道客车行业系统级供应商的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以下简称四方所),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全面建设社会主机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要求。在公司“两化融合”和数字化企业的推动作用下,四方所售后服务中心采用精益管理模式推动售后服务信息化、工业化发展,节约输出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售后服务工作实现了智能化、精细化管理,逆向促进了设计、工艺技术的改进和提高。搭建集问题跟踪、可靠性分析、履历和人员管理、任务执行、应急指挥、仓储物流和售后大数据中心等为一体的售后服务运维信息化系统,用以满足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需求[1]。

1 售后现状“痛点”梳理

目前四方所售后服务工作主要通过电子邮件方式汇报,管理人员对服务信息进行汇总、分类和数据分析,形成相应的专题报表。此种工作模式耗费人力较多,易造成信息遗漏、描述形式不统一、信息复用率低等问题。“痛点”梳理如下:

(1)现场管理情况复杂:售后现场工作项点多、分类广,主要以日志清单形式进行汇报、管理。售后现场需出具的故障分析报告较多,分布离散,信息处理困难。

(2)信息传递方式简单:信息传递线下手工信息传递主要通过电子邮件方式,管理人员接收邮件后进行信息汇总、分类和数据分析,形成相应的专题报表。

(3)数据管理信息量大:现场运维产品的配置清单、用户使用说明书、故障处理手册、产品手册等文件较多,并会随着产品的多样性增加而逐年增多。目前国内运行的高铁数量超过3300列,售后现场所需管理的车组配属、车号信息、项目信息、产品装车档案等信息量大。产品设计变更较多:为保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各事业部下发各类产品设计变更很多,月均100项左右;累积设计变更较多,既有需管理通知近3000项。

(4)故障跟踪盯控困难:各类厂局对接会、专项故障对接会、源头质量会以及各类交班会议较多,会后需继续盯控的项点较多。

(5)备品备件物料更换复杂:售后服务站申请备品备件或工具等物料时,向各事业部生产部门发送申请邮件,备件形式离散,无专门归属项目或产品的售后服务清单SBOM。售后现场缺料情况较多,且申请发货流程复杂,涉及部门较多。由售后现场人员进行发货申请,各事业部提供物料,质量管理部汇总是否封闭[2]。

以上工作主要由人工完成,耗费人力多,数据处理效果差,使后续的查询、汇总、分析、执行等工作存在诸多不便,亟待升级解决。

通过该系统的部署和运用,实现售后服务的闭环管理,逐步推进售后服务标准化流程,全面提高售后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并通过自动化的数据汇总、数据分析和预警机制,为生产、工艺、研发等其他部门提供有效支持。

2 技术目标

2.1 总体规划

售后运维信息化系统宗旨是增强售后服务管理能力,提升产品运用品质,保障四方所产品运用健康。技术目标在于利用四方所装车产品的车载数据、离线数据、售后维护的业务数据等动态数据,结合部件维护技术资料、标准化设备履历数据、可靠性分析数据等静态数据或分析结果,来开发一系列能够满足售后业务需求,提升售后数据复用价值的实用功能模块,达到提质增效,加快售后服务信息的共享速率,整合优势资源,实现人力物力资源合理调配的效果。同时系统具有较高的易用性、可拓展性,随着未来公司产品市场不断拓展,可根据业务需求的扩充进行延续开发[3]。

售后运维信息化系统将以售后业务流程规范为工作标准,以故障管控工作为中心,以信息流主导,服务于四方所装车产品运用、维护、检修,作为产品全生命周期品质管理系统中的一部分,可与SAP系统、SRM系统、QMS系统、RAMS系统、PLM系统、WMS系统、公司邮件系统、公司内部网站对接,未来也会与主机厂的售后相关系统及铁路总公司的TIMS系统对接。

可实现主要业务功能如下:人员管理、仓储物流管理、履历管理、问题跟踪、任务管理、应急指挥、售后大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八个功能板块。通过这些模块的部署,解决或缓解四方所售后目前工作的“痛点”。整体规划如图1所示。

图1 售后运维信息化系统总体规划图

2.2 优化服务

通过售后运维信息化系统的部署,完善售后服务运维模式,建立售后服务结构化知识库,建立售后服务标准化维修模式,优化了自身的售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1)完善售后服务运维模式-标准化管理模式。以国际现代化动车组售后运维模式为标杆,借鉴主机厂动车组运维阶段的信息管理、质量跟踪办法。对售后业务信息进行结构化拆解、分类,通过将流程化的作业步骤、信息传递节点、信息过程时效性、结构化表单固化到售后运维系统信息平台中形成标准化工作流。借助服务调度、逐级审核进行信息传递、闭环监控,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管理者的决策效率,达到管理过程透明可视,实现全流程的管理优化,达到信息质量和业务流程同步提升的效果[4]。

