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都县安福乡罗陂村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县,也是山区农业大县,素有“赣南粮仓”的美誉,然而产业大而弱、品类多而散。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作为水利部对口支援县,宁都县以水为纽带,瞄准现代化大型灌区发展这一突破口,充分发挥水利作用,发展特色产业,助推农业提质增效,实现乡村振兴。
在水利部帮助下,梅江灌区项目前期工作正紧张有序推进,总投资预计46亿元,将于2021年年底开工,建成后可惠及全县24个乡镇中的22个乡镇,受益人口70多万人,将从根本上解决宁都县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梅江灌区是水利部对口支援赣南苏区的一项重大水利工程,也是赣州市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宁都县是全国粮食生产重点县。但受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和山区地形条件影响,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低、灌溉条件差,全县人均灌溉面积仅0.4亩(1亩=1/15hm2,下同),占全省平均水平的60%、全国平均水平的44%。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一直是制约宁都发展的突出短板。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水利部把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对口支援宁都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扎实推进。摸底数、查实情……一批批有深度、有温度的帮扶举措密集推出,极大推动宁都水利事业加速发展,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做好水文章,是宁都县面对的重要问题,也是水利部对口支援宁都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
审视宁都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水问题:一方面,宁都县地多水少,属于典型的“小马拉不动大车”。全县耕地86万亩,仅一半农田依靠小型水库或水陂等作为主水源,由于小型水库来水量偏少、可供水量不足等原因,实际保灌面积仅20万亩,靠天吃饭、旱季无水可灌的现象依然存在。另一方面,缺乏优质水源,供水水质不稳定。目前全县有14.37万农村人口为分散式供水;477处小微农饮工程建设标准不高,缺乏专业化管理,同时因工程规模小导致制水成本高,财政补贴力度有限,管理单位入不敷出,水库蓄水水源工程供水量仅占总供水量的24.8%,净水设施不齐备,供水水质不稳定。
为系统性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宁都县坚持“立足县情、造福于民”,结合实际情况,经多方研究讨论,最终确定以新建灌区的方式推进梅江现代化灌区建设。
>宁都县青塘镇社岗村水田漫灌
> 宁都县青塘镇千亩大棚蔬菜产业基地
> 大棚蔬菜高效喷灌设施
>赣南脐橙
> 宁都辣椒
愿景美好可期,但困难也接踵而至。从规划基础薄弱到设计理念分歧,再到资金筹措困难,面对各种难啃的硬骨头,宁都县敢于创新、科学突破、实干担当,坚定地镗出一条新建现代化灌区的新路子。
攻坚克难,以超常规举措推进灌区项目规划。宁都大型灌区项目没有规划工作基础,想要纳入规划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面对难啃的硬骨头,宁都县委首先统一思想认识,多次向部省领导汇报,请领导把脉定向,请专家出谋划策,通过反复多次汇报沟通,思路逐渐清晰,最终得到各方全力支持,将党中央惠民政策转化成支持赣南振兴发展的火热实践。2020年7月,在“十四五”规划项目申报还有3个月收官的情况下,宁都县以超常的力度加速推进项目规划编制,主动争取水利部中水北方勘测设计院大力支持,仅用2个月时间完成工程规划报告编制,一次性通过水规总院项目初审。2020年12月31日规划报告获江西省政府批复,由省发改委、省水利厅联合印发。
勇于突破,创新以流域为单元建设大型灌区的理论。宁都县地形以江南丘陵、山地为主,水源分散且规模小,灌片集中连片性较差,没有组建大型灌区的经验模式可以参考,也缺乏理论支撑。宁都县突破惯例,创新性提出以流域为单元建设大型灌区理论:按照流域范围分析灌溉面积,通过统一管理,充分利用梅江贯穿南北及中小型水库、塘坝广泛分布的优势,构建“长藤结瓜”水网。拓展坡度25°以下耕地、园地及林地等,形成相对集中连片的山丘区大型灌区。建设以团结水库为龙头、两岸输配水工程为骨架、梅江水系为血脉,中小水库、水陂、泵站为节点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网络,为江西发展现代化灌区探索新路。
> 经过多次沟通汇报,建设大型灌区的思路认识逐步清晰
真抓实干,加快推进梅江灌区工程前期工作。2021年,梅江灌区被列为赣州市两个必须开工的重大项目之一,时间紧、任务重,必须争分夺秒抢进度。为做好梅江灌区可研报告编制工作,宁都县多次与省水利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等相关厅局对接,制定“三单一图”(即任务清单、时间清单、责任清单、审批流程图),责任到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为增加可研报告的深度和精度,专门组建了包括水规总院8名专家和省内10名专家的咨询专家组。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充分摸清和找准老百姓需求和意见。可研报告审查会前,组织召开各乡镇党委书记参加的可研成果征求意见会。2021年7月25—27日,可研主报告通过审查,目前已按期顺利完成24项专项审批。
两手发力,探索投资建设运营一体新范式。灌区工程运行管理维养涉及水权、水价、水市场等改革以及农业水费收缴,建立运管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提升顶层设计科学合理性、运行管理可持续性,宁都坚持“先建机制,后上工程”,哪怕开工慢一点,也要把运行管理模式研究透。通过大量调研,一是采取创新投融资模式,通过盘活全县水利存量资产,整合供水、发电、新能源等经营性收益项目资源,健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机制等,开创了以政府资金为引领、社会资本参与的投资建设运营一体的新范式。二是采取创新工程管理模式,围绕灌区工程点多、面广、线长特点,以及重建设、轻管理现状,提出以运营为导向的项目全生命期管理。
> 2021年7月26—27日,江西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在南昌联合召开江西省梅江灌区工程可研报告审查会
梅江灌区工程将从根本上扭转宁都县农业水利建设和灌区管理严重滞后的局面,促进宁都县从“增产”转向“提质”,通过优化特色产业布局实现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水利部对口支援工作的生动体现。
以高质量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梅江灌区建成后预计年均增加供水1.07亿m3,粮食增产2.65亿kg,人均增收9212元,农业经济增效4.13亿元;保障城乡供水安全,新增4501万m3的城乡供水,保障77.48万人生活用水。在保证粮食安全基础上,以“稳粮、扩产、创品”为支撑,宁都将重点抓好脐橙、蔬菜、黄鸡三大特色产业,打造具有国家地理标志的宁都黄鸡原产地、赣南脐橙优质种植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富硒蔬菜供应地;推动覆盖“种收储加销”绿色生产的转型,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构建“三品一标”优质产品链。预期实现GDP增长5.12亿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助力乡村基础设施一体化升级。以梅江灌区建设为契机,宁都县将谋划新一轮乡村基础设施布局,带动新一轮乡村公共服务全面提升,探索成立农村基础设施管理投资集团,统筹梅江灌区和乡村基础设施集约高效管护。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开展污水处理、垃圾处置、厕所革命,深入推进农村村庄清洁行动和绿化行动。推动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开启现代农业生产新局面,构建乡村公共服务新格局。推动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加速建设蔬菜集散批发市场、冷链物流、电商平台、网络信息等配套设施。
再现生态宜居乡野风貌。梅江灌区建设将重塑宁都山水“颜值”。通过设施蔬菜示范点、“红色教育+水情教育”示范区、灌区农耕文化体验区、赣南山林康养区的建设,将实现美丽乡村的华丽变身。借助灌区建设机遇,打造职业农民队伍,提升农民技术水平,助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灌渠管道化、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节水、特色产业、灌区现代化管理示范,引领山区发展现代化农业。