(2)建立售后服务结构化知识库-故障字典。构建最小可更换单元SBOM,并以此为结点,结构化典型故障解决措施、故障字典、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并通过结构化的故障部件、故障现象等对技术文件建立健全的索引系统,现场售后人员可在系统终端进行快速查询,提升技术诊断的准确性、检修效率和检修质量。故障信息等以结构化表单形式,标准化填报录入系统,通过数据积累,逐步建立集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故障部件、维修手段等为一体的故障字典,并对后期的故障预期提供数据基础。

(3)建立售后服务标准化维修模式。建立售后服务人物能力矩阵,标准化工作流程,通过系统的整体部署,细化管理人员、物料、仓库、工时、业务量等。将故障维修、技改通知、监控普查等业务按照管理要素和资源消耗横向整合,将工作结果与车辆履历、物流返修等业务按照信息流水线进行纵向关联,实现提升维修效率,饱满人员工作量,减少物资积压,降低维修服务成本。

2.3 关键技术

通过售后运维信息化系统的部署,创新出一系列的关键技术,如故障字典技术、售后任务编排技术、故障预诊断技术、质量跟踪技术、条码技术、工作流引擎技术、售后成本管理技术、故障模型预警技术等。

(1)故障字典技术:通过对售后服务故障维修数据进行归类、拆解、结构化处理,以最小可更换单元为节点,整体组成为脉络,故障诊断技术、维修手段、维修消耗为枝叶形成标准故障字典树,逐步完善结构化体系,利用相应结构化的工作流程来串联业务数据,为实现数据逻辑预警、故障统计分析、提升产品质量提供支撑。

(2)售后任务编排技术:结合人员能力矩阵资质、检修计划、故障信息、物料信息、工具情况等给出系统建议的标准工作计划,系统通过科学编排售后任务,提高人员利用率、作业质效等。

(3)故障预诊断技术:基于故障字典树的建立,系统分析接收的故障信息,系统自动给出故障维修的规范性建议,包括可能故障检修所需的人员资质、更换物料、维修方法、所需工具等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作业质量。

(4)质量跟踪技术:系统对故障信息定期统计,按车型、车组、关键部件、供应商等维度进行统计[5]。系统自设定惯性问题自动预警,同类故障发生多次自动报警,归入质量惯性问题,推送相关部门进行整改解决。通过系统对质量问题进行跟踪、关闭,对整改效果监控统计,避免同类故障多次重复发生。

(5)条码技术:利用二维码、条形码对物料、人员、库位、技术资料等进行线上管理和定位,通过条码打印机打印条码,固定到相应位置,系统终端App配合扫码识别,以此实现人员、物料、技术资料的系统管理。

(6)工作流引擎技术:通过任务管理模块,实现各业务节点间的数据交换、服务共享、时间监控,在系统中可自由配置作业流程和管理节点,实现按需快速调整、重组、新建等操作,以适应业务部门的管理变化,延长系统的适用灵活性和寿命期。

(7)售后成本管理技术:系统根据任务安排,自动记录售后运维中的人员资质、有效工时、物料损耗、运输成本等信息,实时统计相应项目的运维成本,为降低维修成本、库存成本,提高配件、资金周转率提供数据基础。

(8)故障模型预警技术:系统通过故障数据积累,关联相关影响因素,如车型、季节、运行区间、天气、寿命、工况等因素,构建预警模型,并验证有效性。对即将步入故障敏感期的相关部件提出处理建议,提前预警,对于难以解决的故障将其寿命终点布置在故障敏感期之前,降低故障影响。

3 结语

四方所通过售后运维信息化系统的部署,将建立统一的售后服务门户,主导需求分析和产品原型的优化,创建售后运维数据中心,将售后运维服务模块化,使服务产品化、成本报价可视化,优化供应链、成本和服务模式,建立客户合作的不同模式集,进一步提高售后运维的服务质量,促进企业的战略转型。售后运维信息化系统的筹建不仅要及时传递产品运营信息,协调解决用户现场问题,还应具备解读用户需求、分析产品运维数据的能力,能够保证高效准确的优质信息传递。同时注重知识信息提取,以及拉动企业内部在产品研发平台、生产组织平台、模块化服务设计、综合成品分析等方面的不断完善,推进企业的战略转型。

猜你喜欢
售后结构化运维
浅谈汽车售后配件同步发布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风电运维困局
杂乱无章的光伏运维 百亿市场如何成长
基于ITIL的运维管理创新实践浅析
舍弗勒售后发展历程
雷贝斯托:技术革新让OE与售后两市场